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佛勝易 第六章 一切法門 六字全收▪P5

  ..續本文上一頁就永遠地相信下去,一信就永信,一念就永念,不改變,所以叫“一發心以後,永不退轉”,自然而然的,這樣跟佛相應。

   念佛穩當

   百丈禅師雲:

   修行以念佛爲穩當。

   修別的法門不穩當,爲什麼?沒有佛的護念,沒有佛的光明攝取,只靠自力,沒有他力。念“南無阿彌陀佛”很穩當。百丈禅師是修禅宗的,但是,他也提倡念佛,因爲他知道:修禅宗很不容易,一般人做不到,所以告訴大家 “念佛穩當”。

   念佛穩當,叫“千穩萬當”,一千個人念佛,一千個往生,一萬個人念佛,一萬個人往生,當然叫穩當了,不然就不穩當了。說“我念佛不一定往生”,那就不穩當了。

   永明禅師雲:

   無禅有淨土 萬修萬人去 但得見彌陀 何愁不開悟

   有禅無淨土 十人九蹉路 陰境若現前 瞥爾隨他去

   這裏取了《四料簡》的兩首。什麼叫“有禅”,什麼叫“無禅”呢?“有禅”就是開悟的人。沒有開悟,不能叫“有禅”,這是印光大師解釋的,“我在那裏打打坐,眼睛一閉,叫有禅。 ”那差太遠了;什麼叫“有淨土”呢?真的願往生極樂淨土,心裏邊相信彌陀的誓願和名號,知我念佛必定往生,真信切願,老實念佛,這叫“有淨土”,不是在那裏隨隨便便 “我相信有極樂世界,我想去……”然後東抓西抓,那不叫“有淨土”。

   “無禅有淨土”,你雖然沒有開悟,但是,你念佛,願意往生淨土,則萬修萬人去,一個不漏。能見到阿彌陀佛,還怕不開悟嗎?馬上就證無生法忍,不止是開悟的問題了,成佛啦!

   “有禅無淨土”,你雖然開悟了,大徹大悟,但是,如果不求生西方淨土,十個人就會有九個人路子搞錯,錯在哪裏呢?不是他不了解佛法 ── 他開悟了還不了解佛法嗎?雖然開悟了,但是不能解決生死問題,到臨終的時候,就會被業力所牽引,流轉去了。

   五祖戒禅師就是這麼回事。五祖戒禅師是個大徹大悟的人,他後來投胎轉世成爲蘇東坡;還有一位圓澤禅師(《印光大師文鈔 》多次提到),他也是修禅的,他的工夫達到什麼程度呢?有一次,他的朋友約他到四川,他說從陸路走,那位朋友一定堅持從水路走,他後來逼得沒辦法,只好走水路,走水路就要坐船,路過湖北境界的時候,在碼頭上碰到一位孕婦,圓澤禅師對朋友說: “壞了,我不願從水路走,就怕這個婦人,她懷孕很長時間了,沒有分娩,就是等我來投胎,現在見了,已是無法可避了。”(圓澤禅師能知過去未來,他就知道有這個因緣 )然後他就沐浴更衣,坐脫立亡。

   圓澤禅師圓寂之前,跟朋友約定:“叁天後來相見,我對你一笑,以爲憑信。”那位朋友叁天後到那位婦人家,一進門,就看見生了一個男孩,男孩見了他,果然一笑爲信。那位朋友無意前往四川,就回到寺院,才曉得圓澤禅師在出行之前已把後事都囑咐好了,因此越來越覺得他不是平常人。

   印光大師規勸大家:像這等工夫,能知過去未來,想走就走,想來就來,況且不能了生死!他如果能念佛的話,到極樂淨土,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所以說,何況我們這一點小小的修行,那就不要說了。

   無所不能

   省庵大師雲:

   一句彌陀,是斬群邪之寶劍。

   一句彌陀,是破地獄之猛將。

   一句彌陀,是照黑暗之明燈。

   一句彌陀,是渡苦海之慈航。

   一句彌陀,是出輪回之徑路。

   一句彌陀,是脫生死之良方。

   一句彌陀,是成佛仙之秘訣。

   一句彌陀,是換骨髓之神丹。

   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是寶劍,一切邪魔,當下斬斷;我們造了地獄的因,但是這句名號能把地獄果報破掉,是猛將;我們內心沒有智慧,在黑暗當中,但是,彌陀名號能把我們引到西方光明淨土,是明燈 (“我不懂佛法呀……”不懂佛法沒關系,你會念佛,肯定可以去成佛,這叫明燈,明燈你不用,背對著它,那就自己投向黑暗了);我們在生死的業海當中,靠什麼度脫呢?靠自己的修行── 沒有力量,那就靠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慈航;在六道輪回裏邊,生生世世地流轉,從來沒出去過,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讓我們徑直出離輪回,是徑路;一句 “南無阿彌陀佛”是了生死的良方;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成佛道的秘訣,丟掉了秘訣,你怎麼成佛呢?什麼事情都要得個訣竅,凡夫成佛的訣竅,單在一句六字名號, “若要問我有何訣竅,叫你專念彌陀名號”;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換骨髓的神丹,這是一個比喻,是說得到法身慧命。

   八萬四千法門,六字全收;

   一千七百葛藤,一刀斬絕。

   省庵大師禅宗也是很通達的。他說:八萬四千法門,六個字就包括了;禅宗一千七百個公案(爲了解沾去縛,破除執著),當下就斬絕了,根本不用去參。所以,一切法門無法超越念佛往生淨土的法門。

   徹悟禅師雲:

   一句阿彌陀佛,

   是阿伽陀藥,無病不療;

   是如意珠王,無願不滿。

   是生死苦海之慈航,無苦不渡;

   是無明長夜之慧燈,無暗不破。

   阿伽陀藥是佛經裏的比喻,萬病總治,貪嗔癡病、煩惱病、業障病……所有的病通通能治,不用擔心;如意珠王是一種寶珠,想要金銀,出現金銀,想要瑪瑙,出現瑪瑙,一句六字名號,想要什麼,就出什麼,想要什麼樣的聖果,自然就有,所有的願都能滿 ── 你能成佛,還有什麼願不能滿的?沒有什麼苦,念佛不能度的,乃至現生現世的身體病痛、家庭不合、事業不順等等,也能解決,要根本地解決,則是了脫生死大事;我們在無明黑暗當中,如茫茫長夜,阿彌陀佛名號,是智慧的燈塔,無暗不破。

   念佛見佛

   念佛時即見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

   叁際同時,更無前後。

   “念佛時即見佛時”,念佛的時刻,當下就是見佛的時刻。念佛的當下,阿彌陀佛放大光明攝受其人,觀音、勢至如影隨形,眼睛雖然不能見,但是確實存在 ── 用心來見,不是用眼來見。同時,我們念的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本身,它就是佛,因此也叫見佛。

   “求生時即往生時”,並不是等待幾十年之後再往生,不是!是說你現在願意往生,現在就得到了往生!

   “叁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叁際同時”,沒有前後的區別,當下這一念,完全就是了,所以,這句名號叫“無量壽 ”啊。

   這些講起來,都很玄妙,但是,再怎麼玄妙的道理,我們只要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所有的利益都得到了,並不是說我們要懂得這麼多,念佛才能往生。說這麼多的目的,是引導我們對這句名號堅信不疑,專念名號。我們雖然不能懂這麼多,不會背 ── 有人說:“師父,經文講得很好,可是我記不得。”你不記得、會念佛也能往生。這樣講解,大家依文思惟,了解名號不可思議的殊勝功德而專念名號,必然往生。

   但憑六字

   古德雲:

   一句彌陀無別念 不勞彈指到西方

   不用叁祇修福慧 但憑六字出乾坤

   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不要有第二個心思念別的,不要雜行雜修),不用彈指這麼長時間、不用彈指這麼費力,就可以到西方淨土去了。你看,祖師講得多麼容易!

