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好事就有好結果,而且首先在你身上表現出來,利益是自己先拿到的。你要自己先拿到利益,最聰明的方法就是你給別人利益。比如說,你給員工一點獎金,這個員工拿到獎金,他高興啊,其實你先拿到利益,因爲你這個企業賺錢了,你才給他獎金。從心理學上說,你能給員工發獎金,你肯定很歡喜。員工要等到拿到獎金他才歡喜,所以你歡喜在他前面。歡喜是人生最珍貴的財富,是最大的幸福。因爲我們今天在這個社會上過的是群居生活,與每個人都是有聯系的,你們要相信這個真理,你給別人快樂時,你決不會失去什麼,相反你會得到更多,因爲有反饋。
分析問題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
就會有吸引力,容易使人明白道理
我在深圳時,有一個學生的爸爸認識一個董事長,這個人在深圳辦了一個規模很大的企業,他們要在這個企業範圍內蓋個寺院,所以來跟我商量。談完了,她跟我說:“老師,如果你做生意的話,我可以給你打保票,誰都願意與你簽合同。”我談話有什麼原則?我是站在他的立場上去談的,我每句話都是替他考慮,所以他聽了覺得非常有吸引力。所以你們在啓發員工、教育員工的時候,要站在他的立場上分析給他看,他就會明白,他就會悟,這本身就是一個教育的手段。
菩薩心中裝著全體衆生,唯獨沒有自己,所以衆生都歡迎菩薩
爲什麼一切衆生都歡迎菩薩?因爲菩薩所作所爲、所思考的、所談的都是爲衆生的利益考慮的,菩薩心中裝著全體衆生唯獨沒有自己。順便告訴你們,千萬不要去相信算命、看相、看風水。我不能否定這些東西,可是我是信佛的,我只接受佛的真理:一切皆無常。無就是沒有,常是永恒不變,沒有一個永恒不變的東西。因爲命也要變,既然會變,你怎麼算得准?你相信了他,反而上當。比如我年輕時有朋友給我算算命,或者一起去算命,去的地方都是有名的,他們不可能完全說假話,因爲他們的口徑都是一致的,算我的命都說早該死了,可我並沒有死啊。他們又說這一關一關都被你沖過了,你72歲這一關怎麼也沖不過的。確實,我72歲時生了一場大病,可是我還是沖過了,我今年77了。同樣道理,你們企業的成敗全靠自己的努力、全靠自己這顆心、全靠自己累積的經驗和智慧,千萬不要去算命。
怎樣才能使員工感覺工作、生活是快樂的?
答企業家問(70)
爲來開化文殊院學習禅定的杭州遠志成長公司
舉辦的第二期企業家禅定營作提問解答
傅味琴主講 2006.4.21 下午
開個“賠本公司”就能“一本萬利”
提要:
·既然苦惱使人短壽,何必做“苦惱人”
·開個“賠本公司”就能一本萬利
·要在員工身上播下幸福的種子,才能使自己得到幸福的果實
·命運會變,就看你朝善的方向還是朝惡的方向變
·給與別人愉快,可不能帶有痛苦的後果
既然苦惱使人短壽,何必做“苦惱人”
你們都知道一個真理:一個開朗、樂觀愉快的人容易長壽,整天苦惱、憂愁,這個人長壽不了。現在佛門裏有些人好像不大主張愉快,一開口就是“我是苦惱人”。他們也應該明白苦惱的人短壽,爲什麼還是喜歡苦惱呢?是否他們覺得短命無所謂,還可以早一點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短壽的人如果能往生,長壽的人多修幾年不是更有把握嗎?所以佛門裏有許多人的觀點也是顛倒,聽不得的。我就教育大家要聽佛的話。
