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勸請功德”的講解(90~99)▪P4

  ..續本文上一頁是真理,這是指的佛法。要達到這個真理,就必須要有智慧才能覺悟,法就是給我們智慧。不論智慧也好,覺悟也好,真理也好,全只有一個字,就是空,只有空才是真理。一個字可以化成叁個字,什麼叫空?“沒有“有””就叫空;還可以化成五個字,“什麼也沒有”。再化成更多的字就是四十九年教法。化得這麼廣,再縮,縮到最後,仍然是沒有、空。佛經常說,“我四十九年教法,實際上是化城”,因爲要度衆生就不得不有這麼個變化。又說“我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過一個字”,因爲宇宙的真理就是空,本來就存在,並不是佛創造出來的,所以說沒有說過一個字。

  智慧淺薄的人抓了有,不肯放,

  修了空又去抓空

  看看今天的修行人,先不說那些佛法不懂,盲修瞎練的人,就是稍微懂一點佛法,智慧很淺薄的人,他們究竟在修有還是修空?你去抓有,必然會産生執著,衆生的習氣,執著了還不肯放。你去修空,空是抓不住的,可是衆生的習氣,空本身抓不住,他去抓空的名相。好比大學畢業生戴了方帽子,你想把他留下來,他不肯留,你去抓他,人跑掉了,方帽子倒抓住了,方帽子頂什麼用啊?空是什麼也沒有,他還要抓空這個字,“有“空”這句話呀”。那麼看看天空到底有什麼?“有蔚藍色,這就是天空的天花板。”天空有天花板,飛機再也上不去了,飛機飛到蔚藍色裏去,蔚藍色還是空!所以修空的人到這個時候還要修空空,第二個空就把前面一個空也空掉。

  以手指月,把手指當月亮,永遠也看不到月亮

  說“連空這個觀念也沒有,那叫我咋說呢?”你說不出來就別說了。佛法本來就是不可說不可說,爲了開導衆生愚癡不得不用人世間的語言文字來啓發啓發,指導指導。不是有句話嗎,“以手指月”,拿手指去指月亮,如果不看月亮去看手指,以爲手指就是月亮,那就弄錯了。月亮在哪裏?你順著手指往上看呀,在空裏。把手指當做月亮,你永遠也看不到月亮。

  如果指上真有禅,那麼辮子也會有功

  還有個小故事,稱爲一指禅。真正的一指禅,可不是氣功搞的一指禅,也不是練武術的兩只手指一點地,人會倒豎起來,他們稱“二指禅”。那樣說起來,過去演功夫戲,清朝人拖辮子,有人辮子一甩能把人打死,稱爲辮子功,那麼也可以叫“辮子禅”喽?都是亂起名字。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 滅業障品第五

  ──“勸請功德”的講解(98)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7年1月31日

  有有相,一切相都會發生變化,空無相,

  沒有變化就是永恒,法身無相,所以法身無始亦無終

  本次提要:

  ■ 禅的好處並非在指頭上,而是在悟上

  ■ 執著指頭悟不了,指頭沒有了,徒弟悟空了

  ■ 開悟的人悟個空,裝模作樣的人卻抓住了名和利

  ■ “見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如來是誰呀?

  ■ 十方如來的法身就在你的法身裏,又何必再去他方世界旅遊

  ■ 爲什麼衆生內心經過強烈的震動,會使失去的東西全部恢複?因爲佛性

  本來就是圓滿的

  ■ 有有相,一切相都會發生變化,空無相,沒有變化就是永恒,法身無相,

  所以法身無始亦無終

  禅的好處並非在指頭上,而是在悟上

  從前有個禅師要出門,他的徒弟看到經常有人來親近這個禅師,無論誰來問,他都是一句話也不說,只是一只手指一豎。這個很好學啊,所以師父出門,徒弟上場演戲了,凡是來問的他也是豎起一指。人家看見一個指頭就去參,可能也參出點好處。這個好處不是在指頭上,是在這個人悟的方面。

