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企業家禅定營(60~78)▪P4

  ..續本文上一頁去,這也是一件好事,那樣你們廠裏員工生活都有了保障。假如你們爲了來學法把企業關門,員工解散,他們就會非常擔憂、苦惱,因爲現在工作難找,他們是要養家糊口的。佛教是講慈悲的,最好的辦法是你們把員工照顧好,讓企業發達,同時培養有才能的人,叫他們逐步逐步多分擔一些工作,你自己抽時間來學法,再把學到的佛法精神去教育員工,那是最好的辦法。這就是修行,這是修菩薩法的路。

  菩薩不離衆生,待員工如親人,那個關系就牢不可破

  修菩薩法的人是不離開人世間,不離開衆生的。修菩薩法的人要麼把衆生看作父母,要麼把衆生看作獨生兒子。爲什麼兒女與父母有感情?因爲父母的心全在兒女身上,這是一代一代遺傳下來的天性。如果我們對待員工就好像自己的親人那樣,他們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他們快樂我才會快樂,那個關系就是牢不可破的。如果你們這樣做,就是修菩薩法的路。

  菩薩就在人間,關心他人的苦難就是菩薩的化身

  菩薩是在人世間,可你們心中的菩薩在人世間是找不到的。你們所想象的菩薩,都是受了泥塑木雕、畫像照片的影響。你在人世間去找觀世音菩薩,哪個馬路上的人穿古時候的衣服,系著飄帶?(衆笑)這是根據古時候的傳統畫出來的。菩薩現在也換衣服了,(衆笑)改穿西裝、夾克衫了。是不是菩薩不是看他的衣服,而是看他的行爲。

  如果你關心員工的苦難,一心一意要消除他的痛苦,給他幸福,你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助手,觀世音菩薩的弟子,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給人歡喜,能消除鴻溝;給人錢財,弊端很多

  在前一期企業家禅定營,他們得到一個最好的啓示,他們說:“我過去看了許多海外的管理學,可是真正做起來,效果很蒼白,沒有什麼生命力。理論一大套,實際上沒有抓住中心。我過去管理企業的方法就是壓。”現在接觸了佛陀的智慧,他們非常高興:“我再也不用壓的方法,我今後的辦法就是要使每個員工都歡歡喜喜。”要知道給一個人歡喜比給一個人錢更有利益。給一個人歡喜,你跟他之間沒有鴻溝;給一個人錢,弊端會很多。

  怎樣才能使員工感覺工作、生活是快樂的?

  答企業家問(69)

  爲來開化文殊院學習禅定的杭州遠志成長公司

  舉辦的第二期企業家禅定營作提問解答

  傅味琴主講 2006.4.21 下午

  教育要現實,

  能有佛教思想的精神那就更偉大

  提要:

  ·教育要現實,能有佛教思想的精神那就更偉大

  ·給別人快樂,自己會得到更多,因爲有反饋

  ·分析問題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就會有吸引力,容易使人明白道理

  ·菩薩心中裝著全體衆生,唯獨沒有自己,所以衆生都歡迎菩薩

  教育要現實,能有佛教思想的精神那就更偉大

  怎麼使員工感受到工作、生活是快樂的?要讓他明白工作是爲了做貢獻。每個人生産的東西不可能只貢獻一個人,假如倉庫裏的産品,每人一份都搬回家裏去,這麼多産品他一輩子也用不完,還得賣掉。等到賣掉的時候就等于在給別人做貢獻。讓每個人都享受到你們的産品給生活帶來的快樂,這就是貢獻。你貢獻很多人,很多人又會貢獻到你身上,所以既貢獻了人類也貢獻了自己。每個人都應明白我這麼辛苦地生産,也是爲了別人也是爲了自己。對員工的教育要現實一點,一方面精神要偉大,一方面不能脫離實際,一方面要照顧到整個企業的發展,一方面不能離開員工的利益。與員工相處時是不是巧妙一點,在“你做工我發工資”的雇傭、買賣關系裏增加一點人情味呢?如果再增加一點佛教的思想,那就更好了。

  給別人快樂,自己會得到更多,因爲有反饋

  佛教講功德,功德是看不見的,可確實是有。因果報應是個真理,宇宙的真理就是凡事必有反應。你做一件好事也有反應,做一件壞事也有反應,無論什麼都存在著反應。比如說,你用手去敲桌子,就會有響聲,這就是反應;你站在小船上,用腳往岸上一蹬,船就往前沖;你給人說一句好話,他的臉就圓了;你給人做一件好事就有好結果,而且首先在你身上表現出來,利益是自己先拿到的。你要自己先拿到利益,最聰明的方法就是你給別人利益。比如說,你給員工一點獎金,這個員工拿到獎金,他高興啊,其實你先拿到利益,因爲你這個企業賺錢了,你才給他獎金。從心理學上說,你能給員工發獎金,你肯定很歡喜。員工要等到拿到獎金他才歡喜,所以你歡喜在他前面。歡喜是人生最珍貴的財富,是最大的幸福。因爲我們今天在這個社會上過的是群居生活,與每個人都是有聯系的,你們要相信這個真理,你給別人快樂時,你決不會失去什麼,相反你會得到更多,因爲有反饋。

