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那时候就掏出十块钱给她。给她以后,觉得这十块钱能解决啥问题呀?能解决买药还是解决路费?还不行。最后又回来了,又掏了很多,赶紧给她。还得扭头马上走,干吗要走?一个是眼泪止不住了,另一个是什么呢?也怕自己生起后悔心,但那时候不能生。
善根是靠什么增长的呢?靠佛法来增长。因为你不断地增长善根,才能学到佛法,它俩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不要把布施看成与佛法无关,或是我个人的行为。实际上,布施是得善根的最好的一个方便,最方便快捷。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里就讲了,第三条就是“广修供养”。为什么要广修供养?就是要不断地培养我们的善根。要学会布施,因为只有布施才能得。我们得的是什么?得的是善根,因为善根能生出一切福报。
我刚才讲了这个例子,这个人由于不布施,就得到了下地狱的果报。为什么他今生能得到这么大的福报?佛就讲了,在迦叶佛的时候,他有一天看到一个出家人,实际上这个出家人已经证到辟支佛果。这个和尚过来以后,他就发起心:我要布施一碗饭。于是拿一碗饭去布施这个老和尚,同时他又想:“我布施你这一碗饭,将来我要发大财,我要得黄金,得无量财宝。”当时就做这种想法。
等这个和尚吃饭的时候,他又后悔了,他说:“哎呀,这饭怎么给这秃头吃呢,要是给我的仆人吃该多好啊,这不是浪费吗?”由于他布施辟支佛的功德,所以今生得到无量的财宝,多生多世用不完的财宝。但是由于一念的后悔之心,说不如给他的仆人,所以他的生活永远像仆人一样,虽然有财富,但是不能受用。所以说,布施一定要真诚。你以为你起心动念想点什么事,别人不知道,布施就完事了?那都有因果跟着,如影随形,这是很厉害的。所以说,这个布施难。
为什么今天要把这个讲一讲?因为我们大家在一起生活,互相之间要帮助。实际上并不是帮助别人,是你在不断地种植善根。说:“我才不帮你,你太笨了。你脚那么埋汰,我才不帮你洗呢。袜子坏就坏呗,跟我没关系,我还得想法把你的袜子给扔出去。”完了!你最后的结果,你自己想像一下就可以知道,以后你就不要想得助于别人。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布施。
这个“施”有多种施,有财施、有法施。财施就是把财产布施给别人,谁缺什么就给、就布施。同时还有法施,法施就更难了,特别是人在困难的时候,一定要给人讲法,让人家心里能够得到安慰、得到平静。如果道友之间哪个起了烦恼,我们应该互相劝解。几句好话,就像温暖的太阳一样;如果说几句坏话,那就像三九的寒流一样,这确实伤人。
有人说:“你看看,我犯了一个过失,你说怎么办?”你说:“那完了,你这人就算拉倒了,你这人跑不了了。”这坏了,这人本来就够伤心的,你这一句话,他甚至就不想活了。或者人家有病了,说:“你这人太坏了,所以你这病不能好。”完了!这就不是法布施了,这叫恶布施。恶布施得什么果报呢?就像人往天上吐唾沫似的,最后还得落到自己身上。你说得多狠,将来就有多狠的果报落在你的身上,甚至还要超过这倍数,这个就这么厉害。
我们一定要学会善布施、法布施,比如说人家有病,我们给予安慰,说:“你这病不要紧,这只是一时的一点痛苦业报。你已经学佛了,而且各方面都很精进,一旦业报去了,那将来永远得自在。有时候有病还好修道,你给大家做个榜样,这非常好的,所以我们大家都向你学。”你看,这几句话叫人心里生起温暖、生起了信心。你以这种法布施,将来在你困难的时候,就有无数的人、无数的菩萨来帮助你。所以法布施更重要,我们一定要进行法布施。
还有无畏施,当人困难的时候、恐惧的时候,他都挺身而出,绝不威胁人家,吓唬人家。比如晚上,人家挺害怕的,你说:“你别害怕,我陪你。有我在你放心,有什么事我来承担。我在前面走,你别害怕。”这叫无畏施。有的人不是,一看别人害怕,就起心动念了,就更想吓唬吓唬他,“你这下完了,你这样不能受戒,不能成佛,你这一生就那么地了,你就混吧!”这样的人就不是无畏施。如果能给人施无畏的,是行观世音菩萨的愿力。这个无畏施是观世音菩萨十四种功德的一种,是非常了不起的。如果我们能够给人无畏施,你本身就进入了观世音菩萨那个位置。这个是“贫穷布施难”。
还有“豪贵学道难”,豪贵就是说富有,富有学道难,因为他有很好的生活条件,所以他很难发心学道。所以我们修道就不能给大家很好的条件,因为条件过好了,就会学道难。比如给你一个好地方、温暖的地方,你可能睡觉;给你过度的吃的,你可能产生贪欲,所以说都不行。我们一定要远离这些贪欲,远离贪欲容易修道。
