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上師五十法頌”講記▪P9

  ..續本文上一頁不行的,是不是?世間你也得交學費,世間學徒得給師傅那送點禮呀。我們學法也是這樣,最起碼你得給師父頂禮呀,你身、口、意得供養,是不是?

  《叁布達經》雲:“一切自有喜愛物,清心淨心無用心,金剛弟子供養師。”

  就是說一切自己喜愛的東西,清淨的心,清心、淨心、無用心,全部都得供養上師。

  《金剛珠經》雲:“金珠衣,珠寶種;無數事,恭敬心。無癡心,盡力供;歡喜師,咕噜心,讓圓滿。”

  “歡喜師”,就是見到師父生歡喜心,可看到師父了,像見到父母一樣。

  《紅雅曼達嘎根本經》第十九品雲:“然後供養上師者,仔細說此如何供?爲清消自心業障,能得所思各成就,不惜供養金剛師。”

  這反複地強調了用你各種的心來供養,這個很重要。你不要以爲密宗反複強調這種供養呀,我們用不著,我們現在缺乏的就是這一點。我們不但要供養師這麼供養,就是供養佛都得這麼供養,一張紙像我們都得這麼供養。所以說我們爲什麼不得法?就因爲我們的虔誠心不到位。我們什麼時候在供養佛的時候是歡喜流淚呀!我們很難做到,偶爾的一年有那麼一回兩回的,還得生委屈的時候。有了委屈要解決,這個時候覺得佛親切。平時用不著佛的時候,那個心不到位。用到佛的時候,臨時抱佛腳,不用的時候拜拜就完事了,心不到位。所以說老發不起那種虔誠的心,關鍵是你也不想去發。

  在五臺山有個羅睺寺,就有一個師父,穿一件破衣服,在外面有賣佛像的。他在大街上就跪著拜佛像,滿臉鼻涕眼淚,那真流呀,就左拜右拜。我在那雖看的時間不長,我估計從臉上到身上,衣服埋汰,最起碼拜了能有一兩小時了。你想一想,拜一兩小時了。我就去了幾回臺懷鎮,就看著兩回,他不是說今天拜明天不拜,他常拜呀。一般常到五臺山的人都知道那麼回事,有這麼個師父,就是這麼虔誠地去拜,去觀想,用自己的身、口、意去供養佛,培養自己那種真心。沒有白培養的,法就在心的絕處。心清淨到一定程度了,自然和我們的無念要相結合,那個力量非常大。而且心一旦清淨了,馬上我們自性的光芒就要顯現了。那時候什麼業力都能消除。

  特別在師父面前絕不能打哈欠,打哈欠呢,都得拿手擋住,或者轉過身去。打哈欠那都絕對不行的。另外就是不能打瞌睡,打瞌睡都要墮金剛地獄的。因爲師父講的是法,如果你慢法了,你將來不墮入畜生道,就進金剛地獄。有時候你還不如不聽。所以說要不講這個,那是我的過失。這裏講的就是不惜一切來供養金剛師。

  供養上師是能得成就最大的功德。

  《金剛珠經》雲:“金剛上師金剛佛,所以敬供金剛師。”

  因爲金剛師和金剛佛是一體的,金剛佛就是金剛師。

  《空行金剛經》雲:“一切如來身,勇敢菩提師。”

  這裏告訴上師是一切如來的身,勇敢的菩提師。他能發出一切的菩提,讓你來成就。

  四、皈依上師之最低限度

  (17)頌曰:

  自戒金剛阿阇黎,

  難施妻兒及自身;

  自命亦舍爲拜師,

  何況富貴與財物。

  自戒就是有真傳承,受過四灌頂的一切後補,大灌頂受過的金剛阿阇黎上師。有必要的時候,應以難施能施,難供能供,或者放棄自己此生最寶貴最喜愛的性命等,來皈依金剛上師。

  自己此生最寶貴最喜愛的性命,包括妻子、兒女,還有自身這都要舍。

  “難供能供”,剛才我已經講了爲什麼要把你的財産舍出去,還包括你的妻兒和自身,因爲這就是你的汙垢。不能成佛就是因爲有了這些東西,你不能成就。你如果真能夠舍去的一瞬間,那就是成就的結果,當下就得。說當下得,有時候又後悔了。後悔他不是那一瞬間了,或是後悔你又貪了,他那個過程已經過去了。

  至于放棄自己的寶貴享受,或供養自有的財産物品,那是更應該(不用說)的了。

  這都不用說的了,因爲啥呢?自己生命、妻子、兒女這都供養了,舍命都可以,何況財産了,那不在話下。所以說,密宗的確在這方面叫人比較佩服。顯宗也有,像我們出家了,不都是真誠的供養麼!一切都放下了,這就是真誠的供養。特別我們按佛製不摸金錢,這就是真誠的供養,一天一頓飯,這都是真誠的供養。大家能夠這麼真誠的供養,我想肯定是會成就的。  

  (18)頌曰:

  爲此無量億劫時,

  極爲稀有難得之;

