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離了婚再到婚姻介紹所,老年人還有老年婚姻介紹所,能定得下去嗎?臨死心還不定嘞!一面流眼淚一面哭:“我十八歲進你家門,一輩子沒享過福啊!”(衆笑)這就是衆生相。
《地藏經》說:閻浮提衆生,志性無定,
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
由于不定,我們這一輩子不知造了多少惡業,《地藏經》裏說:“是閻浮提衆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善業做的少,惡業做得多,賠本了!
佛門要寂靜,愚者作愚事,
實是“不以爲罪謂功德”
有些人進了佛門還賠本,因爲他被某些不好的風氣影響了,尤其是不想聽法。結果事情全做錯,錯了就要背罪過,進了佛門兩分功德八分罪過,那不是賠本?比如把錫箔黃紙燒給菩薩。現在還流行在廟裏放鞭炮,搞得修行人無法修行。我是身有體會,我正在講經,忽然來幾個燒香的,“噼哩啪啦”一陣鞭炮,我還能講嗎?只好停下來。看看沒聲音了,講了兩叁句,“噼哩啪啦”又放了,這是破轉*輪,罪過啊。人家正在修禅定,“啪”被你一驚,患了心髒病咋辦?都是不懂佛法的人在亂搞了,還自以爲有功德,這叫“不以爲罪謂功德”,不知道所做的事是罪過,硬說這樣做有功德,這就是愚。
愚癡衆生進了佛門還不肯消除愚癡,所以觀世音菩薩要掉眼淚。有一天有人問觀世音菩薩:“大士爲何倒坐啊?”觀世音菩薩說:“苦海無邊,只因衆生不肯回頭。”這是我聽來的話,但是道理是對的,衆生不肯回頭,菩薩要掉眼淚啊。
有貪瞋癡的人攀緣在名利,
有無産階級思想才肯盡我所有作供獻
不定就會産生種種過失,不僅是在禅定中,生活裏的過失也是從不定來的。爲什麼會不定?因爲你在貪瞋癡裏。衆生的起心動念無非是爲了貪、爲了瞋和癡。世人忙忙碌碌,當然他爲社會作貢獻也有功德,但是沒有利益的事情他肯幹嗎?賠本的公司他肯開嗎?即使他有所貢獻,說到底他本人還是攀緣在名和利上。
你們今天學菩薩法了,我領個頭,開個賠本公司。修菩薩法的人要爲衆生作供獻,要有無産階級思想。我賠到今天還沒賠光。衆生都有佛性,衆生的心都是善良的,現在來跟我合夥一起賠本的不是一個兩個啊,我們這兒吃飯不要錢,辦學不要錢,什麼都不要錢,因爲主張賠本。
說個故事,有一個學生來問我:“老師,我的夥計不聽我的話,公司就難辦。”我說:“夥計應該聽你話,因爲你是領導。如果這個夥計他是信佛的,你要尊重他的宗教信仰。”我想可能是因爲信佛的不說假話,可是不說假話賺不到大錢,所以我就特別提醒她:“如果他是信佛教的,你要尊重他的宗教信仰。”她說:“那賺不到錢咋辦?”我說:“賺不到就賺不到,賠本就賠了。”“賠光了咋辦?”“賠光了到我這兒來。”(衆笑)真的到我這兒來,吃飯穿衣睡覺全都無憂無慮,還不會叫你下崗,那多好啊!
定學開導(28)
傅味琴講于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7.19
要遠離貪 之心才能息諸攀緣,
愚癡的人必然沈沒,所以沈沒就是愚癡
提要:
·過患都由貪瞋癡來。不勞而獲,使人家破人亡都是卑鄙,菩薩應自苦他安樂
·佛法救了起瞋心的人,也救了想自殺的人
·要遠離貪瞋之心才能息諸攀緣,才能避免種種惡業
·愚癡的人必然沈沒,所以沈沒就是愚癡
·愚者無智慧,愚者昏沈,愚者不明,愚者必癡,這就是愚者不可能成就的
原因
·在生死長夜裏做老衆生,就因爲愚癡。執著愚的人,好比“老油條”,佛
法聽不進,一碰就斷
過患都由貪瞋癡來。不勞而獲,使人
家破人亡都是卑鄙,菩薩應自苦他安樂
“過患都由貪瞋癡來”,你一起貪心就有過患。什麼叫貪?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不是你的。貪得最卑鄙的就是不勞而獲。舉個常見的事情,搓麻將賭博是最卑鄙的,因爲他不通過勞動,希望別人口袋裏的錢到自己口袋裏來。我們修菩薩法的相反,要自苦他安樂。搓麻將的人是你苦我就高興,我要贏必須讓你輸,搞得人家家破人亡,你說卑鄙不卑鄙?
