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複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衆生,若心取相,則爲著我、人、衆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這裏是讓我們明白他能生一念淨信的原因。如來悉知悉見這樣的衆生已經沒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其實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合起來就是一個我相、我執、自性見)。簡單地說,一個能生淨信的人是因爲他已經沒有我見我執了,他才能夠産生真正的淨信,如果他還有我執、我見、自性見,那就根本不可能起這樣的淨信:這個衆生如果心取相,就執著在我執、我相;如果起法相呢?所謂法相就是一切法的實有性,一切法實有自性,這個叫法性、法相。其實不但我不可得,連法也不可得,如果了解明白空義的人,那一定明白“我”不可得,法也不可得。所以,著我相,就會著在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著法相,也是執著在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簡單地講:不管你是執我還是執法,都是落在事相中。
接下來談的是衆生如果取著在有一個非法相的話,那還是執著。什麼叫非法相?一切法無自性無實性,所以叫做空性、空相,如果執著在有空相上就叫做非法相,就是非相,所以非法也代表空性或空相。是故不應取法,也不應該取非法。叁相並寂是在說什麼?什麼叫叁相?我相、法相、空相。我們破這個“我執”叫我空、法空,還有一個叫空亦複空,連那個空性也不要執著,也要空掉,這個叫做叁相並寂。
【戒慧成就,久集善根者,爲什麼能得如來的護念,得無量福德呢?這因爲此類衆生,已能無我相、無人相、衆生相、壽者相了;而且還沒有法相及非法相。我、人等四相,合爲一我相:無此我相,即離我相的執著而得我空。無法相,即離諸法的自性執而得法空。無非法相,即離我法二空的空相執而得空空。執我是我見,執法非法是我所(法)見;執有我有法是有見,執非法相是無見。般若離我我所、有無等一切戲論妄執,所以說:“畢竟空中有無戲論皆滅”。能叁相並寂,即能於般若無相生一念清淨心。經上說:“一切法不信則信般若,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能契入離相,自能得如來的知見護念了。在“無非法相”句下,諸譯本有“無想、無非想”二句。】
知道五蘊無自性,自己的身心沒有我,這個叫“我空”;也知道一切萬法無自性,離開這個自性見的執著,這個叫“法空”;無非法相就是離開對我法二空的空相執著,這個叫“空空”,也就是離開了對我和法二空的空相執著。執我,就是我見;執法、非法,就是我所見。執有我有法是有見,執非法相是無見。而般若就是離我、我所有以及有與無等等一切戲論妄執,是畢竟空中有無戲論皆滅的。什麼叫般若?離開我、我所和有、無的二邊,我及我所、有與無是世間的戲論。我們衆生的知見不是落在有,就是落在無,所以,就有我和我所有的,這個叫能、所二邊。而佛法認爲這叫做顛倒戲論,我們就落在這個顛倒戲論中了。離二邊就是離開一切顛倒戲論,所以說,畢竟空中無有戲論,有無的戲論皆滅了。了解真正的般若,就了解畢竟空,了解畢竟空的人就離開一切戲論,執著就不會有了,才能叁相並寂,即能於般若無相生一念清淨心,叁個執著的地方都離開了,就能夠體會到什麼是般若,什麼叫無相,這時候我們的心念才是真正的清淨。所以經上說:一切法不信則信般若,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我們不會執著在一切法上,才會産生真正的般若;當我們在一切法上不再起顛倒時,就産生了真正的般若。所以,能契入離相,自能得如來的知見護念了。一個見法的人才能離相,一個真正離相的人絕對是契入法相、法性,如果真正能離相而契入法性,那自然得到如來的護念,因爲跟佛是一鼻孔出氣的嘛!自然在佛陀的知見中受到護持了。在“無非法相”句下,諸譯本有“無想、無非想”二句。這二句話,導師看是不須要的,這是翻譯的關系。
【悟解叁空,方能于般若無相法門得清淨信,此義極爲重要。有以爲我相可空而法相不空的;有以爲我相空卻,法相可以不必空,即是說:執著法有是不妨礙得我空的;或者以爲我法雖空而此空性――諸法的究竟真實,是真常妙有的。】
這裏很重要哦!大乘有叁系,而叁系的的法義是不同的,這裏的悟解叁空,就是中觀系真正的叁空的思想。以唯識系的思想來講,這個空性是不能空的,不能沒有,空性是實有的,法空、我空是空,但是那個“空”不空,空性變成了實有。那麼談到真常唯心就更免談了。那爲什麼要講這個,就是要讓大家明白:畢竟空是叁相並寂,絕不是有的空,有的不空。如果有的空,有的不空,那就不叫畢竟空,那是不能完全真正解脫的。這個關系到我們真正的完全的解脫,所以非常重要!我們要注意哦,要明白地去扶擇。有以爲我相可空而法相不空的,有以爲我相空卻,法相可以不必空,即是說:執著法有是不妨礙我空的;或者以爲我法雖空而此空性-諸法的究竟真實是真常妙有的,這個在大乘叁系裏面都是很明顯的。過去不管學哪個法門,我們要注意的就在這一點。如果你學習體會的不是畢竟空的話,就要注意思維抉擇了。這個很重要很重要!這裏搞不清楚,你要真正解脫是不可能的哦!因爲這個關系到迷悟、聖凡的關鍵點!千萬不要說,佛法都講的差不多。不能差不多!佛法要抉擇得很清楚,那一點點差不多而自性見還存在,你要解脫就無份了,要注意啊!
