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100~109)▪P4

  ..续本文上一页上的智慧觉悟圆满了,你就成就了法身。法身遍虚空,如果真的有身,哪个皮肉的身体能遍虚空啊?所以这个“身”亦如《金刚经》所说:“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法身是一切法聚合起来而成的圆满的法上的智慧觉悟,

  当然摄藏了一切法

  “法身摄藏一切诸法”,既然法身是一切法聚合起来而成的圆满的法上的智慧觉悟,当然摄藏了一切法。

  这些话,你们初听不大好懂,以为是哲学上的话,那么我讲讲心理学的话,可能容易懂。下意识就好比一个海洋,海洋还有边,下意识可没有边,你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接受外界的种种影响,掉下去的种子,无论有多少,它都容纳得下。这些种子结合起来就成了你今天的下意识。就好比佛法里有个名词叫第八意识,又叫能藏,就像仓库,一切种子都能容纳得下。仓库还有房子,容量有限得很,第八意识没有仓库那样的房子,永远放不满的。

  一切诸法不摄法身

  “一切诸法不摄法身”,这两句粗看有矛盾。有矛盾很简单,你学一学矛盾的统一你就懂了。一个人又卖盾牌又卖长矛,他说“我的长矛任何东西都能刺得穿”,又说“我的盾牌任何尖锐的东西都刺不破”,矛盾了,怎么统一?你一手拿矛一手拿盾去打仗不就行了?

  其实这两句话很好理解的,“一切诸法不摄法身”,比如身体可以摄持头发、眼睛、耳朵、鼻子,乃至于肺、心、胃。头发能摄持整个身体吗?要各部分各器官圆满了,才能摄持整个身体。我们学法,当然是一个一个地学。法门是无量的,好比人身上的组织细胞数也数不清,你要都有才行。如果你只要一个细胞,没有身子,还像人吗?一根头发不能说是人,就是少了一只眼睛,你这个身子也不圆满了。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108)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2月19日

  要路路通达,法法无碍,必须以法为主体,

  才能成就法身

  本次提要:

  ■ “法门无量誓愿学”就是要圆满法身,否则佛怎么能称圆满呢

  ■ 圆满不在经书的数量上,而在你法的觉悟上

  ■ 一句不悟,只好再加一句;一本经不悟,再加一本;一个法门力量不够,

  还得再学一个

  ■ 钝根能转利根,说不能转是邪法

  ■ 无量并无数字,什么时候成就就什么时候圆满

  ■ 佛法要广学多闻,要能达到圆融,融了才圆

  ■ 要路路通达,法法无碍,必须以法为主体,才能成就法身

  

  “法门无量誓愿学”就是要圆满法身,

  否则佛怎么能称圆满呢

  为什么佛教我们“法门无量誓愿学”?就是要圆满法身。法身是佛的第一个身体,佛有三个身体,法身、报身、化身,都必须要圆满,否则佛怎么能称圆满呢?

  圆满不在经书的数量上,而在你法的觉悟上

  有人有疑问:佛法这么多,我学得完吗?所以有人就说:“你想成佛?别打妄想了!三藏十二部你学得完吗?”那么干脆别学了。要讲清楚,圆满法身是指觉悟圆满,而不是叫你三藏十二部全学完。圆满不是在经书的数量上,是在你法的觉悟上。

  一句不悟,只好再加一句;一本经不悟,再加一本;

  一个法门力量不够,还得再学一个

  禅宗说一句画龙点睛的话,就能使人开悟。有人想:只要一句就能开悟,所以“只要一句”有道理。那么你听到一句开悟了没有?你没开悟呀,那只好再加一句;再没开悟,再加一句;学了这本经没开悟,再学一本;一个法门力量不够,还得再学一个。即使你笨得很,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

  钝根能转利根,说不能转是邪法

  你只要肯学法,钝根也会转利根,愚痴的人也会变聪明,学得愈多转得愈好,这就是佛法的作用!佛法只有一个字叫“转”,如果说不能转,这就是邪法。所以要法门无量誓愿学。

  无量并无数字,什么时候成就就什么时候圆满

  “法门无量誓愿学”,并没有一个数字,并不是说“法门一百个誓愿学”,那你必须学完一百个。无量并无数字,你什么时候成就了,就什么时候圆满。至于还有东西你没学,不必着急,你成佛了,智慧圆满了,什么都明白了,还需要学吗?

