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上的智慧覺悟圓滿了,你就成就了法身。法身遍虛空,如果真的有身,哪個皮肉的身體能遍虛空啊?所以這個“身”亦如《金剛經》所說:“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法身是一切法聚合起來而成的圓滿的法上的智慧覺悟,
當然攝藏了一切法
“法身攝藏一切諸法”,既然法身是一切法聚合起來而成的圓滿的法上的智慧覺悟,當然攝藏了一切法。
這些話,你們初聽不大好懂,以爲是哲學上的話,那麼我講講心理學的話,可能容易懂。下意識就好比一個海洋,海洋還有邊,下意識可沒有邊,你通過眼耳鼻舌身意接受外界的種種影響,掉下去的種子,無論有多少,它都容納得下。這些種子結合起來就成了你今天的下意識。就好比佛法裏有個名詞叫第八意識,又叫能藏,就像倉庫,一切種子都能容納得下。倉庫還有房子,容量有限得很,第八意識沒有倉庫那樣的房子,永遠放不滿的。
一切諸法不攝法身
“一切諸法不攝法身”,這兩句粗看有矛盾。有矛盾很簡單,你學一學矛盾的統一你就懂了。一個人又賣盾牌又賣長矛,他說“我的長矛任何東西都能刺得穿”,又說“我的盾牌任何尖銳的東西都刺不破”,矛盾了,怎麼統一?你一手拿矛一手拿盾去打仗不就行了?
其實這兩句話很好理解的,“一切諸法不攝法身”,比如身體可以攝持頭發、眼睛、耳朵、鼻子,乃至于肺、心、胃。頭發能攝持整個身體嗎?要各部分各器官圓滿了,才能攝持整個身體。我們學法,當然是一個一個地學。法門是無量的,好比人身上的組織細胞數也數不清,你要都有才行。如果你只要一個細胞,沒有身子,還像人嗎?一根頭發不能說是人,就是少了一只眼睛,你這個身子也不圓滿了。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 滅業障品第五
──“勸請功德”的講解(108)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7年2月19日
要路路通達,法法無礙,必須以法爲主體,
才能成就法身
本次提要:
■ “法門無量誓願學”就是要圓滿法身,否則佛怎麼能稱圓滿呢
■ 圓滿不在經書的數量上,而在你法的覺悟上
■ 一句不悟,只好再加一句;一本經不悟,再加一本;一個法門力量不夠,
還得再學一個
■ 鈍根能轉利根,說不能轉是邪法
■ 無量並無數字,什麼時候成就就什麼時候圓滿
■ 佛法要廣學多聞,要能達到圓融,融了才圓
■ 要路路通達,法法無礙,必須以法爲主體,才能成就法身
“法門無量誓願學”就是要圓滿法身,
否則佛怎麼能稱圓滿呢
爲什麼佛教我們“法門無量誓願學”?就是要圓滿法身。法身是佛的第一個身體,佛有叁個身體,法身、報身、化身,都必須要圓滿,否則佛怎麼能稱圓滿呢?
圓滿不在經書的數量上,而在你法的覺悟上
有人有疑問:佛法這麼多,我學得完嗎?所以有人就說:“你想成佛?別打妄想了!叁藏十二部你學得完嗎?”那麼幹脆別學了。要講清楚,圓滿法身是指覺悟圓滿,而不是叫你叁藏十二部全學完。圓滿不是在經書的數量上,是在你法的覺悟上。
一句不悟,只好再加一句;一本經不悟,再加一本;
一個法門力量不夠,還得再學一個
禅宗說一句畫龍點睛的話,就能使人開悟。有人想:只要一句就能開悟,所以“只要一句”有道理。那麼你聽到一句開悟了沒有?你沒開悟呀,那只好再加一句;再沒開悟,再加一句;學了這本經沒開悟,再學一本;一個法門力量不夠,還得再學一個。即使你笨得很,叁個臭皮匠,能頂一個諸葛亮。
鈍根能轉利根,說不能轉是邪法
你只要肯學法,鈍根也會轉利根,愚癡的人也會變聰明,學得愈多轉得愈好,這就是佛法的作用!佛法只有一個字叫“轉”,如果說不能轉,這就是邪法。所以要法門無量誓願學。
無量並無數字,什麼時候成就就什麼時候圓滿
“法門無量誓願學”,並沒有一個數字,並不是說“法門一百個誓願學”,那你必須學完一百個。無量並無數字,你什麼時候成就了,就什麼時候圓滿。至于還有東西你沒學,不必著急,你成佛了,智慧圓滿了,什麼都明白了,還需要學嗎?
