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都有安排,比如你們修定前聽法,這是慧,修禅定是定;要你們遵守紀律,就是戒。比如說,紀律裏有規定,這兒是修行場所,不得談戀愛,也不能在這兒找對象,不能偷東西,不能說假話,不能喝酒,有說“規定的這麼嚴啊?比部隊還要嚴!”不嚴能修得起來嗎?
戒定慧叁學全備,爲佛之總教
“緣具則成就順易迅速。叁學全備,爲佛之總教。”所以,你們一到這兒,戒定慧具足,這樣就成就快,因爲叁學互爲因果的。佛四十九年教法,歸納即戒定慧,故戒定慧爲佛之總教。
能依佛所教,組織圓滿了,就沒有宗派
“或非因非緣”,哪種叫非因非緣?“謂聞思修互不關聯,佛所教組織完全,乃是因是緣。”佛教原來沒有宗派,佛教傳到中國分了宗派,可能當初成立宗派利多弊少,可是由于人們離開了圓滿佛法,又不斷煩惱,形成了煩惱對煩惱,宗派之間互相攻擊誹謗排斥,變成了利少弊多,我們實際上沒有宗派,可是中國人有個習慣,你沒有宗派他覺得奇怪,能海上師說:“如果一定要說是什麼宗,也只能說是大般若宗。”所以海外就稱能海上師爲大般若宗初祖,大般若顯密圓滿,圓滿了還有什麼宗派?僅僅方便的說一說罷了。我們完全按照釋迦佛的教導,戒定慧具足。
不備資糧的人,往往想坐待其成
“或坐待其成”,那是不可能的,因爲“不備資糧”,資糧非常重要,你缺少資糧你走不遠,什麼叫資糧?打個比方你要出遠門,資是旅費,你沒有旅費一張船票也買不到。糧是什麼?古代出門要准備幹糧,從前要糧票,所以我每次出門前總要特別檢查,鈔票糧票帶夠了沒有,你資糧越多,走得越遠,資糧不足,你走一半只能回來,所以資糧不足很苦惱的。我從學生那裏聽到一個故事,有個人到了一個城市忽然發現糧票不夠,從前沒糧票買不到吃的,只好暫時做做小偷,到賣面包的那裏偷只面包吃。修行也是那樣,資糧一定要具足,凡事開頭難,開頭的往往也最重要,所以你們開頭學佛法修行,要有耐心,基礎要打牢,不能好高骛遠,不能貪高,不能貪快,這些都是衆生的毛病。尤其是知識分子,憑自己聰明,不按步驟走,總想跳,跳是不好的。
杭州遠志成長文化傳播公司舉辦爲期叁天的
企業家禅定營 (48)
在浙江開化文殊院體驗生活並學習禅定
傅味琴主講 2005.10.30 上午第叁講
禅定能使身轉細而起喜樂,心力集中而起敏捷
提要:
·以單獨一法欲其成就如單幹戶收獲甚少
·初修定應發歡喜心,事業的成就也靠戒定慧
·禅定能使身轉細而起喜樂,心力集中而起敏捷
·一放下,心就定了,心一定就敏捷了
·開發根本智,能斷生死瀑流
以單獨一法欲其成就如單幹戶收獲甚少
“或以單獨一法,欲其具足成就,自然圓滿得定得果,如單幹戶收獲甚少。”能海上師說,或者他只修一種法,想將來具足成就,而且希望自然圓滿地得定得果,這種做法就像單幹戶。比如你只持戒,持得非常好,你能不能成就?能不能圓滿?能成就,能圓滿。但你是戒成就,戒圓滿,可不是定成就,定圓滿,也不是慧成就,慧圓滿,如果你要戒定慧都成就,都圓滿,你必須戒定慧都要學,都要修。
初修定應發歡喜心,事業的成就也靠戒定慧
“初修定,應發歡喜心~當思禅定對個人種種作用利益”,聽說你們這幾天,都是非常歡喜,而且一天比一天歡喜,這個歡喜哪裏來的?你們事業上有成就就有成就的特點,一個人如果不按部就班,行爲一片紊亂,他會成就嗎?如果心不定,飄來飄去,會成就嗎?如果沒有頭腦沒有智慧能做董事長嗎?所以你們的成就也是從戒定慧中來的,你們來的時候就把這個特別之處帶過來了,所以你們來了這麼多人,我們很輕松。你們都能遵守紀律,一遵守紀律,大家安定團結,一安定團結,心裏就歡喜,又修修禅定,就能身輕心安,聽聽法,法喜充滿,還是離不開戒定慧。
禅定能使身轉細而起喜樂,心力集中而起敏捷
