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察善恶业报经18-05
梦参老和尚
【占其轮相者。随所现业。悉应一一谛观思验。或纯具十善。或纯具十恶。或善恶交杂。或纯善不具。或纯恶不具。如是业因种类不同。习气果报各各别异。如佛世尊余处广说。应当忆念思惟。观察所现业种。与今世果报所经苦乐吉凶等事。及烦恼业习得相当者,名为相应。若不相当者。谓不至心。名虚谬也。】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假使你要用占察轮的时候,占察轮所现的善业恶业,善的是红的,恶业是黑的,所现的跟你现实所受的,跟你生活当中所有的一些情况,相应就是合了,很对;如果是不相应,那就是你本来烦恼很重,习气也很重,事事都不顺心,说明了你的业很重,那你用的轮相现的是红的吉祥的,那就叫不相应了,所问非所答就叫不相应。如果轮相现的是不杀,说你没有杀业,但是你长时病苦,那跟轮相所现的不相应。轮相现你不杀业,过去杀业很轻,那你今生应该无病、少恼、长寿,那就叫相应。不相应是什么含义?你现在用轮相的时候,心还不至诚,轮相不现。这是一种现象。在你请求拜忏要用轮相的时候,地藏王菩萨不现,轮相不相应,你求一次两次三次,乃至于一天十天,轮相始终不相应,因为你心还没至诚皈依,这心有虚妄,轮相不现。另一种,你的感地藏王菩萨还没应,没应轮相不相应的。因为我们过去的因,造业的因种种类类,过去的习气跟今生的果报必须跟轮相所现的相应了,这就叫相应;这样就是你求的得到地藏菩萨加持了,这叫相应,所问非所答就叫不相应。
告诉我们你在用占察轮的时候,第一个先要拜忏练习至心。这至心咱们下文要详细讲的,什么是上上至心,什么是中等至心,什么是下下至心,详细分得很多。平常我们也没有做这个观察,你也不晓得你自己至心不至心,反正我不打什么妄想了,就叫至心了;不是这么样粗浅的,很细致的。就是告诉我们你要占轮相的时候,因为你过去无量劫的业因不同,你现在所表现的习气不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习气,我们大家细心一点,看看每个人的动作,一个人有一个人动作,不论说话行动,这叫习气了,各各都不相同的。那得轮相所现的跟你自己的生活习惯不一样,你就不至心,你心还没能达到至心的情况;那你还得先把你心收摄来,达到至心了,完了再占轮相。
【若占轮相。其善恶业俱不现者。此人已证无漏智心。专求出离。不复乐受世间果报。诸有漏业。展转微弱。更不增长。是故不现。】
要占轮相的时候,你的善业恶业全不现,一占全是空白。占一次如是,占两次如是,就占了十次八次全不现,善也不现,恶也不现,你自己还不明了,实际上你已经证得了无漏智,你的心证得了无漏智,所以占察轮相不给你现了。占察轮相是指着怀疑的众生、没入位的众生,所以才用这个占察轮。当你已经决定信了,证了果了,轮相不现了。
有一种是心不至诚,不现。有一种你证得了八忍八智,证得见地,大乘经叫七住,大乘七住,《华严经》叫初住,圆初住的菩萨什么都不现了,在三界的一切惑业你没有了,身口意的三业,在这个世界上你的业已经转了,所以已断三界分别惑种是故不现。为什么?因为你没这个业因了,你不受这个业果了,所以不现。占察业报经主要是让你免去后世的业果,我该下地狱的,你拜拜占察善恶业报,拜忏,地狱不下了,应该堕饿鬼的不堕了,你这些个因全没有了,已经断绝了,所以它不现了。你从现在修,你能可以直至成佛。所以在这个时候,这是一种不现,纯善不现,你已达到纯善境地了,不现。纯恶,这个人恶习太重,那你一个月两个月轮相绝对不现。为什么?恶业太重了,不现。那你必须拜,拜的轮相现了,业障渐渐消失了。
【又纯善不具纯恶不具者。此二种人善恶之业所有不现者。皆是微弱未能牵果。是故不现。】
又纯善不具足,不是纯善,纯恶也不具足,也不是纯恶,就是这个中等的这一类的众生,善善恶恶、恶恶善善,轮相非常灵,就是你的善业恶业都不能做决定的时候,它就现了。现的意思就让你遵照这个《占察善恶业报经》去修,你要能达到纯善,恶业渐渐消失,善业渐渐增长。不具足纯善者轮相非常灵,不具足纯恶者轮相非常灵。所以善恶之业所不现者,都是你微弱的不能感果,善业也很微弱不能感善果,恶业也很微弱也不能感恶果,在这个中间,所以这个轮相有时候不现。你再掷轮相不现,但是你要拜拜拜现了,现了就告诉你了,在这个经文里头会讲的,因为微弱不能牵果,善业也好,恶业也好,牵动不了你现在的果报,有时候不现。在这种不现当中,地藏王菩萨教授我们说你要修唯心识观。这是下半部的境界相,修唯心观或者唯识观,那属于下半《占察善恶业报经》,下半部讲的。如果善业强,那你召感的果是善果。恶业强,那你就召感恶果。善恶业两种皆不能牵受到你的果,这个时候你拜忏的时候它就现,现了告诉你,你应该怎么样修。
