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爲死亡做准備──將「中陰教授」有效實修于此生▪P2

  ..續本文上一頁練習,就可以發現心的本性是無生或無來處的,同時也沒有任何實質的存在。這種發現可以讓你免除中陰身顯相所産生的恐懼。認識了你的心性之後,你就知道中陰身唯一的恐懼是:心在遇到它自己的顯相時所經驗的驚慌、恐懼和苦。(Having recognized the nature of your mind, you recognize that the only thing to fear in the bardo is the panic, the fear, and the suffering that the mind experiences uponencountering its own appearences.)同時你也體會到這種恐懼和痛苦的生起,純粹是因爲你不能控製你的心。如果你了解這一點,如果你決心控製或得到控製你的心,然後透過觀禅的練習,就可以控製你的心,因而免除心在經驗它自己的投影時所産生的任何恐懼。

  

  因爲這樣的緣故,接受大手印和大圓滿禅修法的教授,並練習之,總是值得的。當然,如果你能練習到圓滿的工夫,並獲得確定不疑的體證,是最好的;但即使你並未得到確定不疑的體證,只要與這些教法和禅修有任何程度的聯系,都總是有價值的,因爲心所産生的任何體證總是對你會有幫助。即使只接受一點點大手印或大圓滿的教授,並加以練習,就是好事一樁,因爲體證心的真性,會對你在中陰身階段有所助益。所以,這種體證經驗越多越好。

  

  禅修之後:隨時運用念、覺和不放逸

  

  我們的禅修還有另外二個層面:禅修本身和禅修之後。如同上述,禅修基本上包括叁種技巧:止禅,或稱奢摩他;生起次第,即觀本尊;觀禅,或稱毗婆舍那,金剛乘稱爲圓滿次第。我們已經知道,如果叁種法門配合著禅修,對于死後的中陰身將助益甚大。然而,我們的練習,不僅僅在禅修時進行,更重要的是在禅修之後,因爲我們正式地座上修所花的禅修時間,與下座後禅修的時間遠遠地不成比例。因此,我們不能忽略在一切日常活動中持續練習的必要,即使只是非正式的練習。

  

  即使我們在禅修之後的時間,不是從事正式的禅修練習,我們仍然不可以讓心狂亂。我們的行爲,必須保持某種程度的念、覺和不放逸。譬如,你主要的練習是止禅,那麼在你的一切活動中,不管是行住坐臥、吃飯或說話,都要在你的心中和行爲中,保持某種程度的念、覺和不放逸。如此一來,你在禅修之後的行爲,就不會偏離禅修,反而是在加強禅修。結果,你的禅修將在禅修之後的時間,自然産生念的狀態,並加強那種狀態。所以,基本上,我們要隨時運用念、覺和不放逸。

  

  如果你主要的練習是觀本尊,在禅修之後的時間,你同樣要努力保持某種程度的覺或念。即使你在禅修之後的時間,不能産生本尊的清晰顯相,你也要産生佛慢:實際上你就是佛。這是基于你了解顯相的性質。顯相的真性是清淨的,不管我們認爲顯相多麼不清淨,因爲一切事物的性質是空,不是靜態或死的空,而是同時具足一切的空,與佛性的功徳相同。因爲這是一切萬法的性質,所以一切顯相和一切經驗的本性是清淨的。

  

  只要把本尊觀想應用在禅修之後的時間,就可以獲得這種體認,深信一切顯相都是清淨的,這對中陰身階段幫助很大,因爲它將讓你在中陰身生起不同顯相時,不再那麼混亂或被淹沒。

  

  第叁種禅修法門是觀禅。透過觀禅,你將對你的心性得到某種經驗。這種經驗一開始主要是在正式禅修時生起的。不過,在禅修之後的時間,你不可以放棄這種經驗,而要在各種活動中,努力把這種經驗帶回來,或一再對它觀照。如果你不這麼做,如果你把正式禅修中的經驗,在禅修之後就拋掉,則不管你的禅修經驗有多好,進步將很少,因爲你在禅修之後的活動將幹擾到禅修的修持。

  

  所以,不管你修持的是什麼法門,在禅修之後的時間,一定要培養念、覺和不放逸。只要你的心中不斷熏習這些習氣,當你進入中陰身時,這些同樣的習氣就會生起。當中陰身生起念、覺、不放逸等善習氣時,就可以讓中陰身的顯相不那麼嚇人。因爲中陰身的顯相不再那麼嚇人,你將越能控製發生在你身上的各種遭遇,包括越能控製你的轉世。因此,念和覺是非常重要的。

  

  念和覺不僅很重要,對你的幫助很大,它們也是方便修習的。我們都必須在世界上工作、吃飯、說話等等,也許會把這些活動看成不方便,因爲它們似乎會幹擾我們的禅修。但如果你了解禅修不僅包括正式禅修,還包括禅修之後的練習,那麼你將明白,在你的許多活動中練習正念,絕不會幹擾你的禅修,反而可以加強禅修,並熏習非常強大的正念習氣,這對你在中陰身階段的幫助將很大。

