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神通
摘自《佛教的神通》 洪啓嵩
「神通」是永遠迷人卻又容易引發爭論的話題。
許多人喜歡神通,卻無法了解神通,只能以臆測、附會的方式來理解。許多人表面上對神通嗤之以鼻,但私底下碰到不可知或是無法解決的事情時,也往往求助于極不可靠的神通。
因爲太多人對神通充滿了好奇而無知;因此有太多人被假神通所蒙騙,而造成許多的鬧劇或悲劇。其實,我們只要厘清一些基本概念,這些鬧劇或悲劇都可以避免,而且我們可以藉由對神通的正確認知,增進生命的智慧與能力。
在此,我提出一些神通的基本觀點,與大家共同討論。
首先我們要認清楚,在佛教中神通並非等同于神迹。當然這兩者對一般人而言,可能很難區別,但是對于想正確了知神通現象者而言,這樣的認知是極重要的。
基本上神迹是歸因于絕對力量或神靈的力量所産生的神奇驚人事件。同此,神迹是外在的神力所構成,而且是神異乃至神聖而不可解的。但佛教的神通,卻是由具有神通力量者,依據修持或本具的力量而引發,其神異的現象,雖然看來難以理解,但是對于具有不同層次了解神通現象者而言,卻是可以理解的。所以神迹可以說是一種全然的信仰,但是神通卻是含有實證的理性成分,只要具足條件,是完全可以智慧理解的。
依據以上的理解,我們可以體悟佛教的神通有極爲嚴格的內義存在,一般流俗中許許多多的超自然現象,並不等同于神通。
爲了讓大家對神通有基本的理解,在此以佛教提出叁種判定神通的基本原則,供大家參考:
一、神通是自主的力量:佛教神通是具有自主性的力量,在人間主要是由修行而成,自然報得的極少。因此,任何不能自主産生的神異現象,在佛教中並不被認爲是神通。所以由被附身、不能自覺等現象顯現的神奇力量,並非自主的神通。
二、神通是明晰的作用:佛教對神通有極嚴格的定義,各種神通,如天眼,是具有能清晰明照障礙外現象,及依現在現象因緣推測未來的能力;而天耳、他心、宿命等神通也是如此。此外,神足通更是具有改變物質現象的真實作用,不是自己想象而已。因此,不確定的感應、訊息不清晰、作用似有若無等的神異現象,並非神通。
叁、神通能穩定的重製:佛教的神通,並非偶然的現象,可以不斷的重顯。因此,偶然的感應或神奇現象,不能穩定的再現,並非神通。
因爲佛教對神通有如此嚴格的定義,因此,在佛教中如果是因爲修持念佛叁昧、般舟叁昧等力量而得見淨土,或因其他方法所顯現的一些感應力量,並不符合神通的原則,所以在經典中都認爲並非神通。
此外,佛教對神通的觀點如何呢?我們可以用以下幾點來說明:
一、神通是有限製的:在佛法中認爲神通的力量是有限的,由于神通是因緣條件所構成的,因此我們必須認知神通力有其限度的。因此,雖然神通力量似乎十分強大,但還是受到因緣條件的限製,無法改變業力。因此才有「神通敵不過業力」的說法。所以,如果想用神通來去掉過去所造的惡業,或憑空得到福報,並不可能的。如果以我們現有的存款、負債來做爲譬喻,神通最多只能在短期中改變存付款的次序,並不能改變資産的內容。所以想以神通解厄受福,絕不可能,而且如果形成短暫的幹擾,後續的情況,絕不會變好。
二、神通的力量是相對的:不同的修行、不同的因緣條件,神通力量也不相同。神通者在不同的情境、因緣與其神通力量也可能産生差異。因此,神通力量是因緣下所産生的技術,不是絕對性的力量。
叁、神通是一種透過修煉而成就的技術能力:雖然獲得神通的方式有許多種,但是佛教神通的重點還是在于禅定所發起的神通。要得到神通必須具有一定的條件,而最常見的要件則是禅定。但許多人以爲入定就能産生神通是錯誤的。除了有些人因爲入定而引發宿世的神通之外,一般人在獲得初禅以上的定力之後,透過正確的修習方法,方能引發神通。不過,如果是一位完全體悟法界真相的徹悟者,由于定慧都已圓具,常能自在的引發神通。
由以上的介紹,我們了知佛教的神通具有極大的理性成分,有嚴格的定義,也有次第清晰的理論與修習方法,只可惜大多數人,不能正確的認知神通,所以往往因爲非理性的迷惑,而進入神異現象的迷霧當中,十分可惜。
因此,希望能把神通的本質、原理、體系及限製做完整的解說。讓大家能清楚的了解神通;也希望大家不要再受到錯誤的神通觀所迷惑和誤導。
神通是一種生命能力的升華,正確的認知神通,對于邁向廿一世紀乃至未來的人類,是十分必要的。因爲在未來世紀中,神通中的許多相似能力,可能會引入我們的生活,乃至未來的人類進化會讓我們具有一些報得神通的力量。因此,正確的認知神通、使用神通,讓神通在智慧、慈悲的原則下使用,是十分必須的。
談佛教的神通,希望能撥開虛妄的神通迷霧,讓大家看到神通的真相。對神通有興趣的人,乃至所有的修行者,都能正確的理解與運用神通的知識與力量,讓我們自己及人間更加的美好!
