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解輪回的過患、解脫的利益、上師叁寶的功德和父母衆生的恩德。你真正明白了這些,那個時候一定會有希求正法的心,一定會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一定能進入佛門,一定能修持佛法。
我們真正能夠進入佛門了,修持正法了,解脫不難,成佛不難,一點點也不難。我們現在就是找不到這條路。也有的找到了,但是不肯走。這就是我們的業障,別的沒有什麼業障。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如果你真正懂得這些道理了,還能那麼懈怠、虛僞嗎?不可能!現在都只是說說而已,還是沒有懂。暇滿的人身確實難得,佛法確實難聞,多麼難得的機會啊!你真正明白了,不可能這樣虛度光陰,不可能這樣浪費人身。其實學佛、修行也沒有什麼可難的,我們就是不明白、不懂,說了還不聽、不相信。如果你真聽了,真相信了,就好了。因爲不聽、不相信,所以我們到現在還是不能修持正法。
然後是師已攝受。真正得到善知識的攝受也是很難的。“我怎麼沒有得到善知識的攝受呢?我皈依了某某法王、某某活佛、某某法師、某某堪布……”這不一定是師已攝受。見見面,你給他磕幾個頭,他給你摩摩頂、念念咒,給你灌灌頂,讓你參加幾次法會,給你講幾句道理……這不叫攝受。什麼叫師已攝受?你能把自己的身、口、意完全交給一位具德的上師,他就能給你安排一切。你需要傳承的時候他能給你傳承,你需要灌頂的時候他能給你灌頂,你需要竅訣的時候他能給你竅訣——根據你的條件、情況與根基,一步步地引領你,把你帶到最究竟、最圓滿的境地,這才是真正的攝受。
現在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我已經有上師了,我依止的上師是哪位,我的根本上師是哪位……”這是自己欺騙自己!他是你的上師嗎?他有沒有一步步地把你帶進佛門?有沒有引領你走上解脫之路?有沒有讓你開悟證悟?
什麼叫依止上師?依止上師就是腳踏實地跟上師學,把自己的身口意完全交給上師。如果你不會站,上師教你怎樣站;你會站以後,上師再教你怎樣走,怎樣跑。如果你還沒有進入佛門,上師教你怎樣真正進入佛門。如果你還沒有解脫,上師教你怎樣解脫,讓你解脫。如果你還沒有斷證圓滿,還沒有成佛,上師教你怎樣圓滿,讓你成佛。這才是真正的依止上師。
什麼是根本上師?就是能夠給你竅訣,領你證悟空性,證悟真相和真理的人。竅訣有很多種,這裏指的是使你開悟、證悟的方法。現在很多人都很麻木,不會依止上師,到現在還沒有依止上師。別欺騙自己,到時候你會後悔的。
依止上師之前,我們先要觀察上師。首先要觀察他是不是一位具德的上師,其次要考慮自己能不能跟他學修,能不能隨時與他溝通、親近。這兩個條件具足了,他才能帶你學佛修行,才能領你證悟,讓你解脫、成就。如果你不能經常親近他,不能隨時與他溝通,他也沒有給你詳細地講解佛法,沒有讓你按次第修行,就算他的德性再高,功德再圓滿,加持力再強,也不可能對你有幫助。
你什麼也不懂,也不學不修,只靠他的德性、功德和加持力,想解脫成佛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可能的話,也沒有必要依止上師了。佛、菩薩的功德是最圓滿的,加持力是最大的,我們光靠佛力就行了,就沒有必要依止上師、親近上師了,也不用學,不用修了。
現在很多人都是,見了上師一兩次面,或者只學幾個咒,就覺得自己是學密的,覺得自己很快能解脫,很快成佛了。做夢去吧,真的!你看看,過幾年、幾十年,你還像水裏的石頭一樣,不會有任何的改變。參加幾次法會,做幾次佛事就行了?解脫有那麼容易,成佛有那麼簡單嗎?你會念“阿彌陀佛”四個字就會念佛了?你會念幾個咒語就修密了?
念佛一定能往生,但是你要發菩提心。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你做到了嗎?什麼叫菩提心?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這裏講的菩提心不是世俗菩提心,而是勝義菩提心。
清淨、平等、真誠、慈悲,這都是佛菩薩的境界,這都是勝義菩提心。你能達到那個境界的時候就已經好了,不難了,念不念都行了。吃喝玩樂都是修持的方法,行住坐臥都是修行的過程,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念佛,無論做什麼都是念佛。這才是念到一心不亂了。你真正能夠發出勝義菩提心了,那個時候一定能念到一心不亂。你看看,要求多高啊!
什麼叫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不是心裏只想“阿彌陀佛”四個字,口上只念“阿彌陀佛”四個字。那個時候無論做什麼都是念佛,吃飯也是念佛,洗衣服也是念佛,睡覺也是念佛,走路也是念佛,幹活也是念佛。還有的人念咒修本尊。只有通過兩個次第念咒,才是真正會念咒;通過兩個次第修本尊,才能修成本尊。
兩個次第就是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圓滿次第分有相的圓滿次第和無相的圓滿次第。有相的圓滿次第就是氣脈明點的修法,無相的圓滿次第就是證悟大空性。證悟了大空性,才有圓滿次第,這也是明心見性以後的事。
要在兩個次第和五種圓滿的基礎上念咒修本尊。五種圓滿多難啊!沒有那麼容易的!
