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勸請功德”的講解(120~129)▪P4

  ..續本文上一頁西拿錯,媽說“你把毛巾拿來。”小孩子拿來一條,媽說不是,再去拿一條又不是,拿到最後一條就是了,這僅僅是舉個生活中的例子作啓發。

  要知道茶味,用否定的方法只是讓你對茶味不要錯解,還是沒有說出真正的茶味來。所以你要真知道茶味,還得你親自去嘗一口,可是等你嘗到了茶味時,你也說不出來。這時你才明白,要明白修行成就的境界,只能親證,說是說不出來的。所以法身無相,也只有在這個不是、那個也不是的否定基礎上,親證法身的時候才會明白:我已證到了法身。

  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最後的成就還在慧上

  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五分法身,最後的成就還是在慧上。這個慧,不是聞思修學來的慧,而是你在禅定中親身證到的般若智慧,如果你沒有般若智慧,你怎麼成就法身?

  不生不滅就是法身的境界,一切造作都如夢幻泡影

  法身是什麼?在般若波羅蜜裏講得很清楚,所以你不學、不了解般若智慧,你怎麼能懂法身?又怎麼成就法身?

  對般若的解釋有四句話,我們可以從這四句話裏悟到法身是什麼?第一句,“不生不滅”,不生不滅的境界就是法身的境界。法身是真,生死是假。法身就是空跟光明的合一,空有生滅嗎?光有生滅嗎?人間爲什麼有生滅,因爲人間一切都有造作,有造作就有生滅。一切造作都是有爲法,《金剛經》裏說“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夢醒了,夢裏的一切就沒了;水泡泡一爆也沒了。

  無邊無際的空、不生不滅的光合起來就是法身,故法身無相

  光是不會滅的。比如太陽光會滅嗎?天黑了不等于說太陽沒了,因爲地球在轉,陽光被地球遮住了,照亮了那半球,照不亮這半球,不等于陽光沒有了。

  據說科學家已發現宇宙有種光體稱爲“宇宙光”,沒有開始,沒有終了,永遠不滅。

  從來也沒有聽到“隔壁的王媽媽昨天晚上生了”,生什麼?“生出個空。”也沒有聽說過“李媽媽也生了,生出一道光。”既然沒有生,當然不會滅。

  無相的“能”是你自性智慧覺悟的作用

  法身究竟什麼形象?有說法也有相,這個有相就等于無相,不過說說罷了。如果說無邊無際的空,永遠不滅的光,合起來就是法身的相,但是空跟光哪有相?所以法身無相。空跟光不生不滅,所以法身不生不滅。不生不滅不等于沒有,無相也不等于沒有,裏邊有作用、有能,這是你自性智慧覺悟的作用和能。

  法身不一亦不異,諸佛如來只有一個共同法身

  第二句,“不一不異”。每個衆生都有法身,將來修圓滿了,成了佛,每尊佛也都有法身,所以叫不一。可是法身跟法身光光無礙,融合在一起,諸佛如來只有一個共同法身,所以叫不異。

  比如我們現在開了幾盞燈,每盞燈都放出光,所以叫不一;可是放出來的光,光光無礙,合成一體了,你能分得出來這是哪盞燈的光嗎?融合在一起,怎麼分別?所以叫不異。我們將來成就法身了,當然是各人成就自己的法身,不一;可是我們成就的法身,跟諸佛如來的法身全都合在一起了,叫不異。所以經書裏講十方如來只有一個共同法身,你再也分別不出來哪是釋迦佛的法身,哪是藥師佛的法身,哪是阿彌陀佛的法身。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 滅業障品第五

  ──“勸請功德”的講解(128)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7年2月22日

  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斷不常,

  用此八不劍斷煩惱,就能成就圓滿的清淨法身

  本次提要:

  ■ 無邊無際的空充滿一切處,所以沒有來去

  ■ 衆生有來去,佛性無來去,《金剛經》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

  ■ 婚姻並不可喜,因人生的一半已過去了

  ■ 如果到處沒有我,我在哪裏?

