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治療,需要醫生治療,需要好飲食,需要的臥具。若能在衆生這種困難當中,病苦當中,老了,病了,還有生産婦女,你能夠發大慈悲心,供養他們的醫藥、飲食、臥具,使他安安樂樂減少病苦。這個福德力量所産生的效果是不可思議的,一百劫中常爲淨居天主,十八梵天淨居天。二百劫中常爲六欲天主,從四王天到他化自在天,就是六欲天。這個因果都是世間因果,究竟達到成佛。同時在沒有成佛之前,永遠也不墮惡道。百千生,耳根聽不到苦聲,眼睛也看不到苦相,六根所接觸的全是喜樂的,沒有悲哀的。
【複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能作如是布施。獲福無量。更能回向。不問多少。畢竟成佛。何況釋梵轉輪之報。是故地藏。普勸衆生當如是學。】
複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能作如是布施,獲福無量。像我上來所說這些個能夠去做,做完了還能回向,那功德是什麼樣子呢?不論做的事業多少,一回向就大了,一定成佛,畢竟成佛。何況釋梵轉輪之報,那不是人天的福報,是出世間的,直至成佛。是故地藏,普勸衆生當如是學。你問我這個布施的因緣,這個最注意的布施要加回向。同時勸衆生,咱們學華嚴經的,文殊菩薩教授我們善用其心,你做一點點小事,假使你會用心的話,這個小善變成了不可思議的大善。如果是會布施的,一文錢,就說一塊錢吧!他只布施一塊錢,勝過人家上億元。那一億元比一塊錢差的天淵之別了,但是你供養一塊錢,你會回向,以至誠懇切心,以大慈大悲心,你這一塊錢的供養勝過他那一億元的供養。
佛在世的時候,有個討飯的女人,她撿了一枚金幣,撿了一文錢,但是這一文錢是金幣。她是討口的女人,如果她這一文錢用在她自己生活上去,那不討飯了,能可以夠她半年或者一年的生活。但是她怎麼想的?她想爲什麼我這麼樣貧困,人家那樣富有,是我過去沒有供養、沒有布施,我也沒有這個力量來供養布施。現在可得到了,意外的!這是意外的得到一枚金幣,她怎麼想的呢?她就到了賣油的油鋪裏頭,把這一個金幣全部買成油。油店的老板看見這個討口子的女人怎麼會有個金幣來買油,買油,把這一個金幣全部買油。油老板就問她說:你這麼貧困,你攢著慢慢做你生活的支度吧!你何必全買了油,你不吃飯了,你光喝油啊?她說:不是的,因爲我過去沒有供養叁寶,也沒有布施衆生,所以我感到貧困。我現在想買油,我把它拿去供養佛,培我福報,未來就不再受窮了。老板說:你這樣的發心。可是你打油得拿個家夥,我把油給你倒到哪裏去?她說:我窮得哪有個家具,壇子也沒有,罐罐也沒有,就剛才在路上撿的錢。老板就給她拿一個她能夠拿得動的一個壇子罐子,說:好了,我給你裝一罐子油,這個裝油的工具算我供養的。這個貧女到了佛前,把這所買的油就填到佛燈,倒那個燈裏頭去了。
在第二天白天的時候,白天這個燈要熄滅,這天當值的值僧,就是殿燭師,正是目犍連尊者當班,它是輪流著的。同時在這一天波斯匿王供養多少車的油,就滿了,到處都是供養的燈,很多了!有上千盞燈這樣子。目犍連尊者就早晨把這燈要熄滅,別的燈都熄滅了,唯獨這盞燈,貧女倒油這盞燈熄滅不了。目犍連是神通第一,因爲他愛用神通,他就用神通力來滅;不但滅不了,那個燈的光芒愈大。在這個時間佛就出來了,跟目犍連尊者說:你的神力沒用處了,滅不了,供養油這個施主叫竭盡施。怎麼叫竭盡施呢?她全部的家當所有的財産買的油,這叫竭盡施,傾其所有。我們拿她這一文錢買的油,跟那波斯匿王國王送來那麼多車油相比,波斯匿王功德沒這個貧女供養這一文錢的油功德大,這是佛說的。
所以在我們要想求福德的話,我們多分是求解脫的,但是我們也求福德,在你回向的時候,你要特別的回向。回向的愈大,功德輾轉增勝,不是那個物質多少。這是一般的物質供養,咱們念經的時候,咱們讀普賢行品,大家都知道法供養爲最。不論你念地藏經、念金剛經、念彌陀經,你念完了你要加以回向,用普賢的回向願來加以回向,你那功德就變成不可思議的功德了。你能夠把你這個念經的功德,或者修行的功德,回向給現在苦難一切衆生,那對你自己業障消失的很快。不想功德嗎?那功德就大了。但是我們回向的不是世間,佛跟地藏菩薩說這個大多是求世間的果報,我們是求什麼呢?我們回向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成就佛果,我們懂得了依著這個道理去做回向。佛跟地藏菩薩說世間一般人求福德的話。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種少善根。毛發沙塵等許。所受福利。不可爲喻。】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種少善根,善根不大的,只禮佛一拜,或者像法華經說單合掌,小低頭,這個善根很少吧?毛發沙塵等許,就是種了這麼一點點的善根,那這個福德回向起來,不可爲喻,拿比喻顯示不出來。法華經上說若人入于塔廟中,單合掌,小低頭,皆已成佛道。你到塔廟中,單合掌,舉個手,低個頭,已經成佛了。大家就文字上講或者産生有疑問,但是你懂得這句話的含義。
