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成了,顯示出這座寺院如此的圓滿莊嚴;但是佛語佛法的教化工作,事實上卻還沒有開始。我們需要弘傳一切密教的經續與法相的經典,來消除西藏的無明與黑暗。我們應該點燃顯密二宗佛法的明燈,來承續佛陀的慧命。我在此真誠地懇請菩提薩埵堪布與蓮華生大士,安住在西藏這個鄙陋黑暗的地方,來傳下佛法的明燈。”
赤松德贊王一面說著,一面痛哭失聲,並連連地頂禮,一心祈請菩提薩埵堪布與蓮華生大士,留駐西藏。
菩提薩埵堪布與蓮華生大士兩人互相對望著,然後看著真誠頂禮懇請的赤松德贊王,就商議道:“西藏人並無全然真誠信仰佛法,許多的大臣事實上至今尚憎恨佛法,這些大臣的心中都在想著各種辦法,要毀壞佛法。但是既然大王再叁的懇請,我們實在需要很仔細地來思維這件事情。”
先前菩提薩埵與蓮華生大士,兩位導師來到西藏的時候,大王心中充滿了歡喜;但是如今他們想要離開吐蕃西藏的時候,大王心中實在是如錐刺一般的苦痛,所以苦苦地哀求兩位聖者留在西藏。
由于大王的誠心感動了兩位大士,因此他們商議,如果要留在雪域西藏,一定要先讓西藏地區的人民,學習讀書、寫字,建立能完整弘揚正法的語言文字等。有了這樣的基礎之後,才能建立完整的佛教,佛法也才能夠慢慢的開展,這樣兩位大士留在西藏才有意義。他們商議決定之後,菩提薩埵堪布與蓮華生大士就應允留在西藏地區,傳弘教法。
于是他們就向大王說道:“大王啊!要我們留在西藏可以,但首先應建立完整的文化基礎,讓大家學習語言、文字,熟悉書寫與讀誦,使大家有學習佛法的基礎。另外大王你必須訂立嚴正的綱紀法律,來使藏地依正軌而行。這綱紀法律必須以佛法的精神來作爲根基。如此一來,佛法的戒律嚴明,藏地的法律十分完備,那麼佛法就有發展的希望了。若能如此,我們十分願意在此幫助大王,以使衆生得到究竟的利益,我們也願意應你的請求而留在雪域西藏。”
大王聽完之後,心中十分的欣喜,立即向菩提薩埵堪布與蓮華生大士連連頂禮懇謝,並且立即答應遵循兩位導師的教谕,開始訂定更完滿的律法。于是大王就召集所有的屬民,以白紙黑字來頒下了法律,這些依佛法精神訂定的法律,宛如繩結與金牛的轭一般,時松時緊地調節著人們,使他們安住在正道之中,不去做奸犯科。
大王所頒下的法律,一共有叁種,第一是佛教的律法,第二是關于王法,第叁是家法。赤松德贊王說道:“我赤松德贊王從此之後,不只是一位世間的大王同時也是出世間的法王,所以凡是我屬下的一切人民,應當確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有善惡必然有它的因緣果報存在。人生中最殊勝的善行就是信仰佛法,我們爲了信仰佛法、實踐佛教,更必須廣立寺廟僧院,而在這些寺廟僧院當中,我們可以建立顯宗的僧寺或密宗的寺院,而要信仰顯宗或密宗,則由人民自己決定。”
接著他又宣布:
“所有的人民不論男女老少,都要學習文字、算術,並且要學習抄寫經典與誦經,不只如此,更需要深入經藏之中去學習經典與練習說法講經。因此所有能夠說話的孩子,現在都要開始學習文字,具足知識。人民如果生下孩子,也應當實行宗教禮儀,迎請喇嘛上師來開示講經。生病的時候切要及時醫治,並且誦經祈禱叁寶護佑。
“侍奉病人的時候,心中要有悲心,必須十分的細心。不但要恭敬長者,不要使老人失去了信心,更要善于體恤老者。人民死亡之後,應當依照佛法的儀式,舉行超度的法會,並誦持密咒,使亡者得到解脫。
“富有的人要能夠慷慨地幫助需要救助者,而貧窮的人對于濟助更要知恩,並且要記得償還債務;如果暫時還不能夠償還的時候,也必須講明情況,日後再還債。
“我們必須警惕敵人、敦睦親人;少年的人要聽從老人家的教導,而多子的家庭也必須安置輩分,使他們長幼有序。哺乳的先後也要有適當的次序,千萬不可偏心。無子的家庭必須招贅夫婿,這夫婿也要服兵役保衛家園。家庭之中必須和睦,有事發生之時,必須請示父母長輩的意見。
“夫妻之間如果離異的時候,財産的分割必須十分的公平。人們要十分的精勤努力,早起晚睡地努力生産。丈夫如果還沒有與妻子商量得到同意,則禁止納妾;假如妻子沒有生下兒女,經過協商允許的話,則丈夫可以再納妾,以延續子嗣;但是小妾沒有財産的權力,所以不能分得丈夫的財産。
“我們不可以小看其他的人,我們要團結友愛,這是十分重要的。要遠離一切厚顔無恥的人,要了解一切畸形不如理的做法,千萬不要受到這些偏見的影響。人的口舌是十分危險的,所以千萬不要兩舌、绮語、惡語,要注意到相互的共榮共存。夫妻之間要相敬如賓,要慎行,千萬不要十分嚴厲地互相對待。
“每一個人的行爲處事,要掌握分寸。不偷不搶也不打架,互相也不能有所欺瞞。出家的堪布住持,要宛如世尊釋迦牟尼佛一般,代表僧人來宣講戒律儀規,這些都必須依照叁藏經典的記載。僧人口渴的時候,要飲奶飲茶,腹饑時要食用糧食、糖果、蜂蜜、酥油、糕點等,所有的這些動作都必須合于戒律;要穿著袈娑,安住在廟宇寺中,不許飲酒,更要戒除一切淫欲。
