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騎叁種精進馬 如彼揭露有過失
安住流放之地域 說無去處亦心安
住叁等持叁昧城 宛如晴空觀大日
根本心念能明了 說我外道也心安
胸有成竹叁藏具 須彌山上觀小峰
入衆乘門大圓滿 說爲邪門亦心安
毗盧遮那唱了這首“安心歌”之後,大班智達貝瑪拉米劄終于與毗盧遮那見面了。此時毗盧遮那就向貝瑪拉米劄大師報告說:“大師!我在十一歲之前學習顯宗,十二歲翻譯顯密的經典,接受並灌頂,實修有一年的時間。當年我在印度時因爲水土不服,差一點枉失性命,並在十分饑餓的情況下返回西藏。返回西藏之後,我遵照佛教的教法,實踐一切正法事業。但可惜的是不信佛法的大臣們,聚合了愚昧的大衆,將我放逐了。
“這些愚癡人將我放逐到邊遠的察瓦茸,現在總算回來了。現在偉大的印度大班智達,來到了西藏吐蕃,我毗盧遮那實在太高興了。但是我要特別向大師報告,我被放逐在嘉姆察瓦茸地方的時候,並沒有放棄佛法的弘揚。在當地雖然沒有財富,但是現在已經成爲具足白業清淨的佛法勝地了。現在我要將所做的這些佛法事業,作爲曼陀羅,呈獻在導師的面前,並且向您頂禮。”
于是毗盧遮那就向貝瑪拉米劄懇切地頂禮,貝瑪拉米劄也特別起身向他回禮,眼中流下眼淚,說道:“毗盧遮那!你確實是西藏吐蕃的大班智達,你確實是具足智慧者。”
他們兩人十分歡喜地互相見面。這時大王、大臣與民衆,也都前來探望被流放的毗盧遮那。他們有些人感覺到十分慚愧,有些人哭泣著,有些人則聲聲贊歎,都說道:“這真是太奇異了!毗盧遮那真是具足智慧的班智達啊!”
從印度來的學者們,也都前來合掌致禮。他們看到這些感人的情景,也淚如雨下,不斷地用手將眼淚擦幹。毗盧遮那的老父跟老母,眼中看著兒子哭泣了起來。毗盧遮那憐憫他可憐的父母親,在這段時間孤苦無依,心中實在悲痛,也像大家一樣淚流滿面。藏王、大臣與人民,都向毗盧遮那頂禮忏悔謝罪。
現在,赤松德贊王可以完全安心地翻譯佛經了,于是在桑耶寺的叁尖殿當中,他迎請具足智慧的班智達以及譯師們,開始做大規模的佛經翻譯。
他首先迎請那由蓮花中化生、超越一切生死對待,沒有經過母胎汙染的蓮華生大士坐于上首。蓮華生大士具足降伏叁界的成就,是教化一切叁有的衆生的究竟成就者。他總持一切教法,能明辨所有法名、並通達一切的內義,一切顯、密二教的教法皆已通達。尤其他可稱爲一切內密宗乘的秘密主者。他被赤松德贊王迎請到西藏地方,調伏所有的世間神祗,恩德圓滿廣大殊勝,所以迎請他安坐在上首由叁層寶墊所鋪設的雄獅寶座之上。
大班智達貝瑪拉米劄,精通宛如海洋一般的廣大佛法,通達內外密乘及叁藏的教法,所有的佛法無不了然于心中,得到了殊勝不忘總持的成就。
菩提薩埵則是一切佛教的根本基石,他示現出精進的戒律,領導僧衆,具足廣大的成就;他教化一切僧寶,使他們能夠在現實世間中住持叁寶,並圓通一切叁藏的教法,以及內外的密乘。
所以他們兩位大德,都被迎請安坐在兩層寶墊所鋪設的雄獅蓮花寶座之上,坐在蓮華生大士寶座的兩側。在右邊的寶座上面,迎請貝瑪拉米劄大師安坐,而靜命大師菩提薩埵堪布則安坐在左側寶座之上。
另外由各地迎請前來的班智達們,則分別坐于一層寶墊所安置的雄獅寶座之上,這些班智達們也依次而安坐。
