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確的金剛上師,不能給人家成天講小乘佛法。什麼是小乘?二乘就講那些俗谛了,盡講這些東西。所以說,不能圓融,那不行。把大乘佛法全講到世間法去了,講講就跑道了,就完了。
所以說有正確的金剛上師,不管從哪頭去講,都能歸入大乘佛法。怎麼講都能歸入大乘佛法,就講世間法我也能叫你變成佛法,那才行呢。句句不離佛法,念念不離佛法,每一念都是大乘心,這才行呢。都有大的慈悲心,那才能算一個正確的金剛上師。而且這個金剛上師,必須得嚴格持戒的。對戒律必須嚴格,嚴格到什麼程度呢?非常清淨,這才能稱爲一個金剛上師。
爲什麼這麼說?這講的具足戒,你必須具足戒。而且,宗喀巴大師就講過,學密的人,如果不持戒,就是魔。魔,你還能稱爲上師麼?還稱爲活佛麼?不可能的事。你持戒持一部分,也不能成爲一個合格的上師。只能說是一部分,一部分的修行者。那上師必須是正確的,真正地達到了金剛不壞那種心。那什麼是金剛不壞那種心呢?就是無上乘,就是我們的菩提心。所以說有了這樣的師父,我們才能得到無上的金剛乘成就,如果一念給你指導錯了,我們都會走偏道了,一點都不能讓你錯。
如果有了漏洞,比如說,我們應該日中一食,他不講。他講什麼呢?“行呀,將就吧,兩頓飯也可以,現在也行。不行呢,過午再開緣開緣,有病再開緣開緣,那怎麼辦呢,那就吃叁頓飯吧。”雖然別的地方都能夠很好的修行,但有這個漏洞,同樣不能算一個正確的金剛上師。一點都不能偏呀。圓滿,就是一個圓圈,如果缺一點,它也不算個圓圈呀。這個圓,必須得一點不缺才稱爲圓。學法就得這樣。
所以說,有了這樣的金剛上師,我們才會得到圓滿的成就。
(19)頌曰:
永久善護其深誓,
永久供養諸如來;
永久供養阿阇黎,
咕噜等同一切佛。
就是說我們永久的善護其深誓,你在師父面前,在佛面前發了誓願,你永遠地要記住。如果你不能護持你的誓言,你就犯了一個大妄語呀。所以說,那個不能供養上師。一旦說出誓言,必須要護持好。如果一旦毀掉你的誓言,將會受到果報的,這個是不可思議。
要永遠的供養諸如來,永遠的供養阿阇黎,把上師咕噜等同一切佛,和佛一樣,無二無別那麼樣的供養。
(20)頌曰:
有心要得無盡成,
所有最上諸珍玩;
上師心中歡喜物,
長時誠心而奉獻。
“無盡成”,就是無窮無盡的成就。你要想得到無窮無盡的成就,不是得點成就就完事,要無窮無盡,一直到成佛爲止。所有最上、最好的諸珍玩,什麼字畫呀、珍寶呀,你都要拿出來供養師父。
“上師心中歡喜物”,那師父喜歡什麼,你要長時誠心地奉獻,全心全意地奉獻。過去是把你最喜歡的東西奉獻,這回是奉獻上師喜歡的東西。這不光要奉獻自己喜歡的東西,還要奉獻上師喜歡的東西,可能你要覺得不怎麼樣,但是上師喜歡,那你就想盡辦法去供養。
修習金剛密乘的弟子,應該要永久時時盡自己的一切力量,遵守自己所受過一切戒律。
“一切戒律”,就是誓言,戒律就是誓言。
還要時時以各種內外供品,供養壇城中的一切如來;更要時時供養上師。上師與壇城中的本尊合一無二,這是能夠得到功德的最上級法。
這個確實很厲害。我過去做過一個夢,這本來(不方便講的),(給)自己家人講一下。那是還沒出家前呢,那天晚上做個夢,夢見兩個人。做什麼呢?做這個鍋巴,就是那乳酪,用牛奶炒這個東西。兩人在那,一個做鍋巴,就是奶酪的這種鍋巴,就在那做呢。一個人扶著鍾,在牆壁有一個大鍾。原來我進的這屋,是個壇城。從來我也沒見過壇城,但是夢裏見了壇城,一看就是密宗的壇城。
本來我一看想幫他,一進去了雖然沒頂禮,但是我尋思幫他幹點活吧。那時剛學佛,覺得得幹點活。但我一看做奶酪這個東西不清淨,就心裏有點嫌棄了,不幫著做了,我就猶豫了。後來就有人講了:“你就知道供養佛,你不知道供養活著的佛。”我一聽算了,我不理你,我走吧,咱倆談不到一塊。
等到醒了就合計這事,後來上五臺山還到處去找,到底什麼意思呢?後來自己就是亂想一氣,這個弄鍋巴,這邊扶著鍾——宗喀巴大師。宗喀巴大師給你講了,你不要光那麼去找佛,你要知道外面一切都是佛。
你看看,這就是我以前看《宗喀巴大師傳》,心裏對宗喀巴大師生起了一種歡喜心。特別他講到戒律問題的時候,特別叫我歡喜。哎呀,我說,“宗喀巴真了不得!你這麼樣能守戒,我真高興,而且講得真好。”這一歡喜,晚上就有夢覺了,他真給你講法。你看看,就這一念,就光看書,就得到宗喀巴大師的加持了,就給你講法,就是這樣。
所以說,我們要想成就必須得真心實意的,包括一切的供養。就包括他的書和他的字都要虔誠地供養,這都會得到加持。
“更要時時供養上師。上師與壇城中的本尊合一無二,這是能夠得到功德的最上級法” ,就是你供養的佛與你的師父是一樣的。我們只知道去找那種佛,不知外面都是佛,不知道你尊重的師父也是佛,我們不認識。所以說,你不知道你師父是佛,就不會知道一切衆生是佛。連師父你都沒認成是佛,就喜歡說一切衆生都是佛,你不是盡說假話麼!你不騙人麼!你這麼好的師父,你都叫師父,都頂禮了,都不認爲他是佛。還是說一切衆生都是佛,你這不打妄語麼?所以說,想要知道一切衆生都是佛,你先恭敬師父,你把師父當成佛觀想,才能得到說一切衆生都是佛,證到如來那個實相。最起碼的第一步你都做不到,你怎麼能做到其它的呢!