“能使身粗轉細,而起喜樂”,這是指禅定對身的利益,“思維由心力集中而起敏捷”,修禅定能使思維敏捷,而且修禅定能逐漸逐漸使你産生現量智,現量智我通俗的打打比方,好比心理學上講的直覺。當然,現量智那是大菩薩境界,這只是打打比方。科學家認爲用直覺辦事准確性超過思維。當然我們今天思維還是要,因爲我們不到這個程度,但是如果你從思維中再産生一點直覺,那你敏捷得不得了。所以你們這次是深入寶山來取寶,至少撿寶撿了叁天,沒有空手而返。
一放下,心就定了,心一定就敏捷了
“思維由心力集中而起敏捷”,這個事情你們在生活中可以體會,比如准備得好好的,一到考場,想不出來了。交卷了,一出考場,馬上想起來了。想起來也沒用了。(衆笑)這是啥個道理啊?考試完了沒我的事了,你一放下,心就定了,心一定了敏捷就來了。所以你們這次哪怕只學了幾個觀,希望你們天天去修,不要中斷。說“老師啊,再教我們十個觀好不好?”你不要脹死嗎?反正你們說以後還要來的嘛。(衆笑)
你們抽空要來喔,聰明一點,學學外國老板的樣,中國老板只學外國人賺錢,賺了錢還要賺,外國老板他當老板了,到河邊釣魚去了,這個廠給別人管了。我不是叫你們去釣魚,你們就到我這兒來放松放松,學點智慧修修禅定。
開發根本智,能斷生死瀑流
“能由定發慧”,根本智不是學來的,是定中開發的,根本智一開發,你的分別智馬上敏捷。“開發根本智,能斷生死瀑流”,生死像瀑布一樣,又猛又急,是很難切斷的,你修禅定開發了根本智了,就能切斷生死瀑流,也就是能了脫生死。
“勝一切動搖”,禅定不動,可是這個不動勝過于一切動搖。所有的氣功全是動的,有的動手,有的動上身,有的動頭,有的轉屁股。(衆笑)全是動的。
杭州遠志成長文化傳播公司舉辦爲期叁天的
企業家禅定營 (49)
在浙江開化文殊院體驗生活並學習禅定
傅味琴主講 2005.10.30 上午第叁講
禅定能使身轉細而起喜樂,心力集中而起敏捷
提要:
·一切成佛功德,皆由定生
·同樣是人,要有平等心,區別只在智慧與覺悟上
一切成佛功德,皆由定生
“佛言一切成佛功德,皆由定生”,你們心裏也許想:我只要生意做得好就可以了。老師的這些教導對我個人有好處,對我事業有好處,可是成佛跟我沒關系。你真的照我講的戒定慧的方法去修,自然會圓滿,圓滿了你就是佛。佛不能翻譯成神,佛的翻譯是智慧圓滿,徹底覺悟的人,你也是人,你到智慧圓滿,徹底覺悟了,那你不就是佛了?
同樣是人,要有平等心,區別只在智慧與覺悟上
當然同樣是人也有區別,我們是愚癡顛倒,佛是智慧覺悟,打個比方,你們聽我講課稱學生,你們是人,我做老師,也是人,大家都是人,平等平等。佛教最要緊的就是修個平等心,不要傲慢,不要自卑,可是區別還是有啊。我懂的佛法你們不懂。又比如我要開公司了,我就到你那兒學做董事長,那個時候你是老師,我是學生,演場戲呀,是不是?所以要有平等心。老師跟學生的區別只在于智慧的差別,佛跟衆生的區別也在于智慧的差別,不要把佛當作神。搞神秘,搞迷信,搞玄虛,那就不是佛教。休息一會咱們來修禅定。
帶修(觀息)時的指導:
先活動一下身體,活動後再修定比較舒服,全身也不容易繃緊。
(觀法需由師面授及帶修,此處不作文字介紹。)
出定前的准備
現在觀自身莊嚴,想我通過修禅定,我身體裏邊四大轉化,津液遍滿。作年輕想,想自己十五六歲模樣;無病想,有病的想成沒病;圓滿想,肢體圓滿,酥色想,皮膚想成非常細柔,滋潤,帶一點奶油色。這樣想,能夠老得慢,能保青春。
然後想我今天修定完了,我要出定了,發願回向,也是在心裏想:“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願消叁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想我今天修定完了,我要出定了,出定後我要辦什麼事,給自己打個招呼。然後不慌不忙歡歡喜喜出定,摩擦,按摩一下。
《企業家禅定營(40~49)》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