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星雲大師揭示自殺秘密▪P4

  ..續本文上一頁解決,不要一下就鬧自殺,實在是不理智。

  人除了要有挫折教育,要有抗壓能力以外,還要找出自己的人生目標。有目標,路就會走得遠,走得長,因此要防範自己萌生自殺念頭,唯有找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活出生命的尊嚴與歡喜。

  人的一生只能活一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別人代替不了,所以要正視“生命的一次性”與“不可替代性”,對自己的生命給予重視與尊嚴。當你懂得尊重生命,知道生命存在的可貴與難得,就會珍惜生命,而不會因一點挫折就自暴自棄,甚至喪失生存的意志而自殺。

  雖然專家說,二十一世紀將是憂郁肆虐的時代,但是我們不要停留在憂郁的泥淖裏,要思想如何超越,例如對佛法真理有深入的認知,能夠了解生命的真相,就有力量去忍受、接受、化解。所以,希望想要自殺的人都能勇敢、發心,把生命用來服務、奉獻大衆,這不是比尋死要好得多嗎!

  七、根據專家研究,每當國家社會發生重大災難,例如臺灣九二一震災後,災區民衆常有相繼自殺的現象。請問大師,自殺也會成爲風氣嗎?

  答:現在的社會亂象紛陳,不但賭博、吸毒、竊盜、綁票、家暴、性侵害等問題叢生,尤其最嚴重的社會問題是自殺。

  自殺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以臺灣爲例,根據衛生署在二○○叁年的統計,一年共有叁千零五十叁人自殺,平均約每叁小時就有一人自殺。其中男性自殺死亡人數約爲女性的二倍。若以年齡層來看,二十四歲以下的青少年自殺死亡率比九十年增加百分之十八點一,二十五至四十四歲增加百分之十七點一,自殺已經成爲青壯年人口的第叁大死因,僅次于意外死亡和癌症。

  另外,一項統計資料顯示,大城市的自殺比率遠比居住在鄉下者爲高,中産階級自殺者也比其他社會層級的人多。從年齡的分布來看,十五至二十五歲的年輕人以及七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自殺率也愈來愈高,尤其老年人自殺已遂的比率很大,但近年來國小學童自殺的比率也日漸升高。以性別而論,男人自殺成功的機率比女人高出叁倍;但是女人嘗試自殺的頻率卻比男人高。

  由文化的角度觀之,西歐先進國家的自殺率遠比回教、佛教、印度教等地區來得高。原因可能包含了人際關系的疏離、宗教的遜位以及支配自己生命的現代意識高漲等。至于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相比較,則是見仁見智,沒有定論。不過也有學者認爲,前社會主義東歐國家自殺率上升的速度快過西方,例如匈牙利,一九七八年每十萬人有四十一點一人自殺,名列世界之冠。總之,經驗統計的結果顯示,自殺之分布與年齡、性別、職業等似乎不無關聯。

  此外,國家社會的發展步調愈快,人民的自殺率也會愈來愈高,這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尤其當碰到經濟不穩定,或者遭逢劇大變故,都會讓自殺率明顯上升,如剛才所問到的問題,臺灣九二一地震發生後幾年間,南投縣的自殺率高居全省之冠。

  自殺不但會成爲慣性,據美國的一項研究統計,平均每位自殺成功者約嘗試自殺十六次。自殺也會成爲風氣,因爲世間上的人都是有樣學樣,人與人之間,彼此的情緒是會互相感染的,就如瘟疫一樣,有傳染性,加上媒體對自殺的報導過分渲染,不但給了社會大衆負面教育,對當事人更是造成二度傷害,因爲自殺已造成身心的傷害,再加以大肆報導,等于又殺了他一次,所以媒體不能推波助瀾。

  不過,媒體之所以會偏重這種負面的報導,也是爲了迎合讀者的口味,所以社會不能一味怪罪媒體,觀衆的心態也要反省,也要學習自製。

  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天閻羅王在審判人犯,首先對著趙大說:你在世時殺人放火、貪汙舞弊,現在判你到地獄受苦五十年,之後再到人間投胎爲人。接著對王五說,你是個讀書人,生前爲文寫作、著書立說。可是你寫的書都是黃色書刊,不但造謠生非、而且淫穢人心,對世道人心毫無助益,現在判你終生在地獄受苦。王五一聽不服,抗議說:“閻羅王,這樣不公平,趙大生前殺盜淫妄,他的罪也只不過是下地獄五十年;我只是寫寫文章,爲什麼把我的罪判得那麼重呢?”

