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們更需要救護,它們更苦,它們很需要我們的幫助。
這是我講的一部分,而且從“用心靈”這句話來講——什麼是心靈呢?就是衆生和我們是一體的,這就叫心靈。因爲人相、我相、衆生相、壽者相都是心裏的一部分,是由于我們的分別心而形成了四相的分別。如果我們去掉分別心,這些衆生和我們本來就是一體的,從而我們就會對衆生更加了解,知道它們更需要救護。所以說衆生的心和我們是一體的,它們被殺,我們的心也會動的,也會感受到痛苦的。雖然有的人說:“感覺不大,每天吃衆生肉啊,看到衆生被殺,我的心裏沒有什麼感覺。”因爲這種感覺很微細,很微細。除非你有定力,才能明確地感覺到。
所以說,衆生和我們是一體的,這是佛法裏的根本問題。因爲有了衆生相,我們還不能說是“用心靈去關懷衆生”;只有無衆生相,才能真正地關懷了衆生。我們應該從這兩個角度來不斷地認識衆生。認識了衆生,我們才能救護衆生,我們才知道世界爲什麼有很多的災難,爲什麼殺生會帶來很多的災難?就是因爲世界上的人心在動。人心在動,動的主要原因是殺生,也就是殺、盜、淫、妄、酒。如果我們從根本上戒殺,這個問題就能從根本上解決。
特別是放生的問題,放生的問題它分兩部分。我的理解:放是一部分;生存是一部分。不光是要放,還要生存。放生,我們放一天有一天的功德。如果我們讓它生存,比如說建立放生基地啊等等,那我們等于每天都在放生。
(3)戒殺、吃素、學佛即穩定人心
放生的問題還連接著吃素的問題,吃素和放生它是一致的。如果有一個人能夠吃素,他那面就等于在放生。但是這是被動性的,應該更主動地放生。所以吃素的問題也是很重要的,因爲吃素一個是淨化我們的心靈;另外就是說,對放生能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也使我們的心能夠有了慈悲,我們將來就可能成佛。
這個問題剛才可能有的法師已經講了,我就不多講了。他講到一個念佛的問題,也就是淨化心靈的問題。念佛,放生就是念佛。有的人認爲放生不是念佛,念佛才是念佛。我的看法不是這樣,因爲這個放生本身就是爲了達到心裏的清淨,念佛也是爲了達到心裏的清淨。念佛是一種方法,它使我們減少妄想,回到我們的本源,使我們不再愚迷,達到覺悟的程度。放生呢,同樣能讓我們生起正氣,能遠離人相、我相、衆生相、壽者相。放生能破我們的執著,所以放生和念佛是一樣的,它們是無二無別的。如果我們一邊放生、一邊吃素、一邊念佛,用這個來穩定我們的心,那世界就穩定了,因爲整個宇宙地變化都是隨著心動而決定的。
我講一個例子。宣化上人在一次打坐的時候,他證道了,證道的時候就發生地震,放光啊,地動啊。因爲人一證道的時候,世界就會起變化的。佛在世時,證道的時候也發生過六種震動,六種震動就是東沒西湧、西沒東湧、南沒北湧等等,上下湧動等,一共有六種現象。這個人心是不可思議的。(編者注:六種震動爲東湧西沒、西湧東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邊湧中沒、中湧邊沒。)
所以說宣化上人曾在美國說過那麼一句話:“我在美國舊金山一天,就不允許舊金山地震。”爲什麼他敢說這話?因爲他知道,人心是能控製地震的,地震不是控製不了。如果你有了證道的這個離相的行爲和大定力,控製地震就不成問題,控製災難也是不成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做不到,所以這是我們應該修持的。念佛、修禅定,還有包括修密也好,等等這些行爲都是爲了達到人心的穩定。
所以說,只要是達到人心穩定的行爲都是正確的。由于人心的穩定,就能挽回世間的這個劫運,消災免難的,這個是很重要的。消災免難靠什麼?就靠我們人心和衆生的心。從因果的角度來講,這是改變因果的一個很好的方式。從消災免難的角度來講,放生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因爲現在通過我們的修行啊、努力啊,能解決很大的問題。但是要想很急地消災免難,放生是最快的。
這個問題先簡單說到這裏,還有很多紙條。
(二)放生利益無量 救護衆生即慈善
第二個問題:我們也知道放生好,通過放生有許多感應,但對社會上一些批評的聲音,我們應該怎樣理解?比如:“拿那麼多錢去放生,如果把這些錢用于慈善不是對社會更好嗎?”
