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佛實修法門教授
開示:創古仁波切
翻譯:堪布丹傑
日期:2006年6月1日~5日
整理:Sigrid
校對:法聚法師、慶喜法師
具備圓滿清淨人身的可貴
現在我們也都非常的難得具備了一個清淨的人身,而不是就只是一個平凡沒有意義的人生,爲什麼說已經得到了一個清淨殊勝的人身呢?因爲我們都已經接觸了佛法,所以可以說是一個具備了佛法的人身了,現在我們身處的這個環境曾經有佛陀出世過,而不僅佛陀出世降生在人間,而且佛陀也開示了佛法,佛法又流傳到現在,而且非常的興盛,所以要有這麼多的順緣、條件和合,這是非常難得的,僅只是以上的條件具足也還是不夠,如果我們沒有生起信心來修持的話,是沒有機會從佛法上得到利益的,但是由于我們過去生積聚的福德資糧,也一定曾經向諸佛祈請過,所以在今生我們接觸到佛法,而且對佛法生起信心,甚至皈依了佛門,又精進的來修持,所以這些因緣的和合代表我們現在都已經具備了一個有佛法的人身,這是很難得的,無論在座的可能有些是投生在富貴人家,或者有的是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或者是男衆、女衆,不管這一切的差別,最主要的是我們已經具備了有佛法的人身,這都是非常難得的,而就在這個很珍貴難得的時間當中,我們說人生當中總會遇到一些逆緣,什麼樣的逆緣呢?也就是像生、老、病、死等等這些痛苦,當中的病苦可以說是很多痛苦的最主要根源。當一個人很健康沒有病是最歡喜是最開心的一件事,所以特別要更加珍惜愛護我們的這個人身,同時保持健康,這是很重要的。而在一切保持健康最好的方法當中,佛陀曾開示到藥師佛的法門,過去藥師佛他發了十二大願,因此後世的弟子如果向藥師佛來祈請,或者念誦他的名號,都能夠得到很大的利益,這可以說是最重要也是最好的使人無病、健康的修持方法。透過了這個修持,幫助我們很健康的人,這個能夠持續的讓身體健康有精神,或者已經生病的病人,透過修持藥師佛的法門,能夠得到痊愈,或者說在治療病的過程,這些治療也會非常的順利等等。總之,這個法門幫助我們今生能得到利益,來生也得到利益,所以說這是一個特殊的修持方法,我們向藥師佛祈請,或念誦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或者來修持藥師法門的儀軌,都會得到非常大的利益,而各位在這幾天當中,都已經依照這樣做了,這真的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
修持供養藥師經的功德利益
昨天的課程當中最主要談到的是,佛陀向文殊菩薩開示《藥師經》,還有持誦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的一些利益,接下來文殊菩薩知道這個殊勝功德之後,他也向佛陀來祈白說:「爾時,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當誓于像法轉時,以種種方便,令諸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覺悟其耳。世尊!若于此經受持讀誦。或複爲他演說開示;若自書、若教人書;恭敬尊重,以種種華香、塗香、末香、燒香、花鬘、璎珞、幡蓋、伎樂,而爲供養」,在這一段主要是提到聽聞到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功德是非常殊勝的,無論是透過這樣的修持能夠讓自己的修法圓滿,同時也能夠利益自他,這是非常殊勝的,這裏也提到說「若自、若教人書」,在藏文裏面這一段是是讀誦,無論是自己讀誦也好,或者是教人讀誦也好,這個功德是非常大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透過這種虔誠信心的讀誦,能夠得到佛菩薩的加持,更能開展我們的信心,不斷願意來修持藥師佛的法門,如果我們並沒有在讀誦《藥師經》,但是已請了一本藥師經之後,我們也可以把他安置在淨處,所以後面提到:「以五色彩,作囊盛之;掃灑淨處,敷設高座,而用安處」,那也就是說可以將《藥師經》安置于家中,所以《藥師經》是不同于其他的書的,爲什麼呢?如果我們帶著一念的信心,跟要利益衆生的動機,將它供在家裏的話,這個功德是不可思議的,藏文裏面,甚至還提到說,若于此經受持讀誦,而能「廣爲流布」,也就是可以宣傳這部經,或者將它贈與更多的人,爲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爲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藥師佛的功德,《藥師經》的功德,如果他拿到這部經,看了之後,就能了解經文的功德,知道了功德利益之後,就會想要開始修持,並且生起信心,所以這對每人今生也好,來世也好都會有很大的利益,接下來藏文又提到能夠自書,或教人書」,書寫他的功德也是非常大的。再來提到說以種種華香、塗香、末香、燒香等等來做供養,一般來說這個佛經只是一個色法、一個物質東西,並沒有心識的,我們將經典供養了佛經並不會開心或歡喜,其實供養並不是爲了要讓供養的對境歡喜的,供養真正的目是爲了幫助我們自己的信心能增長,也長養福德。所以要用各種的華香、塗香來做供養,當各位在做供養的時候,我們更要帶一念信心,現在知道《藥師經》是這麼的殊勝跟重要,同時也知道藥師經的功德跟利益是這麼的圓滿,帶著這樣強烈的信心,來做華香、塗香、末香的供養的話,不僅是能夠利益自己,更能夠利益廣大衆生,讓大家的信心不斷生起,並且得到加持。
