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能離苦得樂
·觀“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這才叫正觀
·生命如泡,我們不停地在走向衰老,走向死亡
·發菩提心的人,應該爲衆生的安樂而求長壽
·不發菩提心的人,衆生對你也不歡喜,如何令如來歡喜
·得到了人身,聞到了佛法,再浪費時光,對不起師尊叁寶,也對不起自己
以般若智慧觀察宇宙人生的一切,就叫正觀
以般若智慧觀察宇宙人生的一切,就叫正觀。我們今天在大般若法流裏學法,學的都是大般若智慧,所以跟世俗上人的觀點就不同。我們都知道釋迦佛的觀點是正確的,因爲正確,所以兩千多年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崇敬,世界各地的偉人都稱贊釋迦佛的偉大。那麼世俗上的人觀點就不一定正確了,如果世俗人的觀點跟釋迦佛的觀點一樣,那也沒錯,如果不一樣,那就顛倒了,釋迦佛說過衆生大顛倒。
天天講法,爲的是使衆生覺悟,能離苦得樂
我們天天在講法,從年初一講到年叁十,天天說法,這是我們的家風,只有通過講經說法才能使衆生覺悟,才能使衆生離苦得樂。
觀“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這才叫正觀
般若智慧歸納起來,就是《金剛經》裏的四句話:“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樣觀才叫正觀。
生命如泡,我們不停地在走向衰老,走向死亡
生命如泡,生命時光極其短促。我是24歲上五臺山,開始住在廣濟茅篷裏,現在叫碧山寺,當時能海上師在那裏講經。一天中午午休醒來,我問自己:今年多大了?24歲;那再過十年呢?34歲;再過16年呢?40歲。一想到40歲,我午睡也不睡,就起來了。40歲在我們年輕時代是個可怕的年齡,因爲快要老了。我今年七十九歲,一晃五十多年過去了,回憶當初就好比在昨天。時光在迅速流逝,我們不停在走向衰老,走向死亡。
發菩提心的人,應該爲衆生的安樂而求長壽
我希望你們將來都能夠長壽,一個發菩提心的人應該求長壽,不是爲了求自己長壽,而是爲了衆生求長壽,我們多給衆生幹幾年好事,那不是更好嗎?
我贊歎極樂世界,但我不贊成你現在就往生極樂世界,這麼多苦難的衆生還需要你救度,你自管自,想早一點跑掉,這不是菩提心吧?長壽有什麼不好呢?你多修幾年,臨終的時候更有把握,衆生也能夠多得到你一點利益。
不發菩提心的人,衆生對你也不歡喜,
如何令如來歡喜
想盡快走的人,連自私心都沒有修掉,哪談得上菩提心啊!沒有菩提心即使能往生淨土,不管是藥師佛還是阿彌陀佛,都不會對你高興吧。一切衆生皆父母,過去世的父母對你的恩德,你全忘了,只想盡早地離開他們,衆生對你也不歡喜吧?你不令衆生歡喜,如何令如來歡喜啊?
得到了人身,聞到了佛法,再浪費時光,
對不起師尊叁寶,也對不起自己
所以要愛惜我們不知道修了多少世才得到的今世這個人身。尤其我們今天成爲佛弟子,這更殊勝。“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善知識難遇今已遇”,當然你們的善知識是能海上師,不是我。但是你們要聽能海上師的法,還得我給你們講啊。如果能海上師沒有圓寂,那多好啊,我也不會在這裏,我跟你們一起到上師那裏去。
這樣珍貴的生命時光,你浪費,你對得起誰啊?不要說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師尊叁寶,連你自己也對不起啊。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88)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3.1
時光就浪費在感情裏,
因爲煩惱是靠感情活動的
提要:
·豬長人手,人作蛇行,口吞活魚,這些都是輪回迹象
·不見就不信,那麼你不見你媽生你,怎麼你也信你媽
·時光就浪費在感情裏,因爲煩惱是靠感情活動的
·愛由貪起,穿心滴血又拖後腿
·情愛常是惡運的路,欺騙的愛送你毀滅
豬長人手,人作蛇行,
口吞活魚,這些都是輪回迹象
有人不相信六道輪回,其實你現實生活中就看得見六道輪回。我年輕時聽說上海有個寺廟裏養了一只豬,一只腳是人手的形狀,而且看見人來,它會舉起這只“手”像在合掌,表示對你恭敬,這就是人投到豬胎裏去了。
還從報上看到有個人,他不喜歡走路,他喜歡在地上像蛇一樣爬過去,你科學上怎麼解說?說父母遺傳吧,父母又不是一條蛇。
還有個人全身長滿魚鱗,開刀都沒辦法開,你一動,他就疼。還有一個人每天要吃好幾條活的魚,直接從嘴巴裏吞下去,肯定他前世是海洋裏的一條大魚。還有一個人,他的頭發都有神經的,一碰到頭發疼得要命。最苦就是晚上睡覺,因爲晚上睡要壓著頭發了,天天像刀割那樣過日子,從來沒睡好過,這不就是人間地獄嗎?
