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具备了慈悲心的修持,所以当你一谈到观音菩萨,你会觉得到底祂是谁?或者说要怎样跟观音菩萨建立起关系?你有很多的疑惑产生。譬如说:祂是四只手的一个人,甚至我要怎么跟祂握手都有困难。由于这样一个原因,我们并没有抓到真正修行目的的根本是什么,所以当一提到「你需要修观音菩萨。」你并不清楚到底怎么依止祂,如果是个活生生的人,你还可以很容易去亲近祂、问祂,但是所谓一个本尊,你只会觉得祂是虚空当中突然冒出来的一个本尊,因为自己对于慈心、悲心、或者空性的修持不具备,所以你会觉得本尊观修只是宗教的一种信仰而已。
生活是不离佛法的
所谓的修行或者修持佛法,是每个人在自己生活当中,,它需要跟你的生活一起的、并行的,就好象你的生活要有清楚的目标,同样的佛法也是一样。有许多修行者进入佛门之后,开始修持佛法,会觉得好象要把佛法带入到生活,切入到佛法当中。我觉得最重要应该是我们对佛法的一些体会。因为初学者,并没有对佛法很深的体会和了解,只是很粗浅的了解。由于这个原因,我们说要把佛法带入生活当中,似乎会很困难。修学佛法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生活当中会遇到很多困难、烦恼,或者会觉得一种空荡荡、一种空洞,我们会觉得有一种空虚感,这时候我们会想要填补一些心灵的东西,就是这样一个感觉。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这种空虚或者遇到挫折的情况,遇到这些情况我们想:「佛法对我这样的情况有什么样的帮助,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透过佛法来做?怎么来填补我们人生当中的空虚?或者如何帮助我克服各种的困难和挫折?」可能要从这种角度来想。
我们常说,佛法要跟生活一起,我觉得这两者有些不同,因为有些人总是很想要试着把佛法带入生活,但是有时候会变得整个生活都变了!譬如有的人还没修行佛法的时候,家庭气氛还蛮融洽,但是成为佛教徒之后,兴许太投入佛教,整个人全变了!本来家庭很和谐,尤其密乘总喜欢要铃杵,反而造成家人的一些困惑,会觉得这个人怎么修学佛法后,变成另外一个人,变得怪怪的..等等。因为刚开始没有对佛法具备正知、正见,所以刻意想要把他认识的佛法硬生生带入到生活当中,这反而打扰了家人,打扰到了他的生活。对一个初学者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生活当中,遇到的一些困难,然后经由这些时刻和机会来思维佛法,那么在这时候你会想到:「我困难的时候,佛法对我会起什么作用?」你会了解:慢慢的你会知道生活离不开佛法,不论任何一部份,由于你先从这些细节,每一次的机会将它跟佛法相融,用佛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慢慢地你会知道整个生活它都是佛法了,佛法跟生活会产生一种平衡。如果不懂这一点,反倒会造成生活中的不平静。
上师、善知识的重要
我们所谓的修持佛法,所谓的「法」到底是什么?所谓的「法」就是调整自己的心,也就是让我们的心更好、心变善。那么所谓的调整我们的心,这个方法是什么?我们要知道什么方法可以调整我们的心?什么口诀?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真正的、实在的一个口诀;如果是一个假的口诀,这是不行的!我们需要有具备传承的、具德的、正确无误的一种修心口诀,所以我们要亲近一位上师。但是要找到一位具德的上师也并不容易,虽然自己想要找,或者自己觉得他是具德的,但他也不一定真正是具德的,所以的确许多朋友、弟子都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所以真正调整我们的心的这种方法,这就是「法」,那么这种「法」或者教导我们这些教法、口诀的上师,也变得非常的重要!那我们可能接着会问说:「那这个口诀在哪里呢?」,这种口诀我们说是要依止「上师」、「善知识」,这两者要分开,譬如说:你想要依靠的一个对象,那么这时候叫作「善知识」,或者称为叫「老师」。还有一种是你并没有特别要依靠、皈依他,你就只是听闻他的说法、听他来讲法,那么所以可以分为这两种:一种是你心里要依靠的这种「上师」的话,那就是你真正要透过他的教导,各种的方式告诉你,如何降伏烦恼的方式,这种「上师」就会需要是一个「实修的上师」;但是第二种「老师」就是指一般教导佛法知识的「老师」,就算他自己没有实修,但是也没有关系!重点是他具备佛法的知识,这样也是可以的!我们常常说这样的「老师」也是很重要的,因为透过他,你对佛法会有更多的了解,more understand的话, 那这样也会很好的!所以我们说「老师」、「上师」可以分为有这两种,或者说「善知识」有这两种。
实相的老师──一切所见所闻、顺逆无常,都是上师
一般我们说,所谓的「老师」是指真正是一个人的「老师」,但有的时候有的「老师」它会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它不仅是所谓人类的「老师」,身为人类的「老师」,而是我们说外在各种的相,它也都是「上师」。譬如说:我们在修心的教法当中提到,逆缘、各种恶缘,就是我们的「上师」、就是「善知识」、就是「老师」,这些逆缘、挫折,其实它都是我们的「老师」,都可以教导我们。或者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换,「冬天」我们会直接反应,要穿厚的衣服,但是我们不应该只是这么肤浅的理解它,而是要更深刻的了解到,事实上,这个春、夏、秋、冬,它并不是分开的四个季节,事实上我们常常提到无常的道理,所谓的无常,它是一种延续性的一种转变。譬如说:「冬天」它是因为春天、夏天这样一个,花朵的盛开,这种情况慢慢的消失,然后冬天才会展现出来。所以当我们谈到「四季」,或者「冬天」出现的时候,你更深刻去思维「四季变换它就是无常的一个『老师』,它在教导我们无常的道理的。」那么这就是一个无常的口诀,这可是一个活生生、热腾腾的一个口诀,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所以这样一种活生生、热腾腾的佛法的口诀在哪里呢?就在各位的生活当中、各种的经验当中,这是我们要认得的,这真是我们要知道的,所以佛法不是只有耳朵听到的那些才是。这我以前也常常说过,就像我自己,我会有机会听闻、接触到很多的上师,听闻到他们的教法,我有更多的机会,很多人会说「你有这样的机会!」,但事实上,佛法不是只有耳朵听到的这些教法而已,而是你真正听到的这些教法,它的意义跟它的东西是什么?你因为听到这些教法,而你会生起一种听闻的智慧,而你要真正去思维跟体会到它。所以,所谓的佛法并不只是你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经历到的这些,都是佛法。
【回向】
梵文佛偈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一堂课 为了利他,我愿改变自己!》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