  ■ 車動,我沒動,所以動是假象,不動才是真相

  ■ 生死路上做流浪漢,在動,回到如來老家,就等于沒動

  ■ 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斷不常,用此八不劍斷煩惱,就能成就

  圓滿的清淨法身

  無邊無際的空充滿一切處,所以沒有來去

  第叁句,“不來不去”。最大的圓滿是什麼?比如這只茶杯口子是圓的,裏邊裝滿了水,滿的。可是茶杯外面並沒有水啊,口子就是那麼一點小,外面的空間它沒有包進去啊。你把茶杯換成茶缸,也不夠圓滿,因爲外面還是沒有啊。你就是換成地球,地球外面還有世界。大到最後,就像空那樣無邊無際,只有無邊無際的空才是真正圓滿,有邊際就沒有圓滿,因爲被邊際擋住了。空有來去嗎?從來也沒有說這兒的空跑到那裏去了。空,如如不動,空充滿一切處,所以沒有來去。

  衆生有來去,佛性無來去,

  《金剛經》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

  虛空無邊無際,虛空遍滿法界,還有什麼來去啊?我們的佛性根本沒有來去。衆生有形相,兩條腿從這面走到那面,所以衆生有來去。如來法身可沒有來去,《金剛經》說過“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指的就是法身。如果你達到這種境界,你說,“我要往生極樂世界。”你已經到了極樂世界,還要往生哪裏?極樂世界就在你的法身裏啊,這能明白嗎?

  婚姻並不可喜,因人生的一半已過去了

  流轉生死就好比坐電車,我年輕時就在研究這些問題。就說叁件事情,我很小的時候,有一次媽叫我跟著她一起去吃喜酒,我不想去,我說:“有什麼可喜的,他們的半生都已經沒了,還喜呢?”媽說:“你怎麼這麼說話呢?”因爲我想的多,所以頭發會脫光。(衆笑)

  如果到處沒有我,我在哪裏?

  有一天我躺在床上午休,醒過來了,我就在想:現在我躺在床上,如果床上沒有我,我在哪裏?肯定在房裏。房裏沒有我,我在哪裏?肯定在馬路上。馬路上沒有我,我在哪裏?如果到處都沒有我,我在哪裏?你們都這麼大了,還不好好想想。

  車動,我沒動,所以動是假象,不動才是真相

  還有一天,我坐電車,坐過去,又回過來,我才明白,原來是電車在動,我沒有動,因爲我本來就在這兒。人都要回到原來的地方,這能叫動嗎?所以動是假象,不動才是真相。

  生死路上做流浪漢,在動,回到如來老家,就等于沒動

  我們今天流轉生死做流浪漢,在動,這是假象。我們總有一天要回如來的老家,一回到如來的老家,你才醒過來了,這本來就是我的家,我是從這個家逃出去的,就等于沒動。

  說了這叁件事情供給你們思考思考。

  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來不去,

  不斷不常,用此八不劍斷煩惱,就能成就圓滿的清淨法身

  第四句“不斷不常”。一共四句,加起來八個不,這就叫般若智慧。你親自證到了這個境界,就叫圓滿的境界。文殊菩薩大智慧,以文殊菩薩的智慧,斷煩惱特別快,他手拿一把寶劍,這把寶劍鋒利無比,拿文殊菩薩的寶劍去斷煩惱,那真叫削鐵如泥啊。(衆笑)這把寶劍是個比喻,比喻般若智慧,所以叫八不劍。憑著八不劍,你就能夠成就圓滿的清淨法身,你就能夠成佛。

  不斷不常。不常,昨天講過了,本來今天想跟你們講不斷,時間到了,只好等明天再講。(衆笑)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 滅業障品第五

  ──“勸請功德”的講解(19-1) <129>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7年2月27日

  

