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上师五十法颂”讲记▪P10

  ..续本文上一页确的金刚上师,不能给人家成天讲小乘佛法。什么是小乘?二乘就讲那些俗谛了,尽讲这些东西。所以说,不能圆融,那不行。把大乘佛法全讲到世间法去了,讲讲就跑道了,就完了。

  所以说有正确的金刚上师,不管从哪头去讲,都能归入大乘佛法。怎么讲都能归入大乘佛法,就讲世间法我也能叫你变成佛法,那才行呢。句句不离佛法,念念不离佛法,每一念都是大乘心,这才行呢。都有大的慈悲心,那才能算一个正确的金刚上师。而且这个金刚上师,必须得严格持戒的。对戒律必须严格,严格到什么程度呢?非常清净,这才能称为一个金刚上师。

  为什么这么说?这讲的具足戒,你必须具足戒。而且,宗喀巴大师就讲过,学密的人,如果不持戒,就是魔。魔,你还能称为上师么?还称为活佛么?不可能的事。你持戒持一部分,也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上师。只能说是一部分,一部分的修行者。那上师必须是正确的,真正地达到了金刚不坏那种心。那什么是金刚不坏那种心呢?就是无上乘,就是我们的菩提心。所以说有了这样的师父,我们才能得到无上的金刚乘成就,如果一念给你指导错了,我们都会走偏道了,一点都不能让你错。

  如果有了漏洞,比如说,我们应该日中一食,他不讲。他讲什么呢?“行呀,将就吧,两顿饭也可以,现在也行。不行呢,过午再开缘开缘,有病再开缘开缘,那怎么办呢,那就吃三顿饭吧。”虽然别的地方都能够很好的修行,但有这个漏洞,同样不能算一个正确的金刚上师。一点都不能偏呀。圆满,就是一个圆圈,如果缺一点,它也不算个圆圈呀。这个圆,必须得一点不缺才称为圆。学法就得这样。

  所以说,有了这样的金刚上师,我们才会得到圆满的成就。

  (19)颂曰:

  永久善护其深誓,

  永久供养诸如来;

  永久供养阿阇黎,

  咕噜等同一切佛。

  就是说我们永久的善护其深誓,你在师父面前,在佛面前发了誓愿,你永远地要记住。如果你不能护持你的誓言,你就犯了一个大妄语呀。所以说,那个不能供养上师。一旦说出誓言,必须要护持好。如果一旦毁掉你的誓言,将会受到果报的,这个是不可思议。

  要永远的供养诸如来,永远的供养阿阇黎,把上师咕噜等同一切佛,和佛一样,无二无别那么样的供养。

  (20)颂曰:

  有心要得无尽成,

  所有最上诸珍玩;

  上师心中欢喜物,

  长时诚心而奉献。

  “无尽成”,就是无穷无尽的成就。你要想得到无穷无尽的成就,不是得点成就就完事,要无穷无尽,一直到成佛为止。所有最上、最好的诸珍玩,什么字画呀、珍宝呀,你都要拿出来供养师父。

  “上师心中欢喜物”,那师父喜欢什么,你要长时诚心地奉献,全心全意地奉献。过去是把你最喜欢的东西奉献,这回是奉献上师喜欢的东西。这不光要奉献自己喜欢的东西,还要奉献上师喜欢的东西,可能你要觉得不怎么样,但是上师喜欢,那你就想尽办法去供养。

  修习金刚密乘的弟子,应该要永久时时尽自己的一切力量,遵守自己所受过一切戒律。

  “一切戒律”,就是誓言,戒律就是誓言。

  还要时时以各种内外供品,供养坛城中的一切如来;更要时时供养上师。上师与坛城中的本尊合一无二,这是能够得到功德的最上级法。

  这个确实很厉害。我过去做过一个梦,这本来(不方便讲的),(给)自己家人讲一下。那是还没出家前呢,那天晚上做个梦,梦见两个人。做什么呢?做这个锅巴,就是那乳酪,用牛奶炒这个东西。两人在那,一个做锅巴,就是奶酪的这种锅巴,就在那做呢。一个人扶着钟,在墙壁有一个大钟。原来我进的这屋,是个坛城。从来我也没见过坛城,但是梦里见了坛城,一看就是密宗的坛城。

  本来我一看想帮他,一进去了虽然没顶礼,但是我寻思帮他干点活吧。那时刚学佛,觉得得干点活。但我一看做奶酪这个东西不清净,就心里有点嫌弃了,不帮着做了,我就犹豫了。后来就有人讲了:“你就知道供养佛,你不知道供养活着的佛。”我一听算了,我不理你,我走吧,咱俩谈不到一块。

  等到醒了就合计这事,后来上五台山还到处去找,到底什么意思呢?后来自己就是乱想一气,这个弄锅巴,这边扶着钟——宗喀巴大师。宗喀巴大师给你讲了,你不要光那么去找佛,你要知道外面一切都是佛。

  你看看,这就是我以前看《宗喀巴大师传》,心里对宗喀巴大师生起了一种欢喜心。特别他讲到戒律问题的时候,特别叫我欢喜。哎呀,我说,“宗喀巴真了不得!你这么样能守戒,我真高兴,而且讲得真好。”这一欢喜,晚上就有梦觉了,他真给你讲法。你看看,就这一念,就光看书,就得到宗喀巴大师的加持了,就给你讲法,就是这样。

