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祈願文

  《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祈願文》

  

  開示:創古仁波切

  翻譯:堪布丹傑

  日期:2005.11.05 ~ 07

  整理:善戒法師

  

  阿彌陀佛的修持法門,基本上我們說無量光佛、或是阿彌陀佛、或者是長壽佛,祂們都是沒有分別的,是一樣的。在此生當中修持阿彌陀佛的法門,在今生當中,我們就可以得到長壽,而且能夠消除病痛、增長功德,是非常殊勝、非常好的一個法門。不只是幫助我們在今生,並且在來世也能夠不墮入惡道,投生到極樂世界。所以當我們現在能夠多向無量光佛、阿彌陀佛來祈請,並且能夠觀想極樂淨土的樣子,這是非常好的一個修持法門。

  

  在講解這本《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祈請文》之前,在開始有一行小字,它並沒有被翻譯出來。這個願文的作者是噶瑪洽美,我們稱洽美仁波切。最開始的一行小字,洽美仁波他提到說:「這個願文是非常殊勝、非常好的,在座各位弟子如果能夠修持這個法門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當我們向阿彌陀佛來祈請的話,真的能得到很大的利益。」並且他也寫到說:「雖然他的手現正在痛楚,但是他還是寫下這個願文。」這裏指出當時這位作者在寫下這個願文時,他的手是在生病痛著的時候,但他還是忍著他的手的病痛寫下這個願文,他希望這些願文能夠利益很多的人。偈文是:「此爲洽美誓言藏,手雖痛卻勤書寫,思及饒益多衆生。」

  

  接下來「若有欲抄者應借,無有勝此之功德」。在過去的那個時代裏,如果想要讀經書的話,是需要借來抄寫的。如果有人想要借的話,可以將它拿去抄寫。原因是什麼呢?「無有勝此之功德」,因爲這部經實在是太殊勝了。爲什麼呢?如果我們來修持、來念誦的話,對于我們今生、我們的來世,都真正是符合佛法、符合正法的。同時接著又說到:「無有更深之教言」,這意思是: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教言、更殊勝的教法了。「亦爲吾法之根本」同時這也是洽美仁波切自己依止修持的一個法門。再來「精進修行勿輕舍」,這個法門的殊勝,不要隨便的將它舍棄,要好好的念誦它、思惟它,時常的想到要多念這本願文。最後「此屬顯宗法教故,未得傳承亦可誦。」這是什麼意思呢?是指佛法裏面有分爲金剛乘(又稱爲秘密乘)、顯乘的,也就是顯宗和密宗這二個部份。這極樂淨土祈願文是不屬于密宗的,是屬于顯宗的法門。所以如果各位能夠得到灌頂、口傳這是非常好的。如果沒有灌頂、口傳,而直接來念誦也是可以的,而且利益也是非常大的。

  

  正文主文開始的地方,最開始是「欸瑪吙」這叁個字,它們是梵文。「欸瑪吙」的意思是:非常特別、非常難得、非常殊勝的意思。爲什麼一開始要有「欸瑪吙」叁個字呢?因爲我們看到在這個人世間、在這個輪回當中,總是有非常多的苦,也非常的無常,我們也總是會感到害怕、恐懼很多的事。我們雖然得到這個難得的人身,但是我們這個身體是不是健康?能夠活多久等等?它都是不一定的,這個死亡的因緣也是不一定的,所以我們總是會感到害怕。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出離這種恐懼和遠離這些害怕呢?在佛法當中,佛陀開示了很多的方法,但是如果我們不真正花時間去學習,是不容易了解的。但是這裏有一個法門是特別容易、也特別簡單的,也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就是這個阿彌陀佛的修持法門。透過阿彌陀佛的加持,就可以往生極樂淨土。這裏提到說,當我們具備四個原因時,就能夠投生淨土,而且能夠離苦得樂。這裏所謂得到的快樂,並不是指普通一下子就沒有的快樂,此處的快樂是最究竟、最恒常、最持久的一種快樂。我們如果想要離開世間的苦,得到真正解脫快樂的話,就可以修持阿彌陀佛的法門,因此這是一個殊勝的法門,所以「欸瑪吙」就是指「太殊勝了」的意思。

  

  一般來說這位阿彌陀佛,尤其是極樂淨土的修持願文,其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仁波切提到,尤其像在座的每一位今天會來到這裏,基本上相信各位都對于輪回、及對于來世都是相信的。各位都相信會有來世的,或者也相信有淨土的,大家都有這種想法的心態時,因此我們現在來學習,或現在就開始准備來世往生的情況,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對于此生來講是一個很好的修法,對于我們來世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修持。但是在人世間每個人的想法、思想也有不同。也有很多人並不相信我們死亡之後還會有另一個來生,也不相信是有輪回的。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應該要做准備,這是很重要的。爲什麼呢?因爲可能會有二種情況是不相信來生的。第一:他們不相信是有輪回的,但是另一方面來講,他們也沒有辦法百分之百的確定說絕對沒有來生,或者說來生是有的。所以這些人也找不到一個正確的原因說絕對沒有來世。但是,如果說當那天來臨的時候,沒有來世那還好,但是如果突然發覺還有來生要出現的話,那就來不及了。所以對于相信來世的在座的每一位,或者是不相信來世的人來說,現在就要開始來准備面對這一切,這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所以在經文當中有提到說:如何投生淨土所要具備的四種原因。同時在另一方面來講,修持投生淨土的法門,它的四個原因非常容易,也非常的簡單,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有人覺得要學習佛法,可能要舍棄今生許多的東西,不再像以往一般過日子了,要完全修持佛法,事實上是不需要的。因爲透過這個極樂淨土的修持,我們在工作中、生活中,也可以祈請阿彌陀佛,一樣可以向祂來發願,也都能幫助我們在今生或在來世,有非常好的這樣的一個修持。

