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十二章 舉難勸修▪P6

  ..續本文上一頁九十的欲望心,這時候就墮落地獄。所以說,六道輪回皆以欲望和色心來決定的。修道,你不斷這個,想成佛道是不可能的。

  有的人說:“我在家修道也能成佛。”你在家,你這個欲望斷不了,你怎麼能成佛?十方如來都是因爲沒有欲望心而成佛,所以十方如來都是出家相。你有家,那個“家”是什麼?家是欲望的一種掩蓋,由非法變成合法的一種掩蓋。因爲人不斷地貪欲,爲了掩蓋這個貪欲、這個不好的行爲,于是弄個名稱叫家,最後由非法變成合法。什麼叫“家”呢?就是欲望的變化。

  有人說:“我在家修道也能成。”他說在家修道也能成,在欲望裏也能修道,你說這不是可憐到極點了?是不是?那只能在六道裏輪回。家是不淨的,所以佛叫人遠離火宅,遠離家庭,家庭就是火宅。貪戀家庭就等于貪戀欲望,這沒有什麼區別的。

  “忍色忍欲難”,不貪色、不貪欲比較難。而且有些欲望和色心,有時候自覺不自覺就生起來了。甚至沒有想,也沒有去看,它都會生起來。甚至一注意、一動念,甚至不動念,見一面,這個欲望心有時候就不斷地生起來了。說:“我沒有動心。”實際上,我們無始劫的習氣存在那裏面,它必然要造成反應。說:“我沒動念,怎麼還有反應呢?”實際上,是我們心裏還有那種汙垢在活動,還有這種欲望心在活動,只是我們沒有察覺到,以爲它沒有動。但是境界一來了,我們就要被轉。

  爲什麼能被轉?不是人家在轉我們,是我們的心裏有這個汙垢在活動。比如說,外面有個人來了以後,我怎麼不敢看她?而且生起一種莫名其妙的想法,甚至有一種不好的想法。說:“這些人太煩人了,你怎麼上這來了?就怨你,若沒有你,我哪能這樣?”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究竟,因爲這種心並不是她給你造成的,是你自己造成的。

  因爲什麼呢?因爲平時你放松自己的禅定,放松自己對欲望的控製,而且平時起心動念,老往那種因,種來種去你裏面就開始活動了。你還沒察覺出來,這一片土地已經被你動彈了,所以它要生根發芽的;生根發芽了,最後就要結果了。

  所以說,你必須要在平時下功夫。比如說:不貪香牙膏、不貪香皂、不著香花鬘……這是沙彌十戒裏的規定。不打扮自己,不每天照鏡子,不老脫襪子看自己的腳、手,或對自己的皮膚愛惜……你如果這樣,這個欲望心就很難生起來。如果你一貪戀這些,雖然它還不是馬上形成一種女色或者欲望,但是它作爲一個基礎,這些微塵作爲基礎,一旦這些微塵積累過多的話,最後就會發生在色和欲上,就要起心動念了。所以說,我們心裏的欲望並不是外面造成的,是我們心裏有了汙垢。

  有的說:“不是啊,你說的雖然很有道理,但是終歸是她來了才發生的。”是不假,她之所以能來,我們能見到,都是你心裏汙垢給造成的。這並不關她的事,是你的心裏有了汙垢才促使她來,而她來了,你就起心動念。實際上,你就算不看到她,也會起心動念,因果已經成熟,難逃法網。

  舉個最明顯的例子,比如釋迦族被滅掉的時候,這個刀兵劫現前了,整個釋迦族都被琉璃王給殺害了,血流成河。在釋迦族被滅掉之前,目犍連尊者用缽盛了五百人,用神通托到天上去了。舉到天上,那既沒有刀兵劫,也沒人殺他,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你說那樣還不好嗎?最後那也化爲血水。佛說:“你也救不了。”

  通過這個例子,你就知道因果的厲害。所謂的刀槍火海,那只是一種相,主要的不在那裏,關鍵在于你的心裏是否有這種汙垢。你要是沒有汙垢,這種境界就不會現前,它也不會讓你起心動念;如果有了汙垢,就算她不現前,一個狗現前,你都會起心動念的,就這麼厲害!甚至女人不現前,就是男人現前你也會起心動念;自己看到自己的腳、手,它也會起心動念,就那麼厲害!它並不是外界的關系。

  但是爲什麼我們要遠離外界?就是因爲我們自己有了心裏的汙垢。這種外境是我們心裏汙垢的一種變化,但我們要利用我們的能動性,要利用我們的善根,要遠離,不要造成下一次的原因。所以說,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關,要克服。平時一定要檢查自己的沙彌戒行是否清淨?是否戴手表?那都不行。手表不能戴,你只能是找個繩拴在身上。

  戴手表也同樣會引起我們的起心動念,撸胳膊,第一眼不光看表,還看那個胳膊。另外還覺得我富有,或是對時間産生時間相等等的。而且它不光是表,同時也是一種裝飾,給你一種慢心。現在這種情況少了,現在的表幾塊錢一個,有的滿地扔,滿地是。我記得,那是六幾年、七幾年的時候,誰要是有一塊表戴著,那就了不得。我那是六八年的時候下鄉,我母親給我一塊表,那簡直是非常的了不得,那農村人羨慕死了,“你看他戴塊表。”那時候就那樣式的。

  所以說,它能使人産生一種慢心,“我比你強。”這都不行!另外它也是汙垢的一種表現,所以不能戴在手上。我們爲了利用它,可以帶在身上。南傳佛教都是把表揣在身上,他不戴在這裏。有時候南傳佛教也不用這東西,就看太陽。好像是笨,實際上人家最聰明了,一點兒雜念都不肯用在外面。我們表面上是得到方便,實際上已經把妄想用在別的地方了。就簡單舉個例子,就是說,我們對沙彌十戒一定要注意。