開個“賠本公司”就能一本萬利
像我這個年齡,也應該算是長壽吧,大多數人到了這個年齡走路都是氣喘,說話也說不動。其實我什麼病也沒有,只有一個高血壓。這個病也是我自己找來的,要不然我根本不會有高血壓。醫生總是說我太辛苦了,我這麼辛苦全是自願的,那不是自己找來的嗎?我爲什麼會長壽呢?其實我很會做生意,如果我做起生意來,說句吹牛的話,你們都比不過我的,(衆笑)我是一本萬利。我擺事實給你們看,你們現在可能有一百個人吧,我只有一個人,你們聽了我的講課,我送給你們的愉快無形當中增長了你的壽命。可是我得到的利益更多,因爲你們一百個人眼睛都看著我,耳朵聽我的話,心裏朝著我,你們發出的愉快的電波全反饋到我的身上,那不是一本萬利嗎?所以一個心胸偉大的人絕不會吃虧的,事都有反饋,佛教有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報就爲反饋,“若是不報,時候未到。”這是講的科學,而不是爲了哄人,好比有的種子春天種下去春天開花,有的種子春天種下去要到秋天才開花。
要在員工身上播下幸福的種子,才能使自己得到幸福的果實
你們提這個問題很好,你們有這顆心:怎麼樣使員工感覺到工作、生活是快樂的?你們就在替員工考慮了,你們這顆心就是菩薩心。爲自己考慮是渺小的,爲衆人考慮是偉大的,所以當你們提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們已經有菩薩心腸。僅僅有這顆心,或者有這個念頭,你將來就會得到好的果報,因爲人的起心動念也有報應的。當你起心動念時,生理上必然會發生運動,不管哪個器官的活動,都必然會産生電波,尤其是腦子的活動。這種電波是你身上産生的,必然會反饋到你身上,當然會有好的果報。所以修菩薩法的人是不能關起門來修的,我常說關在裏面的是誰?我;關在外面是誰?一切衆生。你離開了衆生還能修菩薩法嗎?衆生就是我們的福田,衆生會給我們帶來幸福,但是你要在這塊土地上播下種子啊。所以你們想得到幸福的果實,你們必須在員工身上播下幸福的種子。這不是空口唱高調,佛門裏面的理論都是根據因果,根據現實來說話的,確實是有這麼一回事。
命運會變,就看你朝善的方向還是朝惡的方向變
當然,有一種企業我這種話在他們那裏是行不通的,比如說種植鴉片的、生産麻將牌的,這種事本身就在造惡。對反對造惡的話,他們根本聽不進去,因爲他們的思想已經邪了,他們已經固定在死了下地獄這個命運上。但命運也會變,好的會變壞,壞的會變好,好的也會變得更好,壞的也會變得更壞,就看你朝哪個方向去變。
給與別人愉快,可不能帶有痛苦的後果
要讓員工感覺到工作、生活是愉快的,這就要關心員工的生活。要豐富員工的生活,幫助他們一下,別讓他們生活太枯燥、單調。應該要注意的是:幫助的路線不能錯,如果路線錯誤,你雖是好心反而害了他。人經常會好心辦壞事,因爲沒有智慧,路線走錯了。你們對他們的幫助和關心,必須要使他們得到生活的快樂而沒有痛苦的後果。當然,每個人的境界是逐步提高的,豐富他們的生活也是多方面的,但要有原則,那就是要正派、清淨、善良。不能用人世間烏煙瘴氣的那套方法,否則將來他們得不到利益,他們會更加痛苦,那時他們不會忘記這是你們跟他一起搞的。
怎樣才能使員工感覺工作、生活是快樂的?