  

  接下來要提到如何能夠投生到極樂淨土去的四個原因。而且也提到我們能以現在這個肉體,這個凡夫的色身就可以投生到淨土的。一般來講淨土有很多,但是投生到其他淨土是不容易的,只有這個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是非常的特別。因爲阿彌陀佛祂有大的慈悲心、跟祂曾經發的願心。阿彌陀佛的願心說:任何一個弟子都可以在學習這個法後,以這個凡夫身就能夠投生,只要具備四種原因就可以投生極樂淨土。這四個原因是什麼呢?第一是:明觀淨土。就是很清楚、很明白的要觀想淨土是什麼樣子,叫做明觀淨土。主要是透過我們平時可以多思惟,一直去想到底淨土它的樣子是什麼?一直去想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有一種習性,有一個印象說極樂淨土長得就是這個樣子,在將來的時候,真的淨土就能夠開顯、開展出來。那麼極樂淨土它在什麼地方?還有它到底是什麼樣子?還有我們要怎麼來觀想它?「自此日落之方向」就是極樂淨土在哪裏?就在西方,在日落的地方。它的距離是多遠呢?「越過無數衆世界」,指說它離我們現在這個宇宙、這個世界,越過一個世界,再過一個世界。它是一個一個超過很多世界之外的。它的方向在「稍許上方」,就是稍微偏上方一點的這個「聖境處」,「即是清淨極樂剎」這裏是談到它是一個清淨的極樂淨土,不像是我們現在的世間當中,有的時候有好的事情,有的時候有不好的事情,好壞摻雜的都有,但是極樂淨土全部都是清淨的,這一段是談到極樂淨土的一些情況。

  

  再接下來「我等肉眼雖未見」,也就是我們是沒有辦法用肉眼、用眼睛去看到,或者是我到那裏去逛逛看看,這是看不到的。「自心卻應明然觀」,這個淨土我們是可以在心中非常清楚的顯現出來,是非常清楚的在心中憶念看到的。例如《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祈願文》裏面有談到的,整個淨土的情況,若我們時常去思惟它的話,在我們心中是可以清清楚楚、明明然然的觀想出來的。「彼剎聖尊彌陀佛」,在極樂淨土中最主要的是哪一尊佛呢?就是阿彌陀佛。那祂是什麼顔色呢?「紅蓮寶色光耀眼」,祂是紅色的,好象紅的寶石一樣,放著光芒非常的莊嚴;阿彌陀佛祂有什麼特殊的樣子呢?「無見頂相足輪等,叁十二相八十好」。就好象我們看到釋迦佛的樣子一樣,是無見頂相的。祂的腳上是有*輪之相,祂具備有叁十二種殊勝之相、八十種好等等。

  

  「一面二臂定持缽,著叁法衣跏趺坐」這是說阿彌陀佛的坐姿是什麼樣子呢?是怎麼樣坐著的呢?長得什麼樣子?一般來講,我們會看到在很多金剛乘、密乘佛教當中,有很多的本尊,或者我們說佛菩薩的樣子是很特別的,比如有叁個臉、有很多只手。但是在這裏的阿彌陀佛祂只有一個頭、一個臉,然後是有二個手臂的。在畫像當中祂的手臂手指是怎麼放著的呢?是手結定印,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的持定印的方式,而且手上捧著一個缽。「著叁法衣跏趺坐」,祂穿著什麼衣服呢?一般來說佛陀的相貌有分爲報身相、化身相二種。我們看到報身相的佛,祂頭上戴著很多的莊嚴,比如說各種珠寶、各種項鏈、各種耳環等等,這是報身佛的樣子。但是現在阿彌陀佛是化身佛的樣子,所以祂是穿著叁法衣的。叁法衣是指:五衣、七衣還有九衣,或者它叫祖衣這叁種法衣。阿彌陀佛是盤腿坐著,結跏趺坐的,金剛跏趺坐代表是很穩定的意思。「千瓣蓮花月墊上」,祂是坐在哪裏呢?是坐在蓮花上面的。蓮花代表是非常清淨,沒有汙染的意思。而且這朵蓮花不是一般的蓮花,它由一千片花瓣組成的一朵很大、很殊勝的蓮花。同時還有一個月墊,這代表什麼呢?月亮代表是慈悲的意思,所以在這個清淨的蓮花上有一個代表慈悲的月亮,這上面端坐著阿彌陀佛。

  

  「身背倚靠菩提樹,慈眼悲愍垂視我」阿彌陀佛背後是有一棵菩提樹,祂是靠著菩提樹的。祂非常慈悲的看著我們,看著每一個衆生。那麼,祂的周圍有什麼人?祂的眷屬有誰?阿彌陀佛的周圍有許多的佛菩薩,最主要有二尊菩薩。一個是「右爲觀世音菩薩」,還有在祂左邊是大勢至菩薩。我們說觀音菩薩所代表的就是慈悲,可以說所有諸佛菩薩所有慈悲的總集就是觀世音菩薩。那麼代表所有力量的總集的就是大勢至菩薩,也叫做金剛手菩薩。金剛手菩薩是比較忿怒的樣子,寂靜的…

《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祈願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