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淨土修持簡軌》
開示:創古仁波切
翻譯:堪布丹傑
日期:2005.11.05 ~ 07
整理:善戒法師
《極樂淨土修持簡軌》是金剛乘的一種修持方法,這個法本也是密乘當中觀想淨土的方法,它被稱爲「口訣」。其傳承是由過去一位大師,被稱爲天法明究多傑仁波切,他所傳承下來的這個法是非常特別的。他以前就是親眼見到阿彌陀佛。他在一天的早上修持阿彌陀佛法門的時候,就見到一尊阿彌陀佛;到下午的時候更殊勝的是,他見到整個極樂淨土,還有阿彌陀佛所有的本尊,以及佛菩薩們他都全見到了。而且在那個時候,阿彌陀佛親口就跟明究多傑仁波切說出了以下我們現在要學習的這個法本。所以,這個法本可以說是由阿彌陀佛直接傳下來的口訣和修持的方法,是非常殊勝的。
法本中首先提要皈依和發心。這是在所有佛法的修持裏,尤其是在密乘藏傳佛教的修持當中,任何法門修持的最開始都有「皈依」和「發心」。皈依的意思是什麼呢?也就是透過皈依,可以幫助我們不要走入一條錯的道路,而是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這就是皈依。發心的意思是幫助我們不要走進低下的,比如小乘的道路,而是要發起大乘的心、菩薩的心,所以這是皈依跟發心。首先談到皈依,「禮敬叁寶叁根本,皈命一切皈依處。」那就是皈依的部份,這裏提到我們要禮敬的、皈依的對象有六個部份。第一是叁寶,也就是「佛、法、僧」叁寶,這是前面的叁個部份。再下來後面的叁個部份,其內涵在密教裏是特殊的,它們被稱爲叁根本。第一是「上師」,代表加持的根本是上師,第二是成就的根本即「本尊」,第叁是「護法」,是代表事業的根本。所以這是叁根本,是我們要皈依的對象。佛寶指的是指引的人,法寶指的是我們修行的道路,僧寶指的是我們修持的伴侶。而叁根本是剛剛談到的,加持根本即上師、成就根本即本尊,還有事業根本即護法(有保護、消除我們的障礙的意思),叁寶和叁根本總共是六個皈依處。
「爲令衆生悉成佛,生起殊勝菩提心」,就是我們要發起菩提心,這是發心的部份。就例如像現在我們在修持阿彌陀的法門,或者念誦阿彌陀佛這個法本儀軌,在做這些修持的時候,我們的願心不是要傷害別人;我們也不能夠只是爲了自己得到快樂或幫助而已。這時我們要發一個是爲了要幫助一切衆生都能得到究竟的快樂,也就是成就圓滿的佛果這樣的心。因此說「爲令衆生悉成佛,生起殊勝菩提心」。當我們帶著這樣的心,也具備這樣清淨的動機~菩提心來修持的話,這是最殊勝的。
接下來,開始時是要做觀想,我們要做觀想的部份。首先談到觀想自己,在此我們修持的各位自己不再是肉身,這裏的觀想,是要觀想自己就是觀音菩薩。這代表著將來能夠投生極樂淨土的一個很好的緣起,所以要做這樣的觀想。「水中所生蓮花上,于內自化白觀音」,是說在水中有一朵蓮花,這句是什麼意思?平常我們在人世間是從母胎而出生。但是在淨土,我們不是從母親肚子裏生出來的,而是從蓮花當中化生的。所以此處我們也觀想自己從蓮花當中慢慢的生起,好象生出來一樣似的。自己現在就是一尊白色的觀音菩薩一樣,而白色的觀音是指非常清淨,沒有汙染的意思。
觀想自己是白色的觀音菩薩之後,接下來我們要觀想在我們的前方當中,有阿彌陀佛,還有佛菩薩,大部份跟《祈願文》所講的觀想是一樣的。「前方蓮華月墊上,無量光佛身紅色」,阿彌陀佛就坐在這蓮花上。「一面二臂等持印」即其所持的是等持手印,而且托著缽、身穿叁法衣,以及金剛跏趺坐,是雙盤的金剛跏趺坐。接著我們要觀想在前方阿彌陀佛的左、右邊,還有其周圍的佛菩薩。首先要談到的是站在阿彌陀佛右邊的是觀音菩薩,所以說「右爲白色觀自在,一面四臂前合掌,右持晶珠左持蓮,立于蓮華月輪上」。這裏觀音有一個臉、四個手臂,這是在藏傳佛教裏一個特別的象征,四個手是代表說有更多的手可以幫助利益更多的衆生,所以說是有四個手臂。那麼這裏提到四個手臂當中,前面合掌「一面四臂前合掌」,是指首先二只手是合掌在心間,另外的二個手臂,右手拿著的是水晶念珠,左手是拿著蓮花的,這是形容觀音萻薩是站立在蓮花月輪之上。
在阿彌陀佛的左手邊是誰呢?是大勢至菩薩。「左爲大力金剛手」金剛手菩薩就是大勢至菩薩。「一面二臂身藍色」大勢至菩薩有一張臉,二個手臂,身體是藍色的。大勢至菩薩的右手是施依印,就是幫助衆生讓他們不要害怕、不要恐懼的手印。「右手持杵左持鈴」,這是指二雙手的右邊和左邊都拿著一朵蓮花,右手的蓮花上是一個金剛杵,左手的蓮花上是一個金剛鈴,然後立于蓮花月輪上,還有月輪上的。