  佛法要广学多闻,要能达到圆融,融了才圆

  无论你学哪个法门,乃至你学很多法,你达不到觉悟的圆满,你还是不能成就法身。

  圆满懂吗?打个比方,你做一只饼,面粉很多,到底几粒面粉你数也数不清,你即使把粉合起来,手里捏捏,一放松,又散开了,仍然不叫圆满。有个办法,你加一点水,就融合起来了。所以你们学佛法一方面要广学多闻,一方面要达到圆融。怎么会圆?融了才圆。

  要路路通达,法法无碍,

  必须以法为主体,才能成就法身

  从前很多居士听了能海上师讲法,都赞叹能海上师辩才无碍。他说到这个法,就告诉你这个法就是那个法;说到那个法就告诉你那个法就是这个法。只有路路都通,法法无碍,一切圆融,你才能成就。所以要成就法身,必须以法为主体,各种法你都圆融无碍,就能成就你的法身。今天讲到这里。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109)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2月20日

  要在佛法里找到你人生的目的

  本次提要:

  ■ 来这里安心修行,要在佛法里找到你人生的目的

  ■ 苦难会促使人进步,享受会促使人退步

  ■ 我在人生道路上的革命精神始终没有退过

  ■ “开智慧门,现童真相”这就是文殊院的特点

  ■ 能在文殊院恢复你童年的天真、黄金时代的幸福,这多好啊

  ■ 听法是为了觉悟,想从清水里跳出来,再到脏水里去享受一下,岂不可笑

  

  来这里安心修行,要在佛法里找到你人生的目的

  今天是年初三,这几天每天都陆陆续续有很多外地的新同学来。来小住的新同学有一个特点,高高兴兴来,过两天就回去了,也有住长了感到很适应,就常住了。来小住也欢迎,常住更欢迎。

  你们既然来了,那么既来之则安之,来到这里就安心修行,要在法里找到你人生的目的。我们今天做了人,目的到底是什么?一般都会讲我信佛是为了追求真理,那么追求真理的目的呢?

  苦难会促使人进步,享受会促使人退步

  虽然我没有参加过革命队伍,也就是没有当过兵,可是我革命思想还是很浓厚的。我总是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一定要受苦难的逼迫才闹革命?为什么人不能在幸福快乐的时候也自觉地起来闹革命?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人在幸福快乐的时候,革命意识就容易衰退,这也是人觉悟的衰退。从我们追求的最高真理来说,苦难会促使人进步,享受会促使人退步。

  我在人生道路上的革命精神始终没有衰退过

  我总是想不通,你们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进了佛门,进步这么慢?其实你们得到的佛陀的教育和培养,远远超过我当年,可是偏偏进步慢。说:因为老师当年在能海上师身边,你们今天是在我这个老师身边。你们心里会想:这就是不同啊。

  可是另一方面呢?当年在能海上师身边学法的居士,大多数也没有干出什么大事情来。所以我补充说一点:我是从苦难中过来的。我六岁死了父亲,从小就是过苦难的生活。即使我小时候,总是保持着童年的天真烂漫,也只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发挥发挥童年的活跃,没有像今天的孩子,环境这么好,促使他这样活跃。我一直到长大,过的全是苦难的生活。可是我这种明辨是非的觉悟、勤奋的思想,以及接受了佛教的影响以后,人生道路上的革命精神始终没有衰退过。

  “开智慧门,现童真相”这就是文殊院的特点

  其实我们进佛门目标都是一致的,今天到文殊院来,文殊院门口这两句话蛮好,“开智慧门,现童真相”,这就是文殊院的特点。你们来文殊院,开了智慧的门,为的是求智慧的宝啊。

  能在文殊院恢复你童年的天真、

  黄金时代的幸福,这多好啊

  “现童真相”,人人都说,童年是黄金时代,有些同学在幸福的地方呆久了,难免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进了文殊院的门,智慧的宝还没有拿到,就想出文殊院了。还是既来之则安之吧,你能在文殊院保留你童年的天真、黄金时代的幸福,那不好吗?又何必离开文殊院,到世俗里去成长,谁知道你出去能过什么生活啊?无常不断地在逼近,不要“壮志未酬身先死”,将来后悔、哭有什么用呢?

  听法是为了觉悟,想从清水里跳出来,

  再到脏水里去享受一下,岂不可笑

  听法就是为了觉悟,觉悟到自己身上的烦恼习气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人为什么会投入到烦恼习气里,因为烦恼习气会哄人骗人,而且手段特别高明。如果世俗的一切不迷惑人,你会受骗上当吗?想从清净水里跳出来,再到脏水里去洗个澡痛快痛快,这种思想岂不可笑?当然这些话主要是对老同学讲的,新同学听听也有好处。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100~109)》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