想解脫、成佛,就別欺騙自己,糊弄自己,不然會後悔的。你念佛修淨土也好,念咒修本尊也好,都是在明心見性、證悟空性的基礎上的。怎麼才能明心見性?怎麼才能證悟空性呢?出離心有嗎?慈悲心有嗎?願、行菩提心有嗎?《大圓滿前行引導文》裏也說過,沒有出離心,無論修什麼法都是世間法,不能解脫,不能成佛。那些佛菩薩、大德們都一樣,成道之前也是這樣修的。如果沒有出離心,你修得再好,念得再多,打坐再久也不能解脫成佛,也逃不出輪回。
你打坐打到無相的境界,任何念頭和意識都沒有,能坐好幾個小時、好幾天、好幾個月也沒有用,還在輪回裏。很多人都是這樣,修禅都修偏了。“我是修禅的”,認爲沒有任何思想,任何念頭,就是禅宗的境界,于是就這樣坐著。很多人連這個境界都達不到。有的人能達到無想的境界,在那個境界裏特別舒服,能看見很多東西,也能知道很多事情,有無比的快樂,但這不是解脫。你能進入那個境界,沒有這些雜念,沒有這些粗大的煩惱,但是你不可能永遠停留在那個境界裏。你出定、下座以後,還會跟以前一模一樣,性格依舊、煩惱依舊、習氣依舊、痛苦依舊,不可能有任何改變。
斷除十種惡業,奉行十種善業,在斷惡行善的基礎上修到無相的境界,這樣的人死後就轉生到長壽天。如果沒有行善斷惡的話,連長壽天的果報都得不到,只能投生爲傍生。很多傍生都能在無相的境界裏坐很長很長時間。不管是投生爲傍生,還是投生爲長壽天,都超不出輪回,都離不開痛苦的本性。我們的目的是想解脫成佛,所以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地學佛修行。
今天就講到這裏。祝大家吉祥圓滿,紮西德勒!
2007年加行小結 暇滿難得(二)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具足八種閑暇、十種圓滿非常非常難,不是一般的難。真正能解脫、成佛的人也非常少,因爲暇滿的人身非常少。普通人只能靠這個人身吃喝玩樂,不會學佛修行,不能解脫成佛。這都是一般的人身,不是暇滿的人身。
雖然暇滿的人身如此難得,但是,也可以說我們都已經得到了。
先說邪見。除了佛與大成就者以外,人都有邪知邪見。我們的相續中也會有邪知邪見,但沒有那些粗大的邪知邪見,不是特別嚴重。所以,也可以說我們都不是邪見者。
意樂圓滿和信心圓滿也是。也可以說我們有希求正法的心,雖然不是那麼強烈。我們天天做課、聞法、修行,這是因爲自己喜歡這些,願意做這些。如果不喜歡、不願意的話,也不可能做這些。
如果按昨天那樣講,大部分人都是邪見者,都不是暇滿的人身了。爲什麼那樣講?我們一定要善加觀察自己的相續,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要對自己嚴格一點,這樣進步才快。自己認爲挺好,認爲自己很有修行、很有智慧,這樣你永遠不可能進步,不可能成就!所以,我們不能看自己的優點和成就,一定要看自己的缺點和弱點到底在哪裏,然後一定要改正。這樣修行,成就才快。
什麼叫開悟、證悟?你什麼時候看見了自己的缺點、毛病,你什麼時候知道了自己的所作所爲都是錯的,那個時候你才開悟、證悟了。
與那些大德高僧、成就者們相比,我們這些凡夫所思所想都是邪知邪見,所作所爲都是自私自利,都是造惡業,沒有一個例外!在貪心、嗔恨心、愚癡的狀態中,無論做什麼事都是惡事。在你沒有明心見性之前,你永遠都處在愚癡的狀態中。
但是,我們有消除業障的方法,也有積累資糧的方法。金剛薩垛除障法是消業最快的方法,七支供和曼茶羅是積累資糧最殊勝的方法。我們一定要通過這些方法消除自己的業障,積累解脫成佛的資糧。
我們都信佛、學佛了,懂得了佛法中講的道理,我們的相續中有正知正見,也有邪知邪見。我們在“百日共修”裏講邪見的時候,講的都是比較粗大的,昨天我們講的是比較細微的。大概地講,我們不是邪見者;詳細地講,我們都是邪見者。那怎麼辦?我們還有不足的地方,還有不圓滿的地方。我們一定要觀察自己的相續,看清楚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能改正。如果我們看不出來自己差在哪裏,什麼時候才能改正自己?什麼時候才能達到圓滿?
有些人是不是不願意聽啊?是不是覺得太嚴了?是不是要求太高了?不是!我們不都是想解脫、想成佛的人嗎?不管怎麼難,我們都一定要達到最完善、最圓滿。
接下來是意樂圓滿。大概地說,我們都有意樂圓滿;詳細地說,我們都沒有意樂圓滿。因爲我們雖然有希求正法的心,但還不是那麼強烈,還不是那麼具足。所以學佛修行的事一拖再拖,今天有事拖到明天,明天有事拖到後天;今年有事拖到明年…
《2007年加行小結 暇滿難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