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上师五十法颂”讲记▪P8

  ..续本文上一页是在尊敬心、恭敬心,这恭敬心特别重要。

  以前我和大家讲过,原先去过本溪茅蓬的郑居士就是这样,他刚开始去的时候特别恭敬。不像后来起了魔障,起了大我慢。但是无论他怎么起我慢,为什么还不离开茅蓬呢?你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是吧?他慢心呀,甚至说了很多的怪话,他如何成就了,如何如何,让你印证呀,不给印证就生气呀。

  最后我出关走了,他还去忏悔去,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刚一上山时候,有一个特别虔诚的恭敬心,虽然没有三步一拜,也差不多是走来的。在他来讲,这一生那简直就不得了,能走八里地,去拜见师父,那简直是了不得的事情,发了最虔诚的心去的。去了见到师父就开始顶礼呀,就这一瞬间,对他来讲,解决了这一生很大的一个疑惑。所以他觉得这一生非常的值得了。

  他离开以后,后来到上海找元音老人给他印证了,说他是理悟。理悟了,然后他还不放心,他还找我印证。我是愚蠢呀,也不懂他那个心,咱也不会印证。但知道他那时候起了魔障,所以说他是个魔。但是不管怎么变化,当初这一念起的恭敬心,所得到的东西,这是真的,所以说他永远都忘不掉。

  我们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对师父,不管他修持如何,对师父如果有真诚的心去供养,必然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有时候为什么跟师父学法,要虔诚的去供养。你虔诚到什么程度?那不是你说的如何,你如果真正虔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法界自有变化。这个很重要,如果法界起了变化,从根本上起了变化的话,那你什么样的罪业都能消除啊!甚至很快地证入佛道,就这么大的力量。所以说,我们没有恭敬心,我们就失去了最好的机会。

  这是讲这么个例子,关键在于恭敬心和供养。这个尊重心和供养呢,得需要什么样的尊重心?这后面都有讲,必定是发到极点的那种恭敬心。一切供养,身、口、意,包括就是一张佛像,一张纸,或是师父讲的一个字,或是用过的一个布条,你都要加小心,后面都要讲。

  所以说你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我们的恭敬心还不到位。恭敬心如果到位了,我们就会消除苦恼和可怕的罪业。

  《五次第经》云:“无完喜爱,自喜真爱,特喜特爱,一切供养师。咕噜能灭业,咕噜能救畏;旋转苦海中,咕噜能让过。”

  《三布达经》云:“自有一切物,有智供上师;从后自供师,身口意为师。”

  就是没完没了的喜爱,自喜真爱,自己特别欢喜,特别真实的爱,还有特别喜欢特别爱。这些东西,一切都要供养师父,把你最好的东西要供养师父。

  “咕噜能灭业,咕噜能救畏;旋转苦海中,咕噜能让过”——这就讲了我们讲的三皈依,这讲了四皈依。因为你一切喜爱的东西,特别喜爱的东西,往往就是你生死轮回的根子。

  像你们上五台山(碧山寺)受戒的时候,礼拜金碧峰祖师的塔。金碧峰最后不是因为一个什么“紫晶钵”,应该是“紫晶”做的,不是“紫金钵”,究竟什么钵不知道,应该是这个钵。有这么个钵,他就是特别喜爱。小鬼找不着他,他入定了。人在那块,但是鬼找不着他。你别看尸体在那块,那是没有用的东西,想找人找不着。不像我们人,就光看这个尸体了。

  他在那一入定,小鬼找不着他,说这个金碧峰哪去了?到处找也找不着他,他寿命到了,阎王爷要找他去。最后问土地,土地告诉说:“他最喜欢那个紫晶钵,你就敲那个紫晶钵,一敲他就出来,就找着他了。”后来一敲他最喜欢的东西,他的心念一动,就露形了,小鬼一把就把他抓住了。金碧峰愣了:“哎呀,你怎么把我找着了呢?”小鬼说:“我一敲钵就能找着。”金碧峰明白了,“哎呀,我还有微细的喜欢这一念没放下。”因为你没放下,你就被人抓住了,你就有生死轮回。

  我们也是这样,因为你有了喜欢,就有生死轮回。如果把你的喜欢的全部供养上师了,你就心里清净了。供养上师,你心清净了,这就舍去贪。什么是舍去贪?就是把你所喜欢的轮回的那些污垢,都回到你的如来藏性里,这就真正的供养。能够消你无始劫的业障,所以说“咕噜能灭业,咕噜能救畏;旋转苦海中,咕噜能让过”,就是这样。

  你要不懂这个道理,佛让我们舍的贪,因为你不知道最喜欢的东西,是你生死最大的轮回,最脏最重的污垢。所以说供养佛、供养法,不是说佛需要那个东西,是你需要离开这个东西。为什么要供养上师?不是上师需要你的好东西,是需要你离开你那个喜欢的环境,因为这个环境就把你轮回,被它抓住了。

  这一段“无完喜爱,自喜真爱,特喜特爱,一切供养师。咕噜能灭业,咕噜能救畏;旋转苦海中,咕噜能让过。”

  “咕噜能救畏”,就是能大无畏,因为你的真诚,使你能够渡过苦海。人为什么有畏惧心?就是因为你有贪心。有了贪心,你就怕失去。因为你有了贪心,就有了我。我执一有了,你就怕死。有了妄想就怕死,妄想没有了就没有畏。

