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彌陀經核心講記▪P5

  ..續本文上一頁就喊“老爺”(你看,對自己的父親喊“老爺”)。大富長者聽了,心裏很難過:“我是你的父親,你喊我喊老爺!”他就對窮子說:“我看你到我莊園來之後,人很誠實本份,幹活很賣力氣。不然這樣,你就做我的幹兒子,我年紀大了,也沒有兒子,你就做我的兒子好了,也可以幫我做點事,希望你不要推辭。”

   這麼一個乞丐,突然得到大富長者的寵幸,拜長者爲幹老子,他感覺很榮幸,他不知道這是他的親生父親,把親生父親拜做幹老子,還覺得很榮幸。

   好了,故事再往下講。又過了一段時間,大富長者慢慢培養他,開始教他做會計、做出納,掌管財務。“我既然認你爲兒子了,彼此就不外,這裏所有的一切都由你掌管”,工人的支派、財産的進出都要他負責。

   窮子做得很賣力氣,也很認真,“今天收多少、支多少……”但他還是住工棚裏,每天還是拿自己的一份工資,晚上算賬的時候,“這個是老板的,是他的;我自己呢,十塊。”

   這樣又過了一段時間,大富長者一看,窮子(也就是他的兒子)的志向慢慢提高了,心量逐漸擴展了,能力也越來越具足了,這個時候,父親就准備宣布他們的父子關系。

   這一天,他就把國王、大臣,把有頭有臉的人物全部找來,開一個“新聞發布會”,父子相認。“有勞各位到這裏來,有一點事情跟大家講。我已經年老了,我的兒子是在哪一年丟失的……”窮子越聽越像在說自己;長者從頭道來,慢慢引導,“現在,我找到我的兒子,是誰呢?就是他。”長者指著自己的兒子說,“現在我把所有財産全部給他,由他掌管。”

   兒子這個時候才知道:原來對我這麼慈悲的人不是外人,正是我的父親!

   所以,在《法華經》裏才有四句話,說什麼呢?

   我本無心,有所希求。

   今此寶藏,自然而至。

   又說:

   無量珍寶,不求自得。

   而今乃知,真是佛子。

   “我本來沒有想到我會擁有財富(沒有想到我能獲得這麼豐碩的功德),但是無量的寶藏怎麼突然就來到身邊,一夜之間華貴起來!今天才知道我真是佛的兒子!”

   故事就講到這裏。下面把這個故事做一番解釋。

   大富長者是哪一位?

   (阿彌陀佛。)

   是阿彌陀佛;乞丐是哪一位?

   (我們衆生。)

   對啦!我們無始劫來迷失本性,流浪在阿彌陀佛的涅槃城之外。阿彌陀佛看到我們的時候,就要把祂的六字名號功德布施給我們,說:“衆生啊!我的獨子,我把整個極樂世界送給你,你就這樣來!往生我的淨土!”

   我們嚇壞了,“我哪裏有資格到極樂世界啊?”我們不敢,所以我們逃跑,我們逃離阿彌陀佛。

   這個時候,阿彌陀佛就用其他的法門來調化我們,讓我們來修行,回向以求往生。就是自力勞作,幹除糞的活;除糞,就是除去我們心中的汙垢。窮子要靠除糞的活才敢進大富長者的莊園;根機還沒有成熟的衆生,就要靠種種法門修持回向,才敢求生淨土。

   阿彌陀佛看見我們已經在自力修行回向求生了,又要用方法來調化我們,“你種種功德修行回向,很不錯,但可以念我的名號啊!”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所有功德法財的寶庫。讓我們稱名念佛,就是要把所有的功德布施給我們,但這時還不敢明講。就好像大富長者認窮子爲義子,讓他負責庫藏的出納管理,其實心裏邊整個庫藏財寶都交給他了,但因爲時機沒到,不便明說,窮子也不知道。我們也一樣,比如說我們每天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我們不知道這六字名號裏面的所有功德就是我們的,我們認爲:“我念了兩萬聲,這兩萬聲的數字才是我的;六字名號裏面的功德是阿彌陀佛的。”就好像窮子,他已經進到莊園裏邊,每天在那裏做出納、會計,他認爲他經手的這些財産是大富長者的,他自己只拿他工作一天的工資,不知道他的父親要把整個莊園給他。

   這樣又經過一段時間,時機成熟了,阿彌陀佛才說:“汝今念佛,本是我子,極樂世界,歸汝所有。”全部送給我們。我們這個時候才敢歡喜接受。

   阿彌陀佛要把祂整個的極樂國土布施給我們,千方百計讓我們接受,讓我們在種種法門裏摸爬滾打,慢慢調熟我們的根器,我們才慢慢接受六字名號的功德大寶。

   根機成熟了

   大家能夠相信念佛的法門,能夠老實念佛,是已經經過了除糞的工作,是已經到了大富長者開新聞發布會的時候了,根機已經成熟了,是多善根福德,非少善根福德。沒有大善根、沒有大福德的人,決定不會老實念這句名號。

   就好像那個乞丐,他的根機還沒成熟,他決定不敢接受整個莊園,他逃跑了,他嚇昏了。

   你看世間的人,你對他說:“某某人,你念佛往生吧!”

   “哎--,不去不去不去。”

   學佛的人,你對他說:“你念佛往生吧!”

