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佛實修法門教授 8

  藥師佛實修法門教授

  

  開示:創古仁波切

  翻譯:堪布丹傑

  日期:2006年6月1日~5日

  整理:Sigrid

  校對:法聚法師、慶喜法師

  

  修持藥師佛之法門一切惡相皆即隱沒

  

  之前提到了藥師經當中,救脫菩薩與阿難尊者的問答部份,之前談到的有二個問答的部份,接下來是第叁個,第二十頁開始,談到「複次、阿難!若剎帝利、灌頂王等,災難起時,所謂:人衆疾疫難,他國侵逼難,自界叛逆難,星宿變怪難,日月薄蝕難,非時風雨難,過時不雨難」等等,在這裏提到說若剎帝利、灌頂王等,這只是一個代表,特別以國王爲代表,也泛指任何一個人,每一個人周圍發生這些災難的時候,像是人衆疾疫難,或者像是他國侵逼難的戰爭,或者像地震、風災、水災等等,都算是在災難當中的,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這裏提到「彼剎帝利灌頂王等,爾時應于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諸系閉。」,這裏特別談到以國王來講的話,要對一切有情起慈悲心,特別要赦諸系閉,但是以凡人,普通人來講,我們沒有這種權力能夠「赦諸系閉」,但是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培養慈悲心,不傷害他人,同時「依前所說供養之法,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由此善根及彼如來本願力故,令其國界即得安隱,風雨順時,谷稼成熟,一切有情無病歡樂。」,那這是說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生起一念慈悲心,而且透過了供養藥師如來,積聚資糧,或者像我們一起修持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法門等等,能夠幫助我們住的這個地方、這個國家,即得安隱,風雨順時,谷稼成熟,一切有情無病歡樂,同時「于其國中,無有暴惡藥叉等神惱有情者,一切惡相皆即隱沒」,這是說說在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當中,的確有很多人互相以瞋恨心傷害,以非人來講,也都具備這瞋恨的,但是透過了修持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法門,及佛力的加持,一切惡相皆即隱沒,「而剎帝利灌頂王等壽命色力,無病自在,皆得增益」,這就像之前所說,剎帝利灌頂王只是一個代表,以國王來講,透過這種修持,壽命色力,無病自在,皆得增益,那以我們個人來講,如我們帶著一念清淨的動機,來修持藥師佛,向藥師佛祈請,像之前提到的對整個國家來講,能夠幫助安隱,風雨順時,無病無災等等,以自己來講,透過修持藥師佛的法門,就能壽命色力,無病自在,皆得增益的。

  

  接著阿難尊者他就請問這個救脫菩薩,經文是說「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言:「善男子!雲何已盡之命而可增益?」,之前的經文當中提到說,透過修持藥師如來的法門,幫助我們已經死亡的人能夠生還,或者說甚至已經病重的人也能夠恢複健康,受苦的人能夠出離痛苦等,因此阿難尊者他就繼續問了,他說爲什麼命已盡的人還是可以活過來,或者這些逆緣能夠消除呢?所以救脫菩薩就回答他說「大德!汝豈不聞如來說有九橫死耶?」,首先談到死亡的因緣,大致分爲二種,一種叫做「非時之死」,非時之死是指一些暫時因緣和合而成的,所以是能夠改變的,譬如就像後面提到這九種橫死的情況,這是一些暫時的緣,但如果透過修持藥師佛的法門,是可以消除的。那第二類是指沒有辦法消除的,不是暫時的緣造成的死亡,是無法改變的業力,但這裏所談到能夠改變死亡的因緣才叫做九橫死,這是可以消除的,所以「是故勸造續命旛燈,修諸福德,以修福故,盡其壽命不經苦患」,這一段藏文並沒有,接著阿難就問什麼叫九橫呢?救脫菩薩言:「若諸有情,得病雖輕,然無醫藥及看病者,設複遇醫,授以非藥,實不應死而便橫死。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便生恐動,心不自正,蔔問覓禍,殺種種衆生,解奏神明,呼諸魍魉,請乞福佑,欲冀延年,終不能得。愚癡迷惑,信邪倒見,遂令橫死入于地獄,無有出期,是名初橫。」,這是第一個橫死,第一個橫死藏文部份只有提到最開始說「若諸有情,得病雖輕,然無醫藥及看病者,設複遇醫,授以非藥,實不應死而便橫死。」,這是藏文只提到的部份,指說本來這個人命不該絶,只是暫時的一些因緣不具足,譬如說去看醫生,結果吃了錯誤的藥等等,實不應死而便橫死,這是第一種。第二種「橫被王法之所誅戮。叁者、畋獵嬉戲,耽淫嗜酒,放逸無度,橫爲非人奪其精氣。」,這第叁種藏文的意思最主要就是說一個人非常的放逸無度,非常的散亂,常會爲非人攝奪精氣,再來第四個「橫爲火焚」,第五者「橫爲水溺」,第六者「橫爲種種惡獸所啖」,七者「橫墮山崖」,八者「橫爲毒藥、厭禱、咒詛、起屍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饑渴所困,不得飲食而便橫死」,「是爲如來略說橫死,有此九種,其余複有無量諸橫,難可具說!」,最主要談到九橫當中,可以說爲一個重點就是放逸的心,所以在其中提到譬如說一個人放逸無度的時候,這時候他就很容易招引不好的,而因此容易橫死,所以這時如果我們能夠專注向藥師佛來祈請,生起信心的話,那麼我們就能夠遠離這種暫時死亡的因緣,遠離這種非時之死。