以上是談到說最主要有叁尊,中間阿彌陀佛、右邊觀音菩薩,左邊大勢至菩薩,這些都觀想了。「無量諸佛與菩薩,聲聞羅漢衆圍繞」。在這個周圍還有非常多的佛菩薩,非常多的僧衆、聲聞和羅漢。很多的僧衆,經文中有談到,黃燦燦的,一片像是金黃色的那麼莊嚴地在周圍。觀想以後,「叁位主尊之叁處,叁種子字放光明,自極樂境作迎請」,這時候我們要觀想最主要的叁位主尊,第一個是中間的阿彌陀佛,第二個是右邊的觀世音菩薩,第叁個是左邊的大勢至菩薩,稱爲叁位叁尊。從祂們的身口意叁處,就是額頭、喉間,還有心間叁個部分,就叫叁個主尊的叁處(叁個部位)。「叁種字放光明」在這叁尊佛菩薩的身口意叁個部位,分別有叁個字。也就是在額頭有一個白色的「嗡」字,在喉間是紅色的「阿」字,在心間是一個藍色的「吽」字,有這叁個種子字。這「嗡」字代表的意思是這叁尊佛菩薩的所有身的能力都包含在這個「嗡」字。「阿」字是包含了所有祂們語的力量,再來藍色「吽」字在心間是代表所有智慧的總集。所以有這「嗡」、「阿」、「吽」分別在叁個主尊的叁個部位之後。接下來要觀想放射光明。這是從叁個主尊即佛菩薩的叁個部位,放射出「白色」、「紅色」、「藍色」的光,然後這些光放射出去到很遠很遠的極樂淨土去。光放射到那裏之後做什麼呢?「自極樂境作迎請」,這時候要迎請無量的阿彌陀佛,還有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所有的佛菩薩,隨著這些光芒迎請祂們回來。
到此爲止,我們都很清楚的觀想阿彌陀佛、右邊觀音菩薩、左邊大勢至菩薩,還有無量無邊的佛菩薩也都迎請放光,真正的現在就在我的前方了。
「嗡阿彌喋哇舍」,這個咒語可以說是阿彌陀佛的精髓了。這個咒語,即是阿彌陀佛的咒語。接下來「邊雜薩瑪呀雜」。「邊雜」是指金剛,非常堅固的如金剛的意思。「薩瑪呀」是指叁昧耶戒,也是發誓、發願的誓言、誓句。是什麼意思?是說由于過去的佛菩薩,尤其像阿彌陀佛這些佛菩薩們,都發了很強的誓言要幫助無量的衆生,讓衆生都遠離無量的苦,能夠得究竟的快樂。我們佛弟子由于透過了這樣的一個加持(佛菩薩們過去所發的這個誓言),所以我們來修持、念誦,向祂們祈請的話,是能夠得到加持的;而且佛菩薩所發的這種像金剛、永遠不會退轉這麼堅固的誓言。祂們永遠都在看著我們、在照顧著我們,但是如果我們不發願不祈請的話,也是得不到的。所以這句「邊雜薩瑪呀雜」指的是這些佛菩薩所發的誓言,是很堅固的存在的。
「雜吽榜霍」。之前我們首先觀想在前方有叁個主尊阿彌陀佛等,還有所有的佛菩薩在我們的前方;之後第二段我們說迎請所有佛菩薩過來,隨著光融入到我們前方。「雜吽榜霍」這四個字的意思也就是我們從淨土迎請來的佛菩薩,真正融入到我們前方觀想的佛菩薩當中,祂們不光是融入的,而且是無二無別的都融入進去了,這就是此句咒語的意思。再來,「迪叉廉」是什麼意思呢?是指觀想融入之後,這個融入是非常穩固、不會再改變的。然後「阿地在霍」這是指我們自己了,「阿地布霍」的意思是說我們來向前方這個真正佛菩薩已經結合的叁主尊,還有所有的佛菩薩,我們向祂來禮拜。這裏所謂的阿地布霍的禮敬、禮拜,不是我們身體真的要拜下去,不是的,而是我們現在自己的身體是觀音菩薩,並且是帶著恭敬心、虔誠心來做禮拜,所以「阿地布霍」是向佛菩薩來做禮拜的意思。
「嗡吽張舍阿」,這裏是五方佛的意思。是指說我們要觀想五方佛,祂們來到我們前方之後,爲所有前方的阿彌陀佛、所有的佛菩薩,還有我們自己(觀想所成的觀音菩薩),來給予加持和灌頂。那五個字,分別代表五方佛,「嗡」字是指大日如來,第二個「吽」字是不動佛,第叁個「張」字是指寶生佛,第四個「舍」字是阿彌陀佛,最後一個「阿」字是指不空成就佛。這五個種子字代表五方佛,我們念的時候,觀想五方佛就來到我們的前方,爲前方所有的佛菩薩,以及我們給予灌頂,因此我們都得到了這個灌頂。「阿比肯雜芒」是指說我們就圓滿得到灌頂跟加持了。到這裏的這些部份,都是說明于投生淨土四個原因當中的第一個清楚觀想淨土的樣子,叫做「明觀淨土」。這是以密乘的修持方法來告訴我們如何觀想佛菩薩、如何觀想淨土,這都是非常重要的。
當我們開始每天去想淨土、想淨土的佛菩薩相貌的時候,我們心中就可以種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這個印象是當我們真正往生後要投生時,是非常有幫助的。要不然我們現在沒有印象,當到了投生的時候,是沒有辦法想得起來的。所以現在就要開始練習,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這個法門它是非常殊勝,也具備非常大的利益。爲什麼呢?因爲現在我們還活著的時候,自己的身體跟我們的心好象合在一起是一樣的,所以當我們的身體跑到那裏,心好象也跟著依附著這個身體,依靠著它。但當我們有一天往生了,要面對死亡的時候,我們的身體跟我們的心是會分開的。…
《極樂淨土修持簡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