所以說,“上師與本尊壇城合一無二”,這能夠得到功德的最上級法,就是最高法了。法呢,有上乘、有無上乘、最上乘。
(21)頌曰:
施供金剛阿阇黎,
永施所有布達等;
所以此事福德德,
福德能得金剛成。
供養上師的功德,與時時供養所有一切諸佛如來的功德是相同的,供養上師能得到最上的福德智慧。因爲有這種大量功德,所以能盡力供養上師的金剛乘弟子,會盡速地得到無上金剛成就。
“供養上師的功德,與時時供養所有一切諸佛如來的功德是相同的”,這並不鼓吹上師的功德,這是講的實相。
(22)頌曰:
所以想學求法者,
有了具戒忍功德;
慈心圓滿優越子,
咕噜無二金剛持。
想學求法者,你得有具足的戒律和忍的功德,還有慈心,要圓滿,這才是真正的佛子。
金剛上師是能使你得到大功德的重要主。所得的功德,像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一樣。所以有大慈心的金剛弟子,將自己所有的物品,爲一切衆生供養和布施,並且遵守所受過的一切戒律,
“遵守所受過的一切戒律”,這可不得了了。遵守一切戒律,不能有所漏。不能說受戒的時候,說這個可以不守,那個可以不守,這個不守,就守那個,那不行,一切戒律都要守。
不怕他人的作惡阻礙與破壞。
也不怕有人考驗你呀,罵你呀,打你呀,那都不怕。
有耐心不怕苦、不怕難的金剛弟子,應該要想金剛上師和金剛佛一樣,如來和金剛持不二。
《密集金剛根本經》雲:“所有如來的身口意,是金剛密集灌頂的金剛阿阇黎,如何看法所有如來與菩薩?姓子!所有如來與菩薩,看他爲心金剛,因爲阿阇黎是平心與金剛無二。”
(編者注:“姓子”可能是一個人名,爲一個叫“姓子”的弟子,或者菩薩所講的法,如佛在《佛說阿彌陀經》中每講到一處,都要呼舍利弗。)
這個我們都知道,密宗有個人,師父讓他幹活,胸膜都磨出洞了,非常了不得。胸磨透了,都見到肺子了,還沒有生半句怨言。並不是說要你幹多少活,不是你幹不幹的問題,關鍵是你有沒有怨言,心裏沒有一點怨言,那才行呢,得有這樣的忍耐力。
還有一個禅宗的大德,二十年跟著師父,常叫師父打得是痛入骨髓,光皮肉受苦還不行,還得痛入骨髓。雖然經常挨打,但二十年從沒有生過一念離去之心。沒生過一次要走的心,說,“師父跟前我不能呆,我得走。”別說走沒走,就這走的一念心都沒有生過。跟著二十年,最後這個大德開悟了。
“應該要想金剛上師和金剛佛一樣,如來和金剛持不二”,就是他倆是一樣的。這裏就講了你如何去看如來與菩薩,因爲如來、菩薩就是你的金剛心,就是你的菩提心,就是你的自性。
“因爲阿阇黎是平心與金剛無二”,阿阇黎是平心,和金剛是一樣的。他的心是一種平等的心,他和你的金剛心是沒有什麼區別的。我們凡夫有分別心,不知道師父的心和佛的心是一體的。如果你能知道師父的心和佛的心是一體的,那你又將會知道一切佛本是一心,你也會知道一切的衆生是未來的佛。
《金剛帳經》雲:“勇敢金剛尊,金剛上師身;爲救度衆生,他現凡夫身。”
這講了勇敢的金剛尊,就是金剛上師身,就是最尊重的金剛的尊者,就是金剛上師身。爲了救度衆生,他現的是凡夫身。我們講就是過來人,這個師父是過來人,這個師父是和我們前生有緣。實際上這就是他爲了救度衆生,可能現的是凡夫身。這個可不能錯過,有時候我們由于輕視衆生,反而失去了大機會。所以六祖講,輕視後學,有無量的罪。
你看看六祖當初曾經舂米去了,誰知道他是將來的六祖呀!很多人就失去了機會,甚至還和六祖作對,你說多愚蠢吧。說等成就了我們才知道他是六祖,那時還沒成就怎麼知道他是六祖?可人家尊者一百年前都知道了,人家早就預記,將來有個肉身菩薩出現。你想一想,就這麼厲害。就是說,還是我們愚蠢。
(編者注:光孝寺戒壇,南朝劉宋求那跋陀羅叁藏法師所創建。並且他立有一碑,碑文曰:“後當有肉身菩薩于此受戒。”梁天監元年,智藥叁藏在此壇旁邊種植一棵菩提樹,預言一百七十年後,有肉身菩薩于此樹下,開演大乘佛法,度無量衆生。一百七十年之後,至唐…
《“上師五十法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