  所以说“旋转苦海中”,就是在六道轮回中,上师都让你能够过这一关。

  所有供养中,最宝贵的就是供养上师,与欢喜上师,因为正确的金刚上师,能够让你进入金刚乘大道。

  金刚乘大道,就是佛法大道。因为佛法才能称为金刚,所以说不坏,能破一切烦恼,说金刚乘大道就是佛道。

  除了金刚密乘能够使你得到“即身成就”之外,其它显教学法,须经无数劫后,才能得到全通圆满。

  这是指其它显教的学法,“须经无数劫后,才能得到全通圆满。”而密教直接就能达到这种程度。这句话, 也不是夸大,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显里也有密法,它们是一样的,显密是一回事。但是你要学显教的学法,光学法,你还在法上下工夫呢,还不行,你必须直接进入密乘。那就是我们离一切相,就是密中之密了,不管谁都有。这个你可别糊涂,说这完了,我得学密去,不能学显了。实际上,你不知显密都是平等,而且都有密。

  过去,有一个金刚上师就跟一个学法的师父讲:“你学法呀,有十年可以成就的,有一年可以成就的,我可以叫你一晚上也成就,你想学哪个?”“当然学一晚上就能成就的。”他说“可以,如果你一晚上就成就呢,今晚上学了,明天你就成就,但是你必须做到哪点哪点。”他说好。就定了个规矩,但第二天也没给讲。

  记不清这是哪个上师讲的这么一句话,什么是能一晚上成就?你想一想,最高的密法——你就开悟了,是不是?所以说,为什么没讲,可能是时间不到,没给讲。后来这个师父,又经过很长的时间次第去学密法,就是这么个原因。后来可能到印度还是到哪学去了。就讲这个意思。所以说这和显教是无二无别的。

  《戒来经》云:“放弃一切供养,清净供养咕噜,欢喜金刚咕噜,全通上智成就。无上金刚上师,勇敢金刚也供。”

  此生以及永久的成就,都从皈依上师来,所以金刚乘的弟子,时时要遵守一切上师的戒律,如此学法,方能成就。金刚上师是学金刚乘能得富贵最主要的供养主。

  不是我只跟上师学一会,而是你永远的成就,就是根本上的成就,都得从上师那来,离开上师是不会有的。师父讲的东西,讲的戒律,你绝对不能犯,丝毫都不允许犯。他也讲了戒律,就是上师讲的戒律,上师要求的戒律,你必须得学。为什么要学这个呢,谁能答一答?谁能说一说为什么时时要遵守上师的戒律?

  某沙弥答:因为心里有污染。

  还谁能说一下。

  某比丘答:能把我执放下。

  还谁能说。

  某师答:依教奉行。

  你说。

  某师答:戒是无上解脱之本。

  还有没有了?你说。

  某比丘答:上师被称为佛,尊重上师的戒律也就是尊重佛的戒律。

  为什么说要时时遵守一切上师的戒律?因为上师是因戒律而成就的。上师已经走过了这条路,就是遵守这些戒律而得到成就的。所以你想走那条路,你得遵守上师经过的这条路,他所遵守的戒律,你也要遵守。

  上师所说的戒律,是成就的戒律,他已经是走过来的人了。他说的道路你去走,正是循着他走过那条路在走。所以我们要遵守上师的戒律,就是这么个目的。为什么上师给你定这条戒律?你不知道,他就认为定了这条戒律,遵守戒律得到好处,所以告诉你,你也得这么走呀。上师用他的实践来指导你,所以你要时时地遵守,不要怀疑。

  所以说“如此学法,方能成就”,你只能这么虔诚的学法,你才能成就的。你要说:“哎呀,你这条戒律是这么讲的,怎么你和这不一样呢?”不是不一样,实际上他走这条路的时候,就因为卡在这块,用这种方法处理,而且得到成就。他从实践中来,告诉你,你就真实地这么走。

   “金刚上师是学金刚乘,能得到富贵最主要的供养主。”,你供养他,不就等于供养现成的明眼人,他领着你走。就像咱们是瞎子,前面有一个人走过来,拿个棍牵着我们就走过去了,就这么便宜,是不是?那你不跟他走跟谁走呀!所谓的供养,只不过通过供养,就像竹竿似的,你一下把他拽住了。你拽住他,他就领着你走这条路,渡过生死的苦海。所以说,金刚上师是最好的供养主。

  《钻石金刚精经》云:“有智金刚子,想得永久乐,真心供上师;无供所思无,要供无供时,他入饿鬼狱。”

  供养上师,是能得成就的最大功德。

  “无供所思无”,就是说没有供养,等到要供的时候没有东西供,所以说他入饿鬼狱。

  “他入饿鬼狱”,你要是不供养,就将入饿鬼狱。人家有智慧的金刚子,要想得到永久的快乐,他会真心的供养。这种供养讲的是身、口、意各种供养。如果你没有供养,也不想供养。

  “所思无”,连想都不想,“我供养你干吗呀!这些东西(法)你交给我,你是心甘情愿的,我不领你情。”等到要供无供时,想供了也没有东西,也没有时间了。所以说,你这时候怎么办呢?那不用客气,你跟上师学法,不学还好,要学又不去虔诚地供养,这时候就得进入饿鬼狱。因为你学法得付出代价,你不出学费是…

《“上师五十法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