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90~99)▪P4

  ..续本文上一页是真理,这是指的佛法。要达到这个真理,就必须要有智慧才能觉悟,法就是给我们智慧。不论智慧也好,觉悟也好,真理也好,全只有一个字,就是空,只有空才是真理。一个字可以化成三个字,什么叫空?“没有“有””就叫空;还可以化成五个字,“什么也没有”。再化成更多的字就是四十九年教法。化得这么广,再缩,缩到最后,仍然是没有、空。佛经常说,“我四十九年教法,实际上是化城”,因为要度众生就不得不有这么个变化。又说“我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过一个字”,因为宇宙的真理就是空,本来就存在,并不是佛创造出来的,所以说没有说过一个字。

  智慧浅薄的人抓了有,不肯放,

  修了空又去抓空

  看看今天的修行人,先不说那些佛法不懂,盲修瞎练的人,就是稍微懂一点佛法,智慧很浅薄的人,他们究竟在修有还是修空?你去抓有,必然会产生执着,众生的习气,执着了还不肯放。你去修空,空是抓不住的,可是众生的习气,空本身抓不住,他去抓空的名相。好比大学毕业生戴了方帽子,你想把他留下来,他不肯留,你去抓他,人跑掉了,方帽子倒抓住了,方帽子顶什么用啊?空是什么也没有,他还要抓空这个字,“有“空”这句话呀”。那么看看天空到底有什么?“有蔚蓝色,这就是天空的天花板。”天空有天花板,飞机再也上不去了,飞机飞到蔚蓝色里去,蔚蓝色还是空!所以修空的人到这个时候还要修空空,第二个空就把前面一个空也空掉。

  以手指月,把手指当月亮,永远也看不到月亮

  说“连空这个观念也没有,那叫我咋说呢?”你说不出来就别说了。佛法本来就是不可说不可说,为了开导众生愚痴不得不用人世间的语言文字来启发启发,指导指导。不是有句话吗,“以手指月”,拿手指去指月亮,如果不看月亮去看手指,以为手指就是月亮,那就弄错了。月亮在哪里?你顺着手指往上看呀,在空里。把手指当做月亮,你永远也看不到月亮。

  如果指上真有禅,那么辫子也会有功

  还有个小故事,称为一指禅。真正的一指禅,可不是气功搞的一指禅,也不是练武术的两只手指一点地,人会倒竖起来,他们称“二指禅”。那样说起来,过去演功夫戏,清朝人拖辫子,有人辫子一甩能把人打死,称为辫子功,那么也可以叫“辫子禅”喽?都是乱起名字。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98)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31日

  有有相,一切相都会发生变化,空无相,

  没有变化就是永恒,法身无相,所以法身无始亦无终

  本次提要:

  ■ 禅的好处并非在指头上,而是在悟上

  ■ 执著指头悟不了,指头没有了,徒弟悟空了

  ■ 开悟的人悟个空,装模作样的人却抓住了名和利

  ■ “见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如来是谁呀?

  ■ 十方如来的法身就在你的法身里,又何必再去他方世界旅游

  ■ 为什么众生内心经过强烈的震动,会使失去的东西全部恢复?因为佛性

  本来就是圆满的

  ■ 有有相,一切相都会发生变化,空无相,没有变化就是永恒,法身无相,

  所以法身无始亦无终

  禅的好处并非在指头上,而是在悟上

  从前有个禅师要出门,他的徒弟看到经常有人来亲近这个禅师,无论谁来问,他都是一句话也不说,只是一只手指一竖。这个很好学啊,所以师父出门,徒弟上场演戏了,凡是来问的他也是竖起一指。人家看见一个指头就去参,可能也参出点好处。这个好处不是在指头上,是在这个人悟的方面。

  执著指头悟不了,指头没有了,徒弟悟空了

  师父回来了,看见徒弟装模作样这么一指,师父是开悟了,徒弟可没有开悟啊。师父知道这个徒弟也快要开悟了,当徒弟手指这么一竖时,师父拿刀一下就把徒弟手指头削掉了。徒弟一看,“没得了!”开悟了。这是禅宗的公案,后来就被称为叫“一指禅”。所以无论怎么样修行,你想成就,就是悟到没得了。

  开悟的人悟个空,装模作样的人却抓住了名和利

  从前我请一位老师父来来佛学院讲禅宗,老师父在台上说了几句话,问:“谁能解答?”有个老居士,可能一直听这个老师父讲禅宗,听得多了,他站起来,“喏”竖起一指。人家是开悟以后做出来的,你是装模作样有什么用啊?末法时期尽是这种装模作样的人,他不装模作样,怎么搞名搞利呀?

  “见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如来是谁呀?

  “法身无相”,有相就有形状,如果你执着相你就见不到如来,要空掉相,才能见如来。再问你们说一句,“见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见哪一尊如来?多提问题才是科学态度,科学就是要问一个为什么。我们有个女同学,上学的时候书包里总带了本《金刚经》,你们也天天在诵《金刚经》,背都背得出,那么说说看呢,“即见如来”见哪一尊如来呀?你们说得出吗?哎呀,这咋办呢?派你们去讲法,假如碰到一个高手,来问你这句话,你回答不出来,这个日子咋过啊?

  十方如来的法身就在你的法身里,

  又何必再去他方世界旅游

  见哪一尊如来?就是见你自己呀,见相非相,你就见到了自己法身了。说,“我要见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佛的法身。”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佛的法身就在你的法身里,十方如来只有一个法身啊,因为十方如来的法身都融合在一个法身里。何必再忙着到他方世界去旅游?