不見就不信,那麼你不見你媽生你,
怎麼你也信你媽
社會上的知識分子,覺得佛法很好,就是不相信輪回。看見這些事實也不相信,所以說佛也有度不了的衆生,因爲他不信麼。說“六道輪回,我又沒見過。”等到你真的到六道裏去流轉一下,你就夠苦的了。不能因爲不理解,沒看到,或者怎麼的,你就不信了,要根據道理根據事實。
比如年輕時,鄰居都叫我“阿叁”,你也可以不信啊,因爲你對我家庭情況又沒看到,你即使不信,我還是排行老叁。你信不信你是你媽生下來?你也沒有見到你媽把你生下來,給你吃奶的也許是奶媽呢?你說:“因爲別人告訴她是我媽。”你既然能信別人的話,爲什麼不信佛的話?別人還會騙你,佛會騙你嗎?
時光就浪費在感情裏,
因爲煩惱是靠感情活動的
生命這麼可貴,千萬不要再浪費時光了,浪費時光是種罪惡!是什麼讓我們浪費時光?是感情,煩惱就是靠感情活動的。
愛由貪起,穿心滴血又拖後腿
貪的人是憑感情去貪,沒有感情你會貪嗎?貪吃已經浪費時間了 ,更浪費時間是人與人之間的相愛,珍貴的時光就在這些感情中流過去了。即使你是一個有爲的青年,一心一意往前跑,你有了愛,這個愛就會拖你後腿。
繁體字的“愛”,頭上一撇表示頭發,下面叁點:一個鼻子兩個眼睛,再下面一個寶蓋頭表示肩胛,再裏面一顆心,心中一撇,就是愛神的箭穿過心髒,不流血才怪了。掉在愛情裏的人,哪個沒掉過淚?哪個心裏沒有創傷?最下面兩撇一捺,本來兩條腿正在往前走,第叁條腿往後一拖,不是拖後腿嗎?
情愛常是惡運的路,欺騙的愛送你毀滅
過去是大學生談戀愛,現在連高中生也在談戀愛,結果大學考不上,因爲他的時光用在談愛情上。辦事業的人談了愛情,事業就倒黴了。這還是所謂世間認爲正常的愛情,不正常呢?搞得你家破人亡,跳樓自殺。
上海發生過一件事情,一個男的跟女朋友說好,十月一號結婚。他另外還有一個女朋友,女方家裏在催他:“你們談了很久啦,可以結婚了。”他推不了,因爲他對這個女的也愛啊,這邊女方也提出十月一號結婚,他也同意了。結果到了十月一號,他坐在黃埔江的輪渡上,實在想不出辦法,就從螺旋槳轉動的船尾上跳了下去,這就是愛毀滅了他。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 (89)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
傅味琴講于太湖法雨山佛學苑 2008.3.1
人生苦多樂少,就因爲有情
提要:
·離婚就證明愛情並非幸福,人生苦多樂少,就因爲有情
·情愛使人傻又呆,誤會解除又生氣,相伴傷神又費時
·愛情一場戲,演的人比看的人更浪費時間
·結婚相伴結難解,一直陪到火葬場
·夫妻並非同日生,誰也不願同日死
·情場常失意,叁分喜來七分悲,愛得真誠卻喪命
離婚就證明愛情並非幸福,
人生苦多樂少,就因爲有情
一代傳一代,直到現在,年輕人還在聽周圍人的話,愛啊愛,如果愛是幸福的,爲什麼法律允許離婚?離婚就證明誰結婚誰倒黴。
說:“老師,你講的是片面,你只講壞的方面,還有好的方面。”你只講好的方面,不講壞的方面,你也是片面。那麼你認可我,我也認可你,合起來愛情有快樂有痛苦。究竟快樂多還是痛苦多?快樂是一時的,痛苦是一輩子的,所以佛說人生苦多樂少。
情愛使人傻又呆,
誤會解除又生氣,相伴傷神又費時
從人家給你介紹朋友開始,還沒有相親,已經開始浪費時間了。本來早晨醒來就修禅定,現在起碼要過一個小時之後才懶洋洋起來,坐個十分鍾就算了,因爲躺在床上在想:怎麼與女朋友約會,見面說什麼。或許會在房裏先演習,一見女朋友先笑嘻嘻:“你好,你吃飯了嗎?”想想這樣說話太庸俗了,那該怎麼說?就是去翻文藝小說也翻不出來。那麼就說,“我沒見到你的時候已經很愛你。”一想,不對啊,這不是胡說八道嗎?(衆笑)浪費了多少時光?
