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看女人,(众笑)因为我又不是瞎子,可是我看得跟你不同,我朝女的一看,心里就明白,这个鼻子有点歪,(众笑)脸上有雀子斑,眉毛有高低,我朝你一看,像面镜子那样全照进去。只要细细地去看上几眼,天下没有一个美人,(众笑)即使她笑得很美,笑一停,这脸就丑得很。你对事物的观察力提高了,本身就是一种智慧,智慧的能力强了,你的觉悟也提高了,为什么要学佛法?你学了佛法的智慧,看人也好,走路也好,不会看错,不会走错,妙就妙在这里。
坐的姿势~跏趺作盘坐 竖脊肩平住
头正眼垂帘 唇齿随自然
不粗猛急滑 两手结定印
(定印:右掌放左掌上,两大拇指相触)
~人的生理,最宜坐禅,人之体形,修定以坐为佳。
跏趺作盘坐,竖脊肩平住
底下讲坐的姿势,“跏趺作盘坐,竖脊肩平住。”人体以盘腿的姿势为最好,你看成佛的相,全是盘腿的,每尊大殿里的佛菩萨从来没有一尊是翘二郞腿的。(众笑)盘腿有科学道理,腿子一盘就成了循环形。盘腿自然两只脚心就向上,一结定印,两只手心也往上。定印是这样:右手放在左手上,拇指稍微靠拢,不要抵住,抵住血液流到这儿就流不通了,只要靠拢碰着就可以,但是一定要放到底,放到靠小腹部的大腿凹凹里,不能把两手提上来悬在上腹前,那样手多酸啊!所以释迦佛怎么做我们也怎么做。四肢盘起来,血液循环良好,到后来就发暖,这个暖可跟别的暖不同啊。
循身观(13)
(带修禅定前开示)⑤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7—7.27
◎ 傅味琴
禅定要以静中修为基础
提要:
■ 修禅定发暖,比运动好
■ 暖,到脐不到心
■ 学禅定不要自作主张
■ 能使放出的能量回归体内的姿势最好
■ 眼皮垂帘,唇齿自然
■ 禅定要以静中修为基础
修禅定发暖,比运动好
别的暖,天气热了你会出汗;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发热,你也会出汗;修禅定发暖,比前两种好,运动会引起疲劳,会消耗体力,禅定就没有这种弊端。
暖,到脐不到心
禅定修出暖来,不能理解暖到发热更好,那就错了,只能暖不能热。假如你们实在太暖,我再教你一个调整方法,而且还要注意,暖只能“到脐不到心”,不能往上冲。所以不要去追求暖,你一追求会暖得更快,容易冲上来。
学禅定不要自作主张
学禅定最好不要自作主张,因为释迦佛的方法是圆满究竟的,用不着我们再去发明创造,这可没有奖金可拿。科学可以创造发明,因为科学不圆满,科学永远是落后的,如果科学不落后,科学就不会进步了,因为科学不断地在进步,没有一个科学家说科学进步到哪一年就要停止,所以永远是落后的。
能使放出的能量回归体内的姿势最好
修禅定修出来的暖,我们暂时把它理解为生物电,或者叫能量,或者称为功夫。两手心朝上,两脚心朝上,这样能量出来时仍然会回到你自己体内,这个姿势最好,何必再想别的姿势?用科学角度研究佛教,你才会懂得释迦佛的智慧圆满,人世间的一切智慧全在佛法里。
眼皮垂帘,唇齿自然
背脊骨要竖起来,肩膀要平,头要正,眼皮要垂帘,不要闭紧,也不要张开,像竹帘那样慢慢放下来,唇齿随自然。有一次我在带修禅定时,偶尔想看看大家坐得怎么样,看到有一个人在画画,等禅定修完了,我问他画什么,他说我在画老师的口型,(众笑)老师修禅定口张得多大,我也张得多大。(众笑)用不着嘛,一切自然。坐的姿势在佛法里称为“威仪”,人的身体最宜坐禅,因为人的体形以坐为佳。
禅定要以静中修为基础
修定有静中修,动中修,没有静中修的基础,你别说动中修,那是空口说白话,我常说修行要在生活里修,那是叫你在生活里提高警觉,提起觉照。从前我年轻时候有人跟我说:“你何必半夜修禅定,这么辛苦呢?你怎么不懂呢?你当老师的,一面讲课,一面使自己心安定,也可以修定啊。”当时我觉得他说得很妙,可是我没这个水平。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我讲课一般都很灵活,但有一次我讲到半路想不起来我刚才讲到哪里了,因为我出门的时候在家里怄了点气,讲到一半,想起刚才的气事又来了气,就忘了刚才讲到哪里了。所以应该是以静中修为基础,再同时运用到生活里去。
也不知跟我说这话的人有没有这个水平,不过根据他的生活来看,我很替他担忧。不好好下基本功,却喜欢夸夸其谈,他的生活中朋友特别多,经常有朋友去找他,找他算命,每吃一顿饭要花一个多小时。我去看他时,他怀里抱一只猫,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有时候还与怀里的猫贴贴脸,跟我说:“它是我的女儿。”我不知道他这个时候是不是在动中修,知识分子喜欢好高骛远,口说大话,修行人要脚踏实地。今天就讲到这儿。(回向)(2003年7月10日第四讲完)
福鼎佛协文教部
九峰山禅定静修苑
2002年7月暑假禅定周学员日记
