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定學開導(70~79)▪P4

  ..續本文上一頁生無邊誓願度”,我常說:不度衆生不叫大乘。第二句,“煩惱無盡誓願斷”,不斷煩惱就不叫修行人。那些假和尚東家走西家,誰家死了人他可以咪哩嘛啦吹起來,敲起來,拿紅包包,他在發展自己的煩惱,能叫修行人嗎?“法門無量誓願學”,你不學法不懂法,你能斷得了煩惱嗎?經常看到有許多說是老居士,煩惱特別厲害,還有的人在廟裏住了幾十年,都不懂法。“佛道無上誓願成”,沒有成佛的心,十方如來對你都不會歡喜。

  衆生在貪瞋癡欲望裏追求快樂,

  就等于不再考慮吸毒的後果

  有人雖然聽了法,知道貪不好,可是怪,要貪的時候就是要貪;明明知道瞋不好,到時候偏要罵人打人;明明知道癡不好,掉在癡裏邊不肯跳出來,這到底什麼原因?

  每個人都是想離開苦,都貪快樂。修行人要的是智慧的快樂、覺悟的快樂、禅定的快樂、將來證果成道的快樂,而不是世間上凡夫的快樂。爲什麼貪瞋癡難斷?因爲貪瞋癡裏也有他想得到的快樂。他一得到就迷掉了,就一直想去抓這個快樂。假如善友勸導勸導他,他會做自己煩惱的保皇派,非但安慰自己,還去迷惑別人。比如你勸他不要貪,他就給你說理由:“不吃肉光吃素營養不夠,身體虛弱了容易生病。”那麼吃就吃了,不要殺喽,“活殺的鮮啊。”

  有許多老板娶了十個老婆,要想出理由來也是很容易的事。那麼成了兩條路,咱們走的是將來證果成道的路,他們走的是叁惡道的路,爲什麼會這樣?因爲當人起欲望的時候,就會一股勁朝這個欲望跑,以抓到這個欲望爲目的。起欲的時候,乃至得到了欲,這中間是有快樂,可他不知道這個快樂就等于在吸毒。

  殺人犯的欲只想殺人,起了瞋恨心的欲

  就想咬人,這個欲的方向對不對?

  我爲了要找一些編稿件的資料,有時看看報,報上說抓到了殺人犯,記者去采訪他:“你當時想什麼。”“我當時什麼也不想,就想把他殺了。”你看這個欲多麼厲害。有的佛弟子起了欲也很厲害。我年輕在上海,有一天到一個吃素唸佛的居士家,她正在怄氣,她把氣的事告訴我倒也罷了,還加了一句:“我恨起來有兩口好咬哦。”這種修行人的方向錯啦。所以你們産生欲的時候,冷靜考慮考慮,這個欲方向對不對?

  癡比貪瞋更難斷,愚者必癡,癡者必愚

  癡比貪瞋更難斷,愚者必癡,癡者必愚。釋迦佛稱我們是愚癡衆生,你學愚,永遠是個愚癡衆生,所以愚是學不得的。

  癡人即使受感動,仍然以習慣爲自在,

  哪怕痰裏有細菌,爲了自在方便仍會到處亂吐

  癡爲什麼難斷?他已經養成習氣養成習慣啦,他不想再動啦,要他改變習慣,他也怕麻煩。一個人順著習慣生活,總是比較自在。改變習慣要很大的決心,哪怕良心受感動,習慣也很難改,因爲習慣給我們自由散漫,習慣給我們老一套生活。比如從前小學生冒著寒風在馬路上宣傳,“叔叔阿姨們,請您不要隨地吐痰,因爲痰裏有細菌!”大家都受點感動,可是轉個彎“啊,呸!”(衆笑)因爲他這樣自在、方便啊。

  不是管頭管腳管得太嚴了,

  而是他老習慣沒地方發揮了

  過去來小住的同學,難免有些人對我們有意見:管頭管腳管得太嚴了,因爲沒有他老習慣發揮的地方。比如吃飯不能說話,現在社會上吃飯哪有不說話的?而且越說越起勁,非但說話累,我被請出去吃飯苦得不得了,大家都說話,而且還走到面前:“老師,敬你一杯。”我能不起來嗎?剛坐下,又來一個,因爲別人敬了,他不敬不恭敬啊。我只好再起來,再坐下去,腰都酸了。

  定學開導 (78)

  傅味琴講于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3

  證果不證果決定于依法不依人,

  衆生都能成佛,何況證阿羅漢果?