   不要你叁大阿僧祇劫修福修慧再成佛,只要靠六個字,就可以出離叁界六道。

   莫訝一聲超十地 當知六字括叁乘

   你不要感到驚訝,驚訝什麼呢?一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連十地菩薩的功德都超過了,跟佛平等了!

   爲什麼不叫我們懷疑呢?要知道:六個字裏邊,包括了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它是佛乘。既然是佛乘,當然“一聲超十地”。

   我們現在交通很發達,有汽車、有火車、有輪船、有飛機,比如坐飛機吧,如果在地上走路的話,我們在座的蓮友,多數都是老年人,如果拿你們和馬拉松冠軍相比,你能跑得過他嗎?肯定比不過他。但是,如果你坐在飛機上,看到他在底下跑,他跑得再快,比得過你嗎?他比不過你了。爲什麼?交通工具不一樣啊,他靠自力,你靠飛機的力量,是他力的作用。

   “一聲超十地”是什麼呢?佛力的緣故啊。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句,能夠達到佛的境界。

   一旦你乘上飛機,看下面的人和車就像螞蟻一樣,慢慢爬。他們跑得再快,也沒有你快。所謂“不行而行”、“如實修行 ”,我們自己雖然沒有修行,但是,再也沒有比這更精進的了。所以,有人講“精進”,講“懈怠”,凡夫談什麼精進、懈怠,通通是懈怠,佛的精進才是真精進,六字名號自然讓我們往生淨土。

   若人但念阿彌陀 是名無上深妙禅

   只要專念名號,沒有比這更深、更妙的。

   舍 得

   叁藏十二部 留給他人悟

   八萬四千行 饒與旁人行

   各位舍不舍得?

   不過,也有人不舍得,不然,“留給他人悟”,誰來悟呢?舍得的人就留給那些不舍得的人去悟。等你悟了半天,“我開悟了。”開悟了還早,“悟後不念彌陀,管保老兄未悟 ”,“千悟萬悟悟不到,就是一句佛名號”,你能念佛,真正開悟了,你不念佛,沒有開悟。

   叁藏十二部講得就是念這句名號。爲什麼要留給他人悟呢?我們來念名號,已經得到叁藏十二部所講的真實教法了,他還沒有懂得,所以還要研究叁藏十二部,慢慢研究,到後來, “哦,原來是念佛!”所以,祖師大德當初都研究了很多經教,學了很多法門,到最後,進入念佛法門,他們總結自己的經驗,說:“專念彌陀名號。”

   “八萬四千行,饒與旁人行”,因地的修行,別人去修,我們現在坐“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大願船了。

   薰 習

   第六章引用了大量佛經和祖師的話,把這句名號的功德展現出來。這些經文、祖語,大家回去可以多多讀誦,佛法需要薰習。心中的疑惑在所難免,但如果我們多多聽聞、多多思惟,自然就專心念佛了。

   解脫之道

   要反覆說明的是,專心念佛並不是妨礙行善積德,尤其是我們念佛的人,單獨念佛,自己能念得下來嗎?是要衆生共同得利益的。比如說我們這個佛堂,如果大家都抱著自私自利心的話,佛法就得不到弘揚了。

   我們現在知道,念佛並不在于一天必須念十二個小時才能往生,我們可以邊工作邊念佛、邊念佛邊工作啊,真正做到世法、出世法兩不妨礙,如果不是這樣, “我不能一邊工作一邊念佛,我要回去打坐才能念佛。”修行和道場事業不能兼顧。現在不是這樣,你可以手拿抹布,一邊清理廚房,一邊口稱名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何其快哉!走路也一樣,“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清淨心念佛也是念佛,散亂心念佛也是念佛;行住坐臥任何時候都可以念佛,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把我們解脫了。

   學佛的道心是好的,想了生死,但是不得法不行。念佛人要盡到自己的本份,士農工商都不妨礙,念佛本來就是無礙的法門。你不得法,不得要領,還處處嫌人家礙了你的事。有一句話說: “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只要有心,再忙碌,再有事礙,也沒有障礙。

  

  

  

《念佛勝易 第六章 一切法門 六字全收》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