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具備了慈悲心的修持,所以當你一談到觀音菩薩,你會覺得到底祂是誰?或者說要怎樣跟觀音菩薩建立起關系?你有很多的疑惑産生。譬如說:祂是四只手的一個人,甚至我要怎麼跟祂握手都有困難。由于這樣一個原因,我們並沒有抓到真正修行目的的根本是什麼,所以當一提到「你需要修觀音菩薩。」你並不清楚到底怎麼依止祂,如果是個活生生的人,你還可以很容易去親近祂、問祂,但是所謂一個本尊,你只會覺得祂是虛空當中突然冒出來的一個本尊,因爲自己對于慈心、悲心、或者空性的修持不具備,所以你會覺得本尊觀修只是宗教的一種信仰而已。
生活是不離佛法的
所謂的修行或者修持佛法,是每個人在自己生活當中,,它需要跟你的生活一起的、並行的,就好象你的生活要有清楚的目標,同樣的佛法也是一樣。有許多修行者進入佛門之後,開始修持佛法,會覺得好象要把佛法帶入到生活,切入到佛法當中。我覺得最重要應該是我們對佛法的一些體會。因爲初學者,並沒有對佛法很深的體會和了解,只是很粗淺的了解。由于這個原因,我們說要把佛法帶入生活當中,似乎會很困難。修學佛法的原因,是因爲我們生活當中會遇到很多困難、煩惱,或者會覺得一種空蕩蕩、一種空洞,我們會覺得有一種空虛感,這時候我們會想要填補一些心靈的東西,就是這樣一個感覺。所以我們應該利用這種空虛或者遇到挫折的情況,遇到這些情況我們想:「佛法對我這樣的情況有什麼樣的幫助,我們應該怎麼做?怎麼透過佛法來做?怎麼來填補我們人生當中的空虛?或者如何幫助我克服各種的困難和挫折?」可能要從這種角度來想。
我們常說,佛法要跟生活一起,我覺得這兩者有些不同,因爲有些人總是很想要試著把佛法帶入生活,但是有時候會變得整個生活都變了!譬如有的人還沒修行佛法的時候,家庭氣氛還蠻融洽,但是成爲佛教徒之後,興許太投入佛教,整個人全變了!本來家庭很和諧,尤其密乘總喜歡要鈴杵,反而造成家人的一些困惑,會覺得這個人怎麼修學佛法後,變成另外一個人,變得怪怪的..等等。因爲剛開始沒有對佛法具備正知、正見,所以刻意想要把他認識的佛法硬生生帶入到生活當中,這反而打擾了家人,打擾到了他的生活。對一個初學者來說,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在生活當中,遇到的一些困難,然後經由這些時刻和機會來思維佛法,那麼在這時候你會想到:「我困難的時候,佛法對我會起什麼作用?」你會了解:慢慢的你會知道生活離不開佛法,不論任何一部份,由于你先從這些細節,每一次的機會將它跟佛法相融,用佛法來解決這些問題,慢慢地你會知道整個生活它都是佛法了,佛法跟生活會産生一種平衡。如果不懂這一點,反倒會造成生活中的不平靜。
上師、善知識的重要
我們所謂的修持佛法,所謂的「法」到底是什麼?所謂的「法」就是調整自己的心,也就是讓我們的心更好、心變善。那麼所謂的調整我們的心,這個方法是什麼?我們要知道什麼方法可以調整我們的心?什麼口訣?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真正的、實在的一個口訣;如果是一個假的口訣,這是不行的!我們需要有具備傳承的、具德的、正確無誤的一種修心口訣,所以我們要親近一位上師。但是要找到一位具德的上師也並不容易,雖然自己想要找,或者自己覺得他是具德的,但他也不一定真正是具德的,所以的確許多朋友、弟子都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所以真正調整我們的心的這種方法,這就是「法」,那麼這種「法」或者教導我們這些教法、口訣的上師,也變得非常的重要!那我們可能接著會問說:「那這個口訣在哪裏呢?」,這種口訣我們說是要依止「上師」、「善知識」,這兩者要分開,譬如說:你想要依靠的一個對象,那麼這時候叫作「善知識」,或者稱爲叫「老師」。還有一種是你並沒有特別要依靠、皈依他,你就只是聽聞他的說法、聽他來講法,那麼所以可以分爲這兩種:一種是你心裏要依靠的這種「上師」的話,那就是你真正要透過他的教導,各種的方式告訴你,如何降伏煩惱的方式,這種「上師」就會需要是一個「實修的上師」;但是第二種「老師」就是指一般教導佛法知識的「老師」,就算他自己沒有實修,但是也沒有關系!重點是他具備佛法的知識,這樣也是可以的!我們常常說這樣的「老師」也是很重要的,因爲透過他,你對佛法會有更多的了解,more understand的話, 那這樣也會很好的!所以我們說「老師」、「上師」可以分爲有這兩種,或者說「善知識」有這兩種。
實相的老師──一切所見所聞、順逆無常,都是上師
一般我們說,所謂的「老師」是指真正是一個人的「老師」,但有的時候有的「老師」它會以不同的形象出現,它不僅是所謂人類的「老師」,身爲人類的「老師」,而是我們說外在各種的相,它也都是「上師」。譬如說:我們在修心的教法當中提到,逆緣、各種惡緣,就是我們的「上師」、就是「善知識」、就是「老師」,這些逆緣、挫折,其實它都是我們的「老師」,都可以教導我們。或者說「四季」春、夏、秋、冬,的變換,「冬天」我們會直接反應,要穿厚的衣服,但是我們不應該只是這麼膚淺的理解它,而是要更深刻的了解到,事實上,這個春、夏、秋、冬,它並不是分開的四個季節,事實上我們常常提到無常的道理,所謂的無常,它是一種延續性的一種轉變。譬如說:「冬天」它是因爲春天、夏天這樣一個,花朵的盛開,這種情況慢慢的消失,然後冬天才會展現出來。所以當我們談到「四季」,或者「冬天」出現的時候,你更深刻去思維「四季變換它就是無常的一個『老師』,它在教導我們無常的道理的。」那麼這就是一個無常的口訣,這可是一個活生生、熱騰騰的一個口訣,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所以這樣一種活生生、熱騰騰的佛法的口訣在哪裏呢?就在各位的生活當中、各種的經驗當中,這是我們要認得的,這真是我們要知道的,所以佛法不是只有耳朵聽到的那些才是。這我以前也常常說過,就像我自己,我會有機會聽聞、接觸到很多的上師,聽聞到他們的教法,我有更多的機會,很多人會說「你有這樣的機會!」,但事實上,佛法不是只有耳朵聽到的這些教法而已,而是你真正聽到的這些教法,它的意義跟它的東西是什麼?你因爲聽到這些教法,而你會生起一種聽聞的智慧,而你要真正去思維跟體會到它。所以,所謂的佛法並不只是你耳朵聽到的,眼睛看到的、經曆到的這些,都是佛法。
【回向】
梵文佛偈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一堂課 爲了利他,我願改變自己!》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