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活中的佛法 第二堂課 今天,就是「利他」的吉祥日!

  西方弟子課程 【法王分享修行經驗-生活中的佛法】第二堂課

  

  今天,就是「利他」的吉祥日!

  

  要發起一念心:「一天當中,我要盡力的利益他人」,要有這種強烈的力量,將這種力量帶入生活當中,這可以讓你這一天變成吉祥日。

  

  時間:2009年1月12日 下午3:00-5:00

  

  梵文叁皈依

  

  英文念 獻曼達

  

  英文念 請轉*輪

  

  大衆向法王行叁問訊禮

  

  「如何將修持融入到我們生活當中?」當我談到這類問題的時候,有人會覺得說:「這樣聽起來,座上修似乎並不重要?」但這並不是我要強調的。不是說你就不需要去做禅修、做功課,或者是閉關,我並不是說這些不重要。我主要在強調的是,因爲許多人常常跟我反應並問到很多這類問題。就是自己工作當中已經很辛苦了,白天工作下來已經非常疲倦,有時候回到家之後,完全沒有力氣再想要去修持,所以這是爲什麼我強調說:「修持可以是在工作當中。」所以我說:「不要將你的工作跟你的禅修分開。」這主要是針對很多工作繁忙的人來說的。因此並不是說,這種個人的閉關或者禅修它就不重要。這不是我想要強調的一個重點。譬如說:出家衆才是要作這樣的修持一個修持的,在家人就只要在工作當中修就好。這也並不是我想要說的一個重點!今天的下午,我要談一談怎麼樣來作一些正行的禅修,同樣我們如何將正行的禅修或者說座中、座上的禅修,帶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如何做正行的禅修:座上修

  

  所謂佛法的修持,它並不只是在寺院或者在佛堂當中的,它不僅是如此;而是說如果一個人他知道修持的要點,那麼他就算是在公司裏面、辦公室或者是在任何其他的時候,甚至說在監獄當中,他都可以修持的。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他抓到修持的要點的時候,不管是在任何地方、任何情況或者在作任何的事情,甚至他在睡覺的時候,他也可以修行,過去的祖師們是這樣子教導我們的。

  

  所以常說我們的一生,一半的時間都在睡著、一半時間是醒的。所以我們說:「如果一個人,如果知道如何用這一半睡的時間,都變作修行的話,那會多好!」所以在這裏談到說「正行的修持」,還是很重要的,或者稱爲叫作一種「座中的修持」很重要的!

  

  將一天變成吉祥日的修行

  

  我們該如何來修呢?舉例來說,各位每天一早起床的時候,如果家裏有佛堂,你可以到佛堂裏,或者沒有佛堂的話,有一個佛龛或者是佛像,那你坐在這個佛像之前,然後心放輕松,我們可以想著,上師、叁寶的恩德或者自己有一些什麼樣的課誦的功德,當功課作完之後,很重要的一點是什麼呢?就是要將你的心首先投射,或者說先帶入到,要發起一念心,這一念心是什麼呢?就是你發願說:「接下來的一天當中,我要盡力的利益他人,你要有一種強烈的、像是一種投射出去的一種心願。」,那麼,同樣如果沒有機會利益到很多人,至少你要想說「今天我不要傷害到別人」,所以由于你有這樣的願力,依靠這種力量,將這種力量帶入你的生活當中的話,這可以讓你的一天變成像是一種吉祥日。

  

  工作中的修行

  

  我們開始一天的工作了,在到了辦公室之後,首先在工作開始前,你可能坐下來,這個時候要先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爲什麼要這麼做?因爲很多人有的時候一到辦公室,會非常的紛亂的這種心、很散亂的心,所以剛開始工作前,先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你坐下來之後,可能作五分鍾的禅修,但可能五分鍾也太長了,可能老板會跑來罵人說「你怎麼不工作,在那兒禅修呢?」,所以可能我建議是一、兩分鍾就好,你坐下來,你靜下來的時候,你想:「我希望自己的工作是真正能夠利益他人。」重點是你要有一種奉獻心,或者佛學術語叫作一種布施的心,你要有一種奉獻的心,你要想說:「社會上有各種各行各業的工作,我希望我現在做的這個工作,它能夠對社會産生意義、産生利益!」你要有這樣的一個發心,所以當有這樣的一個動機之後,你要告訴自己:「我要好好盡到這個責任,爲社會、爲大衆作奉獻,然後把這個工作做好。」如果這麼做的話,那麼你的工作就有點像是一種奉獻、是一種布施,這個工作就可以變成是一種布施的一種修持了!

