..續本文上一頁?我看女人,(衆笑)因爲我又不是瞎子,可是我看得跟你不同,我朝女的一看,心裏就明白,這個鼻子有點歪,(衆笑)臉上有雀子斑,眉毛有高低,我朝你一看,像面鏡子那樣全照進去。只要細細地去看上幾眼,天下沒有一個美人,(衆笑)即使她笑得很美,笑一停,這臉就醜得很。你對事物的觀察力提高了,本身就是一種智慧,智慧的能力強了,你的覺悟也提高了,爲什麼要學佛法?你學了佛法的智慧,看人也好,走路也好,不會看錯,不會走錯,妙就妙在這裏。
坐的姿勢~跏趺作盤坐 豎脊肩平住
頭正眼垂簾 唇齒隨自然
不粗猛急滑 兩手結定印
(定印:右掌放左掌上,兩大拇指相觸)
~人的生理,最宜坐禅,人之體形,修定以坐爲佳。
跏趺作盤坐,豎脊肩平住
底下講坐的姿勢,“跏趺作盤坐,豎脊肩平住。”人體以盤腿的姿勢爲最好,你看成佛的相,全是盤腿的,每尊大殿裏的佛菩薩從來沒有一尊是翹二郞腿的。(衆笑)盤腿有科學道理,腿子一盤就成了循環形。盤腿自然兩只腳心就向上,一結定印,兩只手心也往上。定印是這樣:右手放在左手上,拇指稍微靠攏,不要抵住,抵住血液流到這兒就流不通了,只要靠攏碰著就可以,但是一定要放到底,放到靠小腹部的大腿凹凹裏,不能把兩手提上來懸在上腹前,那樣手多酸啊!所以釋迦佛怎麼做我們也怎麼做。四肢盤起來,血液循環良好,到後來就發暖,這個暖可跟別的暖不同啊。
循身觀(13)
(帶修禅定前開示)⑤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7—7.27
◎ 傅味琴
禅定要以靜中修爲基礎
提要:
■ 修禅定發暖,比運動好
■ 暖,到臍不到心
■ 學禅定不要自作主張
■ 能使放出的能量回歸體內的姿勢最好
■ 眼皮垂簾,唇齒自然
■ 禅定要以靜中修爲基礎
修禅定發暖,比運動好
別的暖,天氣熱了你會出汗;運動時血液循環加速,發熱,你也會出汗;修禅定發暖,比前兩種好,運動會引起疲勞,會消耗體力,禅定就沒有這種弊端。
暖,到臍不到心
禅定修出暖來,不能理解暖到發熱更好,那就錯了,只能暖不能熱。假如你們實在太暖,我再教你一個調整方法,而且還要注意,暖只能“到臍不到心”,不能往上沖。所以不要去追求暖,你一追求會暖得更快,容易沖上來。
學禅定不要自作主張
學禅定最好不要自作主張,因爲釋迦佛的方法是圓滿究竟的,用不著我們再去發明創造,這可沒有獎金可拿。科學可以創造發明,因爲科學不圓滿,科學永遠是落後的,如果科學不落後,科學就不會進步了,因爲科學不斷地在進步,沒有一個科學家說科學進步到哪一年就要停止,所以永遠是落後的。
能使放出的能量回歸體內的姿勢最好
修禅定修出來的暖,我們暫時把它理解爲生物電,或者叫能量,或者稱爲功夫。兩手心朝上,兩腳心朝上,這樣能量出來時仍然會回到你自己體內,這個姿勢最好,何必再想別的姿勢?用科學角度研究佛教,你才會懂得釋迦佛的智慧圓滿,人世間的一切智慧全在佛法裏。
眼皮垂簾,唇齒自然
背脊骨要豎起來,肩膀要平,頭要正,眼皮要垂簾,不要閉緊,也不要張開,像竹簾那樣慢慢放下來,唇齒隨自然。有一次我在帶修禅定時,偶爾想看看大家坐得怎麼樣,看到有一個人在畫畫,等禅定修完了,我問他畫什麼,他說我在畫老師的口型,(衆笑)老師修禅定口張得多大,我也張得多大。(衆笑)用不著嘛,一切自然。坐的姿勢在佛法裏稱爲“威儀”,人的身體最宜坐禅,因爲人的體形以坐爲佳。
禅定要以靜中修爲基礎
修定有靜中修,動中修,沒有靜中修的基礎,你別說動中修,那是空口說白話,我常說修行要在生活裏修,那是叫你在生活裏提高警覺,提起覺照。從前我年輕時候有人跟我說:“你何必半夜修禅定,這麼辛苦呢?你怎麼不懂呢?你當老師的,一面講課,一面使自己心安定,也可以修定啊。”當時我覺得他說得很妙,可是我沒這個水平。我講個故事給你們聽,我講課一般都很靈活,但有一次我講到半路想不起來我剛才講到哪裏了,因爲我出門的時候在家裏怄了點氣,講到一半,想起剛才的氣事又來了氣,就忘了剛才講到哪裏了。所以應該是以靜中修爲基礎,再同時運用到生活裏去。
也不知跟我說這話的人有沒有這個水平,不過根據他的生活來看,我很替他擔憂。不好好下基本功,卻喜歡誇誇其談,他的生活中朋友特別多,經常有朋友去找他,找他算命,每吃一頓飯要花一個多小時。我去看他時,他懷裏抱一只貓,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有時候還與懷裏的貓貼貼臉,跟我說:“它是我的女兒。”我不知道他這個時候是不是在動中修,知識分子喜歡好高骛遠,口說大話,修行人要腳踏實地。今天就講到這兒。(回向)(2003年7月10日第四講完)
福鼎佛協文教部
九峰山禅定靜修苑
2002年7月暑假禅定周學員日記
一股清泉流入心田
初次聽傅老師的講課,感覺有一股清泉流入心田,傅老師的講法,活潑生動自如。這裏的老師親切、和藹。(小住學員 楊美月 2002.7.15)