“修持密宗的人要遵從上師的教誨、叁昧耶誓句,依照密法經續的規範來修行。他們口渴的時候,能夠以酒汁作爲飲料,但是不能夠侵占僧人的財富。在饑餓,要吃東西的時候,什麼都可以吃,但是千萬不能夠吃有毒的物品。
“密宗的服飾以白、紅、黑衣爲主,平常住在修行的處所。爲了護持佛教而修行的時候,僧人必須誦持佛經,而密宗的修行人,要設置壇城曼荼羅來修法,俗人的修行則可以自行依照顯密二宗來修持。要悲憫一切無能力的人,要適當地救濟窮苦者。對于口中有種種過失的人,應當忍讓,不要瞋怨,路邊的傳聞不要隨便去理眯它。對于講經說法的人,不管在任何地方,都要向他頂禮。
“不要使所有的教法,與密法混雜在一起,必須各自遵循自身所信仰崇尚的宗派,千萬不要把不同的教派傳承隨便雜混在一起。苯教這些外道徒衆,已經被逐出境外,也不在桑耶寺附近,一切的人民不准學習,違背這個命令的要加以治罪。
“如果誰做了任何的事情,不依從王法的話,王法治罪一定不加以輕饒。所有僧人應當聽命于住持堪布,弟子要遵守導師的教誨,奴仆要聽從長官的命令,兒子要侍奉父母,弟弟要敬愛兄長,如果違逆這些事情,乃至殺人的話,就要施以火燒水淹等極重的責罰;做了壞事的人,要上腳鐐、投進牢房裏,施以嚴厲的酷刑。行使這些罪罰,並非不慈悲,而是如果沒有王法整治的話,將會産生許多惡行。刑法共有七種可以施用,即:火刑、風刑、水刑、鐵刑、木刑、土刑和天刑等,將根據犯罪情節的輕重,來施以適當的刑罰。
“殺人者必須要償命;搶奪財産,要剜卻他的膝蓋骨;偷東西的人必須要負責賠償。子女沒有得到父母的允許而妄自苟合,生下了私生子的話,要付出撫養的費用。所有的訴訟判決要十分的分明,互相爭鬥者要坐牢,打架鬥毆的話,更要追究責任,不服王法的人要割下耳朵。
“各種宗教與宗派要確實地分辨清楚,不要互相混雜在一起;各種教理要依如理的語言而分辨清楚。說假話的人必須加以放逐;不償還債務的人,要償還實物;嚴厲駁斥無理的人,無理取鬧的人要加以逮捕。青稞要用鬥來做衡量,我們要統一這些度量衡,讓大家有所依循;而計算物品的重量,要用秤來計算。每樣貨物必須先訂好價格,不能夠胡亂開價;秤量黃金要用小的秤,以顯示它的精細。
“爲了防止盜賊,必須養狗來防盜,我們也必須養著公雞來叫醒我們,以掌握時間。我們要善于克製自己的欲望,要誠心誠意地接受所有的教法,顯示與密宗各自示現他們殊勝的善法成就,我們應當依循。所有大臣應當盡心地安住于自己的職守,要自尊自強毫不松懈;不善的行爲要抛棄掉。在山路險峻的地方,必須使之十分的安全,使人民在遊曆的時候,不受到危害。要使地方上不再有壞人,必須摒棄十種不善的行爲,我們必須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等十大善戒發揚光大,使人人平安而且和睦相處。
“對待一切的牲畜也要十分的寬容,有財富的可以積蓄財富,無財富而赤貧的人也可以乞討。讓大家都在佛法、王法與家法當中安居樂業,並修持菩提正法,最後圓滿成就佛道。”
赤松德贊依循了菩提薩埵堪布與蓮華生大士的建議,而頒下了含有佛教的律法、王法與家法的正法法律。從此之後在西藏地區,有了更嚴明的法律可以依循,大家生活在合理的軌則之中,家庭、社會、藏地乃至修持的菩提道上,都有正確的次第可以依循前進,整個社會走向了光明與幸福。
赤松德贊王在蓮華生大士與菩提薩埵的導引之下,致力于建立清淨的律法,以鞏固佛法的基礎。雪域西藏在上師、堪布與大王叁者的協力之下,漸次建立了光明的道基。
桑耶寺建成之後,盛況空前的開光慶典,已經過了一年,而且佛教的律法、王法與家法建立之後,大王接著要開始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所以,赤松德贊王就從屬民當中,選擇年輕優秀、聰明伶俐,而且相貌莊嚴、具足福德的人,准備將他們送往印度,去學習梵文以及佛法。在這之前,菩提薩埵堪布就將這些孩子們聚集起來,先行教導他們念誦皈依叁寶等基本的語詞。
菩提薩埵堪布教導這些孩子念誦道:“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等皈命叁寶的語句。但是這些西藏的孩子們,口齒十分的魯鈍,竟糊裏糊塗的念成了“馬茂佛巴耶,馬茂巴馬耶,馬茂帕巴耶”。這些嘴巴笨拙的孩子們將原先所念的語意是“皈依禮敬佛陀、皈依禮敬佛法、皈依禮敬僧伽”的皈依叁寶語詞,卻念成西藏語意:“色幹塔塔毛巴胡河,曲拉塔塔毛巴胡河,利文亞塔塔毛巴胡河”…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四篇 廣大圓滿 第十二章 桑耶永固寺天成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