  

  照顧孩子的修行方式

  

  在工作完結束回到家之後,譬如說:家裏有孩子的人,那你就要照顧這個孩子,你也可以讓照顧孩子也變成是一種修持,你可以想:「我要照顧跟培養出、養育出一個真正對世界有貢獻的一個人。」帶著這樣的一個心,同時要想:「我不是要培養一個會傷害這個世界的人。」,帶著這樣一念心,來照顧孩子的時候,這也變成是一種修持。重點是不論在照顧孩子之前、或者說你一天工作之前,你都先讓自己靜下來的這個時間很重要,或者稱爲叫作一種「正行的修持」,先讓自己靜下來,你先想清楚,再這麼去做,要不然我們很多時候會變得很輕率、很隨便的就開始做一件事情。,譬如說:照顧孩子之前,先想說「這孩子,我希望他能夠真正成爲一個利益世界的一個人!」,帶著這樣的心,然後「我要照顧跟關心這個孩子!」然後你再開始真正這樣去做,就是把你在做的事情、都是你要去重視這件事,然後去做的話,那麼這一切都可以變作是一種修持。

  

  夫妻間的修行

  

  在夫妻之間,互相的一種關愛的這樣一種生活,它也可以變成是一種修持。夫妻之間的互相的關愛,可以說它就是互相對于生命的一種珍重、一種珍惜,同樣也是對生命的一種關愛,由于有這種關愛,那麼慢慢、慢慢,再將它擴及到周圍。就像之前有提到一個故事,就是有一對夫妻,他們非常的恩愛,非常的尊重對方,因爲非常關愛,這個丈夫,他到了外面,他澆水的時候呢,他也都因爲太太很關心他、很愛他,他都是笑著的、充滿關愛的在澆花、澆水是一樣的,來照顧那些植物是一樣的,所以把這種關愛慢慢、慢慢把它擴大到更多的人。

  

  禅修之前,先放松心情

  

  我們一定需要的是什麼呢?就是要讓我們的心,有機會讓它休息跟讓它平靜下來,這是很重要。這是爲什麼我們說,我們會特別安排一些時間我們去禅修,或者去念誦一些儀軌,或者是念誦課誦,這一切都是爲了讓我們的心能夠平靜下來。在我們禅修或者是課誦之前,心的平靜很重要的。因爲我們常有很多的逆緣,所謂的禅修的逆緣,就是指說我們的散亂、還有心總是很紛亂,或者說很昏沈,或者很迷迷糊糊這就好象重感冒是一樣的。所以如果太多這些逆緣、這些不好的情況的話,我們是不可能修持的,因此在我們修持之前,先讓我們的心放輕松平靜下來,這是很重要的。

  

  

  讓心放松安住,至少十分鍾

  

  有時候我們工作上有很多壓力,有時候我們會想說「我要做這個,要想做那個。」有時候你會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我們總覺得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因此爲了要從這些壓力當中釋放出來,所以我們想要去做一些修持,但我們發覺有太多事情要做,所以我們會想到佛學中心,但是到佛學中心,又有太多事要做,譬如說:你不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上師會告訴你說:「你違背了叁昧耶戒了。」所以那個也變成是一種壓力。我們需要做的是什麼呢?我們要做的修持是什麼?也就是要找到內心的一種平靜,並不是外在的,要找到一種內在的平靜,你可以透過修持,找到你內心的一種平靜。所以有時候我們的心,它就好象是一種很溫暖、很快樂的家,由于這個原因,我們要每天當中要花一點時間,讓我們的心能夠平靜下來。或許這會是個好點子,每天至少要讓自己的心,有十至二十,至少十分鍾,每叁小時讓自己靜下來十分鍾,我們要給予自己這樣一個時間的。就好象我們的心,它會向外去投射,它會散亂,但是要記得,心總是要回來的。所以我們不能夠只是這樣子放縱讓心向外,同時也要關心到、要知道說,要准備一個家讓我們的心回來,讓心能夠回來之後,能夠安住的這樣一個溫暖的地方、一個家。

  

  要讓心得到一種平靜,最好的一個方法,就像之前所說的,各位每天需要給自己幾分鍾到十分鍾的時間,然後專一不散亂的在一個所緣境上,或者一個對象之上。如果沒有這樣的時間,至少要做到讓我們的心放輕松,可以說它就是一種不希求未來,同時也不想著過去,安住在當下的一個放輕松。爲什麼會有人沒有辦法在所緣境上做專一的禅修,因爲可能他一天太累了。他沒有力氣再專一去修,所以這個時候你至少要、你可以做到的是什麼呢?就是讓你的心放輕松,那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什麼叫做讓心安住、放輕松。

  

  知足的人,容易放松

  

  過去有一個國王跟大臣的故事,這個國王他有很多的東西,有一天他蓋了一個新的王宮,他想要把所有的東西趕快搬到新的宮殿,但是他自己又般不動,而他又不相信別人,所以他就只好找了一個聰明的大臣說:「如果你能夠在一晝夜的時間,將所有我的東西搬過去,我會給你房子也好、莊園也好,我會給你一切這些東西。」這個大臣他就非常盡力地、沒日沒夜的,他就這樣子去做,而且他做到了。國王非常高興,也依諾給予了他非常多的東西。隔天,這個大臣拿到這一切的禮物,他已經累得半死、累壞了,但同時他也完成了這些所有事情,他一到了這個房子裏面,他馬上累得躺下來,完全地放輕松了。這個就是我們需要的,就算你沒有辦法坐在那兒專一的去禅修,但至少第一步,你要像這個大臣一般的,先讓自己放松下來。爲什麼我會說這樣的一個故事,因爲我們的問題就是心總是不滿足,由于心總是不滿足的時候,你會總是會覺得累、很難會去想做什麼,所以在這裏至少第一步,讓自己的心滿足了,那這樣子是很好的。

  

  我們說心是很不容易滿足,但…

《生活中的佛法 第二堂課 今天,就是「利他」的吉祥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