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一切美好尽在圆觉中

  一切美好尽在圆觉中

  

  隆波通禅师开示集要

  

  前言

  

  好东西在非常、非常里面,只要精勤努力就能成功,让全部变涅槃。

  

  时候到了,它会自然来,从前、后、左、右自己来。

  

  本书是集结隆波通禅师十多年来在台湾指导动中禅的开示精要。旨在帮助动中禅的学员及真心修行者,能确实掌握修习佛法的核心,并获得身为人可能的、最珍贵的利益和价值。

  

  祈愿大家都来亲证真理,谨向所有对本书问世有功的人士致谢。

  

  中华民国正念动中禅学会编译组

  

  

  

  隆波通禅师简介

  

  隆波通,泰国东北动中禅创始人隆波田的传人。生于1939年,22岁出家研读传统佛学课程,六年后追随隆波田修习动中禅,体验到「苦灭」,对生与死不再有任何疑惑。后经隆波田指定接任南来寺住持(位于泰国曼谷近郊为最重要的动中禅中心)迄今,常年往返于台、港、中、美、泰间弘法。

  

  (泰语「隆波」意指「长老」)

  

  

  

  目录

  

  SATI SATI

  禅,直接讲心

  动中禅

  为何动中禅要不停的动?

  动中禅修法很粗?

  持续不断练习

  定,在动中

  涅槃没有什么

  见法即见佛

  佛陀教导什么?

  不讲过去、未来,讲现在

  觉、定、慧一体

  因缘生,因缘灭

  佛陀在哪里?

  很近,现在就找

  至高无上、圣的真实

  原来一切是没有的

  见法即见佛

  自知自证

  真正的相信

  得到生命利益的机会

  得到生命利益的机会

  人怕什么鬼?

  背着五蕴到处走

  让全部变涅槃

  沙弥问和尚

  如来真实义

  隆波现在看到什么?

  法是一

  了解就开始修行

  把造作练成不造作

  让全部变涅槃

  训练心平起平落

  心像什么?

  看什么,粘什么

  好好清洗才会变白

  一切来自心

  看到心就没事了

  训练心平起平落

  让心像莲花一样盛开

  用生命向你保证

  精勤、努力就能成功

  从炽热到清凉

  好东西在非常、非常里面

  和贪、嗔、痴、无明打战

  拚个你死我活的决心

  心急到不了涅槃

  光明来,黑暗就走

  想,不想

  只做不求

  真正以自己为依皈

  用生命向你保证

  一切美好尽在圆觉中

  走到了终点,隆波就会微笑、点头

  最后关头

  时候到了

  一切美好尽在圆觉中

  

  

  

  

  SATI

  

  世上有一种药,吃了能治疗心中所有的苦

  

  药名SATI,成份「觉」

  

  药效持续不断,会灭苦

  

  SATI

  

  SATI是正念,是觉性;是觉知,觉知自己。SATI像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自己贪心、生气的脸。看到自己的表情,会觉得很好笑。

  

  SATI像现代的雷达,能立即侦测到心念的活动。遇有任何危险,觉性的工作就是保护我们。

  

  SATI像锋利无比的刀子,是砍断烦恼流最好的工具。

  

  禅,直接讲心

  

  禅没有什么,如果用禅的方式来教导就不会浪费时间,因为它没有混合很多东西,直接讲生命,直接讲心,纯粹的心。

  

  没有什么仪式典礼,全部从心讲出来的,都是心法。不像现在仪式典礼一大堆,以致于人们没有办法进入到真实的东西里面去,外面下的功夫比在心下的功夫多的多,作为都没有到达心,没有到达真正核心的这个部分。

  

  只在外表下功夫,所以做功德就黏在功德上;有时候持守戒律就粘着在戒律上,要是布施就粘在布施上;做了以后就想要想要想要……,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要要……,一直堆积一直堆积,所以呢就越来越多东西。

  

  动中禅

  

  动中禅,没有任何的典礼仪式,直接到心。心一直东跑西跑,不想留在自己美丽的家。给心一个工作去做――觉知身体的动作。透过「动」来知道当下身体的动作,培养觉性。动时知道动,停时知道停。当妄念来时不压抑,不跟随,一直知道自己的动作。

  

  觉像猫,妄念像老鼠,要抓老鼠所以眼睛不能闭。不管老鼠,只管喂猫(培养觉性)。把猫养大后,猫自然会去处理老鼠。

  

  重点就是一个「觉」。开始是觉,中间是觉,最后还是觉。

  

  让觉性持续不断,觉性将自然提升到完整、圆满。

  

  圆满的觉性会做它自己的工作――灭苦。这是直接走捷径。

  

  为何动中禅要不停的动?

  

  佛陀在菩提树下打坐,发愿若不开悟绝不起身。为何动中禅要不停的动?佛陀在菩提树下静坐寻求开悟,人们看到的菩提树、金刚座、佛像,这是一种教导的方法。真正的菩提树是我们的身,真正的菩提是指我们的心。如果一定要像当初佛陀证悟的样子,那这里并没有菩提树,就开悟不了了?

