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對發心出家居士開示 十 抓住牛鼻子▪P2

  ..續本文上一頁不是賊喊捉賊嘛,那叫引狼入室啊!所以說,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首先我們就要按照戒律去做。佛是有大智慧,這種大智慧無與倫比,早把煩惱習氣看得清清楚楚,知道應該如何調伏,所以製定了戒律。這個戒律不是凡夫所能製定的,因爲他必須見到實相,知道了煩惱的生起和習性的形成,包括這個堅固妄想的形成,了如指掌才能製定,只有佛才能這麼清楚。所以說,佛根據衆生煩惱的習氣毛病所製定的戒律,那是絲毫不差,非常准確。只有按照佛的戒律,你才能成佛,離開佛的戒律,根本就不可能成佛。你搞什麼花樣,只要是與佛的戒律不相應,就不能成就的。

  所以說,凡夫不能製定戒律,甚至羅漢也不能製定戒律,菩薩也不能製定戒律,只有佛才能製定戒律,因爲只有佛才了知一切實相。佛有這麼大的智慧,把這些問題都給我們安排得非常好,那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相信佛的戒律呢?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按照佛的戒律去做呢?如果我們不相信、不去做,那就太愚蠢了,我們就會失去成佛的機會。

  佛的戒律給我們指出了成佛的道路,如果我們不去走,我們就叫愚癡,有的說:我持佛戒,我持一個兩個,不全持。你也叫愚癡。我們只有盡心盡力去持、去做,這才是應該做的事情,我們這才真正地相信了佛。很多人都說我信佛,你是真信佛還是假信佛?佛給你指出了成佛的道路你都懷疑,甚至不去走,你怎麼能說你叫信佛呢?

  如何調伏煩惱和習氣?我們首先要對戒律生起極大勇猛的信心,只有我們生起絕對的相信,願意爲戒律舍去生命,把戒律看成我們的家,把戒律看成是佛,把戒律看成我們的生命,甚至比我們生命還重要,甯可舍生命而要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調伏煩惱和習氣。你沒有以死換戒的心來持戒,全心全意地持戒,舍掉自己的一切來持戒,你就不會真正地調伏它。

  只要你成爲衆生,這個妄想從衆生的根子裏就存在,包括你現在生命的存在都是煩惱所變化的,包括我們的生和死,同樣是煩惱所變化的。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舍身飼虎,不斷地舍掉生命來救護衆生,就是用這種舍來破除煩惱和習氣。

  所以說,我們發心出家修道,首先就要按戒律去做,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常住安排大家去幹活,“不行,我不去,外面天冷。”你有這一個“冷”字,就被習氣毛病騙了。說:“今天幹活很多,我已經很累。”當你知道累的時候,你又被煩惱和習氣騙了。只要你起心動念,時時刻刻都在被騙。“那我不起心動念,我什麼想法也沒有,比如說我睡覺,睡得很香。”同樣也被無明所騙,被昏沈所騙。所以說,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的生存整個就在煩惱習氣之中,我們就得采取種種的方式來對治。

  剛才說到睡覺,那我們把睡覺降低到睡四個小時,就是要降伏這個煩惱和習氣,不能隨著它走。當然了,在沒證道之前,我們生理還有一定的需要,但需要不能過分,適可而止。佛規定了睡四個小時的睡眠,必有它能夠成佛的道理,這也是降伏煩惱的最好的一個辦法。

  如何調伏?特別是我們最深重的習氣——就是對金錢的喜歡,而且戀戀不舍,不肯放下。它(喜愛金錢)已經成癖,也就是說習氣成然,成了自自然然。什麼叫自自然然?大家都公認這是正確的,誰都認爲沒錢不能生存。所以說,它已經養成了自自然然,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這個堅固的煩惱習氣,這麼大一個煩惱,你不破除它,你還能成佛嗎?所以說,我們就應該從遠離金錢上下手。