  为什么众生内心经过强烈的震动,会使失去的东西全部恢复?

  因为佛性本来就是圆满的

  谁被我这么(拍桌子)一拍桌子就开悟了,他就见到自性佛了。我这是说说笑笑,我从前搞心理疗法,各种手段都拿出来,信不信由你,我一拍桌子这个人病就好,你别小看我,我当年很红的啦。(众笑)

  好比一个人,这是打比方,一个震动,把以前的事情全都忘记,如果他不小心被车子撞了一下,又一个震动,忘记的事情全会想起来,确有这回事!美国从前有部电影叫《鸳梦重温》就是讲这个故事。所以你开悟也好,成佛也好,全是科学!能使你失去的东西全部恢复,因为佛性本来就是圆满的。

  有有相,一切相都会发生变化,空无相,没有变化就是永恒,

  法身无相,所以法身无始亦无终

  法身无相,什么东西才无相?空无相。假如是有呢?有全都有相。茶杯有茶杯相,桌子桌子相,椅子椅子相,人有人相,狗有狗相,还有男相、女相、老相、少相。脸也有相,长脸、圆脸、瓜子脸;眼睛也有相,牛眼、猴眼、凤眼、三角眼。(众笑)凡是有都有相,有相就有变化,一切相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一切皆无常。

  成就了法身以后,没有相也就没有变化,就是永恒,所以法身无始亦无终,永恒的。如果你修成法身了,这个法身不会消失的,就好像虚空那样,法身遍虚空,虚空一万年前这样,一万年后仍然这样,谁也破坏不了,枪打不穿,炮轰不坏,为什么?因为他是空。空最最清净,因为空是什么也没有。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99)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31日

  法身以法为身,所以法身无相,

  犹如光体无有边际

  本次提要:

  ■ 空不受污染,空最清净,把烦恼空掉了,心也就清净了

  ■ 法身以法为身,此非皮肉之身,所以法身无相,犹如光体,无有边际

  ■ 射影投墙,实无其身,佛应化人间,为度众生故

  ■ 要恭敬发菩提心的同学,谁也不会知道他过去世是哪一地的发心菩萨

  空不受污染,空最清净,

  把烦恼空掉了,心也就清净了

  有人想,今天天空也污染了。污染的东西不管是气体也好,微细的物质也好,都不等于空,它不过存在在空里,并没有把空污染。好比一件衣服,把肮脏去掉了,衣服仍然是雪白的,并没有改变它本来的颜色。空最清净,所以我们把烦恼空掉了,你这颗心就清净了。

  法身以法为身,此非皮肉之身,

  所以法身无相,犹如光体,无有边际

  法身法身,以法为身,这个身是个假名,并没有一个身体,我们不能把这个身看做我们今天的皮肉身体,法既然无相,哪有身子的形象?可是你不用人世间语言文字中出生的名相,问题说不清楚。用了这种名相,又怕众生抓住名相,一执着又不对了,所以佛只好这么说那么说,一会正说一会反说,一反一正,反复地说你才会明白。

  打一个比方,电灯放出的光,没有形相,你也不可能把它抓住。如果光有形相,这是通过某种器具形成的。比如这个讲堂中间有盏日光灯,你说这个光是方的还是圆的,还是长的还是扁的?你去抓抓得着吗?说因为屋子是长方形的,这个光到墙壁为止,所以这个光也是长方形。是屋子限制了它呀,可不是光的本来面目啊,如果没有屋子呢?这个光就没有边际了。

  射影投墙,实无其身,佛应化人间,为度众生故

  再比如老奶奶哄小孙子,在电灯光的前面,用手做一个马头,墙壁上就有一个马头的影子。你说没有,确实有个马头;你说有,你抓得着吗?所以法身这个身,是一个假名,好比老奶奶说,“墙上有个马头”,这个马头是假名,墙上根本没有这个马头。

  佛到娑婆世界从凡夫修起,修到成佛,他不过是演一场戏,给我们做个榜样。其实他过去世行菩萨道功德极大极大,他发了菩提心到娑婆世界来成佛度众生,称为应化身,实际上这个身子是化现出来的。

  我们将来成就了法身,照样有这个能力。你要来娑婆世界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你还得有个身体,还得学习娑婆世界人间的语言。过去学气功的人叽里咕噜地说听不懂的话,他们称之为宇宙语。如果你来娑婆世界度众生,你没有人的身体也不讲人的语言,在空中叽里咕噜的,人家吓坏了,“到底是什么精灵啊?”所以佛度众生还得从法身中化现出一个化身。

  要恭敬发菩提心的同学,

  谁也不会知道他过去世是哪一地的发心菩萨

  既然明白了,谁知道你们今天这个人的身体是真是假,也许你是菩萨化身呢?你说,“我是道道地地的凡夫”,因为你投胎的时候吃了迷魂汤呀。(众笑)所以一切流转生死都是假相。从前有人说:要有七地菩萨水平,才能修大威德。能海上师在讲经时候讲:你可怎么知道哪个是七地菩萨?哪个不是七地菩萨?”所以我们无论对哪个同学都要恭敬,你知道他过去世修到几地菩萨了?说“看看样子不像嘛”,当然不像喽,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他会摆自己的功德吗?他照样吃饭睡觉,连放屁也是臭的。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90~99)》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