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占察善惡業報經 5

  占察善惡業報經18-05

  夢參老和尚

  【占其輪相者。隨所現業。悉應一一谛觀思驗。或純具十善。或純具十惡。或善惡交雜。或純善不具。或純惡不具。如是業因種類不同。習氣果報各各別異。如佛世尊余處廣說。應當憶念思惟。觀察所現業種。與今世果報所經苦樂吉凶等事。及煩惱業習得相當者,名爲相應。若不相當者。謂不至心。名虛謬也。】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假使你要用占察輪的時候,占察輪所現的善業惡業,善的是紅的,惡業是黑的,所現的跟你現實所受的,跟你生活當中所有的一些情況,相應就是合了,很對;如果是不相應,那就是你本來煩惱很重,習氣也很重,事事都不順心,說明了你的業很重,那你用的輪相現的是紅的吉祥的,那就叫不相應了,所問非所答就叫不相應。如果輪相現的是不殺,說你沒有殺業,但是你長時病苦,那跟輪相所現的不相應。輪相現你不殺業,過去殺業很輕,那你今生應該無病、少惱、長壽,那就叫相應。不相應是什麼含義?你現在用輪相的時候,心還不至誠,輪相不現。這是一種現象。在你請求拜忏要用輪相的時候,地藏王菩薩不現,輪相不相應,你求一次兩次叁次,乃至于一天十天,輪相始終不相應,因爲你心還沒至誠皈依,這心有虛妄,輪相不現。另一種,你的感地藏王菩薩還沒應,沒應輪相不相應的。因爲我們過去的因,造業的因種種類類,過去的習氣跟今生的果報必須跟輪相所現的相應了,這就叫相應;這樣就是你求的得到地藏菩薩加持了,這叫相應,所問非所答就叫不相應。

  告訴我們你在用占察輪的時候,第一個先要拜忏練習至心。這至心咱們下文要詳細講的,什麼是上上至心,什麼是中等至心,什麼是下下至心,詳細分得很多。平常我們也沒有做這個觀察,你也不曉得你自己至心不至心,反正我不打什麼妄想了,就叫至心了;不是這麼樣粗淺的,很細致的。就是告訴我們你要占輪相的時候,因爲你過去無量劫的業因不同,你現在所表現的習氣不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習氣,我們大家細心一點,看看每個人的動作,一個人有一個人動作,不論說話行動,這叫習氣了,各各都不相同的。那得輪相所現的跟你自己的生活習慣不一樣,你就不至心,你心還沒能達到至心的情況;那你還得先把你心收攝來,達到至心了,完了再占輪相。

  【若占輪相。其善惡業俱不現者。此人已證無漏智心。專求出離。不複樂受世間果報。諸有漏業。展轉微弱。更不增長。是故不現。】

  要占輪相的時候,你的善業惡業全不現,一占全是空白。占一次如是,占兩次如是,就占了十次八次全不現,善也不現,惡也不現,你自己還不明了,實際上你已經證得了無漏智,你的心證得了無漏智,所以占察輪相不給你現了。占察輪相是指著懷疑的衆生、沒入位的衆生,所以才用這個占察輪。當你已經決定信了,證了果了,輪相不現了。

  有一種是心不至誠,不現。有一種你證得了八忍八智,證得見地,大乘經叫七住,大乘七住,《華嚴經》叫初住,圓初住的菩薩什麼都不現了,在叁界的一切惑業你沒有了,身口意的叁業,在這個世界上你的業已經轉了,所以已斷叁界分別惑種是故不現。爲什麼?因爲你沒這個業因了,你不受這個業果了,所以不現。占察業報經主要是讓你免去後世的業果,我該下地獄的,你拜拜占察善惡業報,拜忏,地獄不下了,應該墮餓鬼的不墮了,你這些個因全沒有了,已經斷絕了,所以它不現了。你從現在修,你能可以直至成佛。所以在這個時候,這是一種不現,純善不現,你已達到純善境地了,不現。純惡,這個人惡習太重,那你一個月兩個月輪相絕對不現。爲什麼?惡業太重了,不現。那你必須拜,拜的輪相現了,業障漸漸消失了。

  【又純善不具純惡不具者。此二種人善惡之業所有不現者。皆是微弱未能牽果。是故不現。】

  又純善不具足,不是純善,純惡也不具足,也不是純惡,就是這個中等的這一類的衆生,善善惡惡、惡惡善善,輪相非常靈,就是你的善業惡業都不能做決定的時候,它就現了。現的意思就讓你遵照這個《占察善惡業報經》去修,你要能達到純善,惡業漸漸消失,善業漸漸增長。不具足純善者輪相非常靈,不具足純惡者輪相非常靈。所以善惡之業所不現者,都是你微弱的不能感果,善業也很微弱不能感善果,惡業也很微弱也不能感惡果,在這個中間,所以這個輪相有時候不現。你再擲輪相不現,但是你要拜拜拜現了,現了就告訴你了,在這個經文裏頭會講的,因爲微弱不能牽果,善業也好,惡業也好,牽動不了你現在的果報,有時候不現。在這種不現當中,地藏王菩薩教授我們說你要修唯心識觀。這是下半部的境界相,修唯心觀或者唯識觀,那屬于下半《占察善惡業報經》,下半部講的。如果善業強,那你召感的果是善果。惡業強,那你就召感惡果。善惡業兩種皆不能牽受到你的果,這個時候你拜忏的時候它就現,現了告訴你,你應該怎麼樣修。