  分析問題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

  就會有吸引力,容易使人明白道理

  我在深圳時,有一個學生的爸爸認識一個董事長,這個人在深圳辦了一個規模很大的企業,他們要在這個企業範圍內蓋個寺院,所以來跟我商量。談完了,她跟我說:“老師,如果你做生意的話,我可以給你打保票,誰都願意與你簽合同。”我談話有什麼原則?我是站在他的立場上去談的,我每句話都是替他考慮,所以他聽了覺得非常有吸引力。所以你們在啓發員工、教育員工的時候,要站在他的立場上分析給他看,他就會明白,他就會悟,這本身就是一個教育的手段。

  菩薩心中裝著全體衆生,唯獨沒有自己,所以衆生都歡迎菩薩

  爲什麼一切衆生都歡迎菩薩?因爲菩薩所作所爲、所思考的、所談的都是爲衆生的利益考慮的,菩薩心中裝著全體衆生唯獨沒有自己。順便告訴你們,千萬不要去相信算命、看相、看風水。我不能否定這些東西,可是我是信佛的,我只接受佛的真理:一切皆無常。無就是沒有,常是永恒不變,沒有一個永恒不變的東西。因爲命也要變,既然會變,你怎麼算得准?你相信了他,反而上當。比如我年輕時有朋友給我算算命,或者一起去算命,去的地方都是有名的,他們不可能完全說假話,因爲他們的口徑都是一致的,算我的命都說早該死了,可我並沒有死啊。他們又說這一關一關都被你沖過了,你72歲這一關怎麼也沖不過的。確實,我72歲時生了一場大病,可是我還是沖過了,我今年77了。同樣道理,你們企業的成敗全靠自己的努力、全靠自己這顆心、全靠自己累積的經驗和智慧,千萬不要去算命。

  怎樣才能使員工感覺工作、生活是快樂的?

  答企業家問(70)

  爲來開化文殊院學習禅定的杭州遠志成長公司

  舉辦的第二期企業家禅定營作提問解答

  傅味琴主講 2006.4.21 下午

  開個“賠本公司”就能“一本萬利”

  提要:

  ·既然苦惱使人短壽,何必做“苦惱人”

  ·開個“賠本公司”就能一本萬利

  ·要在員工身上播下幸福的種子,才能使自己得到幸福的果實

  ·命運會變,就看你朝善的方向還是朝惡的方向變

  ·給與別人愉快,可不能帶有痛苦的後果

  既然苦惱使人短壽,何必做“苦惱人”

  你們都知道一個真理:一個開朗、樂觀愉快的人容易長壽,整天苦惱、憂愁,這個人長壽不了。現在佛門裏有些人好像不大主張愉快,一開口就是“我是苦惱人”。他們也應該明白苦惱的人短壽,爲什麼還是喜歡苦惱呢?是否他們覺得短命無所謂,還可以早一點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短壽的人如果能往生,長壽的人多修幾年不是更有把握嗎?所以佛門裏有許多人的觀點也是顛倒,聽不得的。我就教育大家要聽佛的話。

  開個“賠本公司”就能一本萬利

  像我這個年齡,也應該算是長壽吧,大多數人到了這個年齡走路都是氣喘,說話也說不動。其實我什麼病也沒有,只有一個高血壓。這個病也是我自己找來的,要不然我根本不會有高血壓。醫生總是說我太辛苦了,我這麼辛苦全是自願的,那不是自己找來的嗎?我爲什麼會長壽呢?其實我很會做生意,如果我做起生意來,說句吹牛的話,你們都比不過我的,(衆笑)我是一本萬利。我擺事實給你們看,你們現在可能有一百個人吧,我只有一個人,你們聽了我的講課,我送給你們的愉快無形當中增長了你的壽命。可是我得到的利益更多,因爲你們一百個人眼睛都看著我,耳朵聽我的話,心裏朝著我,你們發出的愉快的電波全反饋到我的身上,那不是一本萬利嗎?所以一個心胸偉大的人絕不會吃虧的,事都有反饋,佛教有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報就爲反饋,“若是不報,時候未到。”這是講的科學,而不是爲了哄人,好比有的種子春天種下去春天開花,有的種子春天種下去要到秋天才開花。

  要在員工身上播下幸福的種子,才能使自己得到幸福的果實

  你們提這個問題很好,你們有這顆心:怎麼樣使員工感覺到工作、生活是快樂的?你們就在替員工考慮了,你們這顆心就是菩薩心。爲自己考慮是渺小的,爲衆人考慮是偉大的,所以當你們提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們已經有菩薩心腸。僅僅有這顆心,或者有這個念頭,你將來就會得到好的果報,因爲人的起心動念也有報應的。當你起心動念時,生理上必然會發生運動,不管哪個器官的活動,都必然會産生電波,尤其是腦子的活動。這種電波是你身上産生的,必然會反饋到你身上,當然會有好的果報。所以修菩薩法的人是不能關起門來修的,我常說關在裏面的是誰?我;關在外面是誰?一切衆生。你離開了衆生還能修菩薩法嗎?衆生就是我們的福田,衆生會給我們帶來幸福,但是你要在這塊土地上播下種子啊。所以你們想得到幸福的果實,你們必須在員工身上播下幸福的種子。這不是空口唱高調,佛門裏面的理論都是根據因果,根據現實來說話的,確實是有這麼一回事。

  命運會變,就看你朝善的方向還是朝惡的方向變

  當然,有一種企業我這種話在他們那裏是行不通的,比如說種植鴉片的、生産麻將牌的,這種事本身就在造惡。對反對造惡的話,他們根本聽不進去,因爲他們的思想已經邪了,他們已經固定在死了下…

《企業家禅定營(60~78)》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