所以说,苦修是正确的,如果不苦修是不能成道的。宣化上人讲了:翻遍大藏经,没有一个祖师是不经过苦修而成就的。现在有很多人就说:“用不着苦修,那是无益之苦。”实际上这种说法就是谤佛,因为佛说:若想成就,都得从苦修开始。特别是初学佛的人,一定要给他讲苦修,怎么样来苦修。苦修包括燃灯、燃臂、燃指供佛,这都属于苦修的一部分。这个都是菩萨行为,所以我们应该学。
还有“弃命必死难”,知道这样做必定会死,但还能够勇敢地去布施,这个难。人往往都是想长命、想永远地长寿,而不知道这个身体是四大假合的,它不断地生灭。不用说用佛法来看生命,就是世间人也会很明了地看到。看到这个人不断地衰老,周围的邻居不断地死亡,或亲属不断地故去……这本来就是个生灭法,而我们老执著在这里,不肯放下自己的命。实际上,你不放弃的结果会怎么样呢?你照样还是死,你跑不掉的,所以用不着在这上面下功夫。
你想下功夫,就要想怎样利用好这一段时间去修佛道,永远不再要这种色身,而得到一种不生不灭的身,那才是我们那个本体,那才是真身。你不能在这个色身下功夫,色身永远是个生灭法,没有实际意义。
你如果拼命地保护你的色身,同时你也会失去你的真身,保假会失真。你保住假的,真的就会失去了。如果你能够舍去假,那你就会得到真。为什么舍假能得到真呢?因为真和假本来是一个,有假就失掉真的,有真就不会有假的。所以说,我们如果去掉假的,就会得到真的。如果你能一念放下,真的就会现前,一旦真的现前,假的也会变成真的。这并不是叫你马上死去,而是一种转化。这里面还有妙有,这时候得到的真的虽没离开假的,但是和这个假的可不一样,这个称为妙有。好,这个简单讲一点。
还有“得睹佛经难”,看到佛经最难。大家都有体会,在没学佛之前,我们根本就不懂得佛法,而且也不懂得佛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没有学佛时候的那种愚痴,太可怜了!一旦得到佛经,我们的心里就有了靠山了,就好像找到一个家,我们这个心才真正地放下。要是没得到佛经,没有看到佛经、没听到佛法的时候,我们的心只不过在世间不断地漂泊,就算你家财万贯也没有用,那心老是不安定的,随时都要失去。
包括现在的有钱人、有地位的人,你看他今天这么样,但他担心明天能不能保证还是这么样,他根本就没有这种保证,谁都保证不了。他所依靠的势力不能保证他,因为所有的势力随时都可以抛弃他;财产随时都可能贬值,也不能保证他;还有各种的灾难随时要他的命。所以说,他根本就没有任何保证,包括他需要的亲人和情感,随时都会失去的。比如说女人可以改嫁,可以看上别人;孩子可能结婚,人家走了,另有新欢,就完事了;父母衰老了,病得不行了,可能离开你。
所以说,情感也是靠不住的,惟独能靠得住的就是佛法,它永远和你生存在一起,而且能让你永远脱离这些痛苦。惟独佛是最珍贵的,是我们最大的靠山。我们想知道佛,就得睹佛经,有了佛经就有了一切。你看几个字或一本书,你看它很简单,但是要比我们现在这个色身的生命,不知要珍贵多少万倍,你舍多少生命,也不能换来佛经这种真理。我们应该生起这种心。
再一条就是“生值佛世难”,这个跟大家讲过,生在佛在世时特别难。这有两种佛在世,一个是佛住世的时候,我们没有见到,不是生在佛前就是佛后,这是一个“值佛世难”。我们这个难,好在还有佛像、还有佛经、还有僧人,我们这还算不错的。最难的就是北俱卢洲那些上千岁的人,五百岁到千岁,或是两千岁的人,这些人听不到佛法,也不知道生死。因为人的寿命都非常长,根本就很难看到一个人死不死的问题,他不知道世间还有个死,就知道人不断地活着长大,更不会听到佛法,所以这些人更难。
还有一种佛在世。虽然现在佛不在世,但有佛的戒律在,有大乘经典在,和佛住世没有什么两样。所以我们这一难还是比较小,主要是北俱卢洲那些人比较多。这一难虽然是比较小,但有很多人由于善根的浅薄,他不能信佛,也不知道有佛法,你一说佛法,他就说是迷信。包括我们以前也是这样,没信佛之前都是把信佛当成一种宗教、一种迷信,根本就不相信,是不是?就像一个游子永远不知道他的父母、不知道他的家乡在哪儿。所以说,这是非常可怜的!
再一个,“忍色忍欲难”。就是见色不动心,欲望起来能控制住,这个比较难,这已经成为人类最大的一个难处。我们现在已经走了第一步,远离了女人,又不断地修行,忍住这个欲望,克服了种种欲望。虽然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个色和欲确实是非常难断的。因为有了色、有了欲,我们就堕落。
以前我跟你们中的大部分人讲过这个欲望。人身就是欲望的组成,人身也是欲望的一种果报。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欲望心就会堕落人身,立为人,横为畜生;如果是百分之三十的欲望心,这时候就升天,往上走;如果是百分之七十的欲望心,就堕落水族、水轮里,堕落水轮这一道,就不住在土轮里;如果有百分之…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