神通的探討
爾時,菩薩以慈悲力,于二月七日夜,降伏魔已,放大光明,即便入定思惟真谛,于諸法中禅定自在,悉知過去所造善惡,從此生彼,父母眷屬,貧富貴賤,壽夭長短,及名姓字,皆悉明了,即于衆生,起大悲心。……爾時菩薩,既至中夜,即得天眼,觀察世間,皆悉徹見,如明鏡中自睹面像,見諸衆生,種類無量,死此生彼,隨行善惡,受苦樂報。
~《過去現在因果經》~
要徹底了解神通,根本上必須從佛陀身上,才能找到完整的答案。以上這段經文,就是描寫佛陀悟道時發起神通的過程。
雖然不可思議的神通現象,並不是從佛陀開始,因爲自古以來即有各種神迹、神秘現象及超自然的神通力量,這些力量有些來自宗教或其他神秘力量,所以探索這些神秘現象,佛陀並非唯一的來源。
但是如果要解開這些力量的根由,並非神秘不可知,甚至建構完整的理論體系、修習、掌控方法乃至合理的規約者,卻非得從佛陀開始不可。
佛陀神通的獲得,必須從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的因緣說起。佛陀的神通,相對于一般的神通而言,是特別的、不共的。他的神通來自其成證無上正覺時,所具足的六種力量,也就是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如意、漏盡等六通。而這六種力量,只是一種基本分類,其實其中還蘊含著其他可資發揮的力量,所以在佛力的探討中,有佛陀十力或佛陀的各種不共法,在下列的章節中會加以說明。在此以基礎六種神通力量來加以解說、探討。
現在,我們來觀察佛陀修行,從苦行中出離,而轉成以中道修行悟道。由此,我們也可以覺悟到,過于衰弱的身體,在修行的過程中,是難以引發高深的禅定、悟境,乃至神通的。
一般而言,在六通中是以天眼通較易修成,但是佛陀在悟道前卻不是先發起天眼通,而是如意通。在《大智度論》卷二十八中解釋菩薩先得如意通的原因說:「『菩薩何以不先得天眼?』答:『菩薩對于諸法都是容易而無困難的,其余的人根器較鈍,所以有難有易。』而在初夜時,魔王前來要與菩薩爭戰,菩薩以神通力作出種種變化,使魔軍的兵器都化成璎珞。接著菩薩又繼續憶念神足通,要使其具足。一生起心念之後,即時證入便得到了。具足神足通之後,菩薩便憶念自身爲何得到如此大神力,便求宿命明,而了知原來是累世所積聚的福德力所致。」
在此菩薩先獲得如意通,接著爲體悟力量廣大的因由,而證得了宿命通。這就如同《方廣大莊嚴經》中所說:「在中夜時分攝持一心,證得憶念過去宿命的智慧,通觀過去自己及他人投胎受生的情況,完全了知一生、二生乃至十生、百生、千生、萬生、億生、百億生、千億生……。乃至成劫、壞劫及無量的成劫、壞劫等時空因緣的變化,完全憶知。一一的住處,不管是姓或名、長相、飲食、苦、樂、生、死等。所有的形相、住處、事業,不管是自己或他人,都完全了知。」
菩薩在得到宿命通,魔衆退卻之後,生起慈愍一切的心。這時菩薩不見魔衆,就心念著魔衆生起天眼觀察魔衆,這時見到了魔衆,卻聽不到他們的聲音,所以又生起了天耳通,來聽聞他們的聲音。
這時菩薩得到天眼通,在《過去現在因果經》中說:「這時菩薩,到了中夜,即得到天眼通,觀察世間,皆能完全徹視。就宛如在明鏡中,見到自己的面像,見到一切衆生,種類無量,從此死亡而生于彼處,隨著所行的善事、惡事,受著苦樂的果報。」
菩薩以天眼觀察,天耳聽聞十方五道的衆生。爲了了知他們的心念又生起了他心通。
終于,在金剛座上經過七日禅觀,于清晨破曉時分,東方升起一顆明亮的曉星之際,菩薩便廓然大悟,證得無上圓滿的覺悟,成爲佛陀。
他在初夜獲得宿住智,中夜證得天眼智明,後夜觀察生命流轉的十二因緣,于日出時獲得一切智。
佛陀悟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同時,不但具足斷盡惱煩的漏盡通,同時也具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如意通等五種神通。
以上六種神通,前五通是一般人都能證得的,但第六通的漏盡通,則只有解脫的聖者能獲得。
有一天,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而當時尊者舍利弗、目犍連與阿難,則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共住于一間房舍。
當時,舍利弗尊者在深夜時就贊歎目犍連尊者說:「實在奇特啊!尊者目犍連!你在今夜安住在寂滅正受的甚深定中。我都聽不到你的呼…
《佛教的神通》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