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循身觀>帶修禅定前開示(1~9)▪P7

  ..續本文上一頁互誘導作用

  以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講過,大腦的活動過程有興奮和抑製兩種狀態。人無論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想到什麼,大腦皮層就會出現一個興奮點,這個興奮點一集中會引起周圍腦細胞處于抑製狀態,而周圍的抑製狀態反過來能促使這個興奮點更加興奮。對這種相互誘導的現象,巴甫洛夫通過實驗作出這樣的判斷:如果人的腦殼像玻璃那樣透明的話,可以看到這個興奮紅點會發亮,像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說就是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妄想止住了,所觀的境會格外的明顯

  修行就是修這個,禅定會起不可思議的特殊作用,就是把妄想止住了,使周圍的腦細胞都處于抑製狀態,而我們所觀想的境就會格外的明顯,因爲注意力集中起來了。

  要培養隨時隨刻把妄想排除的能力

  同樣,在生活裏也是如此。我們研究一個問題,做一件事情,如果腦子裏邊沒有胡思亂想,沒有牽挂,沒有煩惱,專心一意地做,這個工作就做得好,能充分發揮你的能力,很少會有差錯。可是平常人能保持這種專心狀態的時間並不長,當他一離開他想完成的工作,一離開他所思考的問題,就會恢複原來生活中的胡思亂想。所以,很多人確實在研究發明上有所成就,可是他們達不到像我們佛弟子修行那樣隨時隨刻把妄想排除的要求。

  修觀,心不能離開所觀的境

  修禅定是利用你所修的觀境來排除妄想,比如修循身觀,從頭發開始觀,就要運用心理想像力把頭發觀起來,如果你心離開了頭發,頭發就觀不起來了。

  我給你們帶修也好,你們自己修也好,有時頭發還沒有想好,已經在想眼睛了,那就是心在飄了。說句笑話,因爲你對廚房燒火,印象深刻,在你剛剛觀到頭發時忽然觀出火光來了,那是竈頭裏火的印象冒出來了,觀成頭發火燒了,這就不對了。不能有第二個念頭,觀一個境不能有第二個境出現。

  生活中怎樣排除妄念

  要想修得好,光靠禅定的時間是不夠的。你們清晨叁點鍾開始到六點鍾完,叁個小時中唸經要五十分鍾,禅定修了兩個小時零十分鍾,等講課完了再修一次,你們下午再修一次,一天也只修了叁個小時。當然也可以,時間太長你們也受不了。所以其它時間在生活裏也要修止修觀,要隨時隨刻看住自己的心有沒有打妄想。這很容易區別出來,比如你走路,一只腳邁下去,如果你的心是在這只腳上,就不大會打妄想。

  循身觀(9)

  (帶修禅定前開示)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0

  ◎ 傅味琴

  

  書中鑽不出來會變蛀蟲

  提要:

  ■ 修息要對吸與呼的過程清清楚楚

  ■ 情緒不要掉在煩惱的泥坑裏

  ■ 書中鑽不出來會變蛀蟲

  ■ 不能因爲求神秘而修密

  ■ 外道喜歡偷竊密宗的修法

  ■ 很多人連什麼叫神通都搞不清楚

  ■ 年青人不要把禅師的指點鬧著玩

  修息要對吸與呼的過程清清楚楚

  又如修數息觀,當你吸的時候明白我現在在吸,對吸的過程也清清楚楚,當你呼的時候,明白我現在在呼,對呼的過程也清清楚楚。如果真能這樣的話,妄想也不會起來,包括其它一切,吃飯、休息都別東想西想,這就是如何在生活裏修行的方法。

  情緒不要掉在煩惱的泥坑裏

  在生活中還要修怎麼斷煩惱,隨時隨刻要警覺自己的心態和情緒,有沒有掉在泥坑裏,有沒有在怄氣。能隨時隨刻警覺,隨時隨刻調整,這就是在生活裏修。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就靠平時你對自己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禅宗有句話說吃飯睡覺都是修行,就是這個意思,並不是說吃飯、睡覺就算修行。如果你體會不到祖師們普普通通話裏的奧妙,就千萬不要照普普通通的話去做。