  執著指頭悟不了,指頭沒有了,徒弟悟空了

  師父回來了,看見徒弟裝模作樣這麼一指,師父是開悟了,徒弟可沒有開悟啊。師父知道這個徒弟也快要開悟了,當徒弟手指這麼一豎時,師父拿刀一下就把徒弟手指頭削掉了。徒弟一看,“沒得了!”開悟了。這是禅宗的公案,後來就被稱爲叫“一指禅”。所以無論怎麼樣修行,你想成就,就是悟到沒得了。

  開悟的人悟個空,裝模作樣的人卻抓住了名和利

  從前我請一位老師父來來佛學院講禅宗,老師父在臺上說了幾句話,問:“誰能解答?”有個老居士,可能一直聽這個老師父講禅宗,聽得多了,他站起來,“喏”豎起一指。人家是開悟以後做出來的,你是裝模作樣有什麼用啊?末法時期盡是這種裝模作樣的人,他不裝模作樣,怎麼搞名搞利呀?

  “見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如來是誰呀?

  “法身無相”,有相就有形狀,如果你執著相你就見不到如來,要空掉相,才能見如來。再問你們說一句,“見相非相,即見如來”,這是見哪一尊如來?多提問題才是科學態度,科學就是要問一個爲什麼。我們有個女同學,上學的時候書包裏總帶了本《金剛經》,你們也天天在誦《金剛經》,背都背得出,那麼說說看呢,“即見如來”見哪一尊如來呀?你們說得出嗎?哎呀,這咋辦呢?派你們去講法,假如碰到一個高手,來問你這句話,你回答不出來,這個日子咋過啊?

  十方如來的法身就在你的法身裏,

  又何必再去他方世界旅遊

  見哪一尊如來?就是見你自己呀,見相非相,你就見到了自己法身了。說,“我要見阿彌陀佛、藥師佛、釋迦佛的法身。”阿彌陀佛、藥師佛、釋迦佛的法身就在你的法身裏,十方如來只有一個法身啊,因爲十方如來的法身都融合在一個法身裏。何必再忙著到他方世界去旅遊?

  爲什麼衆生內心經過強烈的震動,會使失去的東西全部恢複?

  因爲佛性本來就是圓滿的

  誰被我這麼(拍桌子)一拍桌子就開悟了,他就見到自性佛了。我這是說說笑笑,我從前搞心理療法,各種手段都拿出來,信不信由你,我一拍桌子這個人病就好,你別小看我,我當年很紅的啦。(衆笑)

  好比一個人,這是打比方,一個震動,把以前的事情全都忘記,如果他不小心被車子撞了一下,又一個震動,忘記的事情全會想起來,確有這回事!美國從前有部電影叫《鴛夢重溫》就是講這個故事。所以你開悟也好,成佛也好,全是科學!能使你失去的東西全部恢複,因爲佛性本來就是圓滿的。

  有有相,一切相都會發生變化,空無相,沒有變化就是永恒,

  法身無相,所以法身無始亦無終

  法身無相,什麼東西才無相?空無相。假如是有呢?有全都有相。茶杯有茶杯相,桌子桌子相,椅子椅子相,人有人相,狗有狗相,還有男相、女相、老相、少相。臉也有相,長臉、圓臉、瓜子臉;眼睛也有相,牛眼、猴眼、鳳眼、叁角眼。(衆笑)凡是有都有相,有相就有變化,一切相都會發生變化,所以一切皆無常。

  成就了法身以後,沒有相也就沒有變化,就是永恒,所以法身無始亦無終,永恒的。如果你修成法身了,這個法身不會消失的,就好像虛空那樣,法身遍虛空,虛空一萬年前這樣,一萬年後仍然這樣,誰也破壞不了,槍打不穿,炮轟不壞,爲什麼?因爲他是空。空最最清淨,因爲空是什麼也沒有。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 滅業障品第五