  佛有大智慧,製定了一個不允許僧人捉持金錢,不儲備金錢的戒律,這就是給我們一把真正地斷除習氣和毛病的最好的利劍。所以說,我們如果能把金錢看開、放下,今生永遠不再摸它,甚至要發願,生生世世不再摸它。這樣的話,我們就會和煩惱真正地面對面地鬥爭了,你就把它抓住了,你這就抓住它的“牛鼻子”了。

  說:“我該摸錢摸錢,我就想通過打坐或念佛把心靜了,我就抓住了這個牛鼻子。”你只是想象,你可能抓到的是牛尾巴、牛毛、牛蹄子上,它稍稍一動,就落到一場空裏。所以說,我們從戒律著手才能抓住“牛鼻子”,再配合我們的念佛、持咒、參話頭等種種的方式,才能真正地降伏這個煩惱習氣。

  剛才講了金錢的害處非常大,如果不調伏它,你想成佛,太難!有的人說:我已經看開了,放下。但你還在捉持金錢,就說明你沒有看開,沒有放下。有的說:“我心裏不貪戀。”你不貪戀,你爲什麼還拿它?他說:“爲了需要。”你有個需要,還是沒看開。

  我們需要什麼呢?我們就需要清清淨淨的這顆心,明明白白的。什麼是明白?你不摸金錢才能明白,你持日中一食才能明白,你睡四個小時才能明白。你不這麼做,那都是假明白,不是真明白,真明白沒有不做的。

  有的說:“我已經出家了,我已經按照師父你說這個,按照佛的戒律去做了,但是我並不明白。”這個明白並不是你思惟的明白,只要你去做了,那就是你智慧的明白。智慧並不在于你的思惟,它超越你的思惟,它有個正思惟。說我已經做這個事情了,已經按戒律去做了,但我還不清楚。實際上表面不清楚,內心早就清楚了。你沒有這種智慧,你不會這麼做的。

  大家今天來發心出家,要持這個戒律,我就是沖這個戒律來的,那你就是一個真明白。雖然你還沒有做,但你的智慧已經逐漸地顯露出來了。它不是別的,是你的智慧,也就是你的善根。它是什麼?它就是你成佛的種子。

  具體怎樣做才能不爲它所轉?這個問題,我簡單舉一個例子。過去有個祖師大德,他正在吃飯,他剛吃,但突然生起了一個貪心,他發現這個貪心的時候,他把整個飯碗給扣到桌子上了,不吃了。後來方丈就問他,說:“你怎麼把碗給扣下了?”他就講了這段因緣,說:“我起了個貪心,它貪心,我就不讓它吃飯。”他用這種方法來和妄想爭鬥。這個祖師大德後來也有了很大的成就,具體叫什麼名字我想不起來了。

  有時候,我們爲了斷除妄想,要費很大心血的。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說:“妄想來了,我不理它就完事了。”有的時候也得采取點手段,必須要有點決心,才不會被它所轉。

  過去……我已經講過一兩次吧,想不起來了,我再重複一下。原先我有一個想法,暗中發了一個願——永遠不求人,甯死不求人。發願是發了,有一回,這是在要出家前,我准備的那個布襪子的襪腰短,想接一塊。這個襪子是我弟弟當兵的時候留下來的,所要接的一塊布,都是過去老人去世留下的孝帶,都是很珍貴的,也是我母親送給我的,就是作爲我出家時所用吧,以表示對我出家的一種支持,這個心非常珍貴。

  我就琢磨怎麼把它縫起來,變成很好的一個僧襪。自覺不自覺地,有一天,我就跟一個師父說:“你幫我鉸一下,我好縫。”這種想法順口就說出來了,也沒有發現自己在求人。人家幫我鉸好了,告訴我:“已經給你鉸好了,你看你怎麼做?”這個時候,我突然發現我在求人了,而且這幾雙襪子,是叁雙還是幾雙襪子全都鉸好了,布也都鉸完了,怎麼來處理它?我已經不知不覺地被煩惱所騙了,是忏悔還是不用它?不管用不用它,這個忏悔心都不是徹底的。