  另外,不要串門,不要串寮房,不要上別的屋去看。你就是要守住你的眼神、六根,不要滿哪看,這都是攝你的心。不要鼻子老動,“哎呀,這花真香!”完了!只要你爲了香,就有一個臭在跟前,什麼臭?女色和欲望是最臭的東西,你一貪戀花香,馬上就有那種東西現前。

  過去我看過一本書,一個人寫的小說,亂編的。說有個女人專門給男人下一種藥,男人吃了這種藥以後,就專門對一個女人特別特別的好,你就是放個屁,他也認爲是香的,怎麼也是好的,他對任何人都不放在心上了。後來這個人的藥被破解了,被破解的時候才發現,“哎呀,沒有比這更髒的女人了!”他也不知道他這一生拼命地追求她是爲什麼。就是他當初以爲那女人是個香,追求那個香,所以最後被騙了。

  我們也是這樣,爲什麼老是去不掉欲望心?就因爲我們貪圖一個香味。香是什麼香?世間只要有一樣是香的,我們就有欲望心,有香就有欲望。那麼我們修道要不要香味呢?我們是無“香味觸法”,要斷掉一切香味。斷掉一切香味,那我們成爲枯燥的人,是不是?你不知道,斷掉香味才會有真香。那是清淨香,永遠的香、永恒的香、不生不滅的香,你世間香根本無法比擬。所以說,我們丟掉寶貝,盡求那些垃圾。就像蒼蠅似的,它硬說那穢臭是香,它硬說那廁所香,它以臭爲香,我們就和它沒有什麼區別。

  我們如果斷掉世間的一切香味,就會得到無上的菩提。無上的菩提才是真正的清淨,那真正的清淨才是真正的香。這種香味是從心裏生起來的,遍虛空、滿法界都是這種香味,它是永恒的,這才是真實的。我們有時候說“無眼耳鼻舌身意”就會變成一種枯燥、斷滅,那都是不正確的說法,那絕對不會的。因爲物極必反,而且失掉假的,真的就會現前。

  剛才講了“忍色忍欲難”。我們現在兩點鍾起床,就是爲了斷掉這個欲望,所以大家都能堅持兩點起床,本身就是在忍欲。有的人說:“師父兩點鍾就把我們叫起來了,叫我們去打坐,我們還困得叮當亂響的(指不斷瞌睡的狀態),你讓我們睡足了,再去打坐不一樣嗎?坐那都溜直的。”你那時候溜直了,但你那個欲望怎麼辦?因爲睡覺要多夢,只要過了兩點,你要是不起來,甚至兩點半、叁點,馬上就有欲漏在等著你,一點都不客氣。

  所以說,兩點鍾起來正是斷欲漏的時候。我們現在兩點鍾起來,不是光爲了一個坐禅的問題,而是你起來,本身就在斷欲,你知道這功德有多大啊!說:“我這太累了,疲勞,我多躺一會兒,師父你讓我多睡一會兒吧,哪怕讓我多躺十分鍾也好。”實際上,我是真心疼你們,你們年紀輕輕的就開始修道。咱們過去都是睡得足足的,都六七點鍾也不起來,你們現在這麼早就起來。但同時也替你們高興,因爲你們在修聖人之法,你們在往成聖人的這條道路上走,所以不能可憐你們,一定要讓你們從這條路走下去。因爲你們要成爲聖人,所以必須兩點鍾起床。還要右側臥、吉祥臥,睡眠時還不要脫襪子、不要脫衣服……這一切一切都是爲了斷欲。包括香牙膏,這些東西都應該斷掉。

  我們還要做一種飲食上的斷欲,不讓大家吃得過好,也不能吃得過壞了。過壞了你就生氣,沒法修道了,說:“這也不如我意,吃得又惡心,這也沒吃飽。”但如果給你過好了,你的欲望心就會生起來。因爲欲望心它取決于各種貪欲,包括對財、色、名、食、睡的欲望,都會産生一種色欲。因爲欲望和色都是一條根,色是由各種欲望組成。你只要有各種欲望,它同時都會在女色上,在欲望心上起作用。所以我們必須平時把一切的欲望都要克服掉,這樣才能克服這個男女欲的問題,這個是很厲害的。這是我們修道最關鍵的一個地方,也是我們現在感覺到最殊勝的一個地方。

  咱們現在兩點鍾起床,頭兩天吉林北山那個比丘尼寺院來了個師父,她說她們的寺院是兩點半起床。我尋思:還真不錯。我說:“不過你們比我們還晚了半個小時。”咱們兩點鍾起床已經成爲無價之寶,大家在起床的時候一定不要偷懶,馬上就起。起來不是別的,是爲了你成佛,成聖道。欲望不是不能去掉,而是我們敢不敢走這條路。沙彌十戒和我們現在所要求的一切,都是爲了去掉欲望。

  特別是早晨坐禅、跑香。坐禅是産生定力,跑香是把我們在坐禅時的一些余欲,剩余的欲望處理掉。余欲,就是剩余的意思,因爲我們坐禅有時候昏沈了,有時候沒坐好,還有一個欲望沒有處理掉的時候,它就會生起來。你這時候怎麼辦?你要是再繼續坐下去,可能被欲望所轉,你控製不了它。現在有一個跑香,你不斷地跑,這個欲望、這個妄想馬上就斷掉了。這…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十二章 舉難勸修》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