這個問題啊,我們先講一講放生的好處。我講一下我所知道的放生的好處。書上的記載大家都清楚,剛才法師們也都講了,我就講講我所知道的好處。
遼甯省盤錦市有一個居士,是一個企業家,他到大悲寺以後,他身體不太好,有病,我們就告訴他要放生。後來他就堅持放生,一次放生有時候拿幾千元、一萬、兩萬,自己買個車不斷地放生。在放生兩年期間,他的病還沒有什麼特大的起色,但他堅持放生的行爲沒有斷,而且不斷地努力。在兩年之後發生了一件事情,他有一個從小的朋友,現在講就是黑社會的,被國家公安部門抓住了。抓住了以後通過調查,認爲剛才放生的那個居士和他關系最好,就給他排到第七號人物,後來也把他抓住了。抓去以後通過調查,發現這兩年之內他和他朋友沒有來往。爲什麼呢?通過放生以後,他就不能和他朋友說話,到一起以後一說話他就頭疼,他就得離開。後來他只能打打電話,互相溝通溝通。
這個事情出現以後,因爲兩年內他和他朋友一點關系沒有,所以說他免了一次災難。他這個朋友最後被槍斃了,他蹲了半年左右監獄,就無事給放出來了。過去他那病很重,到北京看,到各個醫院看,還有用一些民間方法等治療都沒有效果。但是通過他半年的監獄生活,把他病治好了,而且這個監獄之災也免除了。原先他母親就說他:“你把這麼多的錢都用在放生上,太不值得了!你有家庭,哪兒不需要錢哪?哪有像你這樣天天放生,還買個車專門放生的?”通過這個事情出來以後,他母親再也不說他了。現在他還堅持放生,這是他的感應。
還有一次感應。他有一次到寺院迎請一個法師給授戒,他開著一輛新車,把這個法師剛給送回去。然後剛要離開寺院,旁邊有一個人就對他說:“你那車轱辘怎麼掉了?”他那是一輛進口的新車,他這擡頭一看哪,那轱辘確實有個連杆脫離了。他說:“這個車如果沒有提前發現故障,等開在高速上,或是一般的公路上,都會出現事故的。”所以他又免了一次災難。
我們通過這個事情,就知道放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好處,這種好處不是說你用錢所能達到的,都是因爲救護衆生的這種慈悲心所解決的問題。所以說,放生能解決很多病苦和一些災難。
我記得我們剛到大悲寺的時候,曾經有一個男子,挺高個兒。他的妹妹曾經跟我們說:“師父,你們要是不來,再過一段時間,我們家就給他送到精神病院去了。”因爲他精神不太好。後來這個男子就問我們,怎麼樣能治好他的病?我們就告訴說:“你每天放生吧!”然後他就回去放生。他是怎麼放的?每天弄個罐頭瓶,裝兩條小金魚,來寺院放生。每次裝兩條金魚,都由我們一兩個師父給它們念放生儀規,念完放生儀軌,他就拿回去放了。第二天又拿兩條小金魚,又來了,這樣就堅持能有不到一個月吧,就不來了。後來他妹妹又來了,說她哥的病徹底好了。所以放生確實是能消災免難的。
所以說,你有錢難買健康,這不是錢的問題。解決這個健康的問題,首先應該多放生。佛講啊,“放生得生”。從因果來講也就是:你救它,它救你。
剛才的問題:“如果把這錢用于慈善不是對社會更好嗎?”這句話說得很對,放生本身就是慈善。不是對人類幫助才是慈善,對所有衆生幫助才是真正的慈善。因爲慈善有兩種,有救急和救困。應該是以救急爲主。因爲衆生的命馬上就要沒了,所以我們應該先救命,而不是以救困爲主。比如說有人生活困難,要靠自己努力。但是救命不是,一瞬間命就沒有了,佛教徒首先應該以救命爲主。所以說放生就是慈善,這個是一個大慈善,是一個無形的慈善,更是我們佛教徒應該做的。因爲這種慈善它不光是對社會有好處,而且對我們修道也非常有好處。
比如說成佛,如果不能救護衆生是不能成佛的。爲什麼這麼講呢?你看看釋迦牟尼佛前生,當時他要以身飼虎的時候,他的同學還有他的老師都勸他,說:“你不要這麼做,你看看你留著有命的身體去修道,你道修成了會救多少衆生啊!”當時這個老師就是彌勒菩薩。但釋迦牟尼佛並沒有聽,而是以身飼虎,用身去喂老虎吃了,讓這八個老虎得救了。釋迦牟尼佛爲什麼先于彌勒菩薩成佛?就是他敢于以身飼虎,以身來施衆生,來救護衆生。他沒有把衆生看成是衆生,而是看成是與自己一體的。而且把救護衆生看成是自己必須要完成的,這也是菩薩的行爲。釋迦牟尼佛爲什麼成佛這麼快?就是因爲他能夠舍命救護衆生。由于舍命救衆生,他就會離相。(編者注:佛在前生舍身飼虎時爲乾陀摩提國太子,名栴檀摩提,詳見《佛說菩薩投身饴餓虎起塔因緣經》。此即著名的“舍身飼虎”,體現了佛陀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此故事在世間也流傳甚廣。)
有的人認爲放生是一種著相,這種說法缺乏根據,只是想象的說法。認爲放生執著是想象的說法。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也是在閉關期間吧,有一天晚上啊,這個蚊子就叮在胳膊上,那時候我就想:這個蚊子吃完了,它走了,我馬上就去打坐去。但這個蚊子吃完了它不走,嘴是拔出來了,它伸伸腿,站那兒了。它還沒等走呢,那個蚊子又飛來了。那個蚊子吃完了呢,它也不走,又來一個蚊子,後來就來了能有五、六個蚊子吧?忘了,是六、七個?是五、六個?然後是好不容易吃完了,一下飛走了。我就趕緊進屋,你說再不進屋,一會兒又來一個這怎麼辦?回來就進屋了,進屋馬上就開始打坐。當時剛一打坐不長時間,就證到了一種空性,以前所沒有的境界。爲什麼有這種境界呢?就因爲能夠以身、以血來喂蚊子,…
《放生·護生——上妙下祥法師在秦皇島放生文化交流會上的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