答企業家問(71)
爲來開化文殊院學習禅定的杭州遠志成長公司
舉辦的第二期企業家禅定營作提問解答
傅味琴主講 2006.4.21 下午
與正派、清淨、善良相反的路就是毀滅之路
提要:
·與正派、清淨、善良相反的路就是毀滅之路
·旅遊很好,來體驗一下豐富充實的修行生活更好
·菩薩有感情,“愛你的員工”本身就在修菩薩行
與正派、清淨、善良相反的路就是毀滅之路
舉個簡單的例子,這只是一個啓發,說明問題罷了。你們假如在此地生活得非常快樂,這個快樂就是正派、清淨、善良、智慧、覺悟的快樂,將來決不會給你帶來一點不好的後果。如果你從覺悟中得到親身的感受,你會明白像這樣的快樂跟喝酒、跳舞、看電視、賭博、胡鬧相比,前者遠遠勝過後者。因爲後面的快樂容易使人受到痛苦,還容易毀滅自己。當然他沒有毀滅時他也認識不到,可是他走的道路就是毀滅之路,僅僅別人走到了毀滅地步,他還沒有走到毀滅的地步罷了。
例如有許多人因爲喝酒而中風死亡,從前有一家,家人嚴格地禁止一個中過風的親人喝酒,可是這個人偏要喝,家裏人告訴他:“醫生說,如果你再喝酒中風那就無法救了。”他把家裏人阻擋他喝酒的手打開,拿起酒就喝,還說了一句話:“我甯願死。”(衆笑)
又比如搓麻將賭博死了多少人?就算你不是輸是贏,就算你不想死,你也會死的,僅僅現在還沒有輪到你罷了,但你總是在這條路上。前幾年南京統計過,一個春節因爲搓麻將中風死掉的有六十幾人。對麻將牌如果你們能悟的話都會醒過來。麻將牌裏有一個“中風”(衆笑),他拿起“中風”一激動:“噢!中風。”馬上中風。(衆笑)還有一種叫“頂上開花”(衆笑),那不是腦袋開花嗎?
現在人經常去娛樂場所,名義上很好聽叫娛樂,結果離婚率上升(衆笑),給家裏人帶來無窮無盡的痛苦,尤其是給你心愛的孩子。所以對這種地方要警惕,如果你已經走上這條路,還是及早回頭的好。我這是啓發啓發,千萬不要爲了增加員工的快樂,叫他們搓麻將,去跳舞。中國人跳舞,女的一只手在你的腰裏一搭,另一只手在你的肩上一放,你就飄上去了。(衆笑)外國人從小就開始跳舞,外國人跳舞是一個禮節,風氣就兩樣,哪能不考慮到國內的國情,把外國的東西千篇一律全搬過來的?
旅遊很好,來體驗一下豐富充實的修行生活更好
給他們一點福利,比如旅遊這就很好。我們這也主張旅遊的,我們這兒小住的人要旅遊,旅費自己負擔,常住的人要旅遊,旅費常住負擔,所以我們這兒常住的同學幸福得很。我跟他們說:“你們覺得在開化住厭了,你只要工作離得開,你就可以到福鼎去。你聽說泰順風景好,你想去,只要組織把你工作安排好你就去,車錢全部報銷。你突然又想回開化,那你就回來吧!”這不是旅遊嗎?(衆笑)
你們到文殊院來體驗體驗修行生活的豐富多彩,那就比旅遊更能獲得利益,好比吃慣了甯波菜偶然吃一點麻辣面,換換口味嘛!你們來了才有我給你們解答問題,假如這些常住的老同學,忽然提一個問題,我就不一定會解答。你是常住的,這種問題以後都會給你解答,你忙什麼呀?(衆笑)你們提出來就要給你們解答,因爲你們過兩天要走了。你們可以賺錢,不要愛錢。你們可以獲得一個好的名聲,不要貪名,貪名的人都是把腳踩在人家背上往上爬。你們可以成家,可是不要掉在名利和男女的愛河中。
菩薩有感情,“愛你的員工”本身就在修菩薩行
如果你問修行人有沒有感情?有感情。菩薩有沒有感情?有感情。菩薩講不講愛?在家菩薩上有父母,下有妻兒,他要愛父母、愛妻子、愛兒女,當然有愛,不過愛得更加廣大。菩薩是愛一切衆生,菩薩的愛是脫離自私、脫離執著、脫離貪瞋癡,這是一個偉大的對所有衆生都有愛心的愛。好比天空的太陽,不管你是窮人富人,不管你是誰,陽光都給你溫暖。我們修行人非但要有這種菩薩對衆生的愛,而且要修好這個愛。前一期企業家禅定營,有個營員最後一句的總結:“我這一次回到企業裏,我一定要把這句話帶回去。”就是“去愛你們的員工”。如果你們用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覺悟去愛你們的員工,你們本身就在修菩薩行。這樣,你們能把搞好企業和修好菩薩行一把抓,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爲呢?今天時間超過了,休息一會兒,咱們修禅定。
《企業家禅定營--怎樣才能使員工感覺工作、生活是快樂的?(答企業家問)(67~71)》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