  書中鑽不出來會變蛀蟲

  現在年輕人一是好書。知識分子,看了書從書本裏出來,還沒有多大關系,看了書鑽進去出不來了,豈不成了書裏的蛀蟲?我想“開卷有益”這句話不是辯證的,好書才開卷有益,壞書也是開卷有益嗎?有水平的人把大便當肥料,沒水平的人把大便當飯吃。一般人看壞書就學壞,看好書就學好。

  不能因爲求神秘而修密

  二是喜歡神秘,好求快。年青人有求知欲,叫他拿念珠整天唸佛求往生,他不感興趣,說“我才18歲就往生啦?”(衆笑)他喜歡快,求神秘,喜歡修密宗。密法以毒攻毒,沒有顯教的基礎,中毒的很多,有的已經毒死了。好比孔雀吃路邊的毒草羽毛會更美麗,小麻雀吃了毒草會馬上死去。

  外道喜歡偷竊密宗的修法

  外道喜歡偷竊密宗的修法。有一天在上海禅定班裏,有人跟我打招呼,要我給他介紹來的藏密氣功研究會幾個人“開小竈”,我起先聽不懂,我又不請吃飯,後來才明白過來,心想我只有大鍋飯,可沒有小竈。藏密就是藏密,哪有氣功?你們學的東西我都不承認呢,還要我開小竈,真是沒有基礎的空中樓閣。

  很多人連什麼叫神通都搞不清楚

  講個我聽來的故事,只是說說笑笑,這個故事可以聯系到年青人爲什麼喜歡學密宗,喜歡出神通呀!聽說有人在氣功班表演過騰空,可以用一根棉紗線,從他盤腿坐的屁股底下抽過去,還不知是真是假,說是:“獻醜,獻醜。”(衆笑)我想既然知道醜,又何必獻?那麼說傅老師你爲什麼不獻一次?(衆笑)因爲我自己知道醜所以不獻!(衆笑)很多人連什麼叫神通都搞不清楚,今天當然不跟你們講神通,等到講神通的時候再跟你們講。(衆笑)

  年青人不要把禅師的指點鬧著玩

  第叁喜歡禅宗。在他看起來,禅宗是最高妙,最方便。唸佛的還要邊唸邊撥念珠,禅宗只要打坐,而且想的問題也只有一句“念佛是誰?”“念佛是我啊”(衆笑),“噢,不對不對,因爲我現在不在念佛。”(衆笑)“念佛是誰?”(衆笑)想到後來打瞌睡了,昨天晚上沒睡好,白天補睡一下倒不錯。(衆笑)要不了多少時候,人家來請你開示,(豎起一只手指)喏!(衆笑)成禅師了,一學就會。禅宗是攝受上根上器的,一心禅在年輕人那裏變成遊戲了。聽說有個大學生坐禅,坐到學校宿舍裏最高層的鋪上,誰進宿舍就訓誰:“你是業障衆生!(衆笑)我已經開悟啦!”鬧得學校沒辦法,最後只好送他進精神病院。(衆笑)

  還有第四種,年青人一只嘴巴特別喜歡講。很多年前我在蘇州,蘇州有個同學要求我明天接見一下慕名而來拜訪的人,一見面那人就說:“傅老師,久仰,久仰,特地來請教。”我笑笑,等著他請教。結果他話講不完的講,我連插嘴的時候都沒有,(衆笑)一個問題也沒有跟我提。最後說:“時間太久了,打擾,打擾,我要回去了。”這叫請教嗎?這叫來教我。所以年輕人第四個特點,就是喜歡賣弄自己,這對修行是不利的,這些種種都是煩惱的表現。

  

  

《<循身觀>帶修禅定前開示(1~9)》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