  所以说,我们要想成就必须得真心实意的,包括一切的供养。就包括他的书和他的字都要虔诚地供养,这都会得到加持。

  “更要时时供养上师。上师与坛城中的本尊合一无二,这是能够得到功德的最上级法” ,就是你供养的佛与你的师父是一样的。我们只知道去找那种佛,不知外面都是佛,不知道你尊重的师父也是佛,我们不认识。所以说,你不知道你师父是佛,就不会知道一切众生是佛。连师父你都没认成是佛,就喜欢说一切众生都是佛,你不是尽说假话么!你不骗人么!你这么好的师父,你都叫师父,都顶礼了,都不认为他是佛。还是说一切众生都是佛,你这不打妄语么?所以说,想要知道一切众生都是佛,你先恭敬师父,你把师父当成佛观想,才能得到说一切众生都是佛,证到如来那个实相。最起码的第一步你都做不到,你怎么能做到其它的呢!

  所以说,“上师与本尊坛城合一无二”,这能够得到功德的最上级法,就是最高法了。法呢,有上乘、有无上乘、最上乘。

  (21)颂曰:

  施供金刚阿阇黎,

  永施所有布达等;

  所以此事福德德,

  福德能得金刚成。

  供养上师的功德,与时时供养所有一切诸佛如来的功德是相同的,供养上师能得到最上的福德智慧。因为有这种大量功德,所以能尽力供养上师的金刚乘弟子,会尽速地得到无上金刚成就。

  “供养上师的功德,与时时供养所有一切诸佛如来的功德是相同的”,这并不鼓吹上师的功德,这是讲的实相。

  (22)颂曰:

  所以想学求法者,

  有了具戒忍功德;

  慈心圆满优越子,

  咕噜无二金刚持。

  想学求法者,你得有具足的戒律和忍的功德,还有慈心,要圆满,这才是真正的佛子。

  金刚上师是能使你得到大功德的重要主。所得的功德,像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一样。所以有大慈心的金刚弟子,将自己所有的物品,为一切众生供养和布施,并且遵守所受过的一切戒律,

  “遵守所受过的一切戒律”,这可不得了了。遵守一切戒律,不能有所漏。不能说受戒的时候,说这个可以不守,那个可以不守,这个不守,就守那个,那不行,一切戒律都要守。

  不怕他人的作恶阻碍与破坏。

  也不怕有人考验你呀,骂你呀,打你呀,那都不怕。

  有耐心不怕苦、不怕难的金刚弟子,应该要想金刚上师和金刚佛一样,如来和金刚持不二。

  《密集金刚根本经》云:“所有如来的身口意,是金刚密集灌顶的金刚阿阇黎,如何看法所有如来与菩萨?姓子!所有如来与菩萨,看他为心金刚,因为阿阇黎是平心与金刚无二。”

  (编者注:“姓子”可能是一个人名,为一个叫“姓子”的弟子,或者菩萨所讲的法,如佛在《佛说阿弥陀经》中每讲到一处,都要呼舍利弗。)

  这个我们都知道,密宗有个人,师父让他干活,胸膜都磨出洞了,非常了不得。胸磨透了,都见到肺子了,还没有生半句怨言。并不是说要你干多少活,不是你干不干的问题,关键是你有没有怨言,心里没有一点怨言,那才行呢,得有这样的忍耐力。

  还有一个禅宗的大德,二十年跟着师父,常叫师父打得是痛入骨髓,光皮肉受苦还不行,还得痛入骨髓。虽然经常挨打,但二十年从没有生过一念离去之心。没生过一次要走的心,说,“师父跟前我不能呆,我得走。”别说走没走,就这走的一念心都没有生过。跟着二十年,最后这个大德开悟了。

  “应该要想金刚上师和金刚佛一样,如来和金刚持不二”,就是他俩是一样的。这里就讲了你如何去看如来与菩萨,因为如来、菩萨就是你的金刚心,就是你的菩提心,就是你的自性。

  “因为阿阇黎是平心与金刚无二”,阿阇黎是平心,和金刚是一样的。他的心是一种平等的心,他和你的金刚心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我们凡夫有分别心,不知道师父的心和佛的心是一体的。如果你能知道师父的心和佛的心是一体的,那你又将会知道一切佛本是一心,你也会知道一切的众生是未来的佛。

  《金刚帐经》云:“勇敢金刚尊,金刚上师身;为救度众生,他现凡夫身。”

  这讲了勇敢的金刚尊,就是金刚上师身,就是最尊重的金刚的尊者,就是金刚上师身。为了救度众生,他现的是凡夫身。我们讲就是过来人,这个师父是过来人,这个师父是和我们前生有缘。实际上这就是他为了救度众生,可能现的是凡夫身。这个可不能错过,有时候我们由于轻视众生,反而失去了大机会。所以六祖讲,轻视后学,有无量的罪。

  你看看六祖当初曾经舂米去了,谁知道他是将来的六祖呀!很多人就失去了机会,甚至还和六祖作对,你说多愚蠢吧。说等成就了我们才知道他是六祖,那时还没成就怎么知道他是六祖?可人家尊者一百年前都知道了,人家早就预记,将来有个肉身菩萨出现。你想一想,就这么厉害。就是说,还是我们愚蠢。

  (编者注:光孝寺戒坛,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三藏法师所创建。并且他立有一碑,碑文曰:“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此受戒。”梁天监元年,智药三藏在此坛旁边种植一棵菩提树,预言一百七十年后,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开演大乘佛法,度无量众生。一百七十年之后,至唐…

《“上师五十法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