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們很近,我們卻不要,一直往外找。甚至會想,等沒了這口氣才會得到真理,不趁著這口氣還在的時候去找真理,當下就可擁有的卻不要。
至高無上、聖的真實
從經典上讀來的知識很好,真正的來練習、來實修,由經驗而了解會更好,會看到實際的狀況,直到能夠把經典放下爲止。因爲還沒看到,讀經典時就會把那些經典放在心裏面記住。
能夠把經典放下,就輕松了,因爲真實的東西在這裏(心),八萬四千法門、叁藏十二部經都在這裏,經藏、律藏、論藏都是從身跟心來的,然後就寫寫寫,整個櫃子都是了,寫的越來越詳細。
佛陀說:「法是極爲深細的」,心要很細才可以看到,因爲是真實的東西,要看到,自己要先成爲真實、認真的人,如果看到真實的東西,就沒有人能騙你。
真實的東西不像外面的東西,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真實有四個層次,第一是世間大家約定成俗的真實,比如說名相這個叫做樹,大家都叫這個是樹,這是約定成俗的真實,第二就是殊勝的真實,第叁是正道的真實,最後是至高無上、聖的真實,而這個聖的層次、聖的真實,只有佛陀、開悟的阿羅漢這些聖者才能夠了解,這樣的法是超越世間的,要是拿這些真實的來跟一般人講,可能會不了解,因爲太高了。
原來一切是沒有的
如果你進入到法,進入到真實的層次,你會發現「啊!原來一切是沒有的!」與空寂在一起,而還是可以工作,完成自己的責任。佛陀說這個世界只有空寂,沒有動物,沒有人,沒有我,沒有他,沒有男,沒有女,沒有什麼,都是自然而已,沒有什麼。但是並不是沒有什麼,就都不用做什麼了,不用吃不用喝。我們有責任,是先生,是太太,是老師,是醫生我們都要盡自己的責任。
見法即見佛
佛陀時代,有一位弟子很盡心的服侍佛陀,把佛陀照顧得很好,有一天佛陀叫他進來,告訴他「你照顧的這個軀體,看到的臉,是色身,不是佛!」「見佛即見法,見法即見佛」,「見到法就是見到如來」。那位弟子聽了後才知道,自己每天照顧的只是佛的色身,見的不是真正的佛,于是加緊修行看自己的身心,後來證悟,終于見到真正的佛。
佛陀時代,聽佛說法,開了法眼,證悟成阿羅漢的大有人在。你們內在都有佛!只是自己還沒看到,法眼還沒開,拿了好多垃圾遮住自己的法眼,趕快擦擦才看得見。
自知自證
佛陀說:法是自知自證的。如果能持續練習,就會有覺性,智慧會自然産生,會自己知道、看見、明白。別人沒有辦法替你看,各式各樣特異能力的人沒有辦法,師父沒有辦法,就算佛陀也沒有辦法替你看。只有跟自己在一起,才有辦法自己看到,自知自證。
真正的相信
在佛陀說法的場合,大家都相信佛陀了,只有一個人不相信,就是舍利弗。有沒有讀過經典上的記載?佛陀贊許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如果你就這麼輕易的相信了,你就不做了,自已就不會知道真正的結論。如果不相信而去做了,就會得到真正的結論,真正的相信,會見到自已,然後再去信佛。
得到生命利益的機會
生命沒有了,就沒有了
得到生命利益的機會
生而爲人,以佛法來說,是珍貴的,而更珍貴的在于能夠修行。沒有實修就沒有辦法得到利益,只有持戒、做功德,無法得到生命真正的利益。去做功德、持戒,不管多少,一生氣就都一樣了。
持戒就像一張白紙,瞋恨一起,整個紙就燒光了,全燒光了,又要重頭再來一次,再來造功德,然後生氣又全部把它燒光,因此貪、瞋、癡要除盡。如果沒辦法做到,就喪失了生爲人可能的利益和價值了。生而爲人,就表示有機會去得到生命的利益,如果沒有,缺乏了這個部分,就表示已經虧本了。
如果能除去貪,除去瞋恨的心,別人講什麼,批評、責備什麼都沒關系,還可以微笑。這很難!要是瞋恨心能去除幹淨的話,那就很好了。
所以要努力,要快一點。時間如果不好好的利用,很快就沒了。生命沒有了,就沒有了。
人怕什麼鬼?