真到一見面,開頭有點緊張,話也說不出來,兩個人傻乎乎的繞圈子,如果發生了誤會,還要跟她解說。
愛情一場戲,演的人比看的人更浪費時間
從前上海有個浦東姑娘,約好了地方,到那裏看見男朋友跟一個女的在握手,她氣壞了,男朋友說:“你弄錯了,我等你不來,想知道啥個時候了,去問問這個女的,指指她的手表,沒有握手啊。”這個女的蠻豪爽,很快就沒事了,男的倒不高興了。女的又去勸男的:“我已經好啦,你別不高興。”
看戲是浪費時間,其實演戲的人更浪費時間。我年輕時經常去公園,公園裏對對情侶無聊透頂,經常看見的就是女的去挖男的耳朵,因爲沒事幹呀。
如果是一個勤奮、有事業感的人去談戀愛,真是有苦說不出。不討老婆,人家要說他不正常;討到老婆,時間都浪費光了。談朋友無非是陪著吃點心,那就吃得快一點吧,可是她吃得可慢啦。只好陪著,看她伸出蘭花指,拿起麥當勞咬一小口。心裏急啊:我一篇文章還沒有完成了,你快一點吧。又不好說,怕她扭轉屁股就走了,只好說“你是我上帝,我永遠是你奴隸”。你不討她喜歡,她會嫁給你嗎?
還要陪她逛街,看了半天,男的說:“你喜歡就買呗。”“咱們再到那邊去看看。”時光就這樣浪費掉了。
結婚相伴結難解,一直陪到火葬場
結婚更糟糕,時間浪費得更是沒數了。男的想早一點上班去,或者想早晨起來修修定、唸唸經,新娘子就不讓他起來,因爲她有權,叫“妻管嚴”,說“你多陪我一會兒嘛。”(衆笑)男的說“我天天要唸經的。”“你心裏只有佛,就沒有我。”那就陪吧,一直陪到火葬場去。
夫妻並非同日生,誰也不願同日死
都是受“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影響。這是孔老二的話呀。還有什麼 “不是同日生,但願同日死。”哪一個人肯跟你同日死啊?你跟丈夫說:“老頭子,我不行了,咱們過去說過要同時死,這杯毒藥你喝了吧。”他肯喝嗎?所謂愛全是騙人的玩意,因爲人心不可靠,說變就變。
情場常失意,叁分喜來七分悲,愛得真誠卻喪命
還有的人更是蠢得不得了,這麼珍貴的生命時光,竟然爲了愛去犧牲生命。報上說有個男青年,女孩子變心不喜歡他了,他還是愛,從前有支歌“只要我愛你,不管你愛我不愛。”(衆笑)結果車子開在高速公路上,他突然把車門一開,跳下去,用死來表示他的愛情。
其實梁山伯的死就是祝英臺害的,這個情害人害得很深啊,“十八裏相送”,就害得梁山伯迷掉了。什麼“樹上的鳥兒對打對”,誰知道它們在談愛情還是打架啊?(衆笑)結果小九妹就是祝英臺,祝英臺看見梁山伯就唱起:“叁分喜來七分悲。”所以愛是什麼?愛就是叁分喜來七分悲。
等到梁山伯受了刺激死掉了,死了一個就算了,你祝英臺好好地活下去,給人民多做點好事吧,她一頭去撞死。結果墳墓裏飛出兩只蝴蝶,人道變了畜生道,畜生道就是這麼下去的。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80~89)》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