我在廈門南普陀寺的時候,我們跟廈門大學在一起,有一個老教授他看我們寫牌子上那個宣傳,就寫上“若人入于塔廟中,單合掌,小低頭,皆已成佛道”,他就問我們那些小和尚(學生),他說:你們這寫錯了。小和尚說:我們這照法華經寫的,怎麼會錯了?他說:跟事實不相符合。你單合掌,舉一個手,小低頭,都成佛了。我天天來拜,不是單合掌,我雙合掌,乃至禮拜,我現在連煩惱還不能斷,你這說已經成佛了。我們那學生沒法答覆他,就把他領到我這來了。我說:你解釋錯了。我們那廟裏正好有心經在旁邊,我說:你這個怎麼念?他說:般(音:搬)若波羅蜜。我說:不念搬,念錯了。他說:念什麼?我說:念缽。他說:唉呀!你念錯了,這明明是搬。我說:和尚念字跟你念的不一樣。就像你剛才解釋的法華經說“若人入于塔廟中,單合掌,小低頭,皆已成佛道”,你怎麼解釋的?他說:你這說單合掌,小低頭,就是到了廟裏頭,舉個手表示一下,低個腦表示一下,就能成佛了,還已經成佛了,不是這個意思嗎?我說:不是這個意思。他說:那是什麼意思?我說:過去諸佛最開始種善根的時候,他到寺廟裏頭舉個手,點點腦殼,就這麼一個善根修行,證明就成佛道了;叁寶種這個因緣,一直到成佛。你現在到廟裏頭來拜磕頭很好的,你慢慢修吧!修好了才能成佛。這叫善因,這麼一個因,將來感到的果能夠成佛,佛果。
所以我們現在在叁寶裏頭,特別是法,在佛法中你種的善根,哪管是一點點,這個福德不可爲喻,就不能跟你解釋,拿什麼比喻解釋不清楚,得有事實來證明吧!就是這麼樣一個善根種下去,將來一定能成佛;但是什麼時間、多少劫,那就長了。同時在這過程當中,又看你自己的修行,就是看你的緣法。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薩形像。辟支佛形像。轉輪王形像。布施供養得無量福。常在人天受勝妙樂。若能回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爲喻。】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或者菩薩形像,辟支佛形像,就緣覺、菩薩,轉輪王形像,布施供養,或者燒枝香,或者帶點水果供養,都能得到無量福,不會墮叁塗的,可以常在人天享受快樂。假使若能回向,把這個見了佛菩薩形像能夠供養、贊歎、禮拜,完了把這個功德回向盡虛空法界,那這個福德就大了,就可以能直至成佛;所以不可爲喻,用什麼譬喻想顯現都表現不出來,沒法比喻。但是看你回向的力量大小,回向當時回向的心的力量大小,這是在法上了。凡是回向心都加了法,回向得看你的心力,你回向的力量大小看你的心。這就是我經常跟大家說文殊菩薩教授我們的善用其心,看你心用的如何吧!你心量回向的大,效果、福報就大。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經典。或聽聞一偈一句。發殷重心。贊歎恭敬。布施供養。是人獲大果報。無量無邊。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爲喻。】
假使在末法當中,有善男子善女人善根深厚,遇著大乘經典了,或者聽聞一偈一句,發殷重心;發殷重心就是我們對事情真正動了心了,經常說:唉呀!這個人動了心了;動了心了,他不是行爲,而是心力。發殷重心,就是發菩提心,就是發大心,贊歎恭敬,布施供養。咱們每逢遇到叁寶、遇到法寶了都先贊歎,稱揚法寶的功德,完了再加你禮拜功德,再加回向功德,那你得到大果報。爲什麼?佛法難遇。咱們天天在佛法裏頭熏習,沒有感覺。你到那個沒佛的地方去,沒有法的地方去,你感覺著佛法非常殊勝。因爲你在這個佛法當中,你還不感覺。
一般的說大乘經,什麼樣算是大乘經?你的心力因爲這部經知道它的經的體,經的體大。什麼是經的體大?講一真法界,講真如法性,講平等法,不屬于生滅法,就是體大,這個我們大家講到的華嚴經都可以理解到了。第二種相大,如來藏無量功德,沒有形相,盡虛空遍法界都是它的相,法寶之相。叁,用大,盡虛空遍法界,這就是大方廣,大者是體,方者就是相,廣者就是用,只要說一講到大乘,就是體相用叁大。再用我們的信心,清淨信心,不是求世間名聞利養的,不求世間福報,對于生天,六欲天、十八梵天,修出世的,不要在世間求福德,世間福德是輪轉的、有盡的。信什麼?生實相,相信實相,相信自己的體,以這個來回向,回向法界。這個沒有法來比喻,這個福德直至成佛。
【複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經典。新者布施供養。瞻禮贊歎。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或毀壞者。修補營理。或獨發心。或勸多人同共發心。如是等輩。叁十生中常爲諸小國王。檀越之人。常爲輪王。還以善法教化諸小國王。】…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願經 1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