一股清泉流入心田
初次听傅老师的讲课,感觉有一股清泉流入心田,傅老师的讲法,活泼生动自如。这里的老师亲切、和蔼。(小住学员 杨美月 2002.7.15)
我看到了真正的平等
在九峰寺学修生活中,使我看到了真正的平等,人与人之间没有歧视,没有高低贵贱,没有来历、身份、地位、背景之别,有的是充满温馨,互相关怀,互相尊重。无论男女老少,我看到每个人都像儿童一般的童真、幼稚、纯洁、无瑕、可爱,在这里我看到人性真实可爱,平等和融。自恣时诚意的批评使你天天进步,坦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这多好。我暂时不能用语言尽述其滋味,暂且慢慢品味吧!因为这是妙味。纠察督促完全为了你好,丝毫不像在世俗中的那种管教,上管下,惹人烦恼。(随学学员 曾文辉 2002.7.11)
循身观(14)
(带修禅定前开示)⑥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7—7.27
◎ 傅味琴
修定能调柔身心,治疗疾病
提要:
■ 修定能使身心由粗转细
■ 禅定如洗澡,能使身心调柔
■ 禅定能治疗疾病,补益体力
■ 有的气功师说:他只能治不是病的病
■ 被妈扭痛的痛,可不是病呀
■ 虽然有鬼神,但我们不信仰鬼神
大众唸: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能海上师说:“修定能调柔身心,治疗疾病,补益体力,但使姿势如法,即不能用心,亦有此作用。”
修定能使身心由粗转细
修定,能海上师说,“修定能够调柔身心”。凡夫身心是粗的,修定人是细的。从生理上说,修定人的身体很柔软;从心理上说,修定人的心比一般人细柔。由于修定的作用使体内津液遍满,机体各处都非常滋润,所以就自动由粗转成细。柔呢,因为心有慈悲心,人就不大会粗犷。脾气暴躁的人,能够修成轻柔了,就说明这个人确实在修行。不根据你会不会讲法,也不根据你每天唸多少佛,磕多少头,烧多少香。修行是修自己,烧香、顶礼只是礼节,修不到你自身上去!你没有调柔自己身心的方法,怎么去指导众生修行?烧香、拜佛,这些都是培植善根,并不是修行的方法。
禅定如洗澡,能使身心调柔
关于禅定,佛经里有个比喻,说如来是专为大家洗澡的洗澡师!因为如来度众生最善巧,所以就拿为人洗澡来比喻。洗澡有两种利益,一是肮脏洗干净了,清白了,一是洗过澡的人整个身子会柔软。修学禅定就好比如来教我们怎么洗澡,目的是要达到身心调柔。
禅定能治疗疾病,补益体力
“治疗疾病,补益体力”,这两句是连贯的。一修禅定,全身都会起补益身体的作用。就能以自己的能力来处理自身的矛盾,禅定既然能治疗疾病,当然也能补益身体。
80年代初流行的气功,大肆宣传气功能治病,其实不一定全是事实,有的是虚伪夸张,有的是临时好转,没几天又退回老样子,还有一种呢,自认为是病,或者气功师认为有病,医生认为没病。据说这种不是病的病,气功师发功却有作用。
有的气功师说:他只能治不是病的病
从前有人以气功给人家看病,他说:“我看病首先得问过我的老师,不过这个老师我眼睛看不见。”我说:“你看不见怎么去问?”“我只要心里面跟他讲话,如果老师同意,我就看,老师不同意,我就不看。”“你又怎么知道老师同意不同意呢?”他说:“我一只手举起来,如果这只手自己会掉下去,就表示老师同意。”又说:“我们看病,是看不是病的病,真正的病咱们看不好的。”不是病的病,那究竟是什么病,我也不想多加议论。
被妈扭痛的痛,可不是病呀
打个比方吧,妈妈在孩子屁股上扭一下,孩子疼得直叫,像这样的疼,医生自然看不好,只有他妈妈有办法,妈妈只要说“孩子!你乖!妈妈给你揉揉啊!”好了!(众笑)其实孩子的疼是他妈妈扭的,疼起来倒蛮吓唬人的,其实一点没事。
虽然有鬼神,但我们不信仰鬼神
对于不是病的病,我有秘诀,你掌握这个秘诀,就不用怕,什么秘诀?你记住,只有三个字,“不相信”(众笑),他就不起作用了。从科学来讲,人们说的心理沟通,就是心理作用,例如佛教承认有鬼神,可是我们不信鬼神,关键就在这里!你信鬼神,你就是迷信鬼神的人,我们承认有鬼神,我们不信仰它,这就不是迷信,而是科学态度。
循身观(15)
(带修禅定前开示)⑥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7—7.27
◎ 傅味琴
有些人学禅定,却不想在禅定中求成就
提要:
■ 可惜有些人学禅定,却不想在禅定中求成就
■ 治众生烦恼病的医生,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修禅定,只要姿势如法,就起作用
■ 要起入定的作用,首先要离开五欲
■…
《<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10~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