这个里头讲的业,这个业就是用的意思,善有善的业就感善的果,恶有恶的业感恶的果,就叫业用,像我们现在做件事,那个事情就叫业。你做这个业,有的是善感善果,有的是恶感恶果,善也不强,恶也不强,不感果,必须再去增加的。业用就是你做,你任做何事都有各个的业,就当用字讲。你的业用,你用到什么方面,你的心用到什么方面,就会在什么方面受它的果。因为我们一先起心动念就落两途,一个善,一个恶。当你用占察轮的时候,所用的善也好、恶也好,你要如理观察。这个如理观察,你心里所想的跟占察轮相所现的是不是吻合,不合就是不相应了,所问非所答。这两种,一种在你用占察轮的时候,在你请圣的时候,地藏王菩萨没现,没现你占察是不灵的,所有的境相都是虚妄的;等你拜忏恳切之后,你自己知道自己的业。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你做什么事都不顺心,你想求什么也得不到,就是事与愿违,尽是不顺心的事,烦烦恼恼,障恼障碍,障障碍碍的,你就知道自己的业很重。我们平常听到道友们说我业障很重,我不相信,他对我说的话不是真话。这个不是客气了,业障很重你闻不到佛法,你连《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名字都听不到。这是地藏王菩萨说的,不是我说的,你闻到经的名字就是你跟地藏菩萨有缘,跟这部经有缘。
因此你思想所想的属于贪瞋痴的,身体所做的杀盗淫,口里所说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加个“不”字就是十善业,没有“不”字就是十恶业。凡是你一举一动,心里所想,身体所做,口里所说,一天都在十业里头,不在十善业里头,就在十恶业里头,你超不脱。说超脱了,我是圣人了,证了四果阿罗汉,没得见思惑的人,那占轮相干啥?轮相不现的,占也不现。因为用轮相的意思,就是我们自己对我们自己的业,你还自己说是自己业障很重,就它重到什么程度你不知道。这不是拿个物件,拿秤子秤一秤,拿尺子量一量,大小、长短、轻重多少。你用《占察善恶业报经》就是一个尺子,你就知道了你善业究竟有好重,你修行的功力究竟到什么程度了,这样子你自己就明白了。但是你净做恶事,恶事做尽了,好事一点都没有;或净做善事,一点恶业没有。
这两种人很少,大多数都是善善恶恶,一般人在他日常生活之中,有时候心里起个善念,有时候心里又起个恶念。我们出家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当然是善多恶少。即使是思想有时候起烦恼,因为在这个小乘教义当中,心里所起的不算,你没有事实。因为在世间的法律上,我心里想的能算犯罪吗?不算犯罪。就在我们佛制的戒律上,例如说杀戒,杀戒得当时把人杀死算破了杀戒了,破戒了。当时杀的没死,而后住医院死了,这是第二等罪,不算究竟杀业,通忏悔的。杀完他,隔了一个月两个月他死了,因伤致死,在法律上也是因伤致死。当时杀了,断气了,这算杀业成就了;以后因伤致死,你还没犯究竟,这个在戒律上叫僧残罪,还没犯究竟杀罪。这在这个业用当中,分析得很详细。
你用占察轮也如是,这缘有及时促成的。像我刚才举的杀人例子,当时杀死是恶缘成熟了,当时没杀死恶缘还没有那么重。在法律上分析很详细,在我们戒律上也讲得非常严格,在什么时候算成犯。如果学戒律的人都知道八缘成犯,这八个缘你都具足了,这条戒犯了;八个缘你只犯了四个缘,犯了一半,忏悔也容易忏悔。只要八缘少一缘不叫成犯,这个在你善恶业上微弱的不能牵动果。你杀人杀死牵果就厉害了,不但要还他的报,还有花报、果报、余报。过去杀业很重,你还了命债了,但是你这一生还是多病多灾,那叫余报。这个要学习戒律详细的讲,每一个业它有好多种缘,这个缘都具足了才算犯,少一缘少两缘还没犯究竟,就是说你在忏罪的时候才来分别。在社会法律上也如是,如果是你当时杀死,这个情况就恶劣了就不同了,罪又严重。杀了没死,送到医院去治疗,或者活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这叫因伤致死,情况不同了,罪也不同了。所以在你这个纯恶纯善都要有详细的分别。
在我刚才讲这里头,包括一个因果之外。除了因果之外,还有个习气。我们对于二乘人学戒律,或者学法律学经典时候,他虽然是善恶业断了,见思惑断了,但是他无明惑没断。善恶业的习气没有断,我们很多人他个人的习气都不一样,这个习气不犯罪,善有善的习气,恶有恶的习气。如果慈心太重,慈心很大,悲观很重,看见人家受苦,他的心里就难过了,这叫慈心,而它不能发挥作用,不能把别人痛苦给免,光有这么个心,这不叫大悲。把别人痛苦免了,或者我自己代他受,这不是凡夫所能做得到的。因为你想代受你代替不了,你没那个本事,要是菩萨就可以了。所以你果报消失还有习气,这个等到后文还要讲的,在用占察轮上还要讲的。
【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
《占察善恶业报经 5》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