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瑜伽十八樂(下)▪P4

  ..續本文上一頁候動,是有著架構和規則的。但是密勒日巴跳躍和舞蹈的方式,超越了所有的規則和型態。這是自然的舞蹈,所以非常的奇妙!

  

  當我們做其他種類的舞蹈和運動時,因爲我們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和方法,所以我們經常會想:「我現在做的是不正確的。我不應該這樣做,我應該做得更好。」有時候我們可能會想:「現在我真的做對了。」所以我們一直有著想要改變它,或者另創他法來做的想法——肯定和否定的種種想法。但是當你僅只是自然的律動時,這些想法就不會生起。你可以就只是將所有的想法全然放下、放松。

  

  密勒日巴四處的奔跑、跳躍和舞蹈,結合了甚深的見地和禅修,這就是爲什麼他的運動即是大樂的體悟。

  

  當你動的時候,如果你對實相沒有甚深的見地,而且沒有在實相之中禅修安住的話,那麼大樂就不會生起。這就是爲什麼甚深的見地和禅修是很重要的。

  

  做爲一位擁有道歌寶藏的言語之王,感覺很好。

  

  心中寶藏貯妙歌,獨唱不竭一何樂!

  

  密勒日巴的言語像什麼呢?他是言語之王,意思是說他能夠即興的唱頌了悟歌。當你也能夠這樣做的時候,那麼不需要事先思考或造作,你即興所說自然流露的即是法教。這就好象擁有一個道歌的寶庫,隨時任你運用,而這樣子感覺很好。

  

  歌曲的聲音是聲空不二的,讓心無造作的輕松安住,而所唱的是平等性。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切都是美妙的,而密勒日巴唱了無數像這樣的即興道歌。

  

  話語就像蜜蜂的嗡嗡聲,感覺非常的好。

  

  美音妙句悅意樂,衆人齊唱何能及?

  

  (編注:張澄基教授的譯版與英文版此處差異大)

  

  這裏指的是當大黃蜂圍繞著花朵飛翔時,所發出的美妙聲響。這一句表達密勒日巴道歌的自然之美。他的歌曲非常的自然美妙,甚至連動物都喜歡聽他唱歌。

  

  所發出的聲音即是福德的累積, 感覺更加的好。

  

  (編注:張澄基教授版無此句)

  

  所有密勒日巴唱的了悟道歌都是聲空不二的。當你唱歌時,安住在聲空不二的體悟中、聲空不二的了悟中,那麼你所唱的都是有功德的。唱得愈多,你所累積的福德就愈多。了知這一點使得你的體驗更好。

  

  聲音不從單一的因緣産生,更正確地說,它們需要因緣的聚集。要發出歌曲中的一個聲音,你需要你的聲帶、舌頭、上颚和嘴唇,而所有這些都必須正確的運作才行。要有一個聲音,也需要有一個耳朵來聽見它,一個耳識來感知它,以及一個「我聽見聲音」的想法。因此,聲音是由許多因緣和合才能産生的,因此,它僅只是個緣起而生的顯相罷了,它毫無自性。

  

  大成就者帝洛巴給予一位歌者的禅修指導:

  

  當你沮喪時,看著幹闼婆城;

  當你傾聽時,傾聽蜜蜂的歌;

  當你觀看時,以天生即盲之眼而看;

  所有你聽到的,皆如回音。

  

  「看著幹闼婆城」,意思是說看著顯空不二的顯相。傾聽蜜蜂的歌曲,意思是聽著聲空不二的聲音。蜜蜂的聲音是聲空不二的,而且你也不會對這樣的聲音産生貪著,你要以這樣的方式去聽。「以天生即盲之眼而看」,意思是用你的智慧之眼,以無二元、遠離能見與所見的方式,去觀照本然遠離參考點的實相的真實本性。

  

  當我們遵循這個教導,那麼唱歌、跳舞,以及音樂創作即成爲甚深的禅修練習。

  

  大成就者薩惹哈是一位舞者。他會在跳舞的時候禅修,這也是最甚深的修持。如果你在唱歌跳舞的時候,結合了甚深的見地和禅修,那麼你每一次的唱歌跳舞,就都是佛法的修持。

  

  心本具的勇氣,在廣大境的大樂之中, 是美好的。

  

  心具大力發雄威,溶入法性成大樂。

  

  心的本來特質,即是堅強、力量、清明、勇氣和信心。這些特質在哪裏呢?在廣大境的大樂之中,這即是心的本然狀態。

  

  這些特質自然呈現于心的原因是,心的自身是明空不二的。舉例而言,如果我們認爲勇氣是真實存在的——如果我們認爲,我們對于某件事物很勇敢,如果我們將勇氣如此具體化的話,那麼勇氣就注定會崩壞,它是絕對不會長久的。這不是真正的勇氣。真正的勇氣是呈現在心自身廣大境中的大樂,是遠離攀執的。

  

  以自身之力自開展,感覺非常的好。

  

  自心法爾顯萬境,此乃真正大極樂!

  

  生起的大樂是本然的大樂。它自然的呈現,意思是說你不需要試圖製造它,它已經在那兒了。你不需要試著讓自己快樂,因爲心的真實本性已經是快樂的了。當我們費盡極大的力氣,才能讓我們自己快樂時,這種型態的快樂是薄弱的,而且很快就會褪去。相反地,心本身原來就擁有自然大樂的體驗,這才是最美妙的。

  

  這個大樂遠離貪著、攀執和執著。如果貪著這個大樂,或是由于對外在事物有貪著而生起的快樂,事實上是受到這個貪著的遮障,那是會轉爲痛苦的。

  

  結果看似一團糟,反而感覺更加的好。

  

  (編注:張澄基教授版無此句)

  

  了解了這一點,即使有各種不同的經驗,那都沒有關系!各式各樣的經驗甚至更好。

  

  如果你在夢中而且知道你正在做夢的話,那麼不管任何不同的顯相展現,它們全都是大樂的體驗。無論顯現的是朋友還是敵人,它們的本質都同樣是大樂。

  

  如果你不知道你正在做夢的話,那麼當不同事物在夢中發生的時候,就會有一些是你喜歡的,有一些是你不喜歡的。但是,這不是因爲這些顯相之間有任何實際的差別,而是因爲我們「不知夢」的迷惑所産生的。

  

  這首快樂體驗歌,

  由一位自在的瑜伽士所唱,送給你,

  對于在此處所做的事情有信心的各位,

  當你離開的時候,

  可以帶著走。

  

  爲酬信徒來朝拜,我今歌此作禮物,

  告汝法喜諸覺受,修士種種大歡樂。

  

  (編注:張澄基教授版與英文版此處差異較大)

  

  密勒日巴的學生來到這裏見他,他給予學生這首道歌作爲歡迎的禮物,讓他們離開的時候可以帶走。這就像你參加宴會的時候,主人可能會給你一個小禮物帶回家。密勒日巴沒有任何物質的財産,所以他以了悟歌做爲禮物,送給他的學生。

  

  讓我們爲與我們有善、惡緣的衆生祈願,來結束這堂課:

  

  願善惡緣諸衆生,

  舍此迷惑妄想境,

  西方淨土速願往,

  五道十地圓滿成。

  

  西藏人常常祈願要投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現在,他們在死之前就已經在「西方」了。(笑聲)

  

  

  --------------------------------------------------------------------------------

  

  1999年9月11日,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開示于「日佩 多傑閉關中心」,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市。

  

  阿裏金洲口譯與抄本編輯,陸由席達抄錄。

  

《瑜伽十八樂(下)》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