   “慢點!我求人天福報!”

   修行解脫的人,你對他說:“你念佛往生吧!”

   “我哪裏夠資格到極樂世界?”

   就好像那個乞丐,他認爲自己沒有資格進這座莊園。

   我們的父親是“諸佛中之王、光明中之極尊也”,彌陀慈父,救度我們四處流浪、桀骜不馴、違逆負心的衆生。所以,大家要隨順佛願,要孝順于佛。經中說“孝順于佛者,實乃大善”。

   生西比做人容易

   念佛往生很自然、很簡單。天底下第一等容易的事情就是念佛往生;第二件容易的事情,就是墮入叁惡道。不往生西方,必墮叁惡道,沒有不墮落叁惡道的。就算你今生有修行,來生不墮叁惡道,來來生一定墮落叁惡道!所以印光大師才講:往生西方,比來世做人還容易;來世做人,比求生西方還困難。

   爲什麼到西方成佛容易,來世做人反而難呢?因爲來世做人要靠我們修持五戒的功德,靠自力;往生西方是靠佛力,故而容易。往生西方,《無量壽經》裏面有幾句話:

   其國不逆違,

   自然之所牽。

   升道無窮極,

   易往而無人。

   很容易往生,結果去的人不多。爲什麼?大家不相信。什麼叫“自然之所牽”?自自然然地往生極樂世界,毫無勉強和造作,我們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沒有一個人不往生,不需要你在那裏擔心害怕說“我這樣能往生嗎?”不必擔心,不必害怕。

   浮木入海喻

   比喻說我們把一塊木頭丟到長江裏面去,這塊木頭一定會隨著江水到達東海,會不會?一定會到達東海,除非在半路上被別人撈起來,或者是被樹杈擋住了。我們不需要駕著一條船跟在木頭後面看,“哎,看你到哪裏?嗯,到東海。”不需要!它自自然然會到,即使看不見,也知道必然如此。

   木頭,就是我們;江水,就是念佛的法門,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東海,就是極樂寶國。被撈起擋住,就是雜行雜修。我們來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等于把我們的身心歸投于阿彌陀佛,所以:

   南無者,即是歸命;

   阿彌陀佛,即是其行。

   我們歸命阿彌陀佛,這一生一輩子,就是念佛願生西方,等于是把我們這塊木頭投在六字名號的長江當中,沒有阻擋,它自然是前浪後浪,浪浪往前走,而自然地回到極樂淨土,這是靠六字名號的力量。所以,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很自然,被阿彌陀佛的願力所牽引,“自然之所牽”。

   遠地易達喻

   出門旅行,有的時候,到達萬裏之外的地方反而比到達百裏之外的地方還要容易,爲什麼呢?因爲交通手段不一樣。比如說我們從這裏要去金門島,要自己遊過去的話,那很困難;要跨過太平洋到美國去,反而容易,爲什麼?坐飛機就可以了。爲什麼那麼遠反而容易、這麼近反而難呢?因爲我們所依靠的力量不一樣,一個是靠自己,一個是靠飛機。靠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就很難;坐飛機是靠飛機的力量,就很容易。

   我們到十萬億佛土之外的極樂世界反而容易,因爲我們乘坐的是六字名號的航班;要轉生人天反而難,因爲是要靠自己的力量。

   可知仰靠佛力的重要性。

   名號功德寶

   法藏菩薩成爲阿彌陀佛,祂令我們功德成就,祂廣施功德寶給我們,那麼,功德寶在哪裏呢?《無量壽經》〈流通分〉這段經文就很清楚地說明了。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

   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爲得大利,

   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佛告訴彌勒菩薩:“聞到阿彌陀佛名號,歡喜踴躍稱念的人,就具足了無上功德,就獲得阿彌陀佛所布施的功德寶。”所以,阿彌陀佛的功德寶就是六字名號。

   歡喜踴躍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那個聽聞到彼佛名號威神功德不可思議的人”,“啊!六字名號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信順、歸仰。

   “歡喜踴躍”,爲什麼歡喜踴躍?給你一百萬,然後說“不能往生,死後要去叁惡道”,你會歡喜踴躍嗎?不會的。所謂“歡喜踴躍”就是說“我決定可以了生脫死、成就佛道,我今生雖然是個窮光蛋,在世間被人瞧不起,一旦閉了眼睛,眼睛一閉我就要去淨土成佛了。”這個叫歡喜踴躍,對往生有決定性的把握。如果對往生這件事情我們害怕,“能不能往生?萬一不能往生怎麼辦?下了叁惡道怎麼辦?”內心就痛苦了,就不會歡喜踴躍了。知道“六字名號決定能救度我,我稱念六字名號決定能往生極樂國”,這樣的心叫“歡喜踴躍”。

   乃至一念

   “乃至一念”,一念的信順,念念的稱名,“乃至一念”和“乃至十念”都是《無量壽經》所講的,“一念”、“十念”,前面有“乃至”兩個字,就代表並不只是一念、十念。我們今天聽到這個法門,如果壽命延長,那就是一天、七天、一年、十年……;如果壽命當下就結束了,我們只念了十聲佛就斷氣了,那就十念;只念了一聲佛就斷氣了,那就一念,都能往生 ——“乃至一念”…

《阿彌陀經核心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阿彌陀經略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