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談管理
各位法師、各位嘉賓、各位護法信徒,大家晚安!阿彌陀佛!
我這一次在香港的叁天,講叁個問題,對于我們個人、他人、整個的社會都有關系,我今天講的問題是:關于管理的問題,明天講吃、素食的問題,後天講關于環保的問題。所謂管理的問題,我們各位大家,不是說要管理人,而是要先學習被人管。因爲我個人,從一無所有,經過一些師長給我很嚴格的管理,現在慢慢的成長了以後,我也能參與了對世間的事情、金錢、物質、人事的管理,所以,我就發覺到管理的藝術。我今天想把管理的藝術向各位介紹。談到管理,現在社會上流行的管理學很多,你辦學校,學校要管理;辦醫院,醫院要管理;你開一個工廠,工廠要管理。需要管理的方面很多,我只想簡單的把管理的藝術向各位介紹。其實,管理的藝術也很多,在短短的時間之內,我提出十個問題,先請慈慧法師提出第一個問題:
慈慧法師:關于管事、管物、管錢的藝術。
星雲大師:這個問題,管事,事情好管,事情頂多做的好不好,事情本身它不會來反對我們,它不會自己表示出意見;管物,物也不會反對我們,它也不表示意見。甚至管錢,錢多、錢少也任你支配,任你來用,都不是很難。當然,比事、物、錢更難管的東西還有很多。有的人,很大的事情,他會管理,遊刃有余;有的人,一點小事情他就忙亂不堪,不知道如何下手;有的人,很少的錢,由于會管理經營,錢賺錢,賺了很多的錢;有的人,不善管理,很多的錢越管越少、越管越沒有了,這就講到管理的藝術。古人有兩句詩說:“窗前有明月,梅花便不同。”可見,有了藝術以後,你管理錢、事、物就有不同的效果。
第二個問題:管時、管地、管人的藝術。
時間總還是會好控製它、處理它,空間也是一樣,大大小小,只要自己感覺到,心裏的世界大,你的空間就隨著心裏會寬廣,這也好管理,最麻煩的是管理人。你看,有的將軍,在外面一個口令,百萬雄師都隨著他的一句口令行動,這好管。可是回到家裏,他跟老婆講話,老婆不聽,他講十句、二十句,可能老婆比她的話更多。所以,有的時候,多人好管,少人難管。我們有時候管人時說:“你都不聽我的話,你都不接受我的意見。”其實,我們自己又何嘗聽自己的話?有時候說:“管人難,管自己更難。”所以,一個人平常要把自己管好,身教重于言教,你自己管好了以後,不言而教,別人就受影響了。其實,人難管,自己難管,還有比自己更難管理的東西,我想:最難管理的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從早上起來,它就這裏、那裏走來走去,甚至上天入地,天堂地獄它都可以來去。這個心,它是不會安分的、也不聽話的,爲所欲爲。所以,我們要研究佛學,其目的,就是要管好自己的心。佛說一切法,爲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需一切法?我看過好多現在的年青人,對于管理,完全沒有深下功夫,自己一個書桌也不會管、自己一個床鋪都不整齊。當然,有時候看見他,對朋友、對事物、對自己所有一切什麼東西,因爲沒有條理、沒有組織、沒有系統,就混亂,沒有程序。所以,很多的事情遇到他,就打了折扣。我覺得,我們想學習管理,要管理人的話,先要學習被人管。你說:“我的父母、我的師長、我的上司,他們不講理、不會管理。”你不要懊惱,他不會管理,你可以承受他的管理以後,自己來琢磨,從不會管理當中你可以學到今後怎麼管理的方法。我覺得,大家要把管理學好,就要有充分的條件:要爲人著想,要給他利益,要幫助他,要他覺得你在關懷他、給他利益。我想,至少人與人之間要皆大歡喜。管理,不要一直說:“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講了多少規矩,這個管理就很難;真正會管理,不必講多少的規矩,讓他真正的懂得心甘情願、自我奉獻,就皆大歡喜。有時候,他所需要的,你要給他滿足。我過去辦佛學院,有很多十七、八歲的小女孩就來考取學院讀書,有資格的長老們就鼓勵她們出家,那些小女孩們都說:不行,我的口紅還沒有擦過、玻璃絲襪也沒有穿過、牛仔褲也沒有穿過,這樣就讓我出家,好像還有點放不下。我知道了以後,常常到香港、日本、美國,就買口紅、粉、香水、玻璃絲襪、牛仔褲,帶回臺灣,臺灣幾十年前這許多東西比較少。每次走到海關,那些海關人員就笑我:“大和尚,買玻璃絲襪、買口紅?”我心裏就想:你們懂什麼!因爲那些女學生要滿足她們,她們才能聽我的話。如果她們感覺都不滿足,我們就難相處了。今天佛光山的出家人很多,不過從我給她們買牛仔褲、口紅、玻璃絲祙,因此而發心出家修道的,爲數也不少。世界上有一個很有名的白雪溜冰團要到臺灣表演,有一個女學生來跟我講:“院長,我要去看白雪溜冰團。”這是不可能的,一個修道院哪裏能准許去看白雪溜冰團?她說:“老師們都不准我去,如果不讓我去,我一生中,死都不會甘心。”