  

  十二藥叉神將的誓言

  

  下面是十二藥叉大將在佛前發的誓言,「爾時、衆中有十二藥叉大將,俱在會坐,所謂宮毗羅大將,伐折羅大將,迷企羅大將,安底羅大將,頞你羅大將,珊底羅大將,因達羅大將,波夷羅大將,摩虎羅大將,真達羅大將,招杜羅大將,毗羯魔大將:此十二藥叉大將,一一各有七千藥叉,以爲眷屬。」。

  

  同時舉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不複更有惡趣之怖。」,首先他們感恩佛陀,因爲得聞了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不複更有惡趣的怖畏,不會墮入惡趣,「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爲作義利,饒益安樂。」,這裏是說由于他們聽聞到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他們也都來皈依,並且對佛法僧叁寶生起了信心,生起信心之後,同時發起了菩提心,這裏的菩提心也就是願意利益一切衆生,所以發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爲作益利,饒益安樂,接下來「隨于何等村城國邑,空閑林中,若有流布此經,或複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恭敬供養者」,之前是說他們發了菩提心,要利益一切衆生,之後的這個願可以說是一個分支,特殊的一個願,無論在任何的地方,村城國邑或者空閑林中,若有流布這一部藥師琉璃光如來經典的話,或複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恭敬供養者,那這裏是說那個地方,如果有供養藥師經,或者,有人念誦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或者是供養《藥師經》等,這十二藥叉大將,還有「我等眷屬衛護是人,皆使解脫一切苦難,諸有願求悉令滿足。或有疾厄求度脫者,亦應讀誦此經,以五色縷,結我名字,得如願已,然後解結」,藏文的部份是只到說「皆使解脫一切苦難,諸有願求悉令滿足」,只到這個部份。然後在密乘裏面會常談到說,叁根本當中的護法,所謂的護法也就是代表事業的根本,護法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們談到佛法僧當中的僧寶,僧寶的意思是指說在我們修持道上的一個助緣,幫助的一個人,像一個友伴一樣,他能夠幫助我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消除各種不好的情況,而具備、具足一些好的情況,具足順緣,而護法就是屬于僧寶當中的一個分支,同時我們會問他是屬于人類呢?還是屬于非人類呢?他是屬于非人類的,同時他是屬于非人當中具備力量的,具備慈悲的一種非人,他是護法,他能夠幫助我們消除各種的障礙,所以顯乘的經典當中,也提到如果我們能夠至心念誦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或者供養《藥師經》的話,就像這十二藥叉大將,這十二個護法他們就發了誓言,他們會護持發了心的行者,或者念誦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的行者。

  

  接下來「爾時、世尊贊諸藥叉大將言:「善哉!善哉!大藥叉將!汝等念報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恩德者,常應如是利益安樂一切有情」」,這裏世尊就隨喜贊歎這十二位護法、藥叉大將說善哉!善哉!這實在很好很好,爲什麼很好呢?因爲你們發了願只要有人持誦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或者修持藥師經的行者,你們就發願護持他們一切修行圓滿,同時護持他們遠離一切的障礙,這種發願實在是非常的好。同時佛陀在這裏說「善哉」也有兩層意義的,是什麼原因呢?第一個「汝等念報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恩德」,由于說他們十二藥叉大將是感念恩德的心,而來發的誓言,所以這是非常好的,非常善的,非常好的,第二個原因是「常應如是利益安樂一切有情」,這是指說同時你們發起這樣利益衆生的菩提心,這也是非常好的,所以這一段是世尊他隨喜贊歎十二藥叉大將的發願。

  

  藥師經之經題有叁

  

  再接下來「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等雲何奉持?』佛告阿難:『此法門名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亦名說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咒;亦名拔除一切業障;應如是持!』,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法門可以透過他功德利益的不同,有叁種名稱,一個就叫做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因爲當中最主要闡述了藥師佛的十二大願,同時第二個是叫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咒,第叁個也叫拔除一切業障,因爲行爲功德的不同,所以有這樣不同的名稱的。

  

  時薄伽梵,說是語已,也就是當佛陀世尊說出了這個法門的叁種不同名稱之後,諸菩薩摩诃薩,及大聲聞,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藥叉、揵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

  

  問:請問仁波切若想投生西方淨土,但也修持藥師佛儀軌,會不會無法一門深入,…

《藥師佛實修法門教授 8》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