  提要:

  ·小住從寬,常住不能再寬,大家自覺最好

  ·癡上加情,成了癡情,癡在情裏,有情必癡

  ·家是貪瞋癡集中的地方,猶如毒蛇的窩,攀緣太多,還修得好禅定嗎?

  ·證果不證果決定于依法不依人,衆生都能成佛,何況證阿羅漢果?

  ·居士修行,要身不出家心出家,要證果就要出離家庭的煩惱

  小住從寬,常住不能再寬,大家自覺最好

  這兒吃飯不許說話,中間不能出去,要等吃完了才能起來,碗裏的飯菜還不能留下來,要全部吃光,進來要排隊,他不習慣啊,社會上哪有這種事情。有人說,你們比軍隊還要嚴格。沒辦法,所以我只好跟你們糾察打招呼:有小住的人來,你們放寬一點啊。可是對你們常住的老同學不能再寬。因爲我沒時間管你們,從前我一訓話兩個小時,現在不行,“老了,不中用了”,(衆笑)這兩句是能海上師常說的話。

  癡上加情,成了癡情,癡在情裏,有情必癡

  癡表現在哪裏啊?貪老習慣,再加上一個情,更是癡。情就是感情,我們通常講這個人很癡情,所以癡就在情裏,有情的人必然癡。世俗生活裏到處充滿自由散漫,到處充滿情,都老得像老猴子了,老夫老妻還是分不開,也不知誰照顧誰。年輕時候呢?那個情可多了,男朋友、女朋友、好朋友、小姐妹,包括叔叔伯伯阿姨,表姐堂兄,一根情絲一根情絲像春蠶那樣吐絲自縛,把自己綁起來,有好結果嗎?比如蠶做了繭,變了飛蛾它把繭咬破了才能出來,出來了又飛不高,在地上撲撲撲,雄蛾看見了雌蛾還相愛,一接觸就死了,死了以後到底做啥?梁山伯祝英臺多麼相愛,死了後變兩只蝴蝶,蝴蝶是畜生道,真是癡啊。

  家是貪瞋癡集中的地方,猶如毒蛇的窩,

  攀緣太多,還修得好禅定嗎?

  世俗的家庭是貪瞋癡集中的地方,佛稱之爲毒蛇的窩,你能久留嗎?出家人探親只能探父母,我們這兒規定居士探親,只探親父母妻兒,探望其他人一律沒有假。你攀緣攀得太多了,還修得好禅定嗎?

  說:“老師,你自己呢?”我是六親不認,我沒有朋友,只有學生,因爲我要培養他們。爲什麼我有很多尚留在家的老學生明明夠條件,一直不肯跳出來?又沒有子女家庭,賺的錢一輩子乃至十輩子都吃不完,還在忙啊,這就是癡。當然喽我這個話,不是跟社會上的人說的,那我的要求也太高了,我是對你們信佛的人說的。

  證果不證果決定于依法不依人,

  衆生都能成佛,何況證阿羅漢果?

  在家居士能不能證阿羅漢果?有些人認爲,現在連出家人都證不了阿羅漢果,在家人哪能證阿羅漢果啊?有些出家人看在家居士根本是沒希望的,稱呼居士爲小衆。今天我告訴大家,證果不證果決定于依法不是依人,如果在家居士能修出離法,照樣能證果,出離法是出離煩惱。可是現在佛門裏面充滿著依人不依法,依人不依法,你就沒有平等心,違反佛門最重要的一個原則:衆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何況證阿羅漢果?

  居士修行,要身不出家心出家,

  要證果就要出離家庭的煩惱

  我一方面鼓勵你們在家居士要樹立雄心壯志,要充滿信心,可是另一方面也要告訴你們,在家居士要證阿羅漢果必須要做到一個原則:身不出家心出家。如果你心不出家,你就沒希望。什麼叫心出家?就是出離在家的煩惱。

  定學開導 (79)

  傅味琴講于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3

  “受用圖安享,是衆苦之門”,貪圖享受的人得到的快樂,遠遠比不上不貪圖享受的人

  提要:

  ·“財利大毒蛇”,佛說:“黃金就是毒蛇”,最不好就是不聽佛法,一直

  愚癡到底

  ·“鈎蜜鹿角井”,上鈎的都貪蜜,鹿死在角上,枯井裏的水一喝就中毒

  ·“受用圖安享,是衆苦之門”,貪圖享受的人得到的快樂,遠遠比不上不

  貪圖享受的人

  ·青菜蘿蔔最好,這兒的涼快,空調都比不上,一切都不要人爲做作,還是

  自然一點好

  貪~財利大毒蛇,鈎蜜鹿角井

  受用圖安享,是衆苦之門

  “財利大毒蛇”,佛說:“黃金就是毒蛇”,

  最不好就是不聽佛法,一直愚癡到底

  關于惑,我從《戒定慧基本叁學》裏摘了幾句,給你們作個指導。貪,“財利大毒蛇”,要知道財是最大的毒蛇,由貪財而中毒,由貪財而被毒蛇咬死有的多少?多少人被槍斃了,還不是因爲貪財?從前佛說過:黃金是毒蛇。有個公案,有一天佛在走路,跟阿難說:“這兒地下有毒蛇。”就走過去了。旁邊農夫聽到了,他有點奇怪,看不到毒蛇,怎麼佛說有毒蛇?他就去挖,挖出來都是黃金,他高興得不得了,就把黃金拿回家。後來人家發現,這個窮人怎麼一下變得這麼富,可能來源不正當吧,就報告了國王,國王就把他抓進去,以爲他是強盜。他被抓進去才醒過來:“佛說的不錯,黃金就是毒蛇。”

  明白了嗎?你們伸出手來看看,尤其是你們女居士,手上有沒有毒蛇?(衆笑)修行人別把毒蛇綁在指頭上。修行人就要培養修行人的素質,一切首飾,一切化妝,在我們這兒是行不通的,你自己也不好意思。你看咱們女同學,個個把頭發剪短,而且越剪越短,我可沒有叫她們剪過哦。來的時候長辮子,一頭秀發,(衆笑)聽聽法覺悟就提高了,所以最不好就是不喜歡聽法,一直愚癡到底。

  “鈎蜜鹿角井”,上鈎的都貪蜜,

  鹿死在角上,枯井裏的水一喝就中毒

  “鈎蜜鹿角井。”鈎子上的蜜你一吃就把你吊起來。有條魚遊回去的時候,媽媽跟它說:“你後面有條長線,你麻煩了,要被人抓上去了。”因爲它吞食了魚鈎上的魚餌,一根長線就一直牽著它,所謂叫吃小虧釣大魚。清定上師講過,別人請你吃飯,你要好好考慮考慮,這頓飯不會給你白吃的。鹿角,鹿的角是寶貴的藥材,很多的鹿都是死在角上。你們身邊,還有沒有珍貴的東西啊?小心賊娃子就盯著你,這麼危險的東西放在身邊幹什麼?好像是在炫耀呢!井是枯井,有的井裏下面有毒蛇,這個水是毒的,你一喝就要中毒。

  “受用圖安享,是衆苦之門”,貪圖享受的人得到的快樂,

  遠遠比不上不貪圖享受的人

  “受用圖安享,是衆苦之門。”你越貪享受越是苦,越是想出各種花樣,追求更高的享受,享受更高更加苦。我擺個事實,一個桌子十個菜,不貪享受的人平時吃的非常普通,那麼十個菜你都能吃,你能享受到每個菜的味道。貪享受的人平時吃得好,“這個菜我不要吃,這個沒味道,這個菜我吃不慣。”十個菜勉強只能吃一兩只菜,所以貪圖享受的人得到的快樂,遠遠比不上不貪圖享受的人。

  青菜蘿蔔最好,這兒的涼快,空調都比不上,

  一切都不要人爲做作,還是自然一點好

  因爲我有高血壓,要吃低鈉鹽,再加上牙齒不好,硬的東西咬不動,你們特別給我安排了專人煮菜。了解我的生活習慣還好,不了解,或者雖了解,可他貪方便,按照他自己的習慣給我做,我實在吃不下,什麼蘑菇、面筋、素雞、素鴨,講究花色品種,顔色漂亮,看得我頭昏腦脹。昨天來了一只菜,我一嘗,一點鹹味也沒有,白菜這麼長,旁邊配一點醬油,我把菜去沾醬油,整個一大盆全吃光。

  什麼菜最好吃?青菜蘿蔔最好吃,什麼人最懂享受?不貪圖享受的人最懂享受。擺個事實,你到這兒來沒有空調也非常涼快。那邊你享受空調,這兒沒有空調更享受,這兒的空氣,這兒的涼爽,你家裏開幾個空調都比不上。一切都不要人爲做作,還是自然一點好。

  

  

《定學開導(70~79)》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定學開導(80~89)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