  要讓衆生都能了解法,

  得到法,成就法身

  本次提要:

  ■ 要讓衆生都能了解法,得到法,成就法身

  ■ 一切衆生都具足如來的智慧德相,因爲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 有煩惱就是此岸,一切清淨了是彼岸

  ■ 掃除煩惱,恢複我們本有的清淨,才能證到般若境界

  ■ 能以般若智慧講經說法,這是文字般若

  ■ 佛法誤解了,閑話特別多,這是衆生的通病

  ■ 沒有文字般若,觀照不起來,又怎能了解如來真實義

  要讓衆生都能了解法,得到法,成就法身

  我們繼續講《金光明最勝王經·滅業障品》裏勸請如來轉*輪這一段。這一段大家聽了都大發歡喜心,因爲我們勸請如來以及善知識轉*輪,就是要讓衆生都能了解法,得到法,成就法身。法身是清淨的,衆生被煩惱覆蓋,只要掃除煩惱,清淨法身就現出來了。好比人本來健康,生了病,就成了病人,病好了就恢複健康。醫生的工作就是去除你的病,恢複你的健康,而不是給你一個健康。又比如衣服本色是白的,粘上灰塵成了髒衣服,用不著再去染白,只要把衣服上的髒洗掉,白色就顯現了。

  一切衆生都具足如來的智慧德相,

  因爲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衆生本來就是佛性圓滿,釋迦佛成佛後第一句話,“一切衆生都具足如來的智慧德相,因爲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今天修行,就是爲了證得我們本來就具足的如來德相。

  有煩惱就是此岸,一切清淨了就是彼岸

  法身才是真正的佛,我們今天供的釋迦佛像,這是釋迦佛當年作太子時的身體。釋迦佛涅槃了,太子身也火化掉了。皮肉的身體都有生滅,衆生是滅了以後又去投胎,不斷地生滅,就形成了生死流轉,根子就是因爲有煩惱。煩惱斷盡,生死流轉也沒有了。我們修行成就,斷盡煩惱,達到不生不滅的境界就稱爲“彼岸”。彼岸是個比喻,有煩惱就是此岸,煩惱滅盡,一切清淨了就是彼岸,修行不過是從此岸到彼岸一個擺渡罷了。

  掃除煩惱,恢複我們本有的清淨,

  才能證到般若境界

  修行圓滿,就恢複了我們的清淨法身。圓滿要靠般若智慧,所以六度的圓滿就是般若度。由此可知,清淨法身具足般若智慧。我們今天法身被煩惱所覆蓋,掃除煩惱,目的就是要恢複我們本有的清淨,證到般若境界。

  能以般若智慧講經說法,這是文字般若

  般若,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文字、觀照都是我們用功之處。正確的實踐必須靠正確的理論,理論是靠語言文字來闡明的,只有接受了佛陀的教育,我們才知道修行的路怎麼走,才能按照佛的指導來修行,所以文字般若非常重要。我們天天講法就是語言文字,裏面充滿著般若智慧,這是屬于文字般若。

  佛法誤解了,閑話特別多,這是衆生的通病

  有些人進了佛門,佛法沒有學好,許多問題都誤解了,閑話卻特別多,這是衆生的通病,佛法一講錯,沒有功德,背了罪過,那怎麼成就呢?釋迦佛所講的每一個法都不能貶低,不能蔑視,因爲每一個法都包含著般若智慧,都能使你成就。

  沒有文字般若,觀照不起來,

  又怎能了解如來真實義

  一般人聽了我的說法,都很贊歎,蘇州有個小青年他也贊歎我講法講得很好,後面卻拖了一句:“不過這是文字般若。”沒有文字般若哪來的觀照般若?觀照不起來,怎能深入,又怎能了解如來的真實義呢?真實義就是實相般若。所以能海上師說:沒有文字般若什麼也沒有。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勸請功德”的講解(120~129)》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定學開導(1~9)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