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幸相識娼女邀我出傅門外,同至一舍,相與飲食,忽有人奪我食,打我項,我便驚醒,有何樂乎?隸笑語其故。黃洪江親聞其事,乃發心學道。洪江是蕅益大師在俗時之善友,故有征可信。由此一故事看來,世俗人貪戀女色,尚墮畜道,出家人若犯淫戒,當知必定是生遭衆人唾棄,斷絕供養,窮愁潦倒;爾後“死墮地獄,臥于鐵床,或抱銅柱,獄卒燃火,以燒其身,地獄罪畢,當受畜生......。”詳如《八師經》所說,可不懼哉!
錄自《沙彌律儀要略集注》頁四一~四二
第叁十一則:貪淫者喪身亡國
世俗之人,因貪淫欲殺身亡國者,不可勝計,衆所周知者,有:夏桀王寵妹喜,商朝的纣王寵妲己,周朝的幽王寵褒姒,結果都喪身亡國。北魏太祖拓拔圭,見獻明皇後之妹賀氏,美而豔,太祖很愛她,請獻明皇後介紹納賀氏爲妃,皇後說不可,她太美麗,不適宜,而且已有丈夫了。太祖秘密的派人殺死她丈夫,納賀氏爲妃。賀妃生王子名紹,封清河王,紹凶狠陰悖,太祖譴責他,因懷恨在心,太祖病時,紹遂夜率甲士弑父王。這事記載史記北魏書。又史記晉書石崇傳:石崇爲荊州刺史,劫遠使商客,致富不赀,後房婢妾百余人,有一妾名綠珠,美而賢,崇甚寵愛。孫秀使人求之,崇不許,秀乃勸趙王倫誅崇,全家皆被害。似此等事,古往今來,不計其數,都是因爲貪染淫欲所致。所以有智慧的人,遠離淫欲,如避火坑。《八師經》說:“淫爲不淨行,迷惑失正道,形消魂魄驚,傷命而蚤夭,受罪頑癡荒,死複墮惡道,吾因畏是故,棄家樂山薮。”
錄自《沙彌律儀要略集注》頁叁九~四○
第叁十二則:風清月白拒美色
明朝時,太倉有一位讀書人陸容,長的英俊挺拔,儀表出衆。天順叁年,到南京應試,借住在一家旅館中。旅館主人有一個女兒,因中意陸容不凡的相貌,晚間就到他窗外,流連不去,百般挑逗。陸公題詩拒之,女見之大哭而去,詩雲:“風清月白夜窗虛,有女來窺笑讀書,欲把琴心通一語,十年前已薄相如。”該年春季大考,陸公金榜題名。之前陸容父親曾作一夢,夢見郡守率領衆人擡著匾額,敲鑼打鼓而來,匾上題了“月白風清”四字,不知何故,到此才知是中進士的預兆,于是寫了一封信告訴陸容這個夢,陸公更覺警惕。後來官高極品,直至參政。
古人爲政,著重修德,故官愈高而德愈大。今人爲政,多只顧名利,不問道德,故有“一代當官,叁代打磚”之語。噫!可不戒哉!