人會害怕看不到的鬼,怕那些傳說中的鬼,而對心上的鬼卻不害怕。什麼鬼呢?貪鬼、瞋鬼、癡鬼。
這些鬼不怕,反而怕那些看不見的鬼。大部分的人一談到外在的鬼就害怕,是因爲沒有看到內在的鬼,如果看到了,就不會害怕外在的那些鬼了。
看到外在的東西都是在把你引走的,有的時候就算看到內在,可是如果沒有覺性、智慧,還是一樣會迷失。鬼來欺騙、障蔽,都不要害怕,要怕的是自己騙自己,有時候走啊走過去說有鬼,鬼並沒有告
訴你說我是鬼,都是你心裏面想是鬼,所以這個念頭很重要,自己的念頭升起,要來得及看清楚,如果來不及,念頭就把你騙走了。鬼騙不怕,人騙不怕,就怕自己騙自己,真正的鬼是貪鬼、瞋鬼、癡鬼,這樣的鬼生氣起來可能讓人殺自己的父母,讓人起爭執不合,夫妻間也會拿刀子互殺,有時候先生殺太太,有時候太太殺先生。
貪、瞋、癡這叁個鬼最重要,無論如何要勝過它們,貪、瞋、癡不是常常都在的,它是無明升起才會出現,現在想生氣的就是無明來了,要想辦法把它趕走,然後就會沒有。
背著五蘊到處走
大多數的人都是在五蘊的籠子裏面,在輪回裏跳不出來,如果不是認真好好修行的人,就沒有辦法從這個籠子裏跳出來。
如果不是真正用功,無論到哪裏,都是把五蘊背著走,假設有來世,也是背著這五蘊,無論到哪裏都
背著。
讓全部變涅槃
進入自然,六根會清涼
沙彌問和尚
跟隆波田練習時,看到小沙彌才十歲而已,但練習時都已領悟了,小沙彌講的自己都聽不懂(當時隆波通已出家七、八年了)。小沙彌跑來問問題,也答不出來,心想:「他在問什麼,怎麼不知道?」
覺得好丟臉。
泰國很小就可以出家,隆波田很會教小孩,有些小沙彌已經很厲害了,所以就叫小沙彌來教和尚。小沙彌跑去問那些年紀大的和尚問題。和尚心想:「我們年紀都這麼大了,讀那麼多經典,怎麼都不知道……小沙彌那麼小,他是人,我們也是人。好!跟他拚到底。」于是産生強烈的意志力和忍耐力。
練習的時候,別人來講話都不理,真正的下定決心,要好好的練。
如來真實義
經典是外在的,雖然也是根據真理寫的,可是它是外在的,內在的真理是在心,所以這個外在的和內在的是不一樣的。現在大家只看到外在用真理來寫的經典,並沒有真正體證,或看見內在的真理。
一定要親自真正有體驗,才能了解經典上所說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隆波現在看到什麼?
看到自己!不是看到外面什麼飛來飛去的,動中禅不是在講什麼外面的佛像、光,看到有的沒的,是看自己。看到自己,才不會忘失自己,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看到什麼東西都比不上看到自己。
有些人會說他們在天空中看到了佛像,看到了光芒、光亮……。
如果你問他們:你在行、住、坐、臥中,看得到自己嗎?他們就無法接受。
法是一
法是一,不是成對的,它是一。我們自身就俱備了八萬四千法門、叁藏十二部經,要細分就很多,可是真的說就只有這個、這個(心),現在看整個櫃子裏都是經典,讀都讀不完,所以要趕快走,要是走太慢,走到一半天就黑了,黑來了,黑又跟著黑,黑是指不知道、無明,如果我們不學習明,就會一直跟著無明走,如果能夠學習正念有智慧,那麼來是黑暗,走的時候是光明的,你們是要來的時候黑暗,去的時候也黑暗,還是要來的時候黑暗,去的時候光明呢?自己選,不強迫。誰要選黑暗,那隆波也是同情啦,不知道以後要掉到哪裏去。
回來找自己,就是要叫你們回來找自己!有些人叫了也不聽,就是不要回來,現在的人就是往前面走,往外面,從來不看自己,叫他回來也不回來,就是一直往外面去,回來了才能得到好東西,因爲這個房子就是一大堆的好東西,講不完的,有多麼好。
所有的法,真正講的只有一樣,可是名相上會講很多。爲什麼要這麼多名相,是爲了讓大家更清楚,實際所講的都是同一件事。心要只有一項,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法只有一項而已。
名相是爲了方便教導,我們卻誤解而執著在名相上。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法,就會執著名相,執著我、身體,也執著外在的物質。一切法都不應該執著,知道了就放下。知道了不放下,就會變成我,掙脫不了。
了解就開始修行
不用叁藏大經都讀完,看了了解就開始修行,真實的東西應該是這樣的,和不真實的東西是不同的,從心裏面講出來的話跟看經典、拿經典在嘴巴上講的是不一樣的,師父隆波田不認識字,也沒看書,他就是修行,只是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行爲當中帶著覺知,把覺性培養好,所有東西就都懂了,所有生死、死了會到哪去的問題都會知道。
把造作練成不造作
眼睛是用來看,耳朵用來聽,鼻子用來聞,嘴巴用來嘗味道,身體用來接觸,心用來接受資訊,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工作,依照自然來工作。現在升起了受,會喜悅、痛苦,是造作來的。
眼睛看到了,耳朵聽到了,然後就開始造作起來,鼻子聞到什麼味道,就開始了,舌頭嘗到味道就開始了,身體碰到太陽、碰到雨就開始了,心也一樣,都一樣,所以有十二緣起,有生、滅,要怎麼去做才不會造作呢?有些會教導聽只是聽,看只是看,可是要到達這點就要好好的練習,現在看到一,
然後就變成二、叁、四、五一直下去,變一百、一千,速度很快,…
《一切美好盡在圓覺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