佛法要廣學多聞,要能達到圓融,融了才圓
無論你學哪個法門,乃至你學很多法,你達不到覺悟的圓滿,你還是不能成就法身。
圓滿懂嗎?打個比方,你做一只餅,面粉很多,到底幾粒面粉你數也數不清,你即使把粉合起來,手裏捏捏,一放松,又散開了,仍然不叫圓滿。有個辦法,你加一點水,就融合起來了。所以你們學佛法一方面要廣學多聞,一方面要達到圓融。怎麼會圓?融了才圓。
要路路通達,法法無礙,
必須以法爲主體,才能成就法身
從前很多居士聽了能海上師講法,都贊歎能海上師辯才無礙。他說到這個法,就告訴你這個法就是那個法;說到那個法就告訴你那個法就是這個法。只有路路都通,法法無礙,一切圓融,你才能成就。所以要成就法身,必須以法爲主體,各種法你都圓融無礙,就能成就你的法身。今天講到這裏。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 滅業障品第五
──“勸請功德”的講解(109)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7年2月20日
要在佛法裏找到你人生的目的
本次提要:
■ 來這裏安心修行,要在佛法裏找到你人生的目的
■ 苦難會促使人進步,享受會促使人退步
■ 我在人生道路上的革命精神始終沒有退過
■ “開智慧門,現童真相”這就是文殊院的特點
■ 能在文殊院恢複你童年的天真、黃金時代的幸福,這多好啊
■ 聽法是爲了覺悟,想從清水裏跳出來,再到髒水裏去享受一下,豈不可笑
來這裏安心修行,要在佛法裏找到你人生的目的
今天是年初叁,這幾天每天都陸陸續續有很多外地的新同學來。來小住的新同學有一個特點,高高興興來,過兩天就回去了,也有住長了感到很適應,就常住了。來小住也歡迎,常住更歡迎。
你們既然來了,那麼既來之則安之,來到這裏就安心修行,要在法裏找到你人生的目的。我們今天做了人,目的到底是什麼?一般都會講我信佛是爲了追求真理,那麼追求真理的目的呢?
苦難會促使人進步,享受會促使人退步
雖然我沒有參加過革命隊伍,也就是沒有當過兵,可是我革命思想還是很濃厚的。我總是思考一個問題,爲什麼人一定要受苦難的逼迫才鬧革命?爲什麼人不能在幸福快樂的時候也自覺地起來鬧革命?你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所以人在幸福快樂的時候,革命意識就容易衰退,這也是人覺悟的衰退。從我們追求的最高真理來說,苦難會促使人進步,享受會促使人退步。
我在人生道路上的革命精神始終沒有衰退過
我總是想不通,你們今天的年輕人,爲什麼進了佛門,進步這麼慢?其實你們得到的佛陀的教育和培養,遠遠超過我當年,可是偏偏進步慢。說:因爲老師當年在能海上師身邊,你們今天是在我這個老師身邊。你們心裏會想:這就是不同啊。
可是另一方面呢?當年在能海上師身邊學法的居士,大多數也沒有幹出什麼大事情來。所以我補充說一點:我是從苦難中過來的。我六歲死了父親,從小就是過苦難的生活。即使我小時候,總是保持著童年的天真爛漫,也只能在艱苦的環境下,發揮發揮童年的活躍,沒有像今天的孩子,環境這麼好,促使他這樣活躍。我一直到長大,過的全是苦難的生活。可是我這種明辨是非的覺悟、勤奮的思想,以及接受了佛教的影響以後,人生道路上的革命精神始終沒有衰退過。
“開智慧門,現童真相”這就是文殊院的特點
其實我們進佛門目標都是一致的,今天到文殊院來,文殊院門口這兩句話蠻好,“開智慧門,現童真相”,這就是文殊院的特點。你們來文殊院,開了智慧的門,爲的是求智慧的寶啊。
能在文殊院恢複你童年的天真、
黃金時代的幸福,這多好啊
“現童真相”,人人都說,童年是黃金時代,有些同學在幸福的地方呆久了,難免有點身在福中不知福,進了文殊院的門,智慧的寶還沒有拿到,就想出文殊院了。還是既來之則安之吧,你能在文殊院保留你童年的天真、黃金時代的幸福,那不好嗎?又何必離開文殊院,到世俗裏去成長,誰知道你出去能過什麼生活啊?無常不斷地在逼近,不要“壯志未酬身先死”,將來後悔、哭有什麼用呢?
聽法是爲了覺悟,想從清水裏跳出來,
再到髒水裏去享受一下,豈不可笑
聽法就是爲了覺悟,覺悟到自己身上的煩惱習氣是我們最大的敵人。人爲什麼會投入到煩惱習氣裏,因爲煩惱習氣會哄人騙人,而且手段特別高明。如果世俗的一切不迷惑人,你會受騙上當嗎?想從清淨水裏跳出來,再到髒水裏去洗個澡痛快痛快,這種思想豈不可笑?當然這些話主要是對老同學講的,新同學聽聽也有好處。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勸請功德”的講解(100~109)》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