  

  身和語的禅修

  到目前爲止我所談到的禅修法門,基本上都是屬于心。但我們不只是練習心的禅修而已,我們也要注意身和語,並練習身和語的禅修。雖然我們是在進行心的禅修,如果我們不注意身語二業,如果我們不小心做了身和語的惡業,那麼我們的行動將抵消禅修的利益,禅修就不會有進步。因此,我們的念和覺必須跨過心,延伸到身和語。

  

  這對于中陰身特別重要。人死後一進入中陰身,就沒有了肉身,這個時候固然不會有實際的身體語言,但由于肉身長久養成的習氣,中陰身(沒有肉身,只是意識幻想出來的身)就會有顯相和相應的語言能力。更進一步來說,中陰身生起的顯相,基本上是由心中養成的習氣所産生。因此,如果你養成好的身語習氣,則你在中陰身所生起的身語顯相,必然是好的;反之,如果你養成放逸或負面的身語業習氣,那麼你在中陰身階段所生起的顯相,也必然是負面的。

  

  這些重點都在說明如何利用目前的自然中陰,爲死後的各種狀況做准備。我想在此打住,但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歡迎提出。

  

  問與答

  學生:

  

  仁波切,第一個中陰是從受孕時開始的,或從出生時開始的?

  

  仁波切:

  

  一般說來,這個中陰開始于出生時,一直到去世時,尤其在談到利用活的人身來修行時更是如此劃分。

  

  學生:

  

  中陰身的身語顯相,類似他生前的身語顯相嗎?他會維持相同的顯相或特性嗎?

  

  仁波切:

  

  關于這個問題有不同說法,但最普遍的說法是假設中陰身持續七周,前叁周的身,會顯現前世的身;第四周的身,混合著前世的身和來世的身;最後叁周一般是呈現來世的身。

  

  學生:

  

  請仁波切說明如何在禅修之後的時間,以本尊觀想法來培養正念?

  

  仁波切:

  

  本尊觀想法基本上包括叁個要素──清晰的顯相、穩定的信心、清淨的憶念。在禅修之後的時間,很難培養清晰的顯相、清淨的憶念。因此,禅修之後的生起次第修持法,主要是保持穩定的信心,意思是深信你的身語意的真性,就是本尊的身語意。我們發現本尊觀想法的論典都說:「在禅修之後,絕不可以缺少自己就是本尊的信心。」

  

  學生:

  

  作惡夢時,是表示對自己的心缺少控製嗎?

  

  仁波切:

  

  作惡夢,並非表示對自己的心全然無法控製。作惡夢的原因各有不同,有時候是因爲我們對某些事物想得太多,或因爲我們的情緒受到嚴重幹擾,或特別挂礙某些事。但有時候即使那天,你的情緒沒有受到嚴重幹擾或特別挂礙某些事,由于過去某個時候的習氣顯現出來,甚至是很久以前的習氣顯現出來,你都會作惡夢。如果你被惡夢所苦,你可以在睡覺之前禅修,不讓你的心因爲許多妄念、煩惱或焦慮而散亂。(If you are afflicted by nightmares, one thing that will help is to meditate immediately before going to sleep, not allowing your mind to run wild with many thoughts or many kleshas or a great deal of axciety.)如果你以禅修的狀態入睡,惡夢就不太會生起;反之,如果睡覺之前,你的心因爲許多妄念、恐懼和焦慮而狂亂,當然就會作惡夢。

  

  學生:

  

  在中陰教法中,如何定義死?

  

  仁波切:

  

  首先,「中陰」的意思是二件事物的間隔,在某事物結束和另一事物開始之間的時段。因此,我們把生死的過程稱爲四或六個中陰。我們稱生和死之間爲「自然中陰」,此外,還有臨終中陰、法性中陰、投生中陰等。身和心分離是死亡的基本定義,也就是界定死亡的時刻∕事件;從這個定義來看,活的生命是指該生命的身和心結合在一起,因此當其中之一發生什麼事情時,另外一個就會受到影響。譬如,當你活著時,如果你的肉身病了,你的心就會經驗到苦。

  

  死的時候,由于身和心分離,心就會失去意識作用。心一離開無意識狀態而進入意識狀態時,不僅不再停留于先前的肉身,而且不能再進入身內。這種情形不同于此生我們所經驗到的無意識狀態,在這一世中,當我們從無意識複蘇時,我們仍然在我們的身內。但身心分離所造成的無意識狀態(編按:或稱昏厥),意識複蘇時就不再進入身內。這就是死亡的定義。

  

  學生:

  

  在深定之中,靈魂有可能離開肉身嗎?

  

  仁波切:

  

  確實有這種法門。

  

  

  --------------------------------------------------------------------------------

  

  (本文內容,將結集爲《穿越生死》──創古仁波切「中陰救度法」教授一書,11月由香港創古文化出版社,在全球華文地區發行)

  

  

《爲死亡做准備──將「中陰教授」有效實修于此生》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