  

  菩提树是身,菩提是觉性,每个人都有。动中禅的手部和脚步动作都只是技巧而已,「动作中的觉性」才是这个方法的要点。

  

  动中禅修法很粗?

  

  有人认为动中禅这种修法很粗,其实四念处身、受、心、法,透过身动都会包括进来,观察得到。先从粗的地方下手,后面细的地方都可以看见,不必急着想要看见后面的。

  

  身、受、心、法是一起的,好比四只鸟,这样练是一箭四雕,从粗到细同时到。其他教导会告诉你很多,我们只讲觉性就包含了所有的东西,只觉性一项就很难把握,何况更多的东西,就更难了。

  

  持续不断练习

  

  练习时,眼睛自然的张开,这样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现在刚开始还不熟悉不习惯,所以会觉得张开眼睛练习很不容易,但只要继续练习,困难就会变容易了,就能够习惯适应了,熟练后即使张开眼

  

  睛练习也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只要不断的培养觉性,自然的张开眼睛练习,即不会受到外界影响。

  

  动中禅这个方法,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可以来练习的,随时随地都可以,没有限制的,如果你是闭上眼睛,就会受限了。

  

  有人问,去工作怎么办呢?就是带着觉去工作。有些老师告诉我们,工作即修行。如果在工作中能修行,在工作中一样可以培养觉性与智慧。

  

  如果不会在生活中应用,只会傻傻的做事,可是心不清楚,智慧没有增长。所以,动中襌可以应用,是很有意义的。

  

  「定」,在动中每一件事都是让我们训练觉性的方法。三摩地就是定。定的意思不是指你坐在一个地方而已,所有的事情都要能定,叫做三摩地。

  

  让每个姿势、每个动作、每个地方都有三摩地。觉性、三摩地,行、住、坐、卧所有姿势都可以,这个手部动作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这个方法强调在日常生活当中应用,就在做的那个时候,只要觉知一件事情、一个动作,适用在每一个工作之中。

  

  涅槃没有什么

  

  知道身体的动作。纯粹的知道,不观想、不默念,纯粹的知道,就是这么简单。

  

  人们宁可去相信那些很复杂的东西,很简单没有什么的东西不要;听到那些有什么的,就赶快跑去要。轻忽,轻视了这个看起来没有什么的,这个看起来没有什么的,其实比那些看起来有什么的东西好。

  

  要那些有什么的,看起来没有什么的都不要。好象涅槃,它没有什么,就是不生不死,而人们想要生、老、病、死,因为要,所以就会在这里面绕,而那个没有的不要。

  

  见法即见佛

  

  赶快擦擦才看得见

  

  

  佛陀教导什么?

  

  佛陀教导是在生命还真正活着的当下,就是眼睛看得到,耳朵听得到的时候,教四圣谛「苦、集、灭、道」,佛陀教的四圣谛在心,生起苦的原因在这里,要回来这里找,不要去外面、很远的地方找、不要去未来找、过去找,已经过去的,没办法解决问题,必需在现在还活着的这个时候来找。

  

  不讲过去、未来,讲现在

  

  不讲过去,讲现在。如果拿过去来讲就很长,一般人都认为这一世能够当亲戚、当爷爷、奶奶、当孩子,都是过去世有缘份,过去一定彼此做了什么事,所以这一世才能够当什么、什么……。那是过去,不管那是真的,怎么真,但是这里不谈过去,就纯粹谈现在。

  

  讲一些甜甜蜜蜜、甜甜美美的给你们听,会让你们迷惑。有些人在这里听了以后会觉得「那是你自己想的!」,因为跟外面在讲的都不一样。

  

  用过去和未来教导,是为了让人不要粘着在过去或未来。但是不了解就会越抓越紧,反而粘着在过去或未来,忘了当下,而不晓得要来培养觉、定、慧,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不断的强调当下,在此时此刻。

  

  觉、定、慧一体

  

  觉、定、慧,觉性包括定、慧,如果有觉性也会有定与慧。虽然名相上分觉、定、慧,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

  

  觉就是定。定指一心不乱,无论做什么事当下都能安住。虽然我们不说定,但觉性已包含了定,有觉性就能够一心不乱,说定没有错,说觉也没错。

  

  因缘生,因缘灭

  

  觉醒的人,心中无论升起什么都不会悲愁、哀伤,因为知道所有一切都是有因有缘的。有因有缘,除了因缘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升起了,存在,然后就消灭了。不了解的人在当中迷惑,而了解的人就觉得没有什么。

  

  佛陀在哪里?

  

  佛陀没有去哪里,佛陀在这里(心)。每个人的涅槃都在这里,它不会随着时间消灭,随时在这里。

  

  内在的财宝在这里,妻子、先生、孩子、钱财、珠宝、车子,这些都是外在的财宝,真正的财产是觉、定、慧,真正的佛、法、僧在每个人的自身里面,要找得到。佛陀教导不了解的人让他们了解,让没有修行的人开始修行。有了觉性才可以看到佛陀的真面目。有了觉性,才能知道佛陀是什么。

  

  很近,现在就找

  

  人总是执着在看不见的东西上。实际上这好东西离…

《一切美好尽在圆觉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