  這個裏頭講的業,這個業就是用的意思,善有善的業就感善的果,惡有惡的業感惡的果,就叫業用,像我們現在做件事,那個事情就叫業。你做這個業,有的是善感善果,有的是惡感惡果,善也不強,惡也不強,不感果,必須再去增加的。業用就是你做,你任做何事都有各個的業,就當用字講。你的業用,你用到什麼方面,你的心用到什麼方面,就會在什麼方面受它的果。因爲我們一先起心動念就落兩途,一個善,一個惡。當你用占察輪的時候,所用的善也好、惡也好,你要如理觀察。這個如理觀察,你心裏所想的跟占察輪相所現的是不是吻合,不合就是不相應了,所問非所答。這兩種,一種在你用占察輪的時候,在你請聖的時候,地藏王菩薩沒現,沒現你占察是不靈的,所有的境相都是虛妄的;等你拜忏懇切之後,你自己知道自己的業。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你做什麼事都不順心,你想求什麼也得不到,就是事與願違,盡是不順心的事,煩煩惱惱,障惱障礙,障障礙礙的,你就知道自己的業很重。我們平常聽到道友們說我業障很重,我不相信,他對我說的話不是真話。這個不是客氣了,業障很重你聞不到佛法,你連《占察善惡業報經》的名字都聽不到。這是地藏王菩薩說的,不是我說的,你聞到經的名字就是你跟地藏菩薩有緣,跟這部經有緣。

  因此你思想所想的屬于貪瞋癡的,身體所做的殺盜淫,口裏所說的妄言、绮語、兩舌、惡口,加個“不”字就是十善業,沒有“不”字就是十惡業。凡是你一舉一動,心裏所想,身體所做,口裏所說,一天都在十業裏頭,不在十善業裏頭,就在十惡業裏頭,你超不脫。說超脫了,我是聖人了,證了四果阿羅漢,沒得見思惑的人,那占輪相幹啥?輪相不現的,占也不現。因爲用輪相的意思,就是我們自己對我們自己的業,你還自己說是自己業障很重,就它重到什麼程度你不知道。這不是拿個物件,拿秤子秤一秤,拿尺子量一量,大小、長短、輕重多少。你用《占察善惡業報經》就是一個尺子,你就知道了你善業究竟有好重,你修行的功力究竟到什麼程度了,這樣子你自己就明白了。但是你淨做惡事,惡事做盡了,好事一點都沒有;或淨做善事,一點惡業沒有。

  這兩種人很少,大多數都是善善惡惡,一般人在他日常生活之中,有時候心裏起個善念,有時候心裏又起個惡念。我們出家四衆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當然是善多惡少。即使是思想有時候起煩惱,因爲在這個小乘教義當中,心裏所起的不算,你沒有事實。因爲在世間的法律上,我心裏想的能算犯罪嗎?不算犯罪。就在我們佛製的戒律上,例如說殺戒,殺戒得當時把人殺死算破了殺戒了,破戒了。當時殺的沒死,而後住醫院死了,這是第二等罪,不算究竟殺業,通忏悔的。殺完他,隔了一個月兩個月他死了,因傷致死,在法律上也是因傷致死。當時殺了,斷氣了,這算殺業成就了;以後因傷致死,你還沒犯究竟,這個在戒律上叫僧殘罪,還沒犯究竟殺罪。這在這個業用當中,分析得很詳細。

  你用占察輪也如是,這緣有及時促成的。像我剛才舉的殺人例子,當時殺死是惡緣成熟了,當時沒殺死惡緣還沒有那麼重。在法律上分析很詳細,在我們戒律上也講得非常嚴格,在什麼時候算成犯。如果學戒律的人都知道八緣成犯,這八個緣你都具足了,這條戒犯了;八個緣你只犯了四個緣,犯了一半,忏悔也容易忏悔。只要八緣少一緣不叫成犯,這個在你善惡業上微弱的不能牽動果。你殺人殺死牽果就厲害了,不但要還他的報,還有花報、果報、余報。過去殺業很重,你還了命債了,但是你這一生還是多病多災,那叫余報。這個要學習戒律詳細的講,每一個業它有好多種緣,這個緣都具足了才算犯,少一緣少兩緣還沒犯究竟,就是說你在忏罪的時候才來分別。在社會法律上也如是,如果是你當時殺死,這個情況就惡劣了就不同了,罪又嚴重。殺了沒死,送到醫院去治療,或者活一個月、兩個月、叁個月,這叫因傷致死,情況不同了,罪也不同了。所以在你這個純惡純善都要有詳細的分別。

  在我剛才講這裏頭,包括一個因果之外。除了因果之外,還有個習氣。我們對于二乘人學戒律,或者學法律學經典時候,他雖然是善惡業斷了,見思惑斷了,但是他無明惑沒斷。善惡業的習氣沒有斷,我們很多人他個人的習氣都不一樣,這個習氣不犯罪,善有善的習氣,惡有惡的習氣。如果慈心太重,慈心很大,悲觀很重,看見人家受苦,他的心裏就難過了,這叫慈心,而它不能發揮作用,不能把別人痛苦給免,光有這麼個心,這不叫大悲。把別人痛苦免了,或者我自己代他受,這不是凡夫所能做得到的。因爲你想代受你代替不了,你沒那個本事,要是菩薩就可以了。所以你果報消失還有習氣,這個等到後文還要講的,在用占察輪上還要講的。

  【若當來世佛諸弟子。已占善惡果報得相應…

《占察善惡業報經 5》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