  閻羅王說:“因爲你寫的書現在還在世間流傳,你的文字對人心造成的傷害還在持續擴散中,必須等你在世間所寫的文字影響力消失了,你的罪業才有辦法消滅,到時你才能超生。”這個人一聽真是大驚失色,想不到自己一時愚癡所造下的罪業,真是無邊無量,不知何時才能消除。

  因此我就想到,有一次應內政部之邀在臺北國際世貿中心舉辦一場人生哲學講座,找我去講演。記得當時我講了這樣的話:“現在我們的社會,每一個人如果筆下有德,就可以救臺灣;口中有德,就可以救自己。”我們不要以爲自己興之所至的一句話,隨便說說,過去就算了,其實“聲是無常”,聲音沒有了,但是影響力卻永遠存在,因果業力是不會消失的。所以平時不能逞口舌之能隨便說話,也不要逞筆下之能隨便造謠,引人學壞。平時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寫好的文章、報導好人好事,必定可以救自己,也能救國家社會。所以,社會善良的風氣,要靠全民一起來營造。

  至于說到自殺,其實一個人之所以想要自殺,大都是因爲覺得“活得很苦”。爲什麼會苦?不外乎太自私、太爲自己著想,沒有能力應付外來的壓力。一個人如果天天只想“我”,我想、我要、我愛,就會感到生命很有限;一個人要愛大自然,這麼美好的山河大地,爲什麼你要離開呢?一個人要愛國家、社會、衆生,這麼有成就的社會,你何以不愛他就想離開呢?你能想到家人、朋友,他們不是都愛過你、幫助過你嗎?你何以忍心離開大家呢?所以能夠活出責任,活出心中有人,自然不會想要自殺。尤其假如心中有佛法,有“忍”的智慧,由“生忍”、“法忍”,一直到“無生法忍”的漸次具足,自然能夠放下世間的人情冷暖、是非榮辱,進而淡化對心外世界的執著,則內心世界變得寬廣、豁達,就能活得踏實、自在,而不致于會有自殺的想法。

  總之,如何活出自在,這是教育家的責任,也是媒體的責任;是家庭的責任,也是社會的責任。一旦國家遭逢重大的災害變故後,如何防治災民自殺,這是需要全民一起來關注的重要課題。

  八、憲法明文規定,殺人有罪;那麼殺人以外的動、植物有罪嗎?甚至殺人未遂有罪,自殺未遂有罪嗎?

  答:現在是個重視生權的時代,不但法律明文規定不得虐待動物,尤其對于一些保育類的稀有動物更不能獵殺,甚至不准豢養。乃至現在的環保意識高漲,不但全民實行資源回收,而且不得濫墾山坡地,不能濫伐山林樹木等。

  可以說,現在已由人權擴展到生權的時代,不只是有人才有生命,大地一切衆生,情與無情都有生命,都應該受到尊重與保護。所以佛教雖然是以人爲本的宗教,有時不小心傷害蟲蟻、蚊蠅等,雖然法律上沒有刑責,但于道德有虧;不該傷害的,如山河大地,乃至動植物,都應該善加保護,如果肆意破壞、傷害,都是廣義的殺生。

  佛教是個嚴戒殺生的宗教,認爲一切衆生皆有佛性,未來必當成佛,故當視如父母般供養給侍,豈忍殺之;若殺之,是亦殺未來佛也。佛教的殺、盜、淫、妄、酒等戒律,有自作、教作、見作隨喜的犯行。所以“十重波羅提木叉”中的“殺戒”,有謂:“佛子不得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贊歎殺、隨喜殺、咒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生命者,不得故殺。”

  佛教不僅嚴禁自殺、殺人,乃至不准教人方便殺生或贊歎殺生等。有人問:殺人有罪,殺害昆蟲動物有罪嗎?譬如噴灑農藥、DDT,殺害蚊蠅蟲蟻罪孽重不重?一般來說,殺生是有罪業的。有的人聽了這樣的話也許會說:我是種田的,我是賣農藥的,我不要信仰佛教了,因爲佛教主張不殺生,不能殺死害蟲,我何以維生?其實縱然你不信仰佛教,一旦殺生,還是一樣有罪。何況佛教是人本的宗教,同樣是殺生,殺戮人類的罪遠比殺害其他動物的罪業要來得重。不過話雖如此,我們也不能以此爲借口而濫殺生物,即使不得已而殺,也要存著慈心爲生物祈福,譬如吃雞蛋、鴨蛋時,心中默念:“我今送你西方去,免在人間受一刀。”當然最好是不去侵犯所有動物的生命,包括殺害自己。

  

《星雲大師揭示自殺秘密》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身與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