錄自《五戒相經箋要集注》頁一一二~一二叁
第叁十叁則:一犯淫戒功德失
在清朝末年,有一個舉子要到北京去考狀元,狀元是春榜,是過了年才考的。一般遠地方的人,就要在冬天時出發赴京,才能趕得上春天的考試。在大陸上,一到冬天,北方就是冰天雪天,把路都埋沒了。這位舉子在赴京城的途中,就遭遇到這種情況,無法向前行,就只好住到一家客棧裏面。這家客棧的老板娘是位年輕的寡婦,她先生剛去世不久。這位舉子原來只計劃在這家客棧住一個晚上,第二天就繼續趕路,沒想到大雪連綿不斷,馬路積雪依舊很高,無法成行,就只好繼續在客棧住下去。一天複過一天,一個是青年男子,一個是年輕寡婦,孤男寡女,天天對望,日久生情,就動了念頭了。在動了淫念時,就犯了“遠方便”的輕罪。在起了淫念之後,男的就起身走向女的房間,在他舉手敲門之前,這個舉子想到如果犯了淫,天庭會將他的狀元名革除(中國古時候有一種說法:一個人若是犯淫,縱然是再好的學問,命中注定是今科考中狀元,天庭會革除他的狀元名,他就考不上。)于是走回自己的房間。這樣,他已是犯了“次方便”的中罪。在年輕寡婦這方,她起了淫念之後,就走向男的房間,但在未進入男的房間之前,她想到,自己應該要爲丈夫守節,死後才能升天;如果犯淫,就會下地獄。一想到此,她就走回自己的房間。同樣的,這位寡婦也是犯了“次方便”的中罪。盡管男女雙方都暫時控製自己的淫念,但欲火燃燒,終究按捺不住,這位青年舉子和年輕寡婦,還是共處一室,身體抱在一起(尚十交媾)。這時,就是犯了“近方便”的重中罪。在他們身體相抱的時候,聽到空中有一個人講話了:“你們兩個王八蛋,要幹又不幹;把我的功過簿,劃得稀疤爛。”說著,就丟下一本功過簿。他們兩個一看功過簿,上面都有他們的名字,一個是今科狀元,因犯淫而革名;一個死後升天,也因犯淫而劃掉她的名字。她們兩個人一看,嚇得發抖,從此不敢再起淫念。佛弟子尤其要注意這一點,一犯淫戒,什麼功德都沒有了。
錄自《五戒相經箋要集注》頁九七~九九
第叁十四則:不可二字實最難
《壽康寶鑒》雲:余杭陳醫生,有貧人病危,陳治之痊愈,亦不責求報酬;後陳因避雨過其家,其姑令婦伴宿以報恩,婦唯唯。夜深就之,曰:“君救妾夫,此姑意也。”陳見婦少而美,亦心動,隨力製之,自語曰:“不可!”婦強之,陳連曰:“不可!不可!”坐以待旦,最後幾不自持,又大呼曰:“不可二字最難!”天明遁去。爾後陳有子應試,主試官棄其文,忽聞呼曰:“不可!”挑燈複閱,仍感無可取處,再棄之,又聞連聲呼曰:“不可!不可!”因之複加詳閱,實未達標准,最後決意棄之,忽聞大呼曰:“不可二字最難!”連聲不已,知必有陰德所蔭,因錄取之。榜後召問原因,其子亦不解何故。歸告父,父曰:“此我壯年事也,不意天之報我其厚如此!”按:美色當前,生理沖動,人所難免。而現今社會,到處皆有誘惑之坑,是禍是福,亦憑各人之能否遵從禮法,力克其邪!爲己、爲子孫,可不慎乎?