叁相並寂,遣除的是同一內容--自性見
【現在說:如覺有真實的自性相,有所取著,那不論所著的是法相或空相,不但不悟法空與空空,也不得無我慧,也必是取著我等四相的。所以,我我所見,實爲戲論的根源,生死的根源。如真能無我無我所,離一切我執,那也必能離法見、空見的妄執,而能“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因爲我空、法空、空空,僅是所遣執取的對象不同,“而自性空故”的所以空,並無差別。如燒草的火與焚香的火,草火香火雖不同,而火性是同一的。了解草火的性質,就能明白香火的性質。】
這裏講得很清楚:在你個人的感覺裏面,只要有一個真實實有的自性相,你若取著這麼一點自性相,不管是在法相上,或者在空相上還有這麼一點點的取著,有自性的實有見,那麼,你不但不能悟法空與空空,而且根本就不可能得到無我空慧,根本不得般若,這一點何等重要!因爲你不得空慧,必定會執取到事相去,一定會執取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這樣哪裏能見法?哪裏能解脫悟道?這個關系大不大?重要不重要?要明白哦!所以,我我所見實爲戲論根源、生死根源。注意聽哦!導師真的是苦口婆心用心良苦哦,點點滴滴的都在告訴我們。
只要我們有一點點我和我所見,那就是戲論的根源、生死的根源,所以非達畢竟空不可。等于說,要是沒有悟入畢竟空,你根本還是在我我所裏面,如何能真正地解脫?那是不可能的!
如真能無我無我所,離一切我執,那也必能離法見、空見的妄執,而能“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因爲我空、法空、空空,僅是所遺執取的對象不同,“而自性空故”的所以空,並無差別。如燒草的火與焚香的火,草火香火雖不同,而火性是同一的。了解草火的性質,就能明白香火的性質。
很重要!我空、法空、空空,所要遣除的自性見,只是對象不同而已,比如講,我空從那裏去遣除?從我們的五蘊中去遣除;法空從哪裏去遣除?從一切萬法中去遣除;空空從哪裏去遣除?從對我空、法空認知、體驗的空相空性去遣除,只是所遣除的對象不一樣,但是要遣除的根本卻是一樣的――就是自性見,因此說,自性空故的所以空並無差別。不管是我,是法,是空見,這個都要空,這個自性本空都是一樣的。是不是我們把它空才空?我們認爲它空才空?不是哦,它是本來就空的,不管你認識不認識,不管你悟不悟,不管你相不相信,它是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樣的。你不悟入,就會執取;一旦悟入了,你就明白它的真相,只是這樣而已。那麼這個自性空,它本來就是空的,不是你把它悟了,把它排遣了,把它排除了,它才是空的,而是自性故,所以悟到自性空故是沒有差別的。如燒草的火與焚香的火,草火香火雖不同,而火性是同一的。用草來燒和焚香的那個香來燒,看起來草跟香是不一樣的,但是,火的性質卻是一樣的。明白草火的性質就能明白香火的性質,了解草是空的,就知道香也是空的,因爲一切法皆緣起故。
那麼,我們就知道了,說我空的人會不會法不空?說法空的人會不會我不空?說我法二空的人會不會空不空?如果有這樣說的人,那就顛倒了。爲什麼?一切法皆從緣起,如果有一個空性是不從緣起的,那這個空性就是自性了――沒有條件的,永遠不變的。
【衆生妄執自性相,即確實存在的――甚至是不變的,不待他的妄執。于衆生的自體轉,執有主宰的存在自體,即我執;于所取的法相上轉,執有存在的實性,是法執;這是于有爲法起執;如于無爲法空寂不生不滅上轉,執有存在自性,即非法執。所以,執取法相而不悟法空,執非法相而不悟空空,終究是不能廓清妄執的根源,不知此等于不知彼,所以也不得我空了。】
衆生執著在哪裏?就是這個自性見、實有的感覺,總是執著它是確實存在的,甚至認爲它是不變的、不待他的(不需要其它因緣而成就的),這樣的妄執就是衆生的自性相。在衆生的自體轉,就是在自己的身體上來轉而執著,執著有一個主宰的存在自體,這就是自性見的實有感。也就是說,在我們的五蘊身心來轉,來看它的話,就會執著有一個主宰、自體(自性),這個就是我執,認爲我們的身體裏面有一個主宰,有一個永恒不變的,…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