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企業家禅定營(60~78)▪P3

  ..續本文上一頁你希望他病好,或者得到什麼利益,都可以回向。然後再給自己打招呼,現在修定完了“我要出定了”。現在歡歡喜喜出定,活動一下就可以了。

  你們現在學的是基礎,基礎往往是最重要的,基礎打好了,以後修起來就快。

  杭州遠志成長文化傳播公司舉辦爲期叁天的

  企業家禅定營 (66)

  在浙江開化文殊院體驗生活並學習禅定

  傅味琴主講 2005.10.31 上午

  學員提問

  男學員11:老師,以後我們見到廟還去燒香嗎?

  師:你們自己願意燒就燒,燒香是個禮節,而不是迷信。燒香是怎麼回事呢?過去釋迦佛在講經說法時,弟子們都去聽,因爲人多了空氣不太好,就燒點檀香。照理來說,燒香要燒檀香,作用是去除肮髒的空氣跟醒腦。比如人們到如來那裏去,想要修供養,有的供花,有的供燈,因爲那時沒有電燈啊,有的燒一點檀香,淨化一下空氣,使大家頭腦清醒,是這麼個意思啊,並不是通神。

  男學員12:我們都是以爲燒香就是供佛。

  師:燒香是供佛呀。供養跟布施是一樣的道理,對長輩要恭敬一點,所以稱“供養”;對平輩,稱“布施”。好比對長輩講話恭敬一點,“你”變成“您”,其實意思是一樣的。

  男學員13:我家裏供的是觀世音菩薩。

  師:這位菩薩是釋迦佛的弟子,(男學員13:要不要供釋迦牟尼佛)如果你再供一尊釋迦佛,當然更好,但是供的時候釋迦佛一定要供在當中。比如你家裏有釋迦佛、阿彌陀佛、藥師佛,釋迦佛供在當中,阿彌陀佛、藥師佛供在兩邊,每個廟的大雄寶殿都是這樣。但是現在有的家庭裏的小佛堂供的也改了,有時候他們請我去看看,我說“你們怎麼沒供釋迦佛?”他說“供的,在裏邊。”我說“你們把釋迦佛靠邊站了。”(笑聲)

  還有,不要稱釋迦佛爲佛祖,應該稱佛陀。《西遊記》裏有佛祖兩個字,那不能作爲標准的。佛是佛陀,祖是曆代祖師,你把佛跟祖師並列起來了,是啥意思?如果說釋迦佛是佛的老祖宗,這也不對,釋迦佛前面還有佛。

  還有,你既然供了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你也要大慈大悲,(笑聲)否則你在觀世音菩薩面前不是一個好學生。

  男學員14:老師,我家裏供了一個送子觀音。

  師:送子觀音幫幫你的忙,有時候靈,有時候不一定靈,爲什麼有時不靈?因爲沒有一個衆生願做你兒子。(衆笑)做你兒子要自願呀,也是這個衆生跟你前世有緣。(男:有緣,對)

  男學員15:我供的是千手觀音。

  師:千手觀音也好,送子觀音也好,你假如真的生了兒子,你學學送子觀音的樣,把這個兒子送給釋迦佛,讓他當佛弟子嘛,那你也變送子觀音了,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嗎?

  男學員16:供觀音有什麼講究?每天要點多少香,要供什麼水果啊?

  師:點香只要點一支,或者叁支,這是表法,一支清香,表示戒律清淨,叁支,表戒定慧。千萬不要燒香一大把,那是給菩薩開後門。要小心火災,假如你出門去了,香要滅掉,或者你有個小香爐,那就比較安全。

  供食品水果,有蟲的不能供,黴的爛的不能供。供花:桃花、玫瑰花不能供,因爲桃花象征男女,玫瑰有刺。香最好是黃顔色的,黃色表示一切增上,就是一切向上。黑顔色表降伏,我們佛教講慈悲心,對于一切非人之類,咱們不采用降伏的方法,不讓他們受苦。咱們采用供養的方法,即使他們是你的冤家,你修供養,他會變成你的護法。

  男學員16:如果我們供的佛很多,是否要多點些香?

  師:點香不根據一尊佛一支香,前面供很多尊佛,你點一支香就可以了,(男:如果有兩個爐呢?)你家裏有兩個爐啊?(女:兩個菩薩兩個香爐)你點兩個香爐也可以,你兩個菩薩前面供一支香也可以。

  男學員17:初一十五我們還殺雞給如來做供品。

  師:那個不行,那是殺生。

  男學員17:春節殺雞放在那裏,供一供啊,廣東都是這樣。

  師:那不行,那是民間農村裏的胡鬧,變成旁門邪道啦。

  王東輝:今天就到這裏,老師不能長時期的曬太陽。(完)

  

  怎樣才能使員工感覺工作、生活是快樂的?

  答企業家問(67)

  爲來開化文殊院學習禅定的杭州遠志成長公司

  舉辦的第二期企業家禅定營作提問解答

  傅味琴主講 2006.4.21 下午

  思想提高比財富提高更重要

  提要:

  ·思想沒有覺悟,追求也永遠不會滿足

  ·思想提高比財富提高更重要

  ·人都喜歡做對自己不利的事情,低水平的覺悟只能得到低水平的快樂

  ·疏忽了思想覺悟,企業發達了,幸福卻在倒退

  ·平等在心裏,希望他好,也希望你好

  問題比較多,是不是挑簡單的一些來講?(衆笑)

  怎樣才能使員工感覺工作、生活是快樂的?

