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五章 轉重令輕▪P2

  ..續本文上一頁怎麼能使勁?只有忏悔心的人才能真正地把佛念到心裏去,那還得看你的忏悔是否真實,是否把功夫用到時候,只有那樣才能念到一句佛號。

  什麼是一句佛號呢?就是你念千句萬句也不頂這一句。這一句佛號,那直接就是了斷生死的,是指的那一句佛號,指你見佛的一句佛號。我一下念到佛那塊去了,我和佛對面站著,鼻子碰鼻子。你要是真念到那個時候,才叫一句佛號,也叫一句佛號念到底。你把一句佛號念到底了,這個恒河沙罪業才能消除。

  但是你想,在你沒念到之前,就像人坐車似的,想到某一個地方去。你的想法是一回事,雖然有念佛這一個車,但是高山峻嶺你爬不上去。你能爬上去嗎?爬不上去,你就過不去,光是想不行。你不依教奉行去做,就以爲“我就這麼去做,就可以了”,投機取巧,不肯承認自己的過失,而且用這個“佛號”來抵製佛的那個“佛號”。

  忏悔就是佛號。那忏悔是啥?忏悔就是“阿彌陀佛”,就是那一句佛號,忏悔也是佛號。他用這個佛號——嘴皮子的佛號,來對抗佛的那個忏悔的佛號。這樣的人,他搞鬥爭,他能去極樂世界嗎?就像你前面擺了無數大山,你不可逾越,甚至有無數大海在前面攔著你。雖然你有願望、有心,甚至把這句佛號給你,但是你幹念,過不去,心裏障道。

  說“我一句佛號就可以消恒河沙的罪業”,就算你平時念一萬句,它也沒消恒河沙罪業。只有你真正的念到底了,和佛鼻子對鼻子的時候,你才能消恒河沙罪。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忏悔是正因,不忏悔是撥無因果。說用不著忏悔就可以清淨。你犯了那麼多的罪,你不忏悔,它能清淨嗎?是不是?得有忏悔心才能清淨。他以爲不忏悔,投機取巧就蒙混過關了,那可能嗎?這不行,這都是很重要的。

  現在有一種邪知邪見就這麼說,有的人說這是某法師講的,說我們學佛人用不著忏悔,只要你真心念佛,一句佛號念到底,就等于忏悔了,用不著!實際上,法師最近怎麼講呢?說你不忏悔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不忏悔,就不可能消除罪業,也不可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想成佛,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必須得忏悔。你爲什麼不忏悔呢?因爲你還想繼續造業,是不是?你忏悔是爲了以後再也不造了,要改過。你不忏悔的目的是幹嗎?就是“以後有機會,我再造一點”,還想繼續造業。你這樣的,能往生嗎?是不是?不可能往生。所以說,法師講得很明白,絕對不像他們說的這樣。

  忏悔在我們修行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關,特別是我們從無始劫來造了那麼多的業,滅罪最快的就是忏悔。咱們打過藥師七,咱們的忏悔多好啊!我哪次進去,這個鼻子也酸、眼睛也酸、聽那聲音也酸,從心裏往外的那種清淨,那個好,真是殊勝無比!特別是這些師父唱出來,幾乎都是貪心非常小非常小,用一個清淨心來唱的,不貪吃、不貪睡、不貪錢財、不貪女人,那種什麼都不想要了,就是一種真誠的忏悔。我們能做到這個地步,本身就是一種忏悔,同時我們又通過忏悔的方式,一起來忏悔,你說能不清淨嗎?是不是?所以說特別的好。忏悔能消無始劫的業障,就是五逆十惡的人,如果你忏悔,罪業都會消除的,就有這麼大的力量。

  忏悔有幾種呢?有事相忏,有取相忏。事相忏,就是通過佛事來忏悔,通過我們唱一種偈子,或通過法會來忏悔,這都是事相忏。取相忏,必須忏出好相來,見光、見華、見佛來摩頂,種種異相,這爲取相忏。事相忏就很了不得了,但是輕的罪業可以用事相忏,重的需要取相忏。重罪,只要是見佛、見光、見華,這都可以消除了。還有無生忏,什麼叫無生忏?誰能說一說?誰能解釋解釋什麼叫無生忏?我們知道了事相忏、取相忏,同時更應該知道無生忏。

  弟子:就是在心中忏。

  心中忏?心中怎麼忏?

  弟子:就是心中有忏悔心。

  忏悔心,那這個也有忏悔心。

  弟子:那個是表露在外邊的,這個就是心裏的,是不表露出來的。

  你說的也有點道理。他說不明白,是那個意思。誰還能說說?什麼叫無生忏?

  弟子:默默地忏悔。

  默默地忏悔。你說。

  弟子:以實際行動來忏,我也不知道我的解釋對不對?

  弟子:是不是忏悔之後,達到實相了?

  弟子:主要就取決于忏悔完以後,下回再也不犯了。

  你們說的都有點道理。無生忏就是不生不滅的忏悔,如果你進入不生不滅,那才叫真正的忏悔。就是一念不生,達到那種程度,你才爲真正的忏悔,那叫無生忏。無有生滅,不生不滅那爲真忏悔。

  我們忏悔念的那個偈子不就是嗎?“心亡罪滅兩俱空”,這叫真忏悔。心亡罪滅兩俱空,什麼都要滅掉,滅掉一切世間能滅除的,那你就達到了清淨,不生不滅。無生忏又叫無生法忍,進入了無生法忍,就是佛的涅槃境界,那才叫真正的忏悔,那叫真忏悔。別說這,什麼罪都忏沒了,那爲真忏悔啊!

  所以說,我們一定要知道無生忏。事相忏,可以忏除一般罪;取相忏,可以忏除重罪;這個無生忏,全部罪業都給你忏掉了,你說厲不厲害?什麼重罪輕罪,都通通給你扔出去,所以這個是最重要的。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無生忏,我們知道了事相忏和取相忏,通過它倆我們更應該知道這個無生忏,這才知道忏悔的一個結構。實際上,再怎麼分,也分不出這叁個之外去。

  大家今天就多學一點。忏悔和成佛是一回事,明白嗎?無生法忍就是佛,佛就是無生法忍,只不過名字不一樣。所以你不忏悔,就是不想成佛。佛告訴你,你得通過忏悔的方式成佛。因爲我們有多種的習氣,得需要多種不同的方式來對治,首先是忏悔。沒有一個祖師大德說不用忏悔就可以成佛,所以都得忏悔。

  普賢王菩薩不是講嘛,“衆生未盡,我的忏悔未盡。衆生無有窮盡,我的忏悔無有窮盡。”那是什麼呢?那是無生忏,永遠忏悔,就是永遠進入無生法忍,它就是一回事嘛!所以我們必須得明白這個。有的人說:“我們不用忏悔就能成佛道。”實際上,這就是謗佛,撥無因果。

  第五章就講到這裏。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五章 轉重令輕》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