  爲了讓它永遠地記住,就把這些布和襪子拿到竈坑,一起燒掉,變成灰。當時那心裏也很難受的,難受的不是襪子,只是父母和兄弟的一片深情,那不是一般人所能感受到的。因爲要出家了,父母給你的這一點最珍貴的助道物,你一把火把它燒掉了,是不是有點殘酷和固執?我的想法是這樣,就是永遠永遠地把它化成這種真正的持戒精神,化成我的生命,這比我穿它、用它更真實,更劃得來。

  所以說,我們應該隨時發現問題,而且做一個最徹底的解決辦法,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對煩惱有所降伏。不是說我這一做就不用對煩惱進行降伏了。我覺得:你想降伏煩惱就必須要豁出一切,這才能有所前進,或許你能邁出半步,連一步都不敢說。

  如果我們連這點都不敢做,如何去談降伏煩惱呢?只不過是原地打磨,就是像驢拉磨似的,左一圈右一圈,還沒離開原道。看著是走了,但是還在原地上,原地踏步,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你沒有勇猛的心,你不會邁出半步的,事情就這麼殘酷,就這麼真實。生死無常,日月無常啊,很快就過去了,如果我們沒有這種持戒的精神,會白白地浪費了這一生。

  具體怎麼去降伏它,我想大家都有具體的體會和經驗。今天大家能來到這裏,必然已經做了很大的努力,我們應該不斷地總結,讓它更真實,隨時做好降伏煩惱的准備。你只有心裏有了這種決心和願力的時候,才真正有了降伏它的武器。你沒有這種願力,說我到時候再說,到時候你就不好使了。所以說,我們平時就要常思惟怎樣來做這些問題,一旦遇到了,我應該怎麼處理?不能隨隨便便,要認認真真。

  一個煩惱習氣的表現有大有小,但大小都是一條根,不是兩條,都是一條根。比如說我們坐那兒,這個二郎腿翹起來,它也是一個煩惱習氣。雖然能輕松一下腿,同時也代表了我們存在一種不威儀的現象和一種傲慢,那怎麼辦?我們就要把它拿下來,隨時要注意的。包括我們飲食,也有各種的習氣在其中。

  過去我沒出家前在飲食時最愛看書,吃飯也看書,有書可以沒菜,那可以。如果吃飯沒有書,那簡直就是一種痛苦,倒不是看戒律書,過去都是看小說。睡覺如果沒有書,就睡不著覺,有這種感覺。學佛了以後,吃飯時就不能看書,最後就控製自己。

  有一天——這不能說是有一天了,是很長時間,我在一個桌面吃飯的時候,這個桌面上鋪了一張報紙。天天在那吃飯,天天面對這個報紙,眼睛還不能去看,因爲你得控製它不去看,最後大約看了一個標題和一小段,這用了多長時間?用了一個多月吧!就那麼一小塊,能有幾十個字,這個眼睛再沒往外去看。天天吃飯就是不瞅它,不瞅不瞅,那習性冷不丁一擡眼睛,看了一個字,冷不丁就看了一個字。就這麼一點點地控製,一個月下來,大約看了一小段,這一小段也沒有完全看到底,都是無意中看到的。

  我講的是什麼意思?就是對煩惱習氣,不該做的事情,應該盡全力來控製它,這樣你才會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好的習慣就是破除壞的習慣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去煩惱的過程,去習氣的過程。你敢用這個善的去掉惡的,你有了這種力量,就有了對付煩惱的根本力量。如果你連這個都對付不了,怎麼能有對付根本煩惱的力量?更不具備了。

  你連控製這種堅固、粗的妄想都做不到,何況對付那些細的、幽隱的妄想?再說它的速度之快,你想找也找不到它。你說我能看到,你就別想了。就像一個包裝似的,你不打開第一層,絕對見不到第二層,何況裏面還有叁層、四層、五層,各層有各層的特點。

  所以說,我們必須要抓住眼前的事情,要處處破掉這種習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按戒律去做。大家一定要對戒律生起勇猛的——也就是猛烈的這種信心,把戒律化成我們的生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破除習氣和毛病。

  到一個小時了吧?好,今天就到這裏。

  

  

《對發心出家居士開示 十 抓住牛鼻子》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