錄自《五戒相經箋要集注》頁一○四~一○五
第叁十五則:息淫念的狄仁傑
狄仁傑,唐朝山西太原人。少年時,豐神俊朗,面貌極美。有一年因爲上京參加考試,途中寄宿在一家旅舍。是晚,當夜闌人靜,他正埋首讀書的時候,突然有一位美麗的少婦,偷偷的進來會見他。一問之下,才知道她是旅舍主人的媳婦。因丈夫剛死不久,難耐孤獨,日間見他英俊逼人入迷,所以晚間特來相會。狄仁傑聽完她的訴說,又見她想以美色來挑逗媚惑他,心裏不覺楞了一下,遂即又心如止水,絲毫不被所動,並且以憐憫的語氣,極溫和的對她說:“看見你這妖嬌的媚態,使我更加想起一個老和尚對我開示的話!”豔麗的少婦一聽狄仁傑的話,很感訝異,于是嬌聲噘氣的盤問他:“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狄仁傑見她動問,即順機開導她說:“我以前借住在一間寺院讀書時,曾經有一個老和尚爲我看相說:“依你的相貌,將來必能大貴,但一生中要特別謹慎,不要因貪愛美色,而犯了淫戒。”我當時就請教他說:“美色是人見人愛,極難控製,不知有什麼方法,才能息滅貪淫欲念呢?”那老和尚很慈祥的開示我說:“我教你一個很好的方法,大凡人之所以會興起男女淫欲的念頭,就是因爲貪愛著對方的美貌,如果能試著把那美豔的軀體,運想成忽然生了一場大病,纏綿床笫,骨瘦如柴而頭發蓬散,眼睛深陷而無神,好像鬼一般的可怕。或者運想那美麗的軀體,因臥病太久,即將死亡,一陣青一陣白,全身抽搐,變得很醜惡,令人不敢看。更進一步,運想死後,時間一久,遍體腐敗臭穢,口、鼻、眼、耳都有蛆蟲,鑽入鑽出齧食骨肉。本來嬌豔美麗的軀體,一下子變作骨是骨,肉是肉,被蟲齧得骨肉零亂不成形。到此地步,相信你必會把那炎熾的淫欲念頭,潑得冷如寒冰,再也提不起興趣了。”我敬佩並遵守著這位老和尚的教誨,不敢稍有違背遺忘。現在看到你來,對于你那嬌媚的身材、動人的儀態,起初我也非常的喜愛,差點難以控製。于是即刻憶起老和尚的教誨,把你當作生病想、將死想、已死想,頓時把那貪淫的念頭息滅掉,心有如死灰,不再複燃了。我聽你之意,本想爲丈夫守節終身,可是因看到我的英俊,所以一時控製不住,才偷偷的來看我,想滿足你那淫欲的愛念。如果你能把我也像老和尚所教的方法想一遍,那麼我又有什麼值得你興起愛欲呢?”這時那少婦認爲他的話很有道理,于是默然的站著,照那方法想一下,忽然感激得流下眼淚,向狄仁傑跪拜說:“很感謝你的大恩大德,不但保全了我的名節,還指示我熄滅淫欲的極好方法。使我從此以後,能做到古井無波,爲丈夫守節終身,此後決不會再有淫欲難抑的困難了。”說著一再的向狄仁傑拜謝,懷著感佩的心情離去了。後來這少婦,竟能以堅守婦節,受到朝廷的表揚,爲天下人所稱贊。而狄仁傑則輔助唐朝安邦定國,處處毀淫詞,勵百姓以德,成爲一代名臣,以賢宰相而終,後于唐睿宗時被追封爲梁國公。
狄仁傑拒美色詩雲:“美色人間至樂春,我淫人妻妻淫人,若將美色思殘軀,遍體蛆鑽滅色心”,此詩即脫胎于不淨觀。狄梁公少年時有此德行,宜其後來賢宰相,若佛弟子常作如是觀,持戒自能清淨矣!
錄自《五戒相經箋要集注》頁一○九~一一二
第叁十六則:戒香流芳的沙彌
淫欲是生死根本,罪惡淵源,所以佛製出家之人,絕對戒禁淫欲,若受戒犯戒,罪加一等,苦報無窮無數。......古時印度有一沙彌,奉師命到信徒家托缽乞食,恰巧其家人皆外出,僅有一少女看家,少女欲強迫沙彌與她行淫,如不答應便不給你出門。沙彌被迫無奈,入室閉戶,向空發願甯死不犯戒,遂用剃刀自殺而死。國王聽到此事,以寶車奉迎屍身,用檀香木將他火葬,至今流芳千古。
錄自《沙彌律儀要略集注》頁四○~四一
第叁十七則:舉頭叁尺有神明
中國人有句話:“舉頭叁尺有神明”,我們每個人頭頂上都有神明。又有另外一種說法:“舉頭叁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這句話是叫我們時時刻刻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爲,要止惡行善。佛家的說法是:每個人身…
《見賢思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