就像剛剛談到我們能夠在家裏,是供養《藥師經》,這也是非常殊勝的,因爲《藥師經》,是不同于其他的物質東西的,爲什麼呢?因爲佛經具備了一種力量,具備了一種加持力,但是經典只放在那邊,就有這種加持力嗎?並不是的。對于我們供養的人來講,由于我們帶著一念信心跟帶著自利、利他的心,所以以這種虔誠的心,來修持這儀軌,讀誦《藥師經》,那佛經的加持力量自然就會展現出來,接下來,又提到說,藏文和漢文的順序有些不一樣,所以回到上面說「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聽聞到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是非常殊勝的,「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覺悟其耳。世尊!若于此經受持讀誦」等等,能「掃灑淨處,敷設高座,而用安處。爾時、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余無量百千天衆,皆詣其所,供養守護。世尊!若此經寶流行之處,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及聞名號,當知是處無複橫死」,在這一段提到說,當我們家中供養《藥師經》的時候,那麼「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余無量百千天衆,皆詣其所,供養守護」,原因是《藥師經》可以說是世間的一個的珍寶,是一切利樂的泉源,這些諸天護法都會來護持,同時後面也提到「當知是處無複橫死;亦複不爲諸惡鬼神奪其精氣,設已奪者,還得如故,身心安樂」,那在這一段祈願文的時候,我們會可能會有一個疑問,想到說是馬上我們在家中這樣供養了、放置了之後,或者聽聞藥師如來名號,病痛馬上就沒有了,或者說精氣就能夠恢複了嗎?那的確,如果我們具備信心跟這種加持力圓滿的時候,一定有這樣的情況,但是由于我們過去的惡業太過強烈,所以也沒有辦法馬上得到改變,就算是沒有辦法馬上看到一些改變,像是恢複健康,但是由于我們以虔誠的信心,來供養的時候,透過信心的生起,來讀誦佛經,修持經典,最後這樣的善行,是永遠不會浪費的,我們還是會得到利益的。以上這一段是文殊菩薩在聽了佛陀的開示之後,他也將心得向佛陀做了一個報告。
受持八關齋戒
再接下來這一段,佛陀聽了文殊菩薩的報告之後,「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應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淨座而安處之。散種種花,燒種種香,以種種幢幡莊嚴其處」等等,就像剛剛所談到,我們想要供養個《藥師經》也好,或者要供養藥師如來的時候,我們可以造立佛的形像,敷清淨座而安處之,然後散種種花,燒種種香,以種種幢幡莊嚴其處,這個時候我們要怎麼做呢?我們可以七日七夜的受持八分齋戒,(八關齋戒),食清淨食,什麼叫清淨食呢?就是在用餐的時候,或者吃任何東西的時候,要帶著清淨的念頭,沒有夾雜煩惱的來食用,這些叫做清淨食。同時「澡浴香潔,著清淨衣」那這一些是我們需要在供養的時候,需要具備的一些行爲舉止等,同時從利他上來說「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舍平等之心」,也就是說當我們在供養的時候,心中無垢濁心是指沒有疑惑,沒有對藥師佛的疑惑,沒有對叁寶的疑惑,或者失去信心,心是非常清淨明白的,這種叫無垢濁心,同時無怒害心,沒有要傷害別人的心,同時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舍平等的心,再接下來語上要怎麼做呢?我們可以「鼓樂歌贊」,可以贊頌佛,然後「右繞佛像」等等,以上是指當我們在供養《藥師經》,或者供了藥師佛像之後,我們心中要具備的動機,還有應該做的行爲等等。接下來「複應念彼如來本願功德,讀誦此經,思惟其義,演說開示」,不只是自己讀誦,也可以對別人解說,「隨所樂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以上這部份是透過了向藥師佛祈請,而得到了加持,然後幫助我們各種的惡業不會生起等。那麼次第性的加持就像之前提到,有時候我們透過祈請跟加持,能夠幫助各種的惡業馬上消除,但有時候由于過去的惡業太重了,沒有辦法馬上消除,但是我們不斷供養《藥師經》,供養藥師如來等等,透過虔誠的祈願,慢慢的這個功德還是會實現的,還是會得到成就的。
一切怖畏皆得消除
透過修持藥師佛能夠消除我們惡業的一部份跟消除逆緣的部份,所以這裏說「若複有人,忽得惡夢,見諸惡相;或怪鳥來集;或于住處百怪出現。此人若以衆妙資具,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惡夢、惡相諸不吉祥,皆悉隱沒,不能爲患」,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惡緣,或者逆緣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供養彼世…
《藥師佛實修法門教授 7》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