  思想沒有覺悟,追求也永遠不會滿足

  理論與實際要配合起來,思想沒有覺悟,他們的追求也永遠不會滿足,欲望會隨著你的滿足而提高的。大概是前年,湖北一個地方請我去講佛法,當地有人順便請我到他的企業去座談一下,他們也提出同樣的問題:“我們給員工的工資比較高,待遇也比較好,爲什麼有些員工還要跑掉?”我說:“這種作法只能起暫時的作用,而不能起根本的作用。員工聽說你這邊工資高、待遇好,他就想到你這兒來,明天他聽到其他地方比你這待遇還要好,他心又往那邊跑了。這種方法需要也需要,但不是根本解決問題的辦法。”

  思想提高比財富提高更重要

  人需要富,可這不是根本解決苦的辦法。從前諸葛亮住茅屋,比現在住五星級賓館的人還要快樂,這是思想境界的問題。所以說無論什麼時代,無論什麼地方都是離不開教育。比如我們這些學生過去大單位裏工資都很高,有的一個月七千八千,這是很多年前的事,尤其深圳、廈門、上海來的人,有的工資高到一萬多。他們因爲不滿足,所以跑到我這來。我們這都是義工,發六十元的零花錢。他們犧牲了高職位、高工資,在我們這兒多少年都不想走,因爲這裏解決了他們過去解決不了的問題,這個事實說明人的思想提高比人財富的提高更重要。

  人都喜歡做對自己不利的事情,

  低水平的覺悟只能得到低水平的快樂

  如今醫學在發展,病人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反而增多了,什麼道理?思想問題。現在人覺悟非常低,經常在糟蹋自己。人有種愚蠢的習氣,都喜歡做對自己不利的事情。人的觀念不糾正過來,這種低水平的覺悟只能得到低水平生活的快樂。所以佛說:“依報是跟隨著正報轉的。”依報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正報就是我們的內心,生活環境的好壞是建立在內心的覺悟上的。

  疏忽了思想覺悟,企業發達了,幸福卻在倒退

  因爲思想覺悟的教育長期被人疏忽了,所以即使你們現在企業發達了,你們的幸福也在倒退。首先表現在人富了,家庭的矛盾反而增多,離婚率上升。所以對員工要教育,要提高他們覺悟,使員工與你們企業家一條心,這樣他們才會隨著企業的興旺而快樂,爲企業遭到困難而難受,他們才會真心實意地爲企業貢獻自己的一切,因爲他們的心就在這個企業上。即使其他地方條件好,他對你這個企業也舍不得離開,因爲有感情,他對你這個企業家非常尊重、非常愛戴。

  從前的年代,有的家庭總有一個老仆人,就是一直在他家做苦工的,當然有男有女了,女的稱爲老保姆,從孩子小的時候一直陪到他長大,幾十年不離開,忠心耿耿。即使他們身份比東家低,可是他也把自己看作這個家的一分子,全心全意爲這個家服務。

  平等在心裏,希望他好,也希望你好

  人世間不可能絕對平等,說到底,父親與兒子就沒有平等。如果對平等有正確的理解,種種不正確的心態就會消失。例如領導的工資高,被領導的工資低,把這看成不平等,那不是辯證的,也不是佛門的真正平等思想。平等是方向一致,路線相同。我所得到的是我需要的,我所貢獻的也盡了我的力量,這就叫平等。比如醫生開處方,給這個病人開了人參,給那個人沒開人參,你說這個醫生不平等嗎?那樣理解就錯了。平等在心裏,醫生給這個人開藥,一心希望他的病能好,給那個人開藥也是一心希望他的病好,這就是平等。如果醫生認爲這是我的親戚,我給他好好看,讓他好得快,普通人病好得慢一點更好,我可以多拿診費,那就不平等了。

  怎樣才能使員工感覺工作、生活是快樂的?

  答企業家問(68)

  爲來開化文殊院學習禅定的杭州遠志成長公司

  舉辦的第二期企業家禅定營作提問解答

  傅味琴主講 2006.4.21 下午

  給人歡喜,能消除鴻溝

  給人錢財,弊端很多

  提要:

  ·我開了個賠本公司,所以他們不肯離開我

  ·辦企業不是爲了某一個人的利益,用學到的佛法精神去教育員工

  ·菩薩不離衆生,待員工如親人,那個關系就牢不可破

  ·菩薩就在人間,關心他人的苦難就是菩薩的化身

  ·給人歡喜,能消除鴻溝;給人錢財,弊端很多

  我開了個賠本公司,所以他們不肯離開我

  你們企業家要使員工與你們一條心,爲你們企業作奉獻,你們就要在行動中把心掏給他看,讓他明白我這麼做是爲什麼。比如這些年輕人始終不肯離開我,因爲他們明白,我這個老師這麼大年紀了,幾年來都是帶著病在辛苦,到底爲什麼?我既不爲名又不爲利。我常說我也開了一家公司,不過與你們的公司不同,你們是爲了賺錢,我是爲了賠本,我就是發願在我死之前把我所有的錢賠光,我不會留給兒女一分錢。他們都明白老師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們培養成才,所以他們不肯離開。

  辦企業不是爲了某一個人的利益,

  用學到的佛法精神去教育員工

  你們要以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員工,讓他們了解企業的興盛能使他們生活得到改善,要讓他們明白辦企業每個員工都很辛苦,這麼辛苦到底爲了什麼?是爲了共同的利益,並不是爲了我企業家一個人的利益。

  你們能把自己的企業長期維持下…

《企業家禅定營(60~78)》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