我看到了真正的平等
在九峰寺學修生活中,使我看到了真正的平等,人與人之間沒有歧視,沒有高低貴賤,沒有來曆、身份、地位、背景之別,有的是充滿溫馨,互相關懷,互相尊重。無論男女老少,我看到每個人都像兒童一般的童真、幼稚、純潔、無瑕、可愛,在這裏我看到人性真實可愛,平等和融。自恣時誠意的批評使你天天進步,坦誠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可以及時發現並糾正自己的錯誤,這多好。我暫時不能用語言盡述其滋味,暫且慢慢品味吧!因爲這是妙味。糾察督促完全爲了你好,絲毫不像在世俗中的那種管教,上管下,惹人煩惱。(隨學學員 曾文輝 2002.7.11)
循身觀(14)
(帶修禅定前開示)⑥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7—7.27
◎ 傅味琴
修定能調柔身心,治療疾病
提要:
■ 修定能使身心由粗轉細
■ 禅定如洗澡,能使身心調柔
■ 禅定能治療疾病,補益體力
■ 有的氣功師說:他只能治不是病的病
■ 被媽扭痛的痛,可不是病呀
■ 雖然有鬼神,但我們不信仰鬼神
大衆唸: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能海上師說:“修定能調柔身心,治療疾病,補益體力,但使姿勢如法,即不能用心,亦有此作用。”
修定能使身心由粗轉細
修定,能海上師說,“修定能夠調柔身心”。凡夫身心是粗的,修定人是細的。從生理上說,修定人的身體很柔軟;從心理上說,修定人的心比一般人細柔。由于修定的作用使體內津液遍滿,機體各處都非常滋潤,所以就自動由粗轉成細。柔呢,因爲心有慈悲心,人就不大會粗犷。脾氣暴躁的人,能夠修成輕柔了,就說明這個人確實在修行。不根據你會不會講法,也不根據你每天唸多少佛,磕多少頭,燒多少香。修行是修自己,燒香、頂禮只是禮節,修不到你自身上去!你沒有調柔自己身心的方法,怎麼去指導衆生修行?燒香、拜佛,這些都是培植善根,並不是修行的方法。
禅定如洗澡,能使身心調柔
關于禅定,佛經裏有個比喻,說如來是專爲大家洗澡的洗澡師!因爲如來度衆生最善巧,所以就拿爲人洗澡來比喻。洗澡有兩種利益,一是肮髒洗幹淨了,清白了,一是洗過澡的人整個身子會柔軟。修學禅定就好比如來教我們怎麼洗澡,目的是要達到身心調柔。
禅定能治療疾病,補益體力
“治療疾病,補益體力”,這兩句是連貫的。一修禅定,全身都會起補益身體的作用。就能以自己的能力來處理自身的矛盾,禅定既然能治療疾病,當然也能補益身體。
80年代初流行的氣功,大肆宣傳氣功能治病,其實不一定全是事實,有的是虛僞誇張,有的是臨時好轉,沒幾天又退回老樣子,還有一種呢,自認爲是病,或者氣功師認爲有病,醫生認爲沒病。據說這種不是病的病,氣功師發功卻有作用。
有的氣功師說:他只能治不是病的病
從前有人以氣功給人家看病,他說:“我看病首先得問過我的老師,不過這個老師我眼睛看不見。”我說:“你看不見怎麼去問?”“我只要心裏面跟他講話,如果老師同意,我就看,老師不同意,我就不看。”“你又怎麼知道老師同意不同意呢?”他說:“我一只手舉起來,如果這只手自己會掉下去,就表示老師同意。”又說:“我們看病,是看不是病的病,真正的病咱們看不好的。”不是病的病,那究竟是什麼病,我也不想多加議論。
被媽扭痛的痛,可不是病呀
打個比方吧,媽媽在孩子屁股上扭一下,孩子疼得直叫,像這樣的疼,醫生自然看不好,只有他媽媽有辦法,媽媽只要說“孩子!你乖!媽媽給你揉揉啊!”好了!(衆笑)其實孩子的疼是他媽媽扭的,疼起來倒蠻嚇唬人的,其實一點沒事。
雖然有鬼神,但我們不信仰鬼神
對于不是病的病,我有秘訣,你掌握這個秘訣,就不用怕,什麼秘訣?你記住,只有叁個字,“不相信”(衆笑),他就不起作用了。從科學來講,人們說的心理溝通,就是心理作用,例如佛教承認有鬼神,可是我們不信鬼神,關鍵就在這裏!你信鬼神,你就是迷信鬼神的人,我們承認有鬼神,我們不信仰它,這就不是迷信,而是科學態度。
循身觀(15)
(帶修禅定前開示)⑥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7—7.27
◎ 傅味琴
有些人學禅定,卻不想在禅定中求成就
提要:
■ 可惜有些人學禅定,卻不想在禅定中求成就
■ 治衆生煩惱病的醫生,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修禅定,只要姿勢如法,就起作用
■ 要起入定的作用,首先要離開五欲
■…
《<循身觀>帶修禅定前開示(10~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