另外在西藏本土的譯師們,則以毗盧遮那爲上首,他安坐在兩層的寶墊之上,而其他的譯師分坐在一層的寶墊之上。
當大班智達們與譯師安坐之後,赤松德贊王就供養這些大班智達與譯師們,每個人一座金製的曼茶羅。在敬獻的禮物中,還有由漢地而來的茶磚和産自尼泊爾的雄黃及印度的米酒,另外更有西藏本土所産的青稞酒,以及來自世間的各種美酒,除此之外,更獻上了各種美味的珍食。
大王供養了這些供品,使班智達與譯師們各自得到殊勝的安適。接著向他們頂禮之後,大王就說道:
“矣瑪吙!烏仗那蓮華生大士、沙河爾堪布菩提薩埵、克什米爾貝瑪拉米劄大師,以及殊勝的一百零八位上師,我已宣布佛教成爲國教,而我也將領導藏地朝向佛法的大道,成爲弘揚佛法的法王。現在,在印度弘揚著無數佛法中的經、論、續與秘密法要,我希望將所有的教法全部翻譯爲西藏的文字,希望上師大寶們,能夠賜成圓滿。”
赤松德贊王用最尊敬懇切的語辭,向班智達與譯師們祈請之後,班智達與譯師們,就依序進入了法律殿中安坐准備譯經。
大王並诏令將從門巴地區所搜集的紙張、從漢地運來的栴檀樹木及從民間搜集的銅鐵與牛皮等准備好,以便謄寫。他又召集了鐵、木、皮匠等,以及書寫者,命令他們必須按照任務,限時無誤地完成謄寫的任務。
于是譯師們就在叁尖殿西南的翻譯院中,一心從事翻譯佛法經卷的工作。
當時,由印度來的堪布達那西拉、孜納米紮、西蘭劄菩提、劄瓦爾達、達爾瑪拉西、蘇然劄、達爾瑪西日、釋迦西拉、沙曼達西日、西日瓦利達等十人講解佛典。而由香依西德、嘎哇巴則、覺繞魯義尖參、玉紮甯波、關卻君乃、拉奇達、釋迦劄巴哇、拉龍巴結多傑、彌文西日巴紮、洛格瓊等十人做翻譯工作。
這二十位班智達與譯師們,翻譯佛陀在叁轉法-輪當中所宣講的佛典。他們首先翻譯佛陀初轉法-輪的經典,也就是聲聞不了義的十部經典。接著又翻譯了次轉法-輪,屬于了義的母子十七部經讀,如《般若波羅蜜多現觀莊嚴》等八部、《七十件大事》、《五道十地》共一百零八部通用語詞論著等。接著又翻譯叁轉法-輪所講的經典:《楞加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寶積經》及這些經典的論述,以及《天女吉祥珠》、《獅子吼》等等經典。而後來在印度所發展出來的許多《阿毗達磨》論典、上中下部等,當時印度還沒有造出,所以當時也沒有譯成藏文。
魯義尖參譯了《常觀法鏡》,依西德譯了《維光空觀析》及《桑加布甘露》五部經續。毗盧遮那除了翻譯了佛典,也翻譯了苯教的經典,在苯教中翻譯了數學、醫藥的典籍,這些典籍的翻譯不只是對世谛有所助益,也能安撫苯教徒的心。除此之外,毗盧遮那主要翻譯了許多的顯教和密教的經典。
毗盧遮那,在翻譯不同的經典時有不同的名號。他翻譯顯宗的經典時叫做依西德;翻譯密宗的經典時叫做毗盧遮那;翻譯苯教的經典時,叫做甘加唐達;翻譯數學的經典時,叫安劄菩提;翻譯醫典時,叫做曲巴爾。
經過了如此大規模的翻譯之後,佛法的經部以及相關論著,大都譯成了藏文。
