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活中的佛法 第六堂課 菩薩戒與四不共加行 口訣教授▪P3

  ..續本文上一頁些用詞,就是「方便」跟「智慧」的無二,那麼也就是在我們的一個心上,它同時具備了「方便」跟「智慧」的一個這樣子的本質,所以這似乎在我們之前祈願法會上好象有談到過,那麼總之呢,這裏再一次提到說,也就是我們做觀修的時候,我們第一步,要想說:「一切的都轉變成爲空性」,那這裏所謂的空性,不代表你是實證了空性、現證了空性,而這是一種「你想著這是空性、這是空的,一切轉變成爲空」,這就可以了!

  顯空不二,方便與智慧不二

  再接下來,你想著在這個空性當中,同樣的一念心,等于說有心的另外一個部分。然後,你從你的心中再生起各種的本尊的像,所以等于說在這個「你知道這是空性的。」有這樣的一種理解之上,然後你刻意的要生起一個本尊的一個相。所以這兩部分就有了,第一個就是一切是空性的,第二個呢是顯相清晰的展現,有這兩個部分,所以可以說「空性」跟「顯相」,它在你的一念心上他同時具備了,這就代表具備了「方便」跟「智慧」。這裏所謂的「智慧」,指的就是空性。「方便」,指的就是這些各種的相,那麼它也可以說,「方便」的相指的就是未來成就的果位,這個本尊的「止觀雙運」的這樣的一個相,有這樣的一個名詞。

  所以這是空性跟顯相這兩個部分,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在我們的同一念心上,它同時具備了這兩者,空性跟顯相。所以透過這個方式,一念上就具備了「方便」跟「智慧」,所以因此他就可以證得未來果位,叫做佛的「法身」跟「色身」,叫做「法、色身無二」的這樣一個果位。所以的確在顯乘當中也有提到,譬如說:「方便」、「智慧」,也有提到佛的果位有「法身」、「色身」..等等。但是,它沒有清楚、清晰的告訴我們說,直接證得這個法、色身的這個「因」是什麼?但是在密乘當中,它很清晰的告訴我們,譬如說:做觀修的時候,我們就觀想是在我們的一個心上就具備了「方便」跟「智慧」,就具備了空性跟顯相,就好象觀修本尊這樣從空性當中顯現本尊,所以密乘它被形容成爲一個「果位乘」,或者是一個「快速道」的原因在這裏。

  生起佛慢,確信自己就是金剛亥母

  所以因此,這裏剛提到,總的來說,觀修時候有幾個步驟,當然第一個,我們要具備菩提心、慈悲心來觀修,再來第二個,就是剛剛提到的,我們是觀想一切轉變成爲空性,空性當中顯現出這個相,然後再來呢,觀想說金剛上師在我們的頭頂上,他是這樣的一個步驟的。附帶的法王提到說,譬如:觀想自己是金剛亥母的時候,我們說觀修時有幾個重點,第一個,要觀想的很清楚;第二個呢是要生起佛慢,就是說「我就是金剛亥母!」,但是在這裏要注意一點,就是由于你要觀想,接著你要向上師來祈請獻供,所以在你觀想自己是本尊的時候,這時候你觀想的很清晰,這個很重要。但是佛慢要稍微的小一點就是!要不然會覺得我自己都已經是本尊,都已經是金剛亥母了,我怎麼還要再向一個上師來做供養呢?所以「佛慢」要小一點,然後但是還是清晰的觀想!

  憶念上師功德,做七支供養

  接下來,再來的步驟,就是要向上師做七支供養的獻供,然後要向佛陀四身合一的這個上師來作祈請,大致是這樣的一個步驟。所以接下來,我們說要向上師來作祈請,那麼我們剛剛有提到,形容上師是四身的上師,具備四身的上師..等等,或者是我們要想著上師心的功德,但這裏的重點是「你真的要想到上師的功德!」,因爲有的時後,我們說上師四身的功德,但是你根本搞不懂「四身」是什麼,你怎麼想他的功德?反而是空空的,什麼都沒有。

  所以這裏我們所謂要祈請,在于說,你真的要感受到、體會到上師的,可能就是他一點點的那個優點,或者一點點的那個功德,你這時候你都將它強烈的想著,然後來祈請,那麼你才能夠真正生起一種虔誠心!接下來帶著這樣的一種憶念上師的功德、福德祈請。之後,接下來,上師他歡喜。歡喜之後他放光,放光之後他加持到我們的叁門,叁門的垢障得到清淨,我們得到了叁種灌頂。

  所以因爲說如果不講快一點呢,等一下發石頭的時後,沒辦法一個一個發,到時後就要用丟的了!那就很不好了!

  「我想化作一個祈願,永遠與你們在一起」

  我真的很高興!那麼能夠在這裏見到各位,大家來到這裏,而且我知道各位來自五十六個不同的國家,我真的很高興見到各位!這一次沒有准備的很好,但是我們能夠聚在一起,並且能夠見面,比我說的再多,還不如就是我們就這麼見一面,對我個人來說,我都覺得這是比較好。

  法王說:「他自己不能准備很好,並不是我們沒有准備很好,是他自己沒有准備的很好。」

  我真的很享受這一次的機會,能夠見到各位,我非常高興我們能夠分享這一次叁天的時間,我們在一起,我想這叁天時間,我跟你們每一位都結下了這麼一個緣,尤其是透過了回答,由于透過了回答各位的一些問題,很多的這些問題,但是我沒辦法每一個問題都回答,所以,在這裏要說聲:「抱歉!」

  法王說他看過了所有的問題,他都念過了!看過了!但是沒辦法一一回答,很抱歉!所以非常謝謝大家的這些問題!

  我很希望能夠再一次、一次的見到各位,或許在下一次的祈願法會上吧!謝謝大家!

  接下來我們先回向,然後要給各位石頭。所以就像我之前常常有的一種願望,跟一種景象,也就是我們在祈願的時候,我在祈願的時候,我不只是念誦出這個文字而已。當在祈願法會發願的時候、祈願的時候,似乎可以看到一種景象,也就是由于我們內心的慈悲而展現出來,而放射出來的這種祈願的文字,它就好象口中放射出來,如同空氣一般的,像是金色的文字,遍滿著一切,充滿一切的世間。」同樣這樣的一種祈願,它是集合了每一個衆生的善心,每一個善心的每一個部分,大家一起彙聚在一起,透過這個金色的慈悲的文字、祈願的文字,遍滿一切的時候,將大家的善心都集合在一起,而且這股慈悲的力量、祈願的力量,它是會長久的駐留在這個世間,大家每一個人的聚合,就好象母子的聚合是一樣的,充滿了慈悲、溫暖,相聚在一起。

  就好象是這樣的一個祈願,現在我們在祈願法會當中,加持了這樣子的一個石頭,所以我現在要把這樣的一個石頭給予各位,希望大家帶到各個地方去,也將這樣子的一種慈悲,這樣子的一種祈願,帶到各位住的地方,雖然可能我們住的地方距離很遠,但是我希望各位的,就好象,這個石頭帶回去就好象「黑暗中的火炬」是一樣的,我在遠方也能夠看到各位亮的這個火炬的,所以這是我的祈願!

  

  

《生活中的佛法 第六堂課 菩薩戒與四不共加行 口訣教授》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