  ──“勸請功德”的講解(99)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7年1月31日

  法身以法爲身,所以法身無相,

  猶如光體無有邊際

  本次提要:

  ■ 空不受汙染,空最清淨,把煩惱空掉了,心也就清淨了

  ■ 法身以法爲身,此非皮肉之身,所以法身無相,猶如光體,無有邊際

  ■ 射影投牆,實無其身,佛應化人間,爲度衆生故

  ■ 要恭敬發菩提心的同學,誰也不會知道他過去世是哪一地的發心菩薩

  空不受汙染,空最清淨,

  把煩惱空掉了,心也就清淨了

  有人想,今天天空也汙染了。汙染的東西不管是氣體也好,微細的物質也好,都不等于空,它不過存在在空裏,並沒有把空汙染。好比一件衣服,把肮髒去掉了,衣服仍然是雪白的,並沒有改變它本來的顔色。空最清淨,所以我們把煩惱空掉了,你這顆心就清淨了。

  法身以法爲身,此非皮肉之身,

  所以法身無相,猶如光體,無有邊際

  法身法身,以法爲身,這個身是個假名,並沒有一個身體,我們不能把這個身看做我們今天的皮肉身體,法既然無相,哪有身子的形象?可是你不用人世間語言文字中出生的名相,問題說不清楚。用了這種名相,又怕衆生抓住名相,一執著又不對了,所以佛只好這麼說那麼說,一會正說一會反說,一反一正,反複地說你才會明白。

  打一個比方,電燈放出的光,沒有形相,你也不可能把它抓住。如果光有形相,這是通過某種器具形成的。比如這個講堂中間有盞日光燈,你說這個光是方的還是圓的,還是長的還是扁的?你去抓抓得著嗎?說因爲屋子是長方形的,這個光到牆壁爲止,所以這個光也是長方形。是屋子限製了它呀,可不是光的本來面目啊,如果沒有屋子呢?這個光就沒有邊際了。

  射影投牆,實無其身,佛應化人間,爲度衆生故

  再比如老奶奶哄小孫子,在電燈光的前面,用手做一個馬頭,牆壁上就有一個馬頭的影子。你說沒有,確實有個馬頭;你說有,你抓得著嗎?所以法身這個身,是一個假名,好比老奶奶說,“牆上有個馬頭”,這個馬頭是假名,牆上根本沒有這個馬頭。

  佛到娑婆世界從凡夫修起,修到成佛,他不過是演一場戲,給我們做個榜樣。其實他過去世行菩薩道功德極大極大,他發了菩提心到娑婆世界來成佛度衆生,稱爲應化身,實際上這個身子是化現出來的。

  我們將來成就了法身,照樣有這個能力。你要來娑婆世界弘揚佛法廣度衆生,你還得有個身體,還得學習娑婆世界人間的語言。過去學氣功的人叽裏咕噜地說聽不懂的話,他們稱之爲宇宙語。如果你來娑婆世界度衆生,你沒有人的身體也不講人的語言,在空中叽裏咕噜的,人家嚇壞了,“到底是什麼精靈啊?”所以佛度衆生還得從法身中化現出一個化身。

  要恭敬發菩提心的同學,

  誰也不會知道他過去世是哪一地的發心菩薩

  既然明白了,誰知道你們今天這個人的身體是真是假,也許你是菩薩化身呢?你說,“我是道道地地的凡夫”,因爲你投胎的時候吃了迷魂湯呀。(衆笑)所以一切流轉生死都是假相。從前有人說:要有七地菩薩水平,才能修大威德。能海上師在講經時候講:你可怎麼知道哪個是七地菩薩?哪個不是七地菩薩?”所以我們無論對哪個同學都要恭敬,你知道他過去世修到幾地菩薩了?說“看看樣子不像嘛”,當然不像喽,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他會擺自己的功德嗎?他照樣吃飯睡覺,連放屁也是臭的。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勸請功德”的講解(90~99)》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