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离了婚再到婚姻介绍所,老年人还有老年婚姻介绍所,能定得下去吗?临死心还不定嘞!一面流眼泪一面哭:“我十八岁进你家门,一辈子没享过福啊!”(众笑)这就是众生相。
《地藏经》说: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
习恶者多,纵发善心,须臾即退
由于不定,我们这一辈子不知造了多少恶业,《地藏经》里说:“是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纵发善心,须臾即退。”善业做的少,恶业做得多,赔本了!
佛门要寂静,愚者作愚事,
实是“不以为罪谓功德”
有些人进了佛门还赔本,因为他被某些不好的风气影响了,尤其是不想听法。结果事情全做错,错了就要背罪过,进了佛门两分功德八分罪过,那不是赔本?比如把锡箔黄纸烧给菩萨。现在还流行在庙里放鞭炮,搞得修行人无法修行。我是身有体会,我正在讲经,忽然来几个烧香的,“噼哩啪啦”一阵鞭炮,我还能讲吗?只好停下来。看看没声音了,讲了两三句,“噼哩啪啦”又放了,这是破转*轮,罪过啊。人家正在修禅定,“啪”被你一惊,患了心脏病咋办?都是不懂佛法的人在乱搞了,还自以为有功德,这叫“不以为罪谓功德”,不知道所做的事是罪过,硬说这样做有功德,这就是愚。
愚痴众生进了佛门还不肯消除愚痴,所以观世音菩萨要掉眼泪。有一天有人问观世音菩萨:“大士为何倒坐啊?”观世音菩萨说:“苦海无边,只因众生不肯回头。”这是我听来的话,但是道理是对的,众生不肯回头,菩萨要掉眼泪啊。
有贪瞋痴的人攀缘在名利,
有无产阶级思想才肯尽我所有作供献
不定就会产生种种过失,不仅是在禅定中,生活里的过失也是从不定来的。为什么会不定?因为你在贪瞋痴里。众生的起心动念无非是为了贪、为了瞋和痴。世人忙忙碌碌,当然他为社会作贡献也有功德,但是没有利益的事情他肯干吗?赔本的公司他肯开吗?即使他有所贡献,说到底他本人还是攀缘在名和利上。
你们今天学菩萨法了,我领个头,开个赔本公司。修菩萨法的人要为众生作供献,要有无产阶级思想。我赔到今天还没赔光。众生都有佛性,众生的心都是善良的,现在来跟我合伙一起赔本的不是一个两个啊,我们这儿吃饭不要钱,办学不要钱,什么都不要钱,因为主张赔本。
说个故事,有一个学生来问我:“老师,我的伙计不听我的话,公司就难办。”我说:“伙计应该听你话,因为你是领导。如果这个伙计他是信佛的,你要尊重他的宗教信仰。”我想可能是因为信佛的不说假话,可是不说假话赚不到大钱,所以我就特别提醒她:“如果他是信佛教的,你要尊重他的宗教信仰。”她说:“那赚不到钱咋办?”我说:“赚不到就赚不到,赔本就赔了。”“赔光了咋办?”“赔光了到我这儿来。”(众笑)真的到我这儿来,吃饭穿衣睡觉全都无忧无虑,还不会叫你下岗,那多好啊!
定学开导(28)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7.19
要远离贪 之心才能息诸攀缘,
愚痴的人必然沉没,所以沉没就是愚痴
提要:
·过患都由贪瞋痴来。不劳而获,使人家破人亡都是卑鄙,菩萨应自苦他安乐
·佛法救了起瞋心的人,也救了想自杀的人
·要远离贪瞋之心才能息诸攀缘,才能避免种种恶业
·愚痴的人必然沉没,所以沉没就是愚痴
·愚者无智慧,愚者昏沉,愚者不明,愚者必痴,这就是愚者不可能成就的
原因
·在生死长夜里做老众生,就因为愚痴。执着愚的人,好比“老油条”,佛
法听不进,一碰就断
过患都由贪瞋痴来。不劳而获,使人
家破人亡都是卑鄙,菩萨应自苦他安乐
“过患都由贪瞋痴来”,你一起贪心就有过患。什么叫贪?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不是你的。贪得最卑鄙的就是不劳而获。举个常见的事情,搓麻将赌博是最卑鄙的,因为他不通过劳动,希望别人口袋里的钱到自己口袋里来。我们修菩萨法的相反,要自苦他安乐。搓麻将的人是你苦我就高兴,我要赢必须让你输,搞得人家家破人亡,你说卑鄙不卑鄙?