菩提薩埵和巴洛赤協爾、巴洛依西旺保、巴然那、巴米依西尖羊、巴泰爾達,這些班智達和譯師們,翻譯了《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經廣因緣集》、《律分別》、《律上下》、《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四種律典》、《四律上部》、《出家基礎》、《基礎下部》、《長淨事基本說》等十七部,《律分別比丘及比丘尼》以及上師們微細講解的《律上分》、《律分別》等等,而其中的《雜事》是一切律典的補充,《律經根本律》中有比丘別解脫、比丘尼別解脫戒經。還翻譯了嘎爾瑪夏當的羯磨儀軌。還有叫做嘎日嘎的律經,根本律的實踐要法,以及沙彌行止等注解與實踐的法要。
這些律典,由九位班智達與譯師來翻譯及校對,他們其中有些人並不信仰密乘,所以編造了一些汙蔑不實的語辭攻擊蓮華生大士。
而蓮華生大士與精通二十一種語言的毗盧遮那大譯師,共同翻譯了密宗內證果德的七部經,五身不分經續、五語不混經續、五意智慧五門經續、五德斷絕歧途經續、五業完全分別清淨經續、叁戒律根本安淪經續、事業使喚七部經續、秘密主語集總持續、二十一部特別的經續、五部如來集根本總續、特別十續佛語五部、無上全續密訣、二十部精密大續。
克什米爾的貝瑪拉米劄、年欽嘉納古瑪拉翻譯成就了《金剛菩提網續》、《正確續》、《釘如續》、《閻羅續》及其诠釋,還注解了《心部》、《空部》、《密續精義》。
而桑結桑哇和毗盧遮那翻譯成了《幻術八部》、《金剛法界》、《靜續集》、《阿奴四經》、《五部心經》等等。
班智達沙曼那西日、釋迦西日、達爾瑪西日,翻譯師嘎瑪巴則、覺繞魯義尖參、西丹甯苞、來金尼瑪、魯義旺苞、曲吉龍保譯就以身的行爲爲主的《事續》,以語的行爲爲主的《行續》、以意的行爲爲主的《瑜伽續》,以叁種行爲爲主的《無上瑜伽續》、《父續》、《母續》等。
而漢地的摩诃蘇劄和尚和漢地的學者僧西等,瑪萬
仁欽喬等五譯師翻譯成了《諸佛菩提名稱經》漢文版,又依據漢譯而翻成了《戒律》一卷、《華嚴經》、《金光明經》、《伏魔經》、《伏魔咒》、《度母》等。
班智達達納西拉、達爾瑪格日德,譯師嘎哇巴則、覺繞魯義尖參、魯旺松哇、依西德等人,翻譯成了《文殊菩薩本續》、《文殊利續》、《文殊菩薩正確名稱歌唱續》、《觀世音本續蓮花網》說續、《不空羂索咒心經》、《金剛手大轉輪續》、《度母經》等許多的經續。
克什米爾的班智達,爭納米劄、那西拉、蘇然劄菩提、珠夏國大婆羅門氏阿南達,譯師嘎哇巴則、覺繞魯義尖參、香氏叁個人,翻譯了大乘教的大部分經典,如《經部密訣王》、《大密各觀》等等,更依據克什米爾版和珠夏版,翻譯了許多的佛經。
尼泊爾的大班智達、西拉曼珠,尼泊爾的班智達達然西,譯師劄巴
桑結依西,翻譯了《德飲那保九子神續》、《母閻羅女鬼嚴咒》等。
這時,赤松德贊王忽然患病,各種醫療都沒有效果。各種術算及圓鏡占蔔法的蔔算,都說緣起上,必須迎請南開甯波前來加持,才能夠有所助益。
于是大王就指派了阿爾劄爾
依西洋與色卻羊兩人前去召請。他們兩人見到南開甯波的時候,就告訴南開甯波藏王生病的消息,希望南開甯波趕快回到京城,來爲大王加持治療…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五篇 不滅虹身 第叁章 正法全揚佛經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