  無上成就證布達,

  勇猛修習此身得。

  就是說爲此無量億劫,這個時間更長。

  “億劫”,得到的這個因緣,極爲稀有難得,難遭難遇。

  “無上成就證布達”,達到真正的成就。

  “勇猛修習此身得”,就得勇猛前進。

  這個順便講一下勇猛心,我們有時候學法缺個勇猛心,有時候懈怠。學是學,學一學就懈怠了,這個勇猛心不行。說“今天混吧。”混過去了,你混也是一天,不混還是一天。你得算這筆帳,這筆帳你得會算。說“我不混吧。”你努點力,它也是這一天,是不是?你要是混呢,你也過一天。反正要從天數來講你們倆平等,但心裏得到的東西,那可就不平等了,可有多少。這個誰可能有點體會,是不是?他就不幹這種傻事,一看別人唠閑嗑了,他趕緊就誦咒去,趕緊磕頭去。反正我是跟你一天天過,但是過法我和你不一樣。時間咱倆是平等的,你得一天我也得一天,人身反正咱們都得了,但是咱們怎麼過,我可得研究研究。你過一天,我得這一天等十天,他有個勇猛心,不肯懈怠。雖然難受也好,身體有病也好,他的這個勇猛心很重要。雖然我們不是靠時間來成就的,是靠我們內心的真誠和勇猛。如果你要沒有勇猛,還有懈怠的罪過;如果你要有了勇猛,就有了勇猛的功德。

  佛經早就給我們講過了,哪個經講過了?哪個經都講過。我們天天唱的那個偈子,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那大勢至菩薩是什麼?就是勇猛,因爲勇猛你才有大勢至呀。我們天天念大勢至,但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大勢至?那個勇猛心就是大勢至。你有了勇猛的心,敢于去行去,那就是大勢至菩薩。無所擋,誰也擋不住你,勢不可擋。所以說,這個勇猛修習在密宗非常講究。不光在密宗講究,實際上顯宗也是非常講究。只不過密宗在手勢、各種壇城這方面,和這個密法上做的比較多,規定了很多,就是讓你不要懈怠,把你心攝住。

  顯宗主要是靜靜地去做,但是勇猛心得有,決不能去放棄。比如說我們打坐,有時候這腰疼,是不是真疼呢?疼。至于疼的程度挺也行,不挺也行,不挺再靠一會也可以。你要挺住了,你這一念就沒有白過。如果你要是靠一會呢,就呼噜著了,反正也是過去了。吃飯的時候,咱們都是一起上齋堂吃,這個都去了,咱們都是一起吃,水果還沒比別人少吃,吃飯也沒比別人少吃,最後成就的時候,那個就有差別了。所以說,那時候就後悔了。還得要把每一念要收拾起來,要有個勇猛心。

  比如說睡覺起來了,第一念,不是睡覺,我這是睡在哪呀?不是這個意思。睡覺起來以後,看看自己是否在修行?是否在參話頭?是否在念佛?你醒的第一念,就得發現自己這一念在幹什麼?說我在做夢。你夢裏都做的什麼夢?是持戒呀,還是貪著別人的東西了,還是稀裏糊塗,口水淌得到處都是,光去呼呼睡去了,腦子一點清醒的意思沒有。

  我們這有時候都不行。修行法都要有勇猛心。沒有睡覺,就是躺著休息,只不過休息休息身體,而其它的都是用功上。所以說打坐更是這樣,我們自己要掌握這個勇猛。

  爲什麼皈依金剛上師如此重要呢?

  《合經經》雲:“八萬四千法,不明法身本;一切學無用,無得成就果。”

  “八萬四千法,不明法身本”,你不明白法的本身,就是你不明白你的自性,你的法身。

  “一切學無用,無得成就果”,你還都在外面呢,學的東西只是外道。和法還沒接通,所以你還在外道學,還在五陰區呢。所以說,就不會得到成就的。

  《天尊論》雲:“前時百萬劫,聞成一切法;若放自加持,無法真意得。”

  金剛密乘的一切成就,都靠真傳的圓滿灌頂,以及真法的正式指導,要有這些正確傳承指導,必須全靠金剛上師。

  這個灌頂,頭些日子也有人來問我,“師父,密宗說有個灌頂,有沒有這種灌頂?是不是他們在騙人?”來問這個問題。當時我給他解釋了,我說,“灌頂有沒有?確實是有,不是沒有。但是你所說的,來了一些所謂的師父,灌頂都是要錢。我說這種灌頂,肯定是假的。因爲他是爲了錢,要錢他怎麼能給你灌頂,他爲了財産,再怎麼也灌不了頂。灌頂是靠清淨心來灌頂,是靠你不貪來灌頂。”

  我當時給他回答就是說灌頂有沒有?有。但是貪不能灌頂。所以說,你們盡量找那個真正清淨的上師給你們灌頂。金剛上師,真正的那種活佛來灌頂。你不要找那些貪財的,不過這樣的人很難找,而且還得要嚴格持戒的。

  後來我又告訴他,“那什麼是灌頂?密宗有灌頂,那顯宗有沒有灌頂?是有的。”我告訴他,“什麼是灌頂,那你就誦大悲咒啊,六字大明咒啊,還有最好是楞嚴咒,這都是灌頂,你誦一遍就灌頂一次。灌頂就是清除你心裏的汙垢,達到開出你的智慧,這就是灌頂。”

  “以及真法的正式指導”,就是你嚴格按照上師所指導的方式去做。告訴你好好持戒你得好好持戒;告訴你好好打坐你得好好打坐;告訴你參話頭你得參;告訴你念佛你得念;告訴你幹活你得好好去幹;告訴你聽話你得聽話。如果你能真誠的去做,你隨時隨地都得到灌頂,上師就給你灌頂了,就怕你心不誠。你要心不誠,什麼時候都沒有灌頂;你要心誠了,馬上就灌頂,靠的是感應道交。所以說佛不度無緣人呀!這個佛不度無緣人是因爲難度,不是真不度,你別再把這句話理解錯了,又壞了。因爲難度才說不度,難度也得度。

  因爲上師是一切成就的根本,有了正確的金剛上師,才能得到無上金剛乘的成就。

  因爲你把上師看成佛一樣的供養,所以說他是一切成就的根本。

  正…

《“上師五十法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