佛法救了起瞋心的人,也救了想自杀的人
瞋呢,一动瞋恨心你的心还定得下去吗?老是在想,我怎么把他害死,我怎么把他搞垮。有人还恨自己呢!恨自己的人心也定不下去,一天到晚在想:我怎么自杀。我头一次到深圳时,有两个学生很富有,她们告诉我:“是老师救了我们,老师没来之前,我俩就在研究怎么样自杀可以少一点痛苦。”
要远离贪瞋之心才能息诸攀缘,
才能避免种种恶业
由此你们可以明白怎么样获得心定,就是要去掉对贪瞋的攀缘。掉举、攀缘都从贪瞋来。你强压是没有用的,比如一块石头压草,草还会从石缝里钻出来。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所以修禅定要入定,你必须要离开贪瞋之心。远离贪瞋之心才能息诸攀缘,才能避免由于贪瞋之心而使你造种种恶业。
愚痴的人必然沉没,所以沉没就是愚痴
沉没非常可怕,贪心、瞋心、愚痴心,哪种心最可怕?贪心使你贪得无厌,瞋心来得猛烈,还是以愚痴心最可怕。愚痴心时间长,因为他昏昏沉沉,醒不过来。愚痴的人必然沉没,所以沉没就是愚痴。
愚者无智慧,愚者昏沉,愚者不明,
愚者必痴,这就是愚者不可能成就的原因
你们都反对愚痴吧。有人说老实人好,也不一定,社会上女孩子既要男朋友老实,又不喜欢老实,你说矛盾不矛盾?如果老实人像傻瓜木头一样,那就是愚蠢的别名。虽然不老实的人尽闯祸,老实人不干坏事,可是老实人能干大事情吗?老实人另一面也不老实,他也有痴头怪脑的时候,越老实,痴头怪脑越厉害,就是因为愚啊。愚了才会痴,愚就是没有智慧,问题看不清楚,什么都稀里糊涂不明白。愚的人常表现在什么话都不听,或者什么话都听,这就是愚者不可能成就的原因。
在生死长夜里做老众生,就因为愚痴。
执着愚的人,好比“老油条”,佛法听不进,一碰就断
为什么我们流转生死这么长久,就是因为愚痴。从无始以来流转到今天,成了老众生了,做众生做得老资格啦,越老烦恼业障越重。学愚的人佛法听不进,好比马路上卖油条的,油条冷了没人要,把油条再丢进油锅里滚一滚,滚出来是热的,可是颜色不对,又没人买。再丢进去滚一滚,滚到后来谁都不要,上海人称为“老油条”,一碰就断,这种人没得用。
定学开导(29)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7.19
众生执着贪瞋,也可说定错了地方,
其实贪瞋本身就在不定里,实是沉溺在痴里
提要:
·佛是批判愚,佛教导我们要用智慧去消除愚,提倡学愚还能跳出生死轮
回吗?
·贪心瞋心还容易发觉,掉在痴里就醒不过来,有人没办法又不肯学佛法,
那你就是一个没办法的人
·愚到矛盾百出就成了笑话,愚在感情上的人,遍布人世间
·众生执着贪瞋,也可说定错了地方,其实贪瞋本身就在不定里,实是沉溺
在痴里
佛是批判愚,佛教导我们要用智慧去消除愚,
提倡学愚还能跳出生死轮回吗?
佛希望我们要结束生死流转,要结束生死流转就必须要断掉愚痴。佛讲得很清楚,因为众生愚痴所以有生死流转。佛是批判愚,佛是叫我们用智慧去消除愚,智慧好比光明,愚痴好比黑暗,光明才能去除黑暗,愚痴只有智慧才能消除。
不知道哪个年代起,中国的佛门出现了一股风,大家都学愚,这非但不符合释迦佛的希望,简直在跟释迦佛的教导对着干。学了愚你还能跳出生死轮回吗?所以愚是学不得的。
贪心瞋心还容易发觉,掉在痴里就醒不过来,
有人没办法又不肯学佛法,那你就是一个没办法的人
贪心容易查出来,瞋心也容易明白,掉在痴就醒不过来。痴就是愚啊!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乃至于人际关系、亲戚感情,有几个醒过来?有些人说:“我是知道啊,可是没办法啊。”知道了没办法仍然等于不知道,知道了没办法,你又不学佛法,你就是一个没办法的人,那就完了!
愚到矛盾百出就成了笑话,
愚在感情上的人,遍布人世间
说句笑话,有个人总怕自己没睡着,常问:“我睡着了吗?”(众笑)你说话还睡得着吗?愚到这个程度就成了笑话。好比有人来问:“老师我知道不好,你看我这样做可以吗?”(众笑)其实他这句话指的是感情问题,你的感情有问题了,懂吗?这种感情出问题的愚人遍布人世间啊。
众生执着贪瞋,也可说定错了地方,
其实贪瞋本身就在不定里,实是沉溺在痴里
“众生执著贪瞋,是否定错了地方?”看样子众生一直在贪瞋里,对贪瞋不动不摇,那是定错了地方了。定应该要定在觉悟里啊,你怎么总是在烦恼里一动也不动,不肯觉悟、不肯回头、不肯转变,好像定住了一样。当然初步这么理解也可以,可是应该要讲清楚,这个话有不够的地方,因为“贪瞋本身就在不定中,是沉溺在痴里”,贪心跟瞋心起来的时候,你本身就在不定里,所以不能叫作众生定在贪瞋里。众生是沉溺在贪瞋里,沉溺就是痴。
有时候我们讲贪,贪跟爱连在一起讲的,当你爱的时候必定会去贪,你贪的时候必然会沉溺在贪里拔不出来。其实你看看对方有接你的情吗?当他讨厌你时,你也够苦了,这就叫痴。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学愚,千万不要痴。老话叫“痴子”,痴子就是疯子,现在名字叫精神病患者。我不是骂人,国际上的心理学家说过“人类70%以上是精神病患者”,用我们佛法来说,100%的众生全是愚痴颠倒、痴头怪脑的。(众笑)今天我还得遵守时间,要听下去的,请你们留下来,你们走了就听不到了。(回向)
《定学开导(20~29)》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