我如果當時也說不可以,她一定會連書都不讀,就回去了;我如果答應她,那要破壞學校的規矩。我只有說:“你不必講看白雪溜冰團,你替我到街上去買文具、圓珠筆等,我這有兩百塊錢給你,你買好了以後,玩玩,要回來睡覺。”意思就是:你去公務。她也看了白雪溜冰團,再也沒有這個欲望了,願望滿足了。我的意思是:很多的法製是很嚴的,但我們執法的人要寬。因爲這不是很嚴重,破壞很大,你要稍微給她寬松一點,讓她心中感覺到在她生存的空間裏,有別人的愛護與關懷,她會成長。我前面講的,主要是告訴大家,你們遇到一些人、事管理方面的問題時,你不防采用給她一些歡喜、給她一些方便、給她一些滿足。定法要嚴,執法要寬。除了剛才講的人、事、錢要管理以外,我們的身體也要管理,我們的心也要管理,世間上哪一樣東西都需要管理,才會有次序、才會有規則。
第叁個問題,身體管理的藝術。
這個身體,你最關心,每天吃多少,太胖也不行,太瘦、餓肚子也不行。有時候,你說我要很漂亮,太漂亮也很麻煩。當然,我也不要太醜陋。身體要健康,我記得在青少年的時候,老師、同學們都說:“你的身體很好,你去多做一點。”我因爲身體好,我能多做一些事情;身體不好有病,讓別人也麻煩,自己也麻煩。如何把身體管理的很好,也很重要。我們冷了,要加衣服;餓了,要吃飯。總之,我們要把我們的身體服侍的很好。忙的時候要給它忙,閑的時候要給它閑。有時候光是忙,沒有休息,體力不能恢複,也不是很好。有的人老覺得自己身體,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過分在意身體的健康,患得患失,活得很不快樂。有的人不但病來了他很煩惱,甚至歲月一天一天的過去,他覺得我慢慢的老了,慢慢的老了,也有很多的恐懼。世間上的金錢,沒有錢很煩惱,錢太多也是很煩惱。所以,我覺得對于我們的身體,應該忙,要讓它忙;應該閑,要讓它閑;要老,就讓他老;有病,要讓他病。你不必太在意自己的這個身體,甚至病多了,久病成醫,與病爲友。就拿我來說吧,看我身體很好,實際上,從小到現在,身體都有好多的病,甚至像我的糖尿病,已有四十多年,我也學會了與病爲友,我不討厭它,把它當成朋友,與它好好相處,這裏面也妙趣無窮。世間上有因緣,你要隨順這個因緣。身體,有生老病死;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世界,有成、住、壞、空;時間,有春、夏、秋、冬。人的身體,都會有來來去去、好好壞壞,有各種的變化。所以,世間無常,你要在這無常的人間裏面,從無常中去學習佛法中的“常”。什麼是常?比方說,我很不聰明,不聰明是無常呀,我可以勤勞、可以用心,慢慢的學習聰明起來;我很笨,笨也無常呀,我慢慢的用心、勤勞,笨也會被我改變。我的意思是,管理我們的身體,要隨緣、隨順,隨順大自然。我們都非常非常的愛護我們的身體,其次才愛護我們的金錢,爲了健康,花多少錢都再所不惜;在金錢之外,也會愛親人、朋友;人最不喜愛的,是自己不關心的事物。愛身體,實在講,身體需要愛,但它不是我的、不聽我的話,會有生、老、病、死,是無常的;有一個常的是心,我們要多多的愛護我們的心,這個重要!
第四個問題是:心的管理藝術。
我有一個徒弟,他在香港大學管理學研究生畢業,我看他倒茶都不會,關門也不會,待客當然也不會。我有一天問他:“你是學什麼的?”他說:“學管理的。”什麼都不會,怎麼學管理?我說:“看起來你要先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心,你把自己的心學會了管理,大概事情就好做了。”我們的心,就好像一個動物園,常常把這個心比喻爲:心如牛馬,心如猿猴,心如各種動物。一個動物園在我們的心裏,心裏怎麼會平安呢?我們的心像什麼呢?像個工廠,工廠裏面有好多的機器呀,大機器、小機器,這樣噪雜、那樣噪雜,那麼多的機器,在我們的心裏動蕩、噪雜,你說怎麼能會安心呢?我們的心裏就好像一個土匪窩,土匪、強盜、壞人聚集的地方,貪欲、嗔恨、愚癡、嫉妒、功高我慢,這許多人都混在我們的心裏,它們在這裏各自掙紮、各自要求他們喜歡的,你說我怎麼會平安呢?實在講,我們每一個人很可憐,也很偉大,爲什麼?每一個人都離不開生活,爲了要有這一顆心,被心的妄想、煩惱,製造了好多的不安甯。佛教提出了五停心觀,有五個方法,對治心!
(1)如果你貪心很重,比方說貪色,喜好漂亮的女色,或者什麼都要很好,如果你能有一點不淨觀、不清淨的想法,貪心會少一點.
(2)你嗔恨心很重,老是要發皮氣,要罵人、責怪人、冤枉人,假如你慈悲心重一點,也能對治。(3)你對世間上的道理,常常都很顛倒,不能明白來龍去脈,凡事都是一知半解,假如你用緣起觀,就是什麼事情發生都是有原因的。窮…
《星雲大師談管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