佛法救了起瞋心的人,也救了想自殺的人
瞋呢,一動瞋恨心你的心還定得下去嗎?老是在想,我怎麼把他害死,我怎麼把他搞垮。有人還恨自己呢!恨自己的人心也定不下去,一天到晚在想:我怎麼自殺。我頭一次到深圳時,有兩個學生很富有,她們告訴我:“是老師救了我們,老師沒來之前,我倆就在研究怎麼樣自殺可以少一點痛苦。”
要遠離貪瞋之心才能息諸攀緣,
才能避免種種惡業
由此你們可以明白怎麼樣獲得心定,就是要去掉對貪瞋的攀緣。掉舉、攀緣都從貪瞋來。你強壓是沒有用的,比如一塊石頭壓草,草還會從石縫裏鑽出來。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所以修禅定要入定,你必須要離開貪瞋之心。遠離貪瞋之心才能息諸攀緣,才能避免由于貪瞋之心而使你造種種惡業。
愚癡的人必然沈沒,所以沈沒就是愚癡
沈沒非常可怕,貪心、瞋心、愚癡心,哪種心最可怕?貪心使你貪得無厭,瞋心來得猛烈,還是以愚癡心最可怕。愚癡心時間長,因爲他昏昏沈沈,醒不過來。愚癡的人必然沈沒,所以沈沒就是愚癡。
愚者無智慧,愚者昏沈,愚者不明,
愚者必癡,這就是愚者不可能成就的原因
你們都反對愚癡吧。有人說老實人好,也不一定,社會上女孩子既要男朋友老實,又不喜歡老實,你說矛盾不矛盾?如果老實人像傻瓜木頭一樣,那就是愚蠢的別名。雖然不老實的人盡闖禍,老實人不幹壞事,可是老實人能幹大事情嗎?老實人另一面也不老實,他也有癡頭怪腦的時候,越老實,癡頭怪腦越厲害,就是因爲愚啊。愚了才會癡,愚就是沒有智慧,問題看不清楚,什麼都稀裏糊塗不明白。愚的人常表現在什麼話都不聽,或者什麼話都聽,這就是愚者不可能成就的原因。
在生死長夜裏做老衆生,就因爲愚癡。
執著愚的人,好比“老油條”,佛法聽不進,一碰就斷
爲什麼我們流轉生死這麼長久,就是因爲愚癡。從無始以來流轉到今天,成了老衆生了,做衆生做得老資格啦,越老煩惱業障越重。學愚的人佛法聽不進,好比馬路上賣油條的,油條冷了沒人要,把油條再丟進油鍋裏滾一滾,滾出來是熱的,可是顔色不對,又沒人買。再丟進去滾一滾,滾到後來誰都不要,上海人稱爲“老油條”,一碰就斷,這種人沒得用。
定學開導(29)
傅味琴講于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7.19
衆生執著貪瞋,也可說定錯了地方,
其實貪瞋本身就在不定裏,實是沈溺在癡裏
提要:
·佛是批判愚,佛教導我們要用智慧去消除愚,提倡學愚還能跳出生死輪
回嗎?
·貪心瞋心還容易發覺,掉在癡裏就醒不過來,有人沒辦法又不肯學佛法,
那你就是一個沒辦法的人
·愚到矛盾百出就成了笑話,愚在感情上的人,遍布人世間
·衆生執著貪瞋,也可說定錯了地方,其實貪瞋本身就在不定裏,實是沈溺
在癡裏
佛是批判愚,佛教導我們要用智慧去消除愚,
提倡學愚還能跳出生死輪回嗎?
佛希望我們要結束生死流轉,要結束生死流轉就必須要斷掉愚癡。佛講得很清楚,因爲衆生愚癡所以有生死流轉。佛是批判愚,佛是叫我們用智慧去消除愚,智慧好比光明,愚癡好比黑暗,光明才能去除黑暗,愚癡只有智慧才能消除。
不知道哪個年代起,中國的佛門出現了一股風,大家都學愚,這非但不符合釋迦佛的希望,簡直在跟釋迦佛的教導對著幹。學了愚你還能跳出生死輪回嗎?所以愚是學不得的。
貪心瞋心還容易發覺,掉在癡裏就醒不過來,
有人沒辦法又不肯學佛法,那你就是一個沒辦法的人
貪心容易查出來,瞋心也容易明白,掉在癡就醒不過來。癡就是愚啊!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乃至于人際關系、親戚感情,有幾個醒過來?有些人說:“我是知道啊,可是沒辦法啊。”知道了沒辦法仍然等于不知道,知道了沒辦法,你又不學佛法,你就是一個沒辦法的人,那就完了!
愚到矛盾百出就成了笑話,
愚在感情上的人,遍布人世間
說句笑話,有個人總怕自己沒睡著,常問:“我睡著了嗎?”(衆笑)你說話還睡得著嗎?愚到這個程度就成了笑話。好比有人來問:“老師我知道不好,你看我這樣做可以嗎?”(衆笑)其實他這句話指的是感情問題,你的感情有問題了,懂嗎?這種感情出問題的愚人遍布人世間啊。
衆生執著貪瞋,也可說定錯了地方,
其實貪瞋本身就在不定裏,實是沈溺在癡裏
“衆生執著貪瞋,是否定錯了地方?”看樣子衆生一直在貪瞋裏,對貪瞋不動不搖,那是定錯了地方了。定應該要定在覺悟裏啊,你怎麼總是在煩惱裏一動也不動,不肯覺悟、不肯回頭、不肯轉變,好像定住了一樣。當然初步這麼理解也可以,可是應該要講清楚,這個話有不夠的地方,因爲“貪瞋本身就在不定中,是沈溺在癡裏”,貪心跟瞋心起來的時候,你本身就在不定裏,所以不能叫作衆生定在貪瞋裏。衆生是沈溺在貪瞋裏,沈溺就是癡。
有時候我們講貪,貪跟愛連在一起講的,當你愛的時候必定會去貪,你貪的時候必然會沈溺在貪裏拔不出來。其實你看看對方有接你的情嗎?當他討厭你時,你也夠苦了,這就叫癡。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學愚,千萬不要癡。老話叫“癡子”,癡子就是瘋子,現在名字叫精神病患者。我不是罵人,國際上的心理學家說過“人類70%以上是精神病患者”,用我們佛法來說,100%的衆生全是愚癡顛倒、癡頭怪腦的。(衆笑)今天我還得遵守時間,要聽下去的,